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電影評分網站,如何打分你才服?

2021-02-08 烹小鮮

 國外電影評分網站「過得」好嗎

 

國外類似豆瓣的電影評分網站和社區,也有不少,我們盤點出幾家具有代表性、權威性和一定影響力的網站,看看他們運用了怎樣的評分機制,有多高的關注度。

  

 

最先舉例日韓國家的電影評分網站,因為這幾家網站都做了本土化的設計,所以在大眾化的基礎上,相對封閉,影響範圍不是很廣。

 

  

韓國NAVER是世界第五大,更是韓國最大的搜尋引擎,市場份額佔到77%,它的電影評分就是基於門戶和綜合搜索的設計,點評方面則是仿照美國爛番茄,由大眾用戶及專家構成。

 

因為NAVER的針對性很強,是對本土用戶起到引導作用,所以觀眾評分將很大程度影響影片的票房,專家評分則起到輔助判斷的作用。

 

  

日本的電影點評網站中,Yahoo映畫與Filmarks人氣最高,但沒有專家參與和社區討論,所以用戶評論像是自說自話,質量也都參差不齊。

 

  

最後說一下爛番茄和IMDb。爛番茄一直被稱作是「美國豆瓣」,可能是因為兩家電影評分網站境遇極為相似。

 

  

爛番茄平臺目前有69位專業媒體人參與點評,但爛番茄的點評方式比較簡單粗暴,即收集所有評論內容,分析它們的正向比例,若正向評論超過60%以,那麼該作品就會被定義為新鮮,如果正向評價低於60%,該作品就會被標記為爛。

 

鑑於爛番茄的評分機制,許多好萊塢公司都會在媒體場結束後,嚴格把控口碑放出時間,進一步保證票房收入。索尼的《表情奇幻冒險》上映後一度獲得0%的爛評價,被索尼痛批不專業,並表示該片是面向未成年觀眾,這樣的評分並不適用於這部電影。

 

  

被六大撕完,爛番茄還要被粉絲罵。《X特遣隊》在爛番茄新鮮度僅37%,於是有網友質疑爛番茄被迪士尼「收買」,並有3000多人請願關閉爛番茄。不止如此,導演馬丁·斯科塞斯還曾髮長文炮轟爛番茄,「惟打分論,很快會消亡」!

 

  

至於被稱為權威的影視資訊點評網站IMDb,就真的沒有人刷分嗎?

 

IMDb創立於1990年,評分機制也相對權威,甚至被很多電影評分網站借鑑、學習。IMDb曾介紹過他們的加權平均值算法,WR =(V ÷(V M))× R (M ÷(V M))× C,其中WR 指最終的加權得分,V 指投票人數,M 指進入 TOP 250 所需的最小票數,R 指普通算法的平均分,C指目前所有電影的平均分。

  

粉絲將《蝙蝠俠:暗夜騎士》刷進IMDbTOP10,其實有點多此一舉。但印度小夥伴們對IMDb上的自家電影,可是毫不吝惜給出好評。包括IMDb評分8.2的《巴霍巴利王》在內,不少名不見經傳的印度電影都衝進了TOP250,這不是一般水軍能做到的。

 

  

綜合國內外的電影評分網站來看,IMDb相對權威,豆瓣在高冷範上也越來越接近IMDb。所以希望豆瓣在規範反水軍機制、細分註冊用戶的同時,我們觀眾也能培養獨立審美,不要讓評分來左右一部電影,成為一部電影的全部。

相關焦點

  • 電影評分網站到底靠不靠譜?
    在電影口碑(尤其是在國內市場)缺乏量化標準的情況下,網站的打分似乎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的質量是否受到觀眾認可的唯一標尺,甚至電影分數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影片的命運。可是,打分網站的分數真的靠譜嗎?首先,不同的打分機制很可能會帶來大相逕庭的結果;其次,打分並不是純粹的抽樣調查——這是個觀眾藉助評價電影的行為來構建自己的社交形象的BIG ME時代。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將對通行的打分機制進行分析,並從簡單的社會心理學角度來管窺觀眾的評分心理:你是不是為了在豆瓣兒上裝professional,忍痛給你最愛的《暮光之城》打低分了?電影評分機制可以說是對「權威影評」的一場革命。
  • 【數據說】如果你決定去看電影,哪個評分網站更靠譜?
    是不是有些眼花繚亂,面對紛繁複雜的電影市場,我們該如何選片,評分網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那麼在那麼多評分網站中,到底該相信哪個網站呢,下面將通過數據向大家展示。10分制的規則增加了打分的隨意性,相比五分制會提高電影的平均打分。貓眼電影與淘票票電影的優勢在於評分的人都是真正看過電影的人。二、美國1.IMDb10分制。
  • 電影評分太低,可以怪評分網站嗎?
    9月22日,電影《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以下簡稱《純潔心靈》)在全國上映後,豆瓣電影評分給出最低2分,該片或成為「最低分電影」之一。對此,電影出品方在官方微博發函稱,電影的導演花了12年拍的電影一夜之間就被豆瓣給毀了,並要求豆瓣道歉。 微博截圖《純潔心靈》導演畢志飛對媒體表示,由於「負評太多,遭遇大量網絡攻擊」,該片已撤檔。
  • 《我是餘歡水》評分暴跌,《宸汐緣》低開高走,電視劇應分集打分
    4月21日,《影視風向標》主編胡建禮做客CCTV-6《中國電影報導 行業新觀察》,本期和主持人藍羽從熱播網劇《我是餘歡水》結尾綁匪一句有關女權的臺詞拉低豆瓣評分聊起,談平臺如何完善影視劇評分規則。
  • 網站內容審查,如何基於SEO,為其打分?
    相對於任何一個站點而言,內容都是一個站點的靈魂,它左右你的頁面關鍵詞排名,是否能夠在搜尋引擎中有一個好的表現。 因此,一個相對專業的SEO機構,在做內容創造的時候,都會有一個審核機制,為每一項指標進行一個基礎性的評分,然後,對海量數據的評分,進行有效的分發,使得每一個內容,都物盡所用。
  • 「最低分」國產電影要求豆瓣道歉 盤點他國對影視劇如何評分
    當時就想拍一個自己的電影,就是圓一個夢想。」然而,事與願違,電影上映首日,豆瓣評分就只有2分。截至目前,評分仍沒有變化,共有超過1萬4千名網友打分,99.3%的人給出了1星。這個評分,也把《純潔心靈》推到了有史以來「最低分電影」之一的位置上。觀眾1:感覺在電影院裡面坐了一個多小時挺不值的,應該算是我今年看的最爛的一部片子。
  • 國內外評分網站到底有什麼不同?
    在國內,評分網站同樣發生著相似的事件,春節檔由於《流浪地球》在豆瓣遭遇惡意刷差評,導致豆瓣APP在應用軟體平臺上被持續打低分,該APP評分一度降到2.1分。那麼問題來了,電影映前評分真的會影響電影票房麼?
  • 怎麼看待豆瓣電影的打分?
    電影營銷的概念目前變得更為立體、多元,而且有了縱深,已經不滿足於讓你知曉有這樣一部電影準備上映,關鍵突出一個「好」字,得看、必須看。很多時候的貨不對板、以次充好讓消費者喪失了繼續相信這套痕跡感滿滿的營銷哲學,這也是當下電影市場外部環境的不利因素。貓眼、淘票票側重於銷售,時光、IMDb網站受眾有限,豆瓣成了電影輿論的風向標,一個讓部分人即愛又恨的電影網站。
  • 魔獸世界懷舊服戰鬥匕現階段團本武器打分
    小夥伴們大家好,上期作者把戰鬥匕非團本主流武器都一一打了分,這期作者把現階段團本幾大匕首及大元帥、野外BOSS匕首打分打分規則:主手以現階段BIS匕首毀滅之刃為例100分滿分,副手則以現階段BIS狗牙為例100分滿分(帶特效武器會有自身評分之外的額外特效加分
  • 評分網站毀了電影的前途?
    評分網站一直是影迷在觀影之後發表自身觀點和態度的場所,而這些年隨著評分網站的發展,從小眾走向大眾,成為大部分觀眾觀影的主要參考標準,同時不正當的獲利行為也在悄然滋生,不少影人開始懷疑是評分毀了票房,毀了電影的前途! 「評分毀票房」的言論正在發酵,是評分還是從業者自身所致?
  • 豆瓣電影評分,公不公平?
    DT君找來了美國的主流電影評價網站IMDb與豆瓣進行對比,它們同採用十分制,也都來源於大眾打分,存在較強的可比性。同一部電影在兩家網站上的表現差異有多大呢?2014年至2019年在中國大陸上映的電影,有1128部在兩個網站上都獲評了有效分數,我們對它們進行了比對。
  • 張國榮電影的知乎評分低於豆瓣?貓眼評分更準確?不如問問影評人
    不僅是知乎、豆瓣、貓眼,許多視頻網站也有自己的評分,甚至一些自媒體也在做電影評分。看電影時,各種電影評分是觀眾選片的重要參考。如何看待不同網站的電影評分,它們可以做到客觀公正嗎?   看電影前,先看電影評分   「知乎和豆瓣哪個評分更準確?」「豆瓣和貓眼哪個評分更好?」在網絡上,不時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
  • 花木蘭國內未上映豆瓣打分人數超5萬,觀眾看個公正打分有多難
    截至9月7日下午發稿,共有221位專業影評人打分,爛番茄新鮮度為78%。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它意味著有173個影評人給予這部電影新鮮的評價。在整個迪士尼公主真人電影,《花木蘭》的口碑僅次於《灰姑娘》。 同時,豆瓣也對該影片開放評分,截至發稿超過5.1萬人湧進,得分為4.8。
  • 說實話,目前豆瓣仍是國內最靠譜最有參考價值的電影評分網站
    你選擇看電影或看電視劇之前,會參考豆瓣、貓眼電影等這些網站的評分嗎?最近有人在網上發帖爆料說,在豆瓣上存在刷分產業鏈,新片刷到6分只需5500元,刷到7分需要6500元,刷到8分需要7500元,若刷不到相應評分則收取次一級的費用,刷不到6分則收取5000元。
  • 韓國電影網站評分最高的10部動作片
    影片講述主人公是過著與世隔絕生活的一名男子,在唯一能敞開心扉的少女被綁架之後,主人公為了救她而不惜一切代價的故事。影片於2010年8月4日在韓國上映。影片獲得了韓國大鐘獎、青龍獎、百想藝術大賞等多個獎項,是2010年韓國最賣座電影,韓國電影網站評分9.21分。
  • 豆瓣和IMDb雙料評分最高的32部電影,你看過幾部
    你知道電影評分在豆瓣上超過8.7分意味著什麼概念嗎?
  • 豆瓣的電影評分靠譜嗎?這個數據分析我服
    (2) 豆瓣的高分區偏高,在8-10分的電影比IMDB多許多。另外,我們還拿到了Metacritic (國外另外一個比較有名的電影評分網站,區別是有專門的電影評論家打分)的評分,可以發現Metactritic的評分是關於5完全對稱的,這是因為他們的分數是經過後期調整、加權的原因,而豆瓣和IMDB就很接近。
  • 爛番茄、IMDb、Metacritic的評分都是怎麼出來的?
    最近有不少朋友通過後臺留言問我爛番茄、MTC、IMDb這些國外「權威」電影評分網站是如何計算電影分數的,目前這三個評分究竟哪個更靠譜。如今我們更看重的是分數——大家每天的衣食住行都要與形形色色的分數打交道,而在眾多「點評類」網站中,給電影打分的又走在了最前列。
  • 豆瓣電影評分面臨信用危機? 貓眼專家評分下線
    他們要與40.1萬普通觀眾的打分並列,這樣的所謂專業人士是不是就能夠代表真正的「專業」呢?又能代表誰?  在《中國電影報》發文不久,貓眼就取消了專業評委的打分,而且除了評委本人能看到自己的打分外,其他評委的打分已經看不到,而且也沒有搜索用戶的選項。對此新京報記者採訪了部分評委,都表示確實收到貓眼的電話通知,在進行調整。
  • 請你打分!湛江創文問卷調查上線,你的參與很重要
    請你打分!湛江創文問卷調查上線,你的參與很重要 2020-08-05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