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襪王」浪莎轉型涉嫌傳銷 上市公司業績或靠此支撐

2021-01-18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中心12月5日訊 (記者 裡豫 趙戎 楊濱宇)和眾多紡織服飾行業的同行一樣,有「襪業大王」之稱的浪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浪莎集團」)近年來進入低谷期。記者日前發現,為了走出困境,浪莎集團竟選擇了一條「曲徑通幽」之路——開發多種功能性的「保健服飾」,然後以開「浪莎E+生活館」加盟店為由頭,在各地用涉嫌組織傳銷的方式開展業務。

  浪莎集團法定代表人翁榮金在公開場合表示得到商務部大力支持,已拿到直銷牌照,然而事實並沒有。

  襪業大王涉嫌傳銷帳戶被法院凍結

  1995年,由翁榮金、翁關榮、翁榮弟三人共同籌資組建了後來被稱為中國「襪業大王」的浪莎股份(600137.SH)。2007年,浪莎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借殼上市成功,最高光的時候,公司市值超過50億元。目前,浪莎股份總市值約為13億元,較最高點時縮水70%。

  根據天眼查資料,浪莎股份目前的法定代表人是翁榮弟,在浪莎股份的股東結構裡,浪莎集團為大股東,持股比例42.68%。浪莎集團旗下的眾多子公司集中分布於浙江義烏地區,其中有一家子公司叫做浪莎針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浪莎針織),由浪莎集團佔股55%,其法定代表人是翁榮金,翁榮弟是公司董事。翁榮金同時也是浪莎集團的法定代表人。

  據記者查詢到的湖北省黃梅縣人民法院出具的一份行政裁定書(文書號:(2019)鄂1127行審24號)顯示,黃梅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浪莎針織涉嫌組織傳銷一案進行了查處。在查處過程中,為防止浪莎針織轉移或隱匿違法資金,黃梅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於2019年5月7日向黃梅縣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請求凍結浪莎針織在金融機構關聯資金帳戶。

  經審查,黃梅縣人民法院認為黃梅縣市場監管管理局的申請符合法律規定,依照相關規定,裁定凍結了浪莎針織在金融機構的關聯資金帳戶。

  加盟店全國開花 涉嫌傳銷模式隱藏其中

  然而,浪莎集團及關聯企業開展涉嫌組織傳銷活動並不僅僅限於湖北黃梅縣一地。根據舉報資料,這些地區包括:廣東省深圳、珠海、順德、黃埔、南沙、增城、茂名、梅州、中山;河南省鄭州、平頂山、新鄉、永城;江西省南昌、吉水、寧都、樟樹;湖北省大治、洪湖、武漢;四川省南充、蓬溪、資中;山東省濟南、平邑;黑龍江省哈爾濱以及北京等地。

  根據舉報人的介紹,浪莎集團是這樣拓展業務的:首先,在各地推廣「浪莎E+生活館」系列加盟店。加盟者需繳納2萬元保證金以取得加盟資格。加盟者所開設店的鋪需滿足「浪莎E+生活館」的指定要求。

  接下來,以開加盟店培訓為由培訓加盟者涉嫌傳銷的組織模式和銷售推廣模式。

  在記者獲得的某場「浪莎E+生活館」加盟培訓的PPT資料和現場視頻中,明確包含了 「分享獎(三級分銷)」以及「輔導獎、消費獎、佔位獎(8層8代收入2%)」等分級銷售獎勵制度。可見其銷售人員是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所發展人員的數量與銷售業績則作為計酬獎勵或返利的依據,表現形式為多級分銷、分層獎勵、團隊計酬。

  根據由國務院頒布並於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禁止傳銷條例》第二條規定:「本條例所稱傳銷,是指組織者或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謀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翁榮金曾在某大型活動現場公開表示:「我們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裡,已經成功拿到了直銷牌照」,以及「得到了商務部領導的大力支持」。

  但記者在商務部網站上查詢發現,獲得直銷牌照的企業名單裡並無浪莎集團或關聯公司。據了解,浪莎集團確實曾於2017年向商務部申請直銷牌照,截止目前一直未獲批准。

  浪莎股份扭虧或受益於涉嫌傳銷業務

  從浪莎股份的公開資料中可以發現,上市公司近8年內的業績變化曲線和浪莎集團以及關聯公司開展涉嫌傳銷業務的過程密切相關。

  在舉報資料和視頻中提到,浪莎集團開始推行涉嫌傳銷業務的時間點2016年3月,自2017年至2019年間具體模式進行了四次變化,形成了目前這種包含在開加盟店形式下的涉嫌傳銷模式。

  浪莎股份財報顯示,2011-2015年間,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逐年下降,分別為3468萬元、1037萬元、817萬元、196萬元、虧損2068萬元。2016年是浪莎股份的業績轉折年,2016-2018年,浪莎股份的淨利潤連續增長。根據浪莎股份2018年報,實現營業收入3.88億元,同比增長12.86%,歸屬於上市公司淨利潤2916.18萬元,同比增長27.05%。2018年,上市公司還迎來了首次分紅。

  浪莎股份所屬的實體門店近年出現批量關店現象。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浪莎股份線下門店關閉109家,截至2018年末剩餘456家。

  根據百度百科介紹,浪莎集團同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等榮譽,在業內是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多年來,浪莎集團通過大量廣告宣傳使品牌深入人心,這也使浪莎集團在各地推廣涉嫌傳銷業務時相對容易。

  智能保健服飾令人「腦洞大開」

  作為在各地開展涉嫌傳銷業務的「道具」,浪莎集團所屬企業出品的系列功能性產品也令人「腦洞大開」。這些系列產品包括浪莎女士舒適透氣護宮收腹內衣、浪莎男士磁能量石功能內褲、浪莎女士調整型美體文胸、浪莎通絡理療襪等等。產品宣傳人員聲稱浪莎的系列產品屬於智能穿戴範疇,具體表現為可通過手機APP來控制內衣褲、襪子的溫度提升。

  記者就涉嫌傳銷業務和產品虛假宣傳事宜聯繫採訪浪莎集團並發函,至截稿時止,均未得到任何回應。

(責任編輯:楊濱宇)

相關焦點

  • 襪業之王深陷「傳銷門」
    不僅是大股東們,浪莎股份自己的壓力也不小,業績下滑、被疑傳銷,曾經的「襪業之王」如今也泥潭深陷。增收不增利,業績全靠廣告撐2007年浪莎股份借殼長江控股成功登陸A股,那一年浪莎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33億,歸母淨利潤2.99億,二者都有很大幅度的增長。
  • 「襪業大王」涉嫌傳銷,50億市值跌一大半,賣襪子早已不是主業?
    在國內襪業這一市場,有這樣一個品牌還是非常出名的,憑藉明星效應一時之間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購買。然而曾經在市場被稱為「襪業大王」的它,卻因為涉嫌傳銷風波不斷。
  • 浪莎針織口罩捲入質量糾紛 曾被指涉嫌組織傳銷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裁判文書網一則裁定書顯示,浪莎針織曾因涉嫌組織傳銷一案被黃梅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浪莎針織曾涉嫌組織傳銷天眼查資料顯示,此次捲入質量糾紛的浪莎針織成立於1995年6月,註冊資本15941.09萬元。
  • 浪莎股份今年經營有起色 靠內衣突圍難
    因為業務相對單一,且在行業內競爭力欠佳,再加上幾次「資本運作」未能成功,所以浪莎股份的經營改善並不明顯。  前三季度毛利同比上升  自上市以來,浪莎股份的主要資產就是浪莎內衣。2016年年報顯示,浪莎內衣是上市公司唯一披露的子公司,持股比例為100%,其餘的「重要非全資子公司」、「合營企業或聯營企業」的信息均顯示為「不適用」。
  • 凱兒得樂公司因涉嫌傳銷遭兩地法院凍結帳戶:上市公司「豪悅護理...
    ,原因是:因「涉嫌傳銷」,被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市場監督部門查處,為防止公司轉移涉案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方投訴平臺,涉及凱兒得樂的投訴多達數十條,投訴原因多為虛假宣傳、涉嫌傳銷、扣押押金、紙尿褲質量存在問題等。
  • 這家公司不止賣絲襪,2009年就擁有小貸牌照
    來源:柒財經「浪莎,不只是吸引。」信息匱乏的時代,浪莎靠這句廣告詞在電視上左右著人們消費行為,姑娘們只要穿上浪莎絲襪,能和(代言人)大S、張栢芝一般走在時尚前沿。早在2009年,浪莎成立義烏首家小額貸款公司,並也曾進軍網際網路金融領域。01上市公司僅「裝」內衣業務前三季度淨利同比下降15.27%2007年,浪莎股份(600137)借殼上市。不過,上市體系並不包括被廣泛熟知的襪業,而是內衣業務。頂著「內衣第一股」的頭銜,浪莎控股一時風光無限。
  • 中國襪業品牌高地是怎樣構築的
    儘管數年之後,這裡陸續恢復了先前的襪業規模,但已失去了做大做強的機會。一批在市場裡擺地攤的年輕人,接過了義烏襪業發展的接力棒。練攤的「中國襪王」在義烏小商品世界,襪子是最重要的貨品之一。如今,浪莎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襪業企業,擁有各類襪機近萬臺,被業內稱為「中國襪王」。在義烏,貿工聯動的蝴蝶效應不限於襪子。同樣在1995年,周曉光夫婦投資700萬元創辦飾品廠,迅速成長為國內飾品行業龍頭企業;樓仲平「管」窺商機,將一根小吸管做到了上億元產值……這批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義烏商人,在地攤上「練級」,在工業熱潮中「脫胎」。
  • 「5000」人標記可麗金涉嫌傳銷,代理們還要繼續做嗎?
    據代理王女士介紹,可麗金線上銷售渠道除了天貓京東外,最主要的就是創客雲商平臺,也是價格最低的。創客雲商成立於2015年9月9日,是由西安創客村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安創客)成立的平臺。如果達到一定層級,例如專員、社群總監,還能在你所有下線的銷售額中抽取提成,也就是這種模式所謂的躺著都能賺錢,該模式有涉嫌傳銷的嫌疑。事實上這個模式的第一任主人並不是西安巨子而是萬象城,2013年,西安巨子與萬色城合作,當時兩家公司籤訂為期10年的戰略合作協議,全方位構築「萬色城」這一國內美容、健康、科技領域頂級產品的銷售平臺。
  • 商貿公司涉嫌傳銷
    工商、公安聯合查獲一涉嫌傳銷窩點     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柳州訊(記者廖豔明 通訊員張量)入會員,買原始股,上市後就能獲得180倍的高額回報;拉其他會員進來,還有額外獎勵。商貿公司如此引誘市民發財,你信嗎?
  • 近年新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不同以往
    一方面,依據此前的發行審核慣例,從遞交材料到發審通過的時間相對確定,對於部分希望通過業績包裝上市的公司來說,需要維持高成長和持續盈利能力的窗口是較為明確的。一旦審核放緩甚至暫停,排隊中的擬上市企業將面臨補充後續年報資料。從而,排隊時間越久,業績包裝被拆穿的可能性將越大。加上IPO財務核查等專項行動,查處了一批涉嫌造假的企業,也有大量企業主動撤銷申請材料。
  • 從涉嫌傳銷到疑似洩漏用戶信息 雲集從Costco學到了什麼
    雲集的業績表現一直不好,2019年5月上市後,也沒有明顯的改善。從2019財年第三財季看,雲集第三財季實現總營收為27.731億元,同比下滑10%,環比下滑9.5%,淨虧損為5130萬元。
  • 模仿美國新生命,國藥集團社交電商HGH制度涉嫌傳銷
    文章來源:青松劍客美國New U Life新生命公司在國內有一個跨境電商平臺,而平臺上的主要產品為新生命公司生產的新生命HGH冷敷凝膠。而最近國藥集團也推出了自己的社交電商平臺。央企模仿新生命產品叫新新生命中國模仿能力讓世界感到驚人,小編沒想到國藥集團也會進行模仿,在此小編不排除某些人通過關係進行了貼牌生產。
  • 御藏文化涉嫌傳銷凍結帳戶,參加傳銷活動的既是受騙者也是違法者
    截圖自裁判文書網該《行政裁定書》中作出如下表述:申請人曲周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查處被申請人濰坊御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涉嫌組織領導傳銷一案中,為防止被申請人轉移或隱匿違法資金,申請人曲周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於2020年7月14日向本院提出申請,要求對被申請人的帳戶予以凍結。經審查,本院認為申請人的申請符合法律規定。
  • 永春堂、白銀金奇涉嫌傳銷被凍結帳戶
    今年5月31日,白銀金奇公司官網和公眾號皆發布一則《關於油漬淨產品戰略合作的公告》,白銀金奇該戰略的合作方正是此次一同被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申請凍結資產的永春堂。《公告》顯示,白銀金奇與永春堂雙方合作後,油漬淨產品的銷售業務全部由永春堂公司新零售板塊平臺運營,白銀金奇則專注於產品的升級及研發工作。
  • 社交電商「一哥悠購」相關運營公司因涉嫌傳銷被凍結4.2億多元
    因涉嫌傳銷被凍結4.2億多元據該《執行裁定書》顯示,鄒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查處被申請人浙江一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涉嫌傳銷一案,為防止被申請人轉移或者隱匿違法資金,於2020年10月28日向本院申請財產保全,請求對被申請人浙江一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峰佳針織有限公司、浙江四季秀服飾有限公司、上海悅塵企業管理合夥企業
  • 「枸杞第一股」沃福百瑞上市難:大客戶獨佔7成毛利涉嫌傳銷
    原標題:「枸杞第一股」沃福百瑞上市有多難:大客戶獨佔7成毛利涉嫌傳銷,經銷商關係混亂當越來越多人加入「紅棗泡枸杞」的養生大軍之後,以枸杞和枸杞深加工產品為主業的沃福百瑞離A股又近了一步,8月21日,據深交所官網披露,沃福百瑞回復了創業板的審核問詢函,雖然沒趕上註冊制第一批
  • 社交電商蜜源APP承認違規收集個人信息 曾被質疑涉嫌傳銷
    今年以來,從社交電商「斑馬會員」相關公司涉嫌傳銷被法院凍結3000萬元的消息引起關注,到粉象生活因資金提現限額問題一度被傳出因會員制度問題被凍結資金3800萬元,再到淘小鋪運營方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相關公司等因涉嫌傳銷被凍結4400多萬元,已有多家社交電商涉嫌構成傳銷違法行為,而受到相關部門的處罰。
  • 從極尚名膜到極尚 6級代理涉嫌傳銷的極尚微商路歸何方?
    企查查顯示,「極尚名膜」品牌的運營方山東極尚公司,已於2020年6月19日註銷。而山東極尚公司不僅牽扯到侵犯範某某肖像權的官司,在公開的報導中也存在諸多問題。據媒體報導,極尚名膜微商存在產品虛假宣傳、未備案先上市、被投訴「爛臉」等問題,同時其3級分銷的模式被質疑涉嫌傳銷,致富靠拉人頭發展下線。
  • 未來集市涉嫌傳銷,如何看待微商教父吳召國的社交電商路
    然而,未來集市上線不到十天,其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就因涉嫌違規分銷而被騰訊進行封號處理。這究竟是一門怎樣的生意?在未來集市,每一個會員都憧憬自己會像吳召國在上線發布會時說的那樣,簡單聽話照做就可以「月入10萬」,但錢真的這麼好賺嗎?社交電商自出現之日起似乎一直飽受涉嫌傳銷的爭議。
  • 魔介微商連載一:魔介被指涉嫌傳銷 還值得做嗎?
    清揚君查詢發現,有媒體報導:「魔介」被人實名舉報涉嫌傳銷,相關涉傳證據已經提交給相關監管部門。舉報人稱,已向監管部門提供了「魔介」涉嫌傳銷的直接證據,包括門檻政策、返利政策、計酬制度等。 企查查顯示:上海魔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本文統稱「魔介」),成立於2017年7月17日,現任法定代表人李婧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