「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1月20日,將迎來「大寒」節氣。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過了大寒,又是一年」,濃鬱的「年味」開始瀰漫。
此時,人們忙著除舊飾新、準備年貨和掃塵潔物,迎接春節。
今年的大寒,恰逢臘八節,機會難得。
在這個寒冷的日子裡,吃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寓意溫暖千萬家。
大寒表示天氣極冷的時節,此時會出現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大寒是一年的輪迴之眼,暗藏著生命的轉折之機,此時,要做好養生工作。
大寒習俗,你知道幾個?
1、尾牙祭,"尾牙",是國人對土地公的"牙"的稱謂。
2、殺年豬,「大寒小寒,殺豬過年。」,有些地區會「殺年豬」。
3、吃消寒糕,「大寒」吃年糕,既帶著吉祥味,也能驅散身上寒意。
4、買芝麻秸,大寒時節,人們要買芝麻秸,意為「芝麻開花節節高」。
5、除塵,講究從門口往家裡掃,將塵埃堆成一堆,用簸箕裝上帶走……
6、祭灶、糖粘灶王嘴,把關東糖化開塗在灶王爺嘴上,不讓灶王爺說壞話。
明日大寒,吃一菜,食二肉,做好三事,禦寒補陽,健康過年
吃一菜
——大白菜
大寒節氣,正是一年之中最乾燥的時期。
此時,吃點大白菜,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北方。
很多人會出現皮膚乾燥、皸裂的情況,要注意防燥。
大白菜,含豐富維生素C、維生素E,可很好的護膚、養顏。
再加上其還含有粗纖維,可潤腸、促排毒,幫助消化,促進排便。
因此,在大寒時節,吃點大白菜,營養又美味,補充水分,對健康有益。
食二肉
一、鵝肉
在北方,都說下雪的時候,最害怕的動物是大鵝。
在寒冷的冬季,吃點鵝肉,可補陰益氣、暖胃生津。
鵝肉,對人體的五臟六腑皆有益,可清除五臟的燥熱。
鵝肉含有較多的優質蛋白,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助力健康。
所以,在大寒時節,吃點鵝肉,滋陰補虛又暖身,是好選擇。
二、雞肉
「逢九一隻雞,來年好身體」。
大寒處於「四九」,吃點雞肉,可提高抗寒能力。
雞肉,可氣血雙補,益氣補虛、健脾胃,是滋補佳品。
如果用雞肉煲湯,一定要吃謹記,喝湯時,再吃點雞肉,才最滋補。
做好三事
一、飲熱茶,暖胃驅寒
大寒時節,喝點熱茶,暖胃驅寒,十分有益。
寒冷的冬季,熱茶水,可補充水分防燥,亦可暖身驅寒。
白天,在兩餐之間,用小植物泡水代茶飲,簡單方便,是不錯的選擇。
蘇子葉、玫瑰花、桂花、陳皮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二、泡泡腳,暖身驅寒
寒從足下起。
要防寒,一定要做好足部保暖。
大寒時節,多用熱水泡泡腳,可驅寒暖身。
熱水泡腳,不僅能放鬆全身,還能感到暖流順著腳蔓延至全身。
如果,能夠在泡腳水加入艾蒿、生薑、肉桂等,則驅寒效果更佳。
泡腳水的溫度38℃~43℃左右,比人體溫度稍高一點即可,不可太燙。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泡到全身微微出汗,約30分鐘為宜,不可大量出汗。
三、常按揉,益氣昇陽
寒氣,易損傷人體的陽氣。
因此,大寒時節,要注意呵護陽氣。
此時要早睡晚起,等太陽升起後再起床。
亦可適當曬曬太陽,讓精氣內聚以潤五臟。
此外,還可經常按揉,助力身體陽氣生發,增強身體免疫力。
按揉神闕,益氣補陽,使人體力充沛,輕身延年。
神闕,肚臍正中,經氣之匯海,能司管人體諸經百脈。
經常按揉,溫陽救逆,使人體珍奇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
雙手重疊,以肚臍為中心旋轉按揉,順時針方向,由小圈到大圈。
然後,逆時針方向,由大圈到小圈來按摩。按摩以感到胃腸蠕動為標準。
此外,還可按揉大椎穴。
大椎為「諸陽之會」、「陽脈之海」。
位於背部的最高點,背部本來就屬陽,大椎穴堪稱陽中之陽。
可以簡單地用食指,慢慢用力按壓大椎,緩緩吐氣,持續數秒,再慢慢放手,逐漸用力深按,按而留之,每次按壓30秒,如此反覆操作10~15次,早晚各做一次,可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
最後,大寒時節,亦要進行鍛鍊
雖然,大寒時節比較寒冷,但依然要進行適當的鍛鍊。
身體缺少運動鍛鍊,靜多動少,則會陰氣過剩,傷害人體的陽氣。
動則陽升,讓肢體動起來,還要讓臟腑經絡都動起來,才能充分地生發陽氣。
大寒時節運動,可循序漸進地進行一些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跳繩、踢毽子、打太極拳、八段錦、散步等,以微微出汗為度,切不可動到大汗淋漓。
此時運動,應注意適宜、適度,室外活動不可太早,待日出後再進行為好。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