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水腫?或是這3個原因作怪,甲狀腺檢查不能少

2020-12-23 家庭醫生在線網

糖尿病屬於一種代謝紊亂性疾病,一般是由糖代謝障礙或者內分泌障礙所引起的。在糖尿病早期,可能僅僅表現為糖尿病的一些臨床症狀,但是如果不及時控制血糖,隨著疾病的發展,糖尿病會引發一系列併發症,這樣會對身體各個方面都帶來損傷。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遲遲下不去的時候,就會導致患者出現水腫的現象。在初期水腫可能只發生在局部,當到了晚期,水腫就會遍及全身。

糖尿病患者出現水腫的原因具體有哪些呢?

1、營養不良

因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高於正常範圍,所以很多人在平時飲食上,都會有所控制的。但是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對自己的飲食過於苛刻。很多東西都不去吃,這樣就打破了原有的飲食結構,甚至飲食結構不合理。長期這樣下去,患者由於缺乏各種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慢慢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現象。而營養不良也會導致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需要引起注意,時間長了會影響到器官。

2、藥物因素

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期間,需要定期服用一些降糖藥物。這些藥物之中,很多藥物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長期使用下去,可能會使身體出現一些反應。其中水腫就是一種表現,一些降糖藥物會引起身體水腫。但是這種水腫,停用藥物以後,就可以自然地消失。因此,如果是藥物導致的水腫,就要及時與醫生溝通是否需要換藥。

3、甲狀腺功能影響

一些糖尿病的患者,在初期可能不會對身體其他器官產生影響,但是長期發展下去。會影響身體其他器官的正常功能,甲狀腺的正常功能也會受到影響。當甲狀腺功能受到影響時,在甲狀腺功能不全的情況下,會比較容易引起患者出現黏液性水腫。同時還會伴隨著肌肉無力,心跳過緩的一些症狀。因此一旦出現水腫的時候,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是不是甲狀腺功能的影響。

以上就是糖尿病引起水腫的常見原因,除了這幾個原因以外,一些糖尿病的併發症會導致身體出現水腫,具體是哪種原因導致的水腫,要根據水腫的情況,進行綜合判斷。患者平時也要多留意自己的身體,一旦出現輕微的水腫,就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糖尿病患者出現水腫是怎麼回事?警惕這6大誘因,快看看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發生的糖尿病併發症,當出現腎部病變的時候,患者會出現水腫的情況。但是並不是只有糖尿病腎病才會導致糖尿病患者水腫,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糖尿病患者水腫都有哪些原因導致呢?
  • 糖尿病水腫是腎病引起的?身體發生這6種變化,也可成為「禍首」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最害怕的是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症狀,一有症狀就擔心是併發症來臨。尤其是下肢水腫,有人認為下肢水腫是糖尿病腎病的表現,其實並不盡然。糖尿病水腫都是因為腎病引起的嗎?1、甲狀腺功能減退糖尿病患者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時,可引起下肢黏液性水腫,這屬於非凹陷性水腫, 用手指按壓水腫部位不會有凹陷。
  • 老中醫袁新國:腿上出現水腫,到底是什麼原因?
    還是說水腫?還是其他什麼原因呢?其實腿部水腫的原因不單是一種疾病,還可能是內科疾病造成腿部水腫,常有的症狀表現,如腿上的血絲較為明顯、腿肚有蘿蔔形狀的腫塊、用手按壓會出現凹陷以及腿部有酸痛感,最為嚴重的症狀是腿部皮膚發亮,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腿部水腫呢?一起來看看。
  • 糖尿病患者腿麻,是併發症的出現?醫生表示:最好先明確這2點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長期血糖增高有可能會引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者有可能會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引起失明。另外糖尿病的患者還有可能會出現動脈粥樣硬化,容易引起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如引起腦梗塞,腦出血,心肌梗死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從而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另外糖尿病的患者還容易出現糖尿病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嚴重的併發症,都有可能會危及患者的生命。
  • 下肢水腫怎麼回事?這幾個疾病或是誘發因素,早發現早檢查!
    殊不知,經常出現的腿腫,可不單單是肢體壓迫如此簡單,還有可能是內臟器官出現了病變,特別是以下四個部位和疾病,千萬不要忽視:1、甲狀腺疾病甲狀腺是位於人體頸部的內分泌,它的外形看起來就如同蝴蝶一般,其主要功能就是負責合成和分泌甲狀腺激素。
  • 出現這5個症狀,糖尿病腎損害已經出現了,要提前進行這4個檢查
    在臨床上,經常會見到一些糖尿病人,很擔心自己會出現糖尿病併發症,經常會來問我,孫醫生,聽說糖尿病會傷腎,有什麼症狀啊?我好注意一下。糖尿病腎損害在早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是如果出現了這5個症狀,那說明糖尿病的腎臟損害已經出現了,有時可能已經到了尿毒症或者腎衰竭的情況。
  • 腿麻是可能「疾病」徵兆,腿部出現這4個症狀,最好去檢查一下
    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的經歷出現,如果長時間的站立或者不正確的睡姿,蹲廁的時間過長等都會導致腿麻出現。另外許多因素或者疾病也會導致腿麻,許多人會提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容易出現腿麻,具體是哪些原因造成的。下面就來來了解一下容易腿麻的原因有哪些?導致腿麻的原因有哪些?
  • 糖尿病患者持續消瘦,是甲亢?腫瘤?還是……
    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三多一少」,其中的「少」是指體重下降。通常情況下,血糖得到良好控制,患者體重也會逐漸回升,但也有部分糖尿患者儘管血糖控制良好,但體重還是繼續下降。其實,這種情況在臨床上並不少見。最近,門診來了一位劉大爺,兩月前出現口乾、乏力、體重明顯下降,經相關檢查後確診為2型糖尿病。
  • 或是甲狀腺在作怪,3物再愛吃也別往嘴裡塞了
    很多的女性朋友可能會注重自己對皮膚的護理,也不希望自己的頸部出現皺紋,那樣會讓女人看上去更顯滄桑,但是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脖子慢慢的變粗了,也不能掉以輕心,這很可能是甲狀腺在向你求救。女人脖子變粗?或是甲狀腺在作怪如果女性朋友發現自己的脖子慢慢的變粗,很可能是出現了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在作怪。而且女性朋友患上甲狀腺結節的概率要遠遠高於男性,其實這與日常生活中愛生氣,情緒不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如何判斷自己得了甲亢 杭州做個甲狀腺檢查多少錢
    醫院按照國內外標準化專科醫院的建院模式,以質量創新診療和服務模式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品質診療服務,真正做到專科、專業、專病、專治。   甲狀腺是人體較大部位的內分泌腺,外形像蝴蝶一樣的器官,調控人體代謝。如果你的甲狀腺過度工作,就叫「甲亢」。  甲亢也稱甲狀腺毒症,是指甲狀腺病態的合成於分泌過量甲狀腺激素或甲狀腺外的某些原因導致循環中過高的甲狀腺激素濃度作用於全身組織。
  • 糖尿病不痛不癢?但這五個跡象不可忽視,或是提醒併發症來襲
    糖尿病是慢性代謝疾病之一,以高血糖為主要的特徵。這種病目前無法治癒,只能通過治療控制血糖水平,防止併發症出現。糖尿病為什麼會出現併發症?因為糖尿病使血管長期保持高血糖的環境,這就使無論是微血管還是大血管都容易出現硬化的情況,從而引起各種併發症。糖尿病的併發症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
  • 或是這3個原因在「作怪」,別大意
    出現了身體大量出汗的表現,應該找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因為人在炎熱的環境中,會通過出汗的方式進行體溫調節,否則外界的溫度高,身體又沒法適應過來,可能就會生病。很多人在大量出汗時,認為是身體在排毒,屬於好的表現,那麼,出汗多是排毒的表現嗎?
  • 身體莫名水腫,應排除這些疾病
    李桂明提醒,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部位的水腫表現:1.腳部水腫:查查心臟症狀:心功能不全時,容易出現下肢浮腫,同時常伴有咳嗽咳痰、氣促、胸悶、心慌的症狀,因此被稱為「心源性水腫」。預防:出現心源性水腫時,建議減少水分攝入,同時控制好血壓、心率,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
  • 簡說內分泌|體檢出甲狀腺結節,需要做手術嗎?
    前情提要引言:近年來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這和彩超技術越來越成熟,以及人們的健康意識增強,體檢一般會檢查甲狀腺有一定關係。那如果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就一定需要做手術嗎?請看以下孫女士的病例。這些情況容易得甲狀腺結節:如有甲狀腺癌家族史;平時工作家庭壓力大,情緒緊張焦慮;常接受頭頸部放射性照射檢查;甲狀腺本身病變,如甲狀腺炎等等。發現了甲狀腺結節,該怎麼辦?最重要的是進行良惡性鑑別。早期甲狀腺癌多無臨床表現。患者多因頸前區發現結節腫塊而就診。
  • 糖尿病患者,一旦腳上出現4個信號預警,十之八九是糖尿病足上門了
    糖尿病患者最怕的是併發症的出現,尤其是糖尿病足,一旦四個信號症狀出現,定要提高警覺: 症狀1:足部潰瘍和腐爛 足部潰瘍潰爛是糖尿病足最明顯的症狀之一,如足趾潰瘍,其是由於血糖控制無效而導致的足趾缺血引起的。
  • 甲狀腺結節患者,什麼情況下需要做穿刺檢查?本文詳細告訴你
    從前,甲狀腺這個部位一直是默默不聞的存在,而今隨著甲狀腺疾病的患病率越來越高,甲狀腺結節的惡性率逐漸上升,甲狀腺逐漸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不少人開始保養自己的甲狀腺,生怕它出現問題。但如果是已經查出了甲狀腺結節,必要的情況下就需要進行穿刺檢查,避免遺漏掉癌症。為什麼要做穿刺?很多患者都不明白,為何要進行穿刺檢查,這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 糖尿病不痛不癢,出現5種表現,或是併發症「報到」,別忽視
    當然,糖尿病併發症也分為急性,慢性,其中急性併發症致死率更高,而慢性併發症雖然不會立即致命,但是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雖然沒有太過明顯的表現,卻也容易殺人於無形。糖尿病不痛不癢,出現5種表現,或是併發症「報到」,別忽視1、心率較快糖尿病人群在靜止狀態下仍然出現心率加速的情況,同時還伴隨心記心慌,胸悶呼吸困難等問題,很有可能是心梗找上門了,要儘快就醫。
  • 這十個腳部問題竟然是生病的徵兆
    籃球和長跑等強度過大的運動容易導致腳部骨折,骨關節炎患者危險更大。腳部灼痛在發生外周神經損傷的糖尿病患者中十分常見。腳部灼痛的其他可能病因包括:B族維生素缺乏、腳氣、慢性腎病、下肢血液循環差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等。腳跟疼痛的最常見病因是足底筋膜炎。關節炎、運動過量、鞋子不合腳等也會導致腳痛。
  • 南昌博大甲狀腺:甲功檢查有什麼意義,眼球突出一定是甲亢?
    一般來說當看到人眼球突出時 首先想到的是此人患有甲亢,其實在臨床上引起眼球突出的除了甲亢外還有多種原因… 1、間歇性眼球突出:這種眼球突出在低頭並用力屏氣時,或壓迫眼球頸靜脈時,多見於眼眶靜脈曲張患者,當抬頭或鬆氣時,眼球又復位。
  • 糖尿病患者做檢查前要注意什麼
    糖尿病控制住就是勝利,而為了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要做很多的檢查,那麼糖尿病患者在做檢查前要注意什麼呢?  3、除吃饅頭時飲少量水(水量控制在50毫升左右)以外,檢查過程中不能進食、飲水、服藥物。  4、試驗前3天必須正常活動,過度及長期臥床可使糖耐量受損。  5、試驗前劇烈活動,可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早晨匆忙趕到門診的患者最好休息15~20分鐘後再採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