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罵他,因為他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

2021-01-15 別樣


用別樣的聲音叫醒你的耳朵。清晨八點十分,上班路上,就聽「別樣電臺」。

點擊自定義菜單可收聽節目,每周3更,靜待聆聽。

▼  點 擊 可 聽 丨別樣FM / 主播:葒鷥


儘管會被打,我還是想說:現在的中國,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國家。——我知道,接下來會有無數本《上下五千年》要砸我臉上。


我舉個例子,這是中國絕大數街道的樣子。你看得出來,這和五千年的歷史,有何關係嗎?



中國街頭(圖源:網絡)



我們現在所驕傲的歷史,其實只是放在教科書和博物館中的精緻標本。


可真正的歷史文化,應該是有人一直在用,才是活的——不只是價值觀、古書典籍,就連衣食住行用,也需要有大面積的繼承者,去有目的地挖掘保存。


可是我們有嗎?老房子被一個個拆掉,民族服裝只知道旗袍中山裝……所謂傳統,只剩下一堆美食還算源遠流長吧。


斷層的文化,不過是擺著好看。但是禮崩樂壞的現實,沒有歷史可言,只有瑪麗蘇之心在閃爍。


所以,那些回頭找尋中國的人,我都覺得是特別了不起,比如說徐戈——因為他,我們得以一窺千年前的真正的唐朝禮樂會是什麼樣子。







徐戈,一個酷愛漢文化圈傳統音樂藝術的樂器演奏師。


他出身婺劇世家,從小跟著爸媽學民樂,再大一點,就先後跟著中日韓三地各名家學習了嗩吶、管子、韓國太平簫、朝鮮長嗩吶、韓國篳篥、韓國玄琴、韓國長鼓、津輕三味線……


專業到什麼地步呢?不僅拿過獎,還上過國家大劇院的舞臺。


而且哥們不僅有才,還長得賊好看。


徐戈之前留髮又蓄鬚,跟古典油畫的美男子一樣



他說自己一開始想做唐代禮樂復原,是因為一部電影。


2004年的一天,徐戈窩在家裡看電影《陰陽師》,裡面有個片段,是日本宮廷雅樂。當他第一眼看到這種音樂,立刻就被其濃鬱的古老感吸引住了。


日本雅樂是現存最古老的貴族音樂演藝方式,原封不動地傳承了一千年。而它的起源,是中國的宮廷禮樂。



日本雅樂(圖源:網絡)



中國宮廷禮樂,長啥樣來著?


不用想了,我們已經很久沒見過了。因為它早已失傳。


或者說,中國原汁原味的本土中原音樂,很多都沒了。




音樂的傳承,比文物要難上幾千萬倍。


徐戈和我解釋說,音樂雖然是古代禮制一部分,但是一直是被認為是不入流的娛樂。演奏的樂人多是低賤階級、甚至是官奴,一旦朝代更迭,樂師流離失所,音樂就很有可能會失傳。


而那些少數留下來的傳統樂曲,比如《百鳥朝鳳》、《十面埋伏》之類的老曲子,在上個世紀也被按照民族管弦樂方式改良過。骨架沒有大變動,但是已經不再是民間本土的演奏狀態。


近現代民樂,從編曲到演繹,受西方音樂審美影響日漸增多,創作者和經典越來越少。


這一切都讓他覺得,真的特可惜。



唐代《宮樂圖》(圖片來自網絡)



「現在整個中國,就處於一種想找回自己真正傳統的狀態。但是沒有人去告訴你,好東西是什麼,真東西又是怎麼樣——這種情況下就特別容易魚龍混雜,變成劣幣驅逐良幣。


「你看日本和韓國的歷史電影就知道,他們已經把自己的文化走出來了。而我們的古裝電影,單純就說音樂吧,沒有拿得出手的民族音樂,真挺可惜的。」





徐戈說,現代樂的加入並不是壞事,這能讓更多人接受。但是得有人去負責找回老東西,告訴所有人,以前的傳統文化,也很美。


事實上,沒有舊東西,哪裡來分寸感去拿捏轉成新的?




為了找回屬於中國的宮廷雅樂,徐戈第一步,先做起了散失古代樂譜的收集。


但是很多失傳的傳統藝術,只能回到日本找。雅樂,也是一樣。


在日本,不僅有保存完好的雅樂,而且還留下了很多唐代古譜。在他們的圖書館、博物院,能查到的樂譜公開資料,為數不少。


因為在唐代,中國宮廷燕樂進入日本時,是作為一種強勢高雅文化受到貴族重視,被很好地保存下來,並且完成了本土化和研究工作。



日本公開的唐朝樂譜



我很意外的一件事是,唐代的樂譜,長這樣,一折一拐,猶如筆畫。



《青海波》橫笛古譜



至少有八百年以上的時間,中國沒有人在用這種符號譜。


這種符號譜,在唐朝後就失傳了。現在除了極少數的民間老藝人在用宋代出現的工尺譜,幾乎全在用西方簡譜或者五線譜。


為了能看懂唐朝古譜,徐戈買了一堆日本雅樂的學術書籍,從了解樂曲傳承體系,再一路研究古譜符號如何解譯。硬著頭皮全都啃了下來。



以上分別是琵琶、箏、篳篥、笙、舞譜留下來的《青海波》古譜

徐戈說,現在採用的樂器都是有確切古譜留下來的

他不會自己拿樂器進來配,不然就不是復原了



讓我更意外的是,唐代所用的符號譜,是一種樂器一種譜,無法共用。總譜只能等所有樂器的譜都出來了,才能整理。


徐戈說,至少要看50份不同樂器的古譜,才能翻譯出一份合奏用的譜。




剛開始整理古譜時候,特別難。


古譜的定調方式,沒人懂,只好反覆推敲。


他只好一邊找試驗,一邊瘋狂查中日不同的參考資料:符號怎麼翻譯、節奏如何把握,要猜、要彈、要找日韓雅樂專家交流。


他說一開始的時候,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走彎路——常常把原來敲定好的,又全部推翻了。





比這更難的是,打碎重來。


徐戈說,雖然自己學過民樂,上手樂器會更快點。但是從小接受的音樂教育體系,和古譜是兩種不一樣的方式。


要放下自己的習慣,重新學習另一種表達,好比武林高手要忘掉自己所有的功夫,真的特別痛苦。


從零開始,接近大半年的時間,徐戈和團隊每天都是工作到深夜兩三點,才一點點把古譜體系整理明白,又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準備齊了第一首樂曲《青海波》要用到的譜子。






14年的時候,徐戈和自己的夥伴劉濤,一位音樂理論研究學者,拉來了自己一幫朋友,成立了唐代禮樂復原組,第一件事就是開始排練起了《青海波》。



唐代禮樂復原組



但排練其實花了更多時間。


除了劉濤,其他樂器演奏家都是有空來幫忙的好朋友,可能有時候得一個月才有機會好好地完整排一次。


每次排練,都需要根據實際效果,返回到樂譜再調試修改。


徐戈說自己那陣子常常和夥伴吵架,甚至當著老師的面,連髒話都罵出來了——而吵的原因,可能就是為了某個樂器的某個音到底要不要再高一點。





《青海波》的譜子,前前後後前前後後改了十幾次,到前幾天,還跟雅樂專家重新大調整了一遍。


其實徐戈大可不必這麼做——反正除了他們,別人都沒幹過這種事。哪裡偷懶一下,別人也不懂。


但是他們偏不,每一次排練都花盡心思用力磨。





現在,徐戈他們已經整理出了《青海波》、《玉樹後庭花》。還有另外二十幾首唐樂古譜,也正在著手研究和翻譯當中,比如說,裡面就有大家從小就聽說過的《秦王破陣樂》和《蘭陵王》。




要做唐代禮樂復原,除了音樂本身,還要做很多很多。


比如說樂器吧,能找到唐制的就買,找不到的就自己動手復原。


像是唐制篳篥失傳了,徐戈就按著正倉院的唐代樂器資料,自己去復原,從性質考察,到樂器打樣,全程跟著。





唐制琵琶要用撥子,徐戈自己拿黃楊木曬了一年,第二年才動手做了一個。





而舞蹈也要找專門的唐代舞譜去考據復原。



《青海波》唐代舞譜



妝容服飾是照著唐代壁畫還有學術研究資料,請了專門做漢服的造型師做的。





而有些細節,你稍不注意,就直接忽略了。


比如說桌子,是要唐制式樣的,徐戈自己動手做木工,幹了好幾天做出來。





再比如說,圖中小哥哥頭上戴著的幞頭,看起來普通——其實是他拿著一塊四方布,在家琢磨了好幾天,才研究出來怎麼才能扎出來。





這些看的到部分就算了,看不到的細節,徐戈也要摳。


比如說幞頭裡面,其實包著一種名為「巾子」的結構——是個有形狀的、固定髮髻用的網罩。


徐戈到處都買不到,最後是按著阿斯塔那唐墓的出土實物圖,照著樣子,用不鏽鋼網編了一個差不多的。



上圖是阿斯塔那唐墓出圖的巾子(圖源:新浪用戶@我欲飛飛飛)

下圖是徐戈自己做的巾子



而那些大部分漢服淘寶店賣的幞頭,直接做成一個一體的帽子,裡面的巾子都省掉了。哪像他這麼麻煩。


所以徐戈很多道具只能自己做,市場上好的不多,爛的次的倒是一堆,還不如自己動手。




《青海波》、《玉樹後庭花》在表演



不過他也說,服道化這塊確實是沒多少經費去做,目前只能盡力去還原最唐朝的樣子。雖然覺說對得起人,但是以後有機會,還是得弄更好點才行。



一開始沒人能理解徐戈,包括一起排練的朋友。說他幹嘛對這件事特別上心。


誰都知道傳統藝術可貴,但是真的很難賺錢。我們已經離開那種審美體系太久了,只剩下大面積的獵奇心態。





儘管一開始不理解,但是大家也願意和徐戈一起做



完全空白、不好做,沒演出、沒收入,壓力好幾次大到徐戈自己都想放棄,但還是咬咬牙,繼續往下做。

可有時候做一件事,覺得對就夠了。


「你看日韓的雅樂,他們已經有了欣賞的氛圍,而我們對自己的老祖宗的東西,先是丟掉了,然後變得很不自信——所以我們做的,只能去找回來,先復原好。


「有更多人看到,才有其他可能。比如說有更多喜歡的人,比如說建立起不同於現在西方的中國音樂審美體系。」


歷史是一座廢墟,大部分人過來,只是撿起想要的就走了,而極少數的人,會動手把廢墟重新建起來——徐戈他們真是在做了不起的事啊。





我說,陳漫說過只要這件事足夠喜歡和擅長,總會賺到足夠滿意的錢。


他說:「對。反正我還會音樂,實在煩了,就拿著樂器去一邊吹著解解悶就好了。」


挺可愛的,不是嗎?




2017年5月6日北京音樂生活展華樂傳播與發展論壇的開幕表演,徐戈和團隊第一次公開表演了完整的《青海波》。



《青海波》表演

箜篌:許碧蘭 / 羯鼓:於文銓 / 箏:一同 / 琵琶:徐琳琳

橫笛:孟曉潔 / 笙:周鑫效 / 篳篥:徐戈 / 舞工:賈添宇 



第一次表演,很多人都讚不絕口,包括底下坐的國內音樂學術界的大佬人物,連中國音樂學院院長都忍不住拍了好多照片。


網上的評論,也有很多說徐戈做的很棒。


但是,不友善的聲音也很多。比如說這些自以為幽默的調侃。(哼,我就不打碼。)



還有無理取鬧的鍵盤俠,連我這種圍觀群眾看了都想打人。




一個傳統藝術,之所以能傳承、甚至能發展為高端時尚的象徵,是背後始終有人去整理、發掘、深化,為它們在現代社會找到與現實結合最密切的合適位置。


很少有人知道,日本現在還會持續不斷地深入中國西南腹地,去研究收集少數民族織物資料,而大部分國人還停留在看《尋找手藝》等紀錄片,刷屏表露著感動的獵奇階段。


當真的有人開始認真做復原、記錄傳承,卻要經歷著鍵盤俠無成本無理由地指責質問。


我們的歷史,真的會好嗎?





「以前挺放心上的,生氣就會懟回去。我特別討厭這種什麼都不懂卻還要瞎評論的。對自己祖先的東西不但不認同,反而只會一味用現代審美去判斷。」


徐戈解釋說:「這個音樂放在唐代是沒問題的,只是放到現在,大家接受的是西方音樂審美教育、社會氛圍也不一樣了,當然會不習慣。


「但我是做學術考據復原的,肯定先考慮是嚴謹,按著古譜來。要商業化了才會加入新的東西。」



在今年生日前一天的表演,徐戈點起了唐代燃燈



「現在還會生氣嘛?」我問。


「不了不了,」他笑中有點小得意,「現在越來越多專家肯定我,就越覺得那些人的話無所謂了。」


我說:「那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誇獎是啥?」


他想了想說:「周純一教授跟我說了句話,鼓舞特別大。


「你這個工作,是要被寫進歷史的。」


(PS:周純一教授:臺灣南華大學藝術文化中心主任,華人世界唯一宮廷樂團南華大學雅樂團團長,中國音樂學院雅樂研究中心主任,被稱為「中國雅樂第一人」。)


採訪時間:2017年10月

採訪方式:電話+微信採訪

採訪人:《別樣》編輯部·吳基友

被採訪人:徐戈

圖片視頻:除註明外,皆為徐戈提供;未經許可,請勿私用


吳基友,寫在最後的話:

「徐老師人帥聲甜才華高,想彎啊啊啊! 。」



之前因為侵權盜版等原因,瀕臨死亡的NUDE衣帽架

在所有有心人的幫助下,已經恢復生產

為了感謝所有幫助過他們的人

官方決定永久保持促銷價

想要購買的小夥伴,可以在原文連結裡正常下單啦


相關焦點

  • 看他的「魔怔」之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就是了不起的匠人」
    ,就是了不起的匠人。近日,偶爾看了由優酷、知了青年出品的高分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看完後頗有感觸,片子將鏡頭對準極具匠心的20位亞洲匠人的手藝生活。這世上居然還有這樣一群人能夠如此安靜地、緩緩地,一生一世只專注於一件事,並且竭盡全力做到極致。為此不禁深深折服,忍不住捫心自問:假設每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持有這種「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匠人之心,還有什麼能難倒我們?
  • 了不起的匠人:一生只做一件事
    不同於其它文化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是首部微紀錄片,每集只有精短的15分鐘。在這千萬根絲線裡,換做是我,早就迷失了吧。  還有織錦過程中的飛梭,拍攝的實在是太美了。  目前為止,已經看完了7期。我看紀錄片比較慢,喜歡一遍一遍的重複看。慢慢品味。
  • 起底摩登兄弟,為什麼寧哥現在這麼火,因為他做了一件事
    最近抖音上火了一個人,那就是摩登兄弟的寧哥,他火到什麼程度呢?有親臨現場的抖友說,只要他在安東老街開播,那麼這條街必定是人山人海!有很多網友甚至千裡迢迢坐飛機、火車慕名而來,只為了看寧哥一眼。有網友調侃說:「寧哥一個人養活了一條街的旅遊業,因為全國特地慕名而來看他的粉絲,能把這條街圍得水洩不通,有了人氣這條街的商家都在偷著樂啊!」大家看到現在寧哥這麼火,但是你知道寧哥所在的摩登兄弟組合,其實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當時寧哥的組合裡一共有5位成員,主唱是寧哥和大藝。那時寧哥名氣沒有現在大,還只是小寧,後來出走了兩位成員,於是剩下現在我們熟悉的摩登兄弟三人組。
  • 他一生只做一件事,拯救了億萬地球人
    說起袁隆平,所有人都會把他和「雜交水稻」聯繫到一起。過去的幾十年裡,他為了一個「讓全世界的人吃飽飯」的夢想而嘔心瀝血,埋頭于田埂間。每天回家只有一件事——我的水稻怎麼樣了?他一輩子就只做了一件事,卻改變了地球上許多人的命運。如今,光是袁隆平這個名字,就已經達到了1008億市值,但更重要的是,1008億的背後,是一個也許你並不了解完全的「寶藏男孩」。
  • 故事:他一根筋,但是了不起
    那時還不興幼兒園,孩子們的童年都是在嬉戲打鬧中度過的。但老吳的女兒們特別可憐,從可以握得動筆開始,她們就被父母強迫著,學習一個個生僻的漢字。每天上工前,老吳會給孩子布置好作業,畫滿方格的小抄本,大妮一次要抄寫六頁,抄到雙手發軟,抄到呵欠連天。老吳檢查功課時,總是一臉的嚴峻,兩條原本就濃的眉毛,緊緊鎖在一起,把當年剛過五歲的大妮,嚇得心驚肉跳。
  • 崔永元「手撕」範冰冰大獲全勝,但他卻做了一件不應該做的事
    我們應該關注的不是這個事件本身,而是此事背後的一個根本性問題:為什麼如此一件舉國震驚的大案竟然是靠一位大學教授的實名舉報牽扯出來?我們知道,因為15年前的那部電影《手機》,崔永元和範冰冰的關係一直都是劍拔弩張,那麼連與範冰冰有如此關係的崔永元都知道的」陰陽合同「,如果相關部門願意去查,真的就查不出來嗎?
  • 馬雲輕鬆談退休:我還年輕,要做些了不起的事
    馬雲輕鬆談退休:我還年輕,要做些了不起的事 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18-09-18 摘要:馬雲說,「70歲之前,我還可以做一些了不起的事情,比如說在教育領域,環保領域,農村發展等等。」
  • 你對明星粉轉黑或路轉黑是因為哪一件事?
    ta的某個行為瞬間就脫粉轉黑了那麼你對他們粉轉黑或路轉黑是因為哪一件事呢?兩人是不是真愛我不清楚,可那孩子的確是霍建華的吧,也沒人拿把刀逼著結婚不是.再說了,如果不結婚,霍建華大概就會淪為一個被打上"始亂終棄"標籤的渣男吧……他建立的禁慾人設大概就會崩得渣渣都不剩了吧……所以,他們結婚,肯定也是霍建華多方面考慮之後能夠接受的最優選項了....那你就讓林心如一個人演完這場戲了?作為一個成年人,很多事不是你想不想去做,而是你有沒有那個責任去做,你應不應該去做。
  • 有人罵我是神棍
    一件事情,如果你有能力擺平它,那就不遺餘力去擺平。如果你沒能力擺平它,那就千方百計要放下。我仔細盤算了一下,這件事,我沒有辦法擺平。即使派出所的所長是我的朋友,他也無能為力這種暗戳戳的小人行為。在農村,這種無能為力的事情多了去了。我掃了一眼小字報內容,扭頭就走,一個人去看了一場電影,開車到高速上兜了一圈。
  • 早睡早起,是一件了不起的小事
    於是,她一邊聽著手機上的英語課,一邊給自己做了一頓豐盛的早餐,然後從容地去坐地鐵,還提前到達了公司。嘗到了甜頭,她趕緊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的規律作息讓小凡感覺自己充滿了力量,也讓她對自己的生活開始有了掌控感。
  • 如果有人罵你是笨蛋,怎麼辦?他們是這樣做的
    如果有人罵你是笨蛋,你會怎麼辦?生氣?覺得受到侮辱?美國總統林肯就曾碰到過這樣的事。對於一個受人尊敬的總統來說,被人罵作是笨蛋是不可想像的,可是林肯的確就碰上了一次,罵他的人還是他的國防部長愛德華.史丹頓。
  • 薛蟠雖然害慘了香菱,但有一件事他做得很正確
    他常常仗著家中有錢,親戚又是有權有勢的,常常仗勢欺人,先後鬧出過人命。不僅如此,他還十分好色,曾經就因為貪慕香菱美貌而打死馮淵,致使香菱的命運徹底滑向深淵。很多人都十分厭惡薛蟠的為人,因此也更加同情香菱。香菱本來是給薛姨媽做丫鬟的,後來因為薛蟠一直在鬧。薛姨媽沒有辦法,就把香菱給他做妾。說句實話,薛蟠對香菱並不算得好,不僅僅是因為他的為人,還與兩人之間的性格追求不同。
  • 因為一件T Shirt而被罵翻,到底韓國女星有多難當?
    我們總是羨慕韓國女星,認為她們有著漂亮的外表,能歌善舞,而且永遠都能穿著華衣美服,被人打扮得漂漂亮亮,做著有趣的工作。我們都應該是女權主義者Joy 被罵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她的衣著過分性感結果,大量男網民就馬上在照片下留下非常多謾罵的留言,說她明知道會引發爭議卻繼續選擇穿,是非常自私的做法,不為其他成員著想;又有人認為她明明已經賺了很多錢,卻偏偏要做這些事。當然,亦有粉絲支持 Joy,認為只是一件衣服,沒有爭論的意義;亦有人認為即使 Joy 是女權份子也沒有錯,這是她的選擇。
  • 他用一生做了一件事,臨終前,他說了這樣一句話
    原創|優質|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前幾天陪妹妹去給孩子打防疫針,去之前我們做了很多心理建設,以及應對措施。因為兩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會反抗,他不會乖乖地配合你打針。去了之後才發現,這一次不是扎在身上,而是滴到嘴裡,我們倆都不由得鬆了一口氣。後來問了醫生,現在的液體食用疫苗就是我們小時候吃的「糖丸」。
  • 李玫瑾:孩子放學回家,寫作業前讓他做一件事,學習效果更好
    李玫瑾教授說,孩子放學回家後,寫作業前先做一件事,學習效果更好。我鄰居家孩子是典型的"先玩再寫",每天放學回家先看動畫片、玩手機,之後才開始寫作業。這樣做寫作業時心情很好,但注意力卻難以集中,而且一旦作業難的話就悲催了:到了大半夜還寫不完,邊哭邊趕。
  • 妻子出軌後,他帶著一雙兒女做了這樣一件事~
    實際上,純真的產生了留在東京的想法,但最終,因為對父親的愛和信任,他還是回了北海道。雖然是他的選擇,但我們依然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孩子小,不明白這樣的選擇意味著什麼。 有人說這種生活方式特別像《小森林》,的確,《小森林》裡的主人公市子,也是一個動手能力超強,凡事親力親為,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的人,市子是因為無法融入喧囂吵鬧的大城市,主動回到自幼生長的老家小森村。 但是,五郎卻有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還小,他的選擇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 胡鬧的差點把寧府翻過來的賈珍,只有這一件事做的還算有人樣
    《紅樓夢》第二回,我們通過冷子興演說寧榮二府,首次認識了這位珍大爺,「如今敬老爹一概不管,這珍爺那肯讀書,只是一味高樂不已,把寧國府竟翻了過來,也沒有人敢來管他。」後文,我們果然見到了這位珍爺,胡鬧的天翻地覆慨而慷——兒子賈蓉的老婆,他不放過;妻子尤氏的妹子,他不放過;親爹賈敬死了,他恨苦居喪,召集了一群紈絝子弟,每日喝酒賭博。唯一的妹子惜春,從來不見他有半言只語的關心。除了因為涉嫌鬧得賈寶玉被賈政打了一頓,被賈母叫過去罵了一頓之外,任這位珍大爺胡鬧的再起勁,也根本沒有人管他。那麼,這位珍大爺是否真的就從頭到尾沒做過一件好事呢?
  • 他被大家公認是一個比較平庸的皇帝,卻幹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有人曾經做過一個統計,清朝的文字獄,自順治朝開始出現,第一樁是發生在順治十八年(1661)的明史案,此後歷代逐漸增多。康熙、雍正兩代,各發生過10多起文字獄,而乾隆一朝,更有130起之多,超過了之前所有父祖的總和,是清朝文網最為嚴苛的年代。不過,自乾隆的兒子嘉慶親政以後,第一件事就是為乾隆朝的冤獄平反,然後幾乎是徹底廢除了人人痛恨的文字獄制度。
  • 他的400張神奇寶貝卡片被偷了,網友做了一件超暖心的事!
    可以看到很多快遞盒子。。資深剁手黨表示:麻溜的,不拆我幫你拆!有人畫了Nate版小智與皮卡丘!好有心意啊!!!小傢伙都感動哭了。。活捉一隻皮卡丘書包!但負責辦案的警員這時候做了一件溫馨的事。於是乎回家翻箱倒櫃,找出他收藏起來的《神奇寶貝》卡冊,並把這些卡片全部送給小布,不僅僅讓他補足了不少卡片,他還因此獲得了世界上僅有 10 張的超稀有卡。
  • 無釐頭點評丨高曉松:為什麼網上都罵他?
    我是無釐頭……(~ ̄▽ ̄)~有人問:高曉松自直播遭懟的事之後,現在網上幾乎千篇一律都在罵他,為什麼?我們一起捋一捋……在談論一件事或一個人。之後還有更極端的直接開罵的祖安文化。寫小說後轉向影視,自編自導的《那時開花》周迅、夏雨、樸樹都要叫他做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