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寒,吃一菜,食二肉,做好三事,禦寒補陽,健康過年

2021-02-08 養生道之道

「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1月20日,將迎來「大寒」節氣。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過了大寒,又是一年」,濃鬱的「年味」開始瀰漫。

此時,人們忙著除舊飾新、準備年貨和掃塵潔物,迎接春節。

今年的大寒,恰逢臘八節,機會難得。

在這個寒冷的日子裡,吃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寓意溫暖千萬家。

大寒表示天氣極冷的時節,此時會出現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大寒是一年的輪迴之眼,暗藏著生命的轉折之機,此時,要做好養生工作。

大寒習俗,你知道幾個?

1、尾牙祭,"尾牙",是國人對土地公的"牙"的稱謂。

2、殺年豬,「大寒小寒,殺豬過年。」,有些地區會「殺年豬」。

3、吃消寒糕,「大寒」吃年糕,既帶著吉祥味,也能驅散身上寒意。

4、買芝麻秸,大寒時節,人們要買芝麻秸,意為「芝麻開花節節高」。

5、除塵,講究從門口往家裡掃,將塵埃堆成一堆,用簸箕裝上帶走……

6、祭灶、糖粘灶王嘴,把關東糖化開塗在灶王爺嘴上,不讓灶王爺說壞話。

明日大寒,吃一菜,食二肉,做好三事,禦寒補陽,健康過年

吃一菜

——大白菜

大寒節氣,正是一年之中最乾燥的時期。

此時,吃點大白菜,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北方。

很多人會出現皮膚乾燥、皸裂的情況,要注意防燥。

大白菜,含豐富維生素C、維生素E,可很好的護膚、養顏。

再加上其還含有粗纖維,可潤腸、促排毒,幫助消化,促進排便。

因此,在大寒時節,吃點大白菜,營養又美味,補充水分,對健康有益。

食二肉

一、鵝肉

在北方,都說下雪的時候,最害怕的動物是大鵝。

在寒冷的冬季,吃點鵝肉,可補陰益氣、暖胃生津。

鵝肉,對人體的五臟六腑皆有益,可清除五臟的燥熱。

鵝肉含有較多的優質蛋白,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助力健康。

所以,在大寒時節,吃點鵝肉,滋陰補虛又暖身,是好選擇。

二、雞肉

「逢九一隻雞,來年好身體」。

大寒處於「四九」,吃點雞肉,可提高抗寒能力。

雞肉,可氣血雙補,益氣補虛、健脾胃,是滋補佳品。

如果用雞肉煲湯,一定要吃謹記,喝湯時,再吃點雞肉,才最滋補。

做好三事

一、飲熱茶,暖胃驅寒

大寒時節,喝點熱茶,暖胃驅寒,十分有益。

寒冷的冬季,熱茶水,可補充水分防燥,亦可暖身驅寒。

白天,在兩餐之間,用小植物泡水代茶飲,簡單方便,是不錯的選擇。

蘇子葉、玫瑰花、桂花、陳皮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二、泡泡腳,暖身驅寒

寒從足下起。

要防寒,一定要做好足部保暖。

大寒時節,多用熱水泡泡腳,可驅寒暖身。

熱水泡腳,不僅能放鬆全身,還能感到暖流順著腳蔓延至全身。

如果,能夠在泡腳水加入艾蒿、生薑、肉桂等,則驅寒效果更佳。

泡腳水的溫度38℃~43℃左右,比人體溫度稍高一點即可,不可太燙。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泡到全身微微出汗,約30分鐘為宜,不可大量出汗。

三、常按揉,益氣昇陽

寒氣,易損傷人體的陽氣。

因此,大寒時節,要注意呵護陽氣。

此時要早睡晚起,等太陽升起後再起床。

亦可適當曬曬太陽,讓精氣內聚以潤五臟。

此外,還可經常按揉,助力身體陽氣生發,增強身體免疫力。

按揉神闕,益氣補陽,使人體力充沛,輕身延年。

神闕,肚臍正中,經氣之匯海,能司管人體諸經百脈。

經常按揉,溫陽救逆,使人體珍奇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

雙手重疊,以肚臍為中心旋轉按揉,順時針方向,由小圈到大圈。

然後,逆時針方向,由大圈到小圈來按摩。按摩以感到胃腸蠕動為標準。

此外,還可按揉大椎穴。

大椎為「諸陽之會」、「陽脈之海」。

位於背部的最高點,背部本來就屬陽,大椎穴堪稱陽中之陽。

可以簡單地用食指,慢慢用力按壓大椎,緩緩吐氣,持續數秒,再慢慢放手,逐漸用力深按,按而留之,每次按壓30秒,如此反覆操作10~15次,早晚各做一次,可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

最後,大寒時節,亦要進行鍛鍊

雖然,大寒時節比較寒冷,但依然要進行適當的鍛鍊。

身體缺少運動鍛鍊,靜多動少,則會陰氣過剩,傷害人體的陽氣。

動則陽升,讓肢體動起來,還要讓臟腑經絡都動起來,才能充分地生發陽氣。

大寒時節運動,可循序漸進地進行一些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跳繩、踢毽子、打太極拳、八段錦、散步等,以微微出汗為度,切不可動到大汗淋漓。

此時運動,應注意適宜、適度,室外活動不可太早,待日出後再進行為好。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薇府食坊·大寒丨過年就要「全家福」,還記得守在爐子旁和媽媽一起做的蛋餃嗎?
    過年的餐桌是記憶中最暖心的所在對上海人而言,哪怕大魚大肉吃得再多一道丨全家福丨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形似元寶的蛋餃,鮮暖的湯和熱騰的菜一整年的美好祝福,似乎都在這裡了1)大寒時節,正值「冬藏」轉「春生」之際,飲食上父母可考慮季節變換,給孩子多吃溫性和黃綠色的蔬菜,如油菜、菠菜、胡蘿蔔等。切忌生冷、燥熱類食物,宜多食有健脾消滯功效的食物,如山楂、山藥、柚子等;
  • 明日大寒,要常吃這8道菜,實惠營養能量足,家人愛吃渾身暖和
    時間飛逝,四季更替,轉眼之間就到了大寒節氣,南方的氣溫也是降到了最低,明日就是大寒了,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因「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 今日大寒,大寒將至待春歸,做好這幾點,開春無病痛!
    大寒,意為天氣寒冷至冰點。常言道,「大寒小寒,凍成一團」。這段時間,世間萬物一片肅殺,天寒地凍惹人發抖。「過了大寒,又一年」,冰天雪地之際,農曆新年就快來了,新一年的二十四節氣又將開始了。這個節氣,總有點辭舊迎新的意味。心有些發愁,時間如流水,不舍晝夜;但日子又開始忙碌鬧騰,家家戶戶要開始準備過年了。
  • 今日冬至,開始「數九」,食一肉,吃二蔬,做三事,身體逐漸強壯
    今日冬至,開始「數九」,食一肉,吃二蔬,做三事,身體逐漸強壯食一肉羊肉冬季寒冷,飲食上應該以溫補為主,所以在平時多吃一些溫熱性的食物,更有助於守住體內陽氣,呵護身體健康。《本草綱目》記載,羊肉是一種溫補的食物,具有補中氣益腎氣的作用,所以羊肉是冬季的溫陽之家品,適當吃一點有助於健康。羊肉性溫而不燥,具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溫補氣血等功效,適當吃一點,更有助於抵禦風寒的入侵,滋補身體。
  • 大寒 ——合祭眾神 以祈瑞年
    此前,民間過年實際就在臘日;此後相當長一段時期,民間過年仍在臘日。於是,民俗之年與曆法之年,長期錯位。後曆法既定,相沿成習,則臘俗漸向除夕轉移,而臘日則固定為臘月初八。如此,臘八成為過年的開始,故有「過了臘八就是年」之說。臘明日,原稱「初歲」。太初曆確定後,臘明日改稱「小新歲」,即後世之小年。
  • 冬至後,記得多吃一肉、二菜,少食三樣,順應節氣平安過冬
    所以,防寒保暖更加重要,飲食方面也有所變化,要順應時節精心調養,我推薦大家食一肉,吃二菜,少食3樣,補養身體不添膘,助你平穩過冬,一起看看吧。 冬至,食一肉 雞 肉 俗話說:「冬至數九,雞不離口」。
  • 大寒 | 2019年的「五運六氣」,增補陽氣,預防流感.
    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生機潛伏、萬物蟄藏,即將結束的冬季,隱隱感受到大地春回的跡象,是百花繚亂中又將開啟新的周而復始。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宋朝詩人王之道有詩句「曈曚半弄陰晴日,慄烈初迎小大寒。過了大寒,又一年。
  • 明日立冬,記得多吃四白、少食三樣,應季而食身體棒,平安入冬
    明天立冬,記得多吃四白、少食三樣,應季而食身體棒,平安入冬。明日就是立冬節氣了,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這個時候氣溫開始由秋燥天轉變成寒冷的冬天了,氣溫越來越冷了,大家要記得添衣保暖,與此同時,在飲食上也需要做相應的調整。
  • 【節氣◎大寒】節氣養生需知 | 山海精舍
    大寒節氣,常與歲末時間重合。除了掃塵潔物、除舊布新之外,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辦年菜都是必不可少的。等一切都準備完畢,便是一家人圍坐團圓的時刻了。作為立春前的最後一個節氣,為了迎接春節、給過年作準備,大寒是有除舊、飾新、備年貨、灑掃等傳統的。
  • 一口暖身的當季大菜,「煲」羅萬有抵大寒|N+寶藏地
    最近日趨回暖的天氣,可能已經讓人忘記了之前突然降溫時感受到的寒風瑟瑟,但下周我們即將迎來一年之中最冷的一天——大寒。秋衣秋褲已經不足以抵抗寒意的溼冷之地,如何才能安然度過新一輪降溫?正所謂「小寒大寒,殺豬過年」,愛吃的中國人自然不會錯過冬日食補「大法」。這些中餐佼佼者們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領烹燴來自東南西北的滋補食材,吃一口就能夠暖身的冬日食補大菜,這就上桌了!
  • 大寒: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近代氣象觀測記錄雖然表明,在我國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數地方,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所以,應繼續做好農作物防寒。有農諺「大寒三白定豐年」、『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三白意指下三場大雪。可見,農家忌諱在大寒節氣天晴無雪。此說法早在唐朝就有了。唐代張文成《朝野金載》中記載:「一臘見三白,田公笑赫赫。」
  • 50歲後,想健康,靠自己,不吃「三飯」,不睡「三覺」,做好三事
    50歲後,想健康,靠自己,不吃「三飯」,不睡「三覺」,做好三事不吃「三飯」1,不吃隔夜飯隨年齡逐漸增長,有些人非常節省,對於隔夜的飯菜都是保留下來加熱之後繼續使用,但是隔夜菜並非都利於健康,尤其是隔夜的綠葉蔬菜。
  • 【大寒來了】九陰俠士禦寒有妙招
    我國著名的二十四節氣歌中有「冬雪雪冬小大寒」的詞句,分別指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
  • 10道菜讓你的餐桌告別一成不變,吃出幸福味道!
    一桌、一餐、一食、一味,都是愛的表達,都是幸福的味道。覺得年年團圓飯沒創意?快跟小卡學做幾道菜,在年夜飯大展身手,讓年夜飯更有味道!過年就要講究個好意頭,希望「年年有餘」,那餐桌上最不能缺少的菜就是魚。這道孔雀開屏清蒸魚,既能原汁原味,又鮮嫩,造型還非常好看,端上桌時又非常體面。孔雀開屏清蒸魚,好看又好吃,讚不絕口!
  • 【食事】張大千丨過年吃了幾桌子菜,為什麼不把它記錄下來?
    一到假期,誰不會做倆菜呢?一到過年,哪家的大廚不現身呢?
  • 大寒暖身食譜來了!
    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寒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 今日大寒,此季養生常識
    大寒,意為天氣寒冷至冰點。常言道,「大寒小寒,凍成一團」。這段時間,世間萬物一片肅殺,天寒地凍惹人發抖。「過了大寒,又一年」,冰天雪地之際,農曆新年就快來了,新一年的二十四節氣又將開始了。這個節氣,總有點辭舊迎新的意味。心有些發愁,時間如流水,不舍晝夜;但日子又開始忙碌鬧騰,家家戶戶要開始準備過年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寒,十二月中。
  • 大寒 | 暖醞冰霜裡,春釀嚴冬時
    《農政全書》裡這樣說:「十二月謂之大禁月。忽有一日稍暖,即是大寒之候。大寒須守火,無事不出門。」這一時節,冷本是常態,稍一回暖,反而是大冷的前兆。人們還是希望隆冬的氣溫不要過於突兀和跌宕,諺語說:「冷不死,熱不死,忽冷忽熱折騰死。」《論衡》中說:「盛夏之時當風而立,隆冬之月向日而坐。其夏欲得寒,而冬欲得溫也。」冬日可愛,夏日可畏。冬日裡能夠出門曬曬太陽,其實是更低碳也更健康的取暖方式。
  • 新華社說:奇了怪了,過年為什麼得吃湖南菜?!【吃過的人必看】
    你們家過年時必吃的是哪道菜?哪道菜最能讓你感覺「一口回湖南」?給我們留言一起聊聊吧!辣椒有禦寒祛風溼的功效;加之湖南人終年以米飯為主食,食用辣椒,可以直接刺激到唾液分泌,開胃振食慾。吃的人多起來,便形成了嗜辣的風俗。湖南人吃辣椒的花樣繁多。
  • 男人,40歲後,為了健康,忌做一事,養成二習,做好三勤
    男人,40歲後,為了健康,忌做一事,養成二習,做好三勤 忌做一事 如果起床晚了,也要吃早餐,根據離午餐有多久來決定吃什麼。 如果離午餐還有2~3小時,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但種類儘可能豐富。 此時,可以吃點魚蝦肉、青菜、餛飩、酸奶等清淡食物。 若是距離午餐只有1個小時的話,最好只飲用一些流質食物,比如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