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春日寫給李白的詩,極盡讚美之詞,還隱藏著一個絕美成語

2020-12-27 品詩詞

李白和杜甫,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有人說他們的會面,是歷史上兩位文學巨匠的偉大會晤。

的卻如此,一個是永遠抬頭看天自信而浪漫的詩仙李白,一個是永遠俯視大地憂國憂民的詩聖杜甫,儘管他們的年齡相差11歲,性格和詩風也頗為不同,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一生的知己。

杜甫對李白的崇拜,就像李白對孟浩然高山仰止的仰慕之情。

眾所周知,杜甫寫給李白很多詩,如《贈李白》、《夢李白》、《天末懷李白》等,甚至在《飲中八仙歌》中,還不忘寫上李白醉酒時的場景,可見杜甫將李白看作是人生的標杆。

唐玄宗天寶三年,也就是744年,李白被朝廷賜金放還,他再一次開始了漫遊的旅程,來到東都洛陽,而杜甫是一位青年才俊,科考失利,四處遊覽。

於是,在洛陽,兩位偉大的詩人在洛陽見面了,雖然李白已經名滿天下,而杜甫是個初出茅廬的文學青年,但李白頗為欣賞杜甫的才學,杜甫對這位長輩更是讚嘆不已,兩人在一起的歲月中,喝酒作詩,談天說地,真是快哉的人生。

2年後,杜甫已經身居長安尋找仕途之路,生活雖然艱辛,但是杜甫每每想起與李白曾經相處的日子,都成為他記憶中最開心的日子。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春天,杜甫寫下了《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在詩中,杜甫極盡讚美之詞,表達對李白詩作的欣賞。

他說李白的詩至今無人能敵,他那超然的想像力和才思不是一般人所能達到的。

的卻如此,李白的詩想像力極為豐富,浪漫而清新。有人說,李白其人是無法複製的,他的詩更是無法複製,頗有個性,一讀便知道是李太白的詩風。

接下來,杜甫又開始舉例說明李白的詩風。

李白的詩作如庾信的詩作一般清新雋永,又有鮑照詩作那樣的俊逸之風。

詩中的庾信和鮑照,都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人。鮑照曾經寫過一組《擬行路難十八首》深受後人的讚賞。

如今,杜甫在渭北長安,而李白則是在江浙一帶漫遊,兩地相隔千裡,心卻相知相近。

杜甫獨自望著春天已經抽出枝芽的樹木,而李白此時應該是正在凝視著夕陽下的雲朵,此時天各一方,只能遙遙相對,只有天上的一輪明月是可以共同欣賞的。

自此,杜甫又為我們創造了春樹暮雲這個絕美成語。

杜甫渴望能再一次與李白見面,到那時可以一同把酒言歡,一同探討詩文的奧妙,這是杜甫最盼望的幸事。

在此後的歲月中,李白和杜甫再一次相遇,這一次還有一位好朋友高適加入了他們的陣營,他們組成「三人行」,白天一起郊遊狩獵,採仙草,尋仙人,晚上睡在一張床上,蓋同一個被子,這樣的生活真是快哉至極。

在李白流放夜郎的時候,杜甫非常擔憂李白有性命之憂,睡夢中都在為他擔心,感慨地寫下了《夢李白二首》。

人生如果能遇到一二知己,一同分享樂趣,一同分擔痛苦,便足以。

相關焦點

  • 李白送給偶像的一首詩,極盡讚美之詞但卻不切實際!
    在和李白同時代的人當中,能讓李白崇拜的那真是鳳毛麟角,但是孟浩然卻是其中一個,李白對孟浩然的崇拜之情不亞於杜甫對他的崇拜,從李白贈給孟浩然的這首詩中就能看得出來。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 李白有多狂?杜甫在這首詩中寫絕了,還讓一個成語火了千年
    幸好在那個時代,李白和杜甫不僅相識而且相知,而且還有過共遊梁地的經歷,為後人津津樂道。他們的交往之中,杜甫自然是小迷弟,對名滿天下的李白充滿了崇敬之情。在現存十多首寫給李白的杜詩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詩聖的才華,更看到了詩仙灑脫豪放的形象。
  • 蒙曼:杜甫《春日憶李白》
    你看李白寫《贈孟浩然》,不就劈頭就是一句「我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也是直抒胸臆呀,也是一下子就點到孟浩然的優點呀,所以杜甫這兩句詩,可以說是對李白的致敬之作。這還不算呢,這句話還有更漂亮的地方,漂亮在哪兒呢?在兩個虛詞,也和然,這兩個虛詞其實就形成兩個自然的頓挫,仿佛兩個加重提示音一樣,「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一下子後面的「詩無敵」和「思不群」就顯得特別突出。
  • 杜甫的這首詩,寫絕了李白的輕狂,還讓一個成語從此變得熱門
    李白和杜甫,又是唐朝詩人的雙子星,他們的存在,是中華民族永遠的驕傲。更讓人感懷的是,這兩位頂尖詩人,生前還是好友。李白成名很早,名滿天下,走到哪裡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杜甫一生不得志,在當時只是名氣不大的普通詩人,元稹、白居易發現了他的價值,才使得他能與李白並駕齊驅。但是,這並未影響二人的友誼,他們相知相識,還共遊齊梁,留下過許多佳話。
  • 蒙曼老師盛讚這首詩表達了偉大的友誼,並貢獻了一個最美成語
    《贈李白》《春日憶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天末懷李白》《夢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一首首噴薄著激情的詩作,表達著相互間的思念之情。誠然,在李杜二人留下諸多名篇佳作中,這些作品可能並非最上乘之作,也有很多讀者並未讀過,但是,這些詩作所表達的友誼和其文學價值卻是很難被超越的。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當屬杜甫的《春日憶李白》一詩。
  • 杜甫對李白很是敬仰,但這首送給他的唐詩用到的卻不是什麼好詞
    我們之前讀那些精彩的唐詩,就會發現李白和杜甫他們兩個人的交情是很深的。而且李白相對杜甫而言,仕途更加成功,詩詞的名氣也更大,而且還要年長上幾歲。所以杜甫對於李白是很有幾份敬仰之情的。兩個人也有不少的詩詞作品相互唱和。
  • 杜甫給李白寫了很多詩,為什麼李白不回復?專家的解釋讓人啼笑皆非
    最近看到一個有趣的帖子,有網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杜甫多很多首贈李白的詩,但李白卻沒有一首贈杜甫的詩,這是為何?
  • 杜甫給李白寫了12首詩,李白為何只回了兩首?專家的解釋讓人笑哭
    於是,人們發現,杜甫給李白寫了十幾首詩,而李白寫給杜甫的,可確定只有兩首,這個,就有點尷尬了。江山總結了杜甫寫給李白的12首詩:《贈李白》、《贈李白》、《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八仙歌》、《冬日有懷李白》、《春日憶李白》、《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夢李白》二首、《天末懷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不見》。
  • 王開東:杜甫深愛李白,但李白……
    李杜冰火兩重天,剃頭挑子一頭熱,杜甫對李白極其崇拜,喜歡得不要不要的。離別後,杜甫一口氣寫了十幾首思念李白的詩,首首都是披肝裂膽,字字見血。李白則冷淡得多,僅有的兩首詩,也是應景潦草。甚至讓後人懷疑為偽作。陳叔渠在《唐代兩大詩人的風義感及其他》中也論及李杜之交誼。
  • 杜甫在這首詩中居然這樣批評李白
    李白和杜甫是非常好的朋友,兩人互相欽慕。李白比杜甫大11歲,杜甫可以說是李白的小迷弟了,因為杜甫有15首都是寫給李白的,其中專門寄贈和思念李白的就有10首。這些都是杜甫為李白而寫的。宿心親、共被、攜手等詞表明了他們的親密關係,真可以說是「好基友」。杜甫寫給李白的詩基本都是表達欽慕、思念之情,然而有一首卻是「罵」李白的。
  • 杜甫給李白寫了一首詩,表面看似「高端黑」,暗裡狂吹「彩虹屁」
    在唐朝,李白最火的那些年,杜甫「毫無名氣」,只能跟在詩仙屁股後面做一個小迷弟,所以近來網友開玩笑說,杜甫為李白寫了一輩子詩,卻沒有得到過回應,哎,要我說這都是瞎操心,能和偶像一起交上朋友一起睡,寫不寫詩哪有那麼重要!杜甫為什麼如此愛李白呢?
  • 杜甫李白李商隱給老婆寫詩都是一個套路,學會了你也可能寫出好詩
    許多人初學寫詩覺得格律是束縛,那是因為運用得還不熟練。熟練了就不覺得束縛,反而在格律的指導下容易想出奇句。 寫詩不是學問,是做人。做詩人,必有兩個特點,一個是赤子之心,一個是多情之心。因為有赤子之心,詩人往往胸無城府,不善經營。因為有多情之心,詩人往往相思成疾,風流成性。李白說: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既沒有為錢發過愁,也沒在歷史上留下什麼緋聞。
  • 李白,你這樣對杜甫,良心不會痛嗎?
    李白和杜甫可謂「一見鍾情」,還一起結伴遊行。杜甫在詩裡描寫道:「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酒後同睡一張床、蓋同一個被子,白天還拉著小手同行啊!當時的杜甫堪稱李白全球粉絲後援會會長,雖然攜手同遊的時間非常短暫,他還是在以後的很多年裡,不斷地給李白寫詩。春天想起你,冬天也想起你;《春日憶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 李白寫了首「譏諷」杜甫的搞笑詩,初讀令人捧腹,再讀讓人落淚!
    李白寫了一首滑稽的詩《嘲諷》杜甫。第一次閱讀讓人發笑,第二次閱讀讓人哭泣。在唐代詩壇,有兩座巍峨的山峰,即被稱為「詩仙」的李白和被稱為「詩聖」的杜甫。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他們一起去拜訪隱士和專家,還一起去濟州拜訪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李庸。在杜麗的第三次會議上,李白寫了一首名為《戲贈杜甫》的合唱:山頂上是杜甫,山頂上是戴笠的生日。對不起,別太瘦了。
  • 李白身上的狂氣讓他個性十足,杜甫這首詩寫得很傳神,句句經典
    李白和杜甫的友誼也是唐朝詩壇的一段佳話,兩個人惺惺相惜,儘管早期李白有些瞧不上杜甫,第一次杜甫前去拜訪李白,可是吃了閉門羹,李白沒有接見杜甫,但是後來他讀過了杜甫的詩,一時之間驚為天人,還與他一起出去遊玩了半玩,最終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 贈李白——唐·杜甫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初夏,杜甫與剛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在洛陽相識,遂相約同遊梁宋(今河南省開封市、商丘市一帶)。這年秋天,杜甫與李白在魯郡(今山東兗州)相別,杜甫寫了這首贈詩。這是現存杜詩中最早的一首絕句。
  • 世說李杜詩千古 誰言朝野無遺賢 --- 杜甫 02
    通過詩作可以看出,鄭氏園亭有山有水,亭建山腰,魚躍水面,鷹歸雲樹,景物野曠,規模不可謂不大,哪怕僅僅通過這首詩便可以窺見唐代顯貴奢豪之一斑。後人評說杜甫這首詩著數動詞,曲盡其妙,把一路馳騁中觀山看水、逸興遄飛的快意之感表現得淋漓盡致,足以證明杜甫詩才已脫穎而出。
  • 杜甫給他寫了20多首詩,比李白還多,原來鄭虔才是杜甫的好基友
    在浩如煙雲的中國歷史名人當中,李白和杜甫也屬於佼佼者,是耳熟能詳的大詩人,這兩個人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成為燦爛文明皇冠上的明珠。這兩個人差不多生活同時期的人,而且交往密切,並稱李杜,不管在文學史還是日常認知當中都是被拉到一起,而且杜甫還給李白寫了十多首詩,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是他們兩個組了CP,但是我們讀杜甫詩的話,也許李白和杜甫並不是cp,因為我們發現還有另外一個人,杜甫竟然給他寫二十多首,這個人到底是誰?
  • 寫給李白的詩: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他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狂狷抵禦人生的坎坷多艱,他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狂傲自信驚豔萬世。他為人大膽到狂妄,性格自信到極致。李白潑墨成詩,下筆成神。以詩歌名著京華,憑才華流傳萬世。就是這樣一個風華絕代如同文曲星下凡的人,卻一生坎坷,接連受挫。
  • 一天一個成語:牝雞司晨
    【近義詞】牝雞晨鳴、牝雞司旦、越俎代庖、陰盛陽衰;【成語造句】1.軍國大事豈能交付一女流之輩,豈不是牝雞司晨!2.他並不是不愛國家,可看到政權掌握在慈禧手中,他就認為這是牝雞司晨,國之不幸。3.我就不信我不能改變這一切,還世人一個太平盛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