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筆 許述
前言
本文是筆者4年前為廣東衛視大型紀錄片「大抗戰」撰寫的幾個腳本之一,視頻(網址http://v.iqilu.com/jcdb/jlp/2015/0609/4226465.html)播出後,腳本有局部改動,大家可以比照文字版與視頻版有何不同(腳本撰寫人變成「歷史顧問」了)
先點題,最能代表南京大屠殺的照片,非下面這張莫屬,看了想忘記都難——脖子被砍掉一半多,懷裡緊緊抱著的是她的孩子嗎?可惜看不見頭了……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最後一間屋子,很多人到這裡,都會對一個數字留下深刻印象——12。每隔12秒,一滴水從屋頂落下,一名遇難同胞的肖像在牆壁上閃現,瞬間又湮滅在黑暗之中。
為什麼是12秒?
1937年12月13日凌晨,日軍攻入南京,隨後的6周內,殘殺了30萬中國人,相當於每12秒,就有一個人慘死在日軍屠刀之下。
南京大屠殺是中國的國恥,是難以癒合的傷口。今天,我們再次撫摸這個傷疤,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不會有新的傷疤。
日軍從中華門攻入南京時,城裡已是一片混亂。守軍或者逃到下關江邊,無路可退,或者脫下軍裝,混入百姓;市民或者禁閉房門,或者在街上亂跑。等不及天亮,日軍就開始了大屠殺,直到1個多月後的1938年2月才見停歇。繁榮的民國首都,瞬間變成人間地獄。
日軍砍殺中國戰俘瞬間
上面照片中被砍頭的軍人,是30萬遇難者中的一個。從畫面上看,他的頭還留在脖子上,但下一秒,頭就跌落塵埃,因為儈子手的刀鋒已經划過他的脖子。南京大屠殺中第一批遇難者,就是他這樣被俘的中國士兵。
直接實施大屠殺的主要是兩支日軍部隊:第6師團和第16師團。南京城破當日(12月13日),第16師團中將師團長中島今朝吾在日記中寫道:「為了執行不保留一個俘虜的命令,我們決定殺死所有俘虜,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找到足夠大的坑來埋掉七千到八千具屍體。」開始,日本人集中殺人的經驗不足,很快,他們就找到辦法,發明了「先殺後燒」的辦法,就不用挖那麼大的坑了。
最初,日軍為了找出換上便衣、混入百姓隊伍的中國士兵,採取了這樣的辦法:青壯年站一邊,其他百姓站另一邊,讓百姓們認領,如果沒人認領,就斷定是當兵的。很快,日軍就嫌麻煩,根本沒有經過這道程序,凡是看到年輕力壯的(包括車夫、苦力等),就當作中國士兵處理,列為殺戮對象。
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也有部分國民黨軍向日軍投降,後編入汪精衛偽政權的部隊。他們儘管暫時保住性命,留住了腦袋,但抗戰勝利後,多數也被處決,還是丟了腦袋。
日軍派到中國戰場的新兵,需要再經過3個月的訓練,最後一個訓練內容就是用刺刀殺死一個活人。南京陷落後,被俘的中國軍人或手無寸鐵的無辜平民,成為日軍新兵訓練刺殺的活靶子。
金子安次(親歷大屠殺的日軍士兵):「我們進村後,當官的把留在村裡的農民綁在樹上,我們在十米開外站成一排,面對著這些農民。一號,刺!第一個人衝上去刺中一個農民,但是刺刀有這麼寬,第一刀沒法完全進入,刺刀沒能完全刺入身體,滑了出來,只進去這麼點(手勢)。那中國人睜大眼睛,啐了一口。當官的說:『再刺!』士兵就再刺一刀。然而,殺一個人並不是那麼容易。當官的說:『好好看著,我來示範。』當官的把刺刀轉了九十度,這樣刀刃就夠薄,剛好刺進肋骨。他教我們這種技巧,我們都輕而易舉做成了。他們就是這麼訓練我們殺人的。」
受害女性被斬首瞬間
這張照片更為血腥,受害者是一名女性,脖子被砍掉一半,鮮血飛濺。在慘死之前,女人們往往還要遭受凌辱。日本投降後,在東京對南京大屠殺的戰犯進行審判,認定日軍佔領南京後第一個月,發生了大約2萬起強姦案,受害者小的有8歲的小女孩,老的有80歲的老婦。
對小孩,日軍也不放過,而且往往當著母親的面,把小孩挑上刀尖刺死,或者扔進火裡燒死,或者丟到開水裡燙死。更殘忍的是,日軍還常常挖出孩子們的眼珠,甚至砍下頭顱。孩子的母親被迫觀看整個過程後,精神已經崩潰,肉體還要遭遇和她的孩子同樣的命運。
日軍從上海出發時,就接到「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留在南京的市民,不少橫遭全家滅門的慘禍。姜根福一家9口,父母,三個弟弟,三個姐姐。大屠殺那一年,他只有9歲。他們一家人分頭躲在蘆葦蕩裡,不幸還是先後被日軍發現後殺害。
姜根福:「他們就把我的二姐抓了,要對她進行侮辱。我二姐堅決不從,堅決跟他們反抗。日本兵就把軍刀抽出來,把我十三歲的姐姐活活劈掉了。劈掉以後,我們見到我姐姐的屍體,我姐姐的頭從這兒被他砍成了兩半。」
南京大屠殺過去77年了,當年的倖存者越來越少。2012年8月3日,一個特殊的倖存者離開人世。他叫趙斌,出生17天就遭遇南京大屠殺,是年齡最小的大屠殺倖存者。
日軍把殺人當作遊戲取樂,毫無罪惡感。日本隨軍記者大色吉川回憶:「日本兵站著大笑,並看著被活燒的中國人在大火中掙扎叫喊。」《朝日新聞》報導:「每個人都覺得很有趣,這就像殺貓和狗一樣。」
日軍攻陷南京後,為什麼要進行大屠殺?有人說,日本人本來就是嗜血成性的禽獸,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實際上,事情沒那麼簡單。
張憲文(南京大學歷史教授):日本之所以這樣做,很大程度上是想威懾中國,企圖用恐嚇的手段迫使中國屈服。當屍臭充斥城區,國際減災機構要求日本政府授權他們及時處理,竟遭到拒絕,理由是:就是要用這些腐爛的屍體來恐嚇中國人。
進攻南京,日軍最高指揮官並非松井石根,而是一個皇室成員——朝香鳩彥(親王),日本天皇的叔叔。早在南京城破一周前(12月5日),他就下過這樣一道指令:「殺死所有俘虜。」一周後,命令變本加厲,殺戮對象不僅僅是軍人俘虜,而是所有遇到的中國人。攻打南京的日軍第6師團接到命令:「不論婦女兒童,凡中國人一概都殺,房屋全部放火焚燒。」
朝香鳩彥照片
幾乎所有入城日軍都參與了屠殺,在恥辱柱上留痕最深的是「百人斬」的主角——2名日軍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從無錫殺向南京時,他們打賭,誰先殺滿100人,誰就能贏到一瓶葡萄酒。到了南京,他們都殺了超過100人,但無法判斷誰先殺滿100人,又決定重新開始比賽,目標是150人。後來,野田毅回到故鄉小學吹噓:「鄉土出身的勇士啦,百人斬競賽的勇士啦,報上寫得都是我。」只有得意忘形,毫無負罪之感。
田中軍吉砍殺中國戰俘
其實,還有比這兩個惡魔更加兇殘的人——田中軍吉。他級別更高,是上尉連長;他殺人更多,達300餘人。有一張著名的歷史照片:一個頭戴軍帽,身穿白襯衫的日本軍官,舉刀欲砍跪在地上的中國青年。這個劊子手就是田中軍吉,他從南京城南殺到城西,自稱「殺遍南京城,斬首300餘」。
殺人者不僅是普通士兵和低級軍官,日軍高級將領不僅下達了大屠殺的命令,也直接參與了屠殺。第16師團師團長中島金朝吾當眾以中國俘虜試刀,砍下2顆頭顱,顯然是在慫恿部下肆意屠殺。另一個惡魔是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在南京,有姿色和有學歷的女人,往往被送到高級將領的住所。谷壽夫將幾十名年輕漂亮的女子關在屋子裡,任意蹂躪。1947年,谷壽夫被送到南京公審,拒不認罪,聲稱南京大屠殺是高麗兵幹的,他的部隊是「有文化教養的軍人」。近百名證人輪流上場指證,他一直抵賴。最後,美國提供了一件物證,他才認罪。這件重要的物證是美國傳教士馬吉在大屠殺現場拍攝的視頻,其中就有谷壽夫親自指揮殺人的場景。
南京大屠殺能夠留下這麼多珍貴的證據和資料,還有20多萬人免於屠殺,要感謝馬吉這樣的外國人。
日軍進城之初,大多數南京市民留在自己的家裡或商店,因為他們不想丟下自己的財產。不料,日軍不只殺軍人,也殺百姓。這時,他們才發現命比錢重要,紛紛湧向一個地方——安全區。
所謂安全區,就是一群外國人創建的難民區。日軍逼近南京時,南京的外國人絕大多數都走了,只有27個人留了下來。他們都是有良心的國際友人,看到日軍大肆屠殺,就創建了安全區,日軍不能隨意進入。這27名外國人中,最為中國人熟悉的,是德國人拉貝和美國人魏特琳。
不過,當這批難民來到安全區,卻發現大門緊鎖。他們來晚了,這片只有4條街,面積不過2.5英裡的狹小區域早就人滿為患。不過,就是這個彈丸之地,卻保住了25萬中國人的命。
中華民族是懂得記恩、感恩和報恩的民族。對設立難民營保護自己的外國人,南京人非常感激,把他們稱作「活菩薩」。德國人拉貝利用自己納粹黨員的身份,保護了許多中國人。後來,他回到德國,因為是納粹黨員,找不到工作,日子都過不下去了。南京人民知道後,委託市長到拉貝家中,送去數千美元。這些錢,都是被拉貝救下的人捐的。要知道,日本人進城前,留在南京的幾乎都是窮人,而且倖存者大多數成為孤兒,他們儘管活了下來,但非常貧困。在南京大學校園內,拉故居保存得非常好。
拉貝故居
日軍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企圖百般掩蓋。他們把錢發給難民,給小孩分發糖果、蛋糕和蘋果,還給他們看病,並請來記者拍照。但另一邊,一群士兵正在強姦10幾個婦女,卻沒人去拍。
日軍怕自己的惡行散播到全世界,也怕自己國內知道,對隨軍記者和退伍軍人都下了「禁口令」。日軍士兵曾根一夫於1938年回國時,就被告誡「有辱皇軍體面的事絕對不許外傳」。
不過,還是有一些日本老兵和日本學者出於良心和正義,出來作證或揭露南京大屠殺的真相。結果,他們在日本遭受巨大壓力,甚至死亡威脅。老兵東史郎出版了日記,惹上官司。日本學者本多勝一把採訪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經歷寫成一本書,結果更壞。
本多勝一:「我收到許多死亡恐嚇信,不光寄到我工作的地方,也寄到我家,甚至寄到我孩子上學的學校。我感到自己處境危險,於是搬了家,從此不公開自己的地址。」
滔天罪行是無法掩蓋的。戰後,進行了著名的東京審判,11個國家代表組成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在中國、亞洲和太平洋戰爭中的罪行進行審判,主要審判了28名日本甲級戰犯(參與或謀劃開戰的罪犯),南京大屠殺是其中最大的一件案子。同時,南京也對日本的乙級戰犯(「計劃、命令、允許、或在指揮機關的上層未有盡力防止類似罪行」的罪犯)和丙級戰犯(犯下傳統暴行或違反人道罪的罪犯)進行了審判。絕大多數戰爭罪犯都被繩之以法,惡有惡報。然而,日本卻把這些戰爭罪犯供奉在靖國神社,還當作英雄頂禮膜拜。
1970年,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驚世一跪,那一刻,德國得到了波蘭和全世界的諒解。2005年,日本老兵東史郎在盧溝橋下跪,但他只代表自己。日本至今不肯承認南京大屠殺,更談不上道歉、賠償、反思和改正。
東史郎下跪
朱成山(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日本政客不僅否認南京大屠殺,還一個接一個參拜靖國神社,無非是想漂白自己罪惡的歷史,實現所謂「國家正常化」。說白了,就是為軍國主義死灰復燃創造條件。
關於南京大屠殺,有一段原始的視頻資料,非常珍貴。這是美國傳教士馬吉在現場目擊和拍攝的,也是唯一的影像。然而,視頻揭露的不過是冰山一角,因為它記錄的只是學校和醫院的情況,更多地方更加殘忍的殺戮,沒能留下證據。目前發現的真相只是全部真相的很小一部分,短短30分鐘,能訴說的更是太少太少。
經盛鴻(南京師範大學歷史教授):放寬歷史的視野,所有國家都更會對日本更加警惕。橫向看,日軍的大屠殺行為不只發生在中國南京,其鐵騎所到之處,幾乎都變成了死城,比如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縱向看,日軍的大屠殺不只發生在1937年的南京,還發生在1894年的旅順。那一次,日軍屠殺4天3夜,2萬多人成為孤魂野鬼。所以,日本歷史學家藤村道生認為,旅順大屠殺是南京大屠殺的源頭(關於旅順大屠殺,見公眾號次條第二篇文章)。換句話說,南京大屠殺是旅順大屠殺的延續和擴大。對咬過幾次人的惡犬,怎麼能再放出籠子?
2014年2月,中國將日軍攻陷南京城的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4月,丹麥女王參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成為首位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現任國家元首;6月,南京大屠殺檔案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今天,只有牢記恥辱的歷史,明天,悲劇才不會重演。
許述,四川人,軍事學博士,曾在戰區級機關工作,並在《解放軍報》、《書屋》等媒體發表文章70餘篇,接受過鳳凰衛視等媒體採訪,受邀到華為等演講十餘次,出版專著《這才是美軍》(中將王洪光作序),出版第一年5次加印,在京東新書熱賣榜常居TOP3,登上三聯書店暢銷書排行榜,進入美國紐約公立圖書館和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 現在成立了工作室,專注於研究美軍。
最新與耳聞合作出版《兵道》一書(喬良和餘戈兩位老師作序推薦,王洪光中將和任國強大校,姜鳴、江曉原、楊浪等名家封面推薦),主要內容是古今中外21次重大軍事改革。
徵 稿
見本公眾號發布的公告《「許述工作室」誠邀志同道合者加盟》(雙擊連結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