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十位頂尖謀士,曹操擁有5人,孫權袁紹各得2人,劉備得1人

2020-12-22 爆侃小哥

在亂世之中,要想稱霸天下,對一個領導者來說人才是最重要的。誰把握了人才,誰就更有優勢。而在三國之中的謀士搶奪戰中,曹操以五位謀士高居榜首,孫權和袁紹排名第二,劉備則只得到了一位人才。

曹魏的五位謀士

先來看看曹魏的五位謀士。荀彧應該是曹操的首席謀臣了,荀彧在職期間不但為曹操獻出了很多的計策,還給曹操推薦了許多的人才。曹操之所以不缺人才,這完全是荀彧的功勞。荀彧為曹操制定了一統北方的藍圖和戰略。曹操也把荀彧看作是劉邦時期的張良。

荀攸

荀攸是荀彧舉薦給曹操的一位名士。荀攸最出色的戰績,便是獻計讓三國第一猛將呂布被曹操活捉,讓曹操免去了一個心腹大患。官渡之戰中,荀攸設計斬文丑、顏良,讓袁紹忌憚不已。荀攸算得上是曹操唯一承認的「謀主」。

賈詡

賈詡是一位比較識時務的謀士,依附的董卓死後,立馬選擇了投靠曹操。賈詡初到曹操門下,獻過一些計謀,可是曹操沒有聽從。戲劇化的是,只要曹操沒有聽從賈詡的意見,那麼他就一定會失敗。失敗過幾次後,曹操選擇了相信賈詡。

郭嘉

郭嘉是曹操非常喜歡的一位謀士。世人盛讚郭嘉 「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郭嘉在曹操統一北方的戰事中立下過不菲的功勳。曹操最後一位出色的謀士就是程昱。程昱的計謀雖然沒有荀彧、荀攸、賈詡、郭嘉厲害,但比起前四位謀士來說,程昱的武力值非常之高。程昱此人能文能武,曹操和曹丕都很看重他。

沮授

袁紹的兩位謀士分別為田豐和沮授。沮授是袁紹手下的第一謀臣,相當於曹操手下的荀彧。沮授此人雖然聰明,卻跟錯了領導者。袁紹此人剛愎自用,經常任意妄為,不聽手下的話。沮授為他盡心盡力,可他卻沒有相信。田豐也是一個有才之人,他的人生軌跡和沮授有點相似。一心為了袁紹著想,可惜卻不得袁紹的信任。

周瑜

孫權的兩位謀士分別為周瑜和陸遜。周瑜不但風流倜儻,還生的一副玲瓏心。著名的赤壁之戰就是周瑜指導的。陸遜是東吳著名的軍事家,最出色的戰績就是成功抵住了劉備的伐吳,讓劉備趁興而來敗興而歸。

諸葛亮

劉備雖然只得了一位謀士諸葛亮,但諸葛亮卻是三國之中最有能力的謀士。劉備過世之後,諸葛亮以一人之力撐起了整個蜀國。

相關焦點

  • 三國時期十大頂級謀士,袁紹孫權劉備各得其二,其餘皆在曹操帳下
    在整個三國時期,真正能決定天下局勢其實並不是那些手握重兵的諸侯,而是他們手下的謀士、軍師等人。這些人都堪稱是各個勢力的「中樞神經」,負責處理陣營中的大小事務,而其中能力最為突出的幾人則被稱為頂級智囊,三國時期排的上號的幾大戰役或者政治事件都出自他們之手。
  • 劉備錯失的6個名人,5人被曹操所得,孫權也獲得了一頂級猛將
    劉備身邊聚集了很多頂級人才,如五虎上將、魏延、姜維,以及諸葛亮、龐統、劉巴、法正等,但劉備錯過的人才也不少,三國時期留有大名的人才,劉備就錯過了6位,其中5人被曹操得到,孫權也得到了一員猛將。
  • 三國真正厲害的十位謀士:四大都督只有一人,荀彧諸葛亮不在其中
    ,比如曹操五大謀士真正算得上謀士的只有賈詡、荀攸和郭嘉三人,其餘兩人程昱文武全才首先是名將然後才是謀士,荀彧真正厲害的是內政,他們都算不上是純粹的謀士,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十位頂級謀士:蜀漢兩人,曹魏三人,東吳只有一位。
  • 三國死得最可惜3人,一助蜀成霸主,一幫吳立江東,一推魏平天下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說的一個好的「帶頭大哥」對一個政權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在三國時的魏蜀吳三國中,卻各折損一超級謀士,從而對各自國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NO3:蜀失龐統龐統綽號「鳳雛」,他和有著 「臥龍」之稱的諸葛亮的成名離不開司馬徽的大力宣傳和推薦,司馬徽當時打出了驚世駭俗的廣告詞: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 三國時期最強20位謀士排行榜!
    第二十名:徐庶  初仕劉備,後成為曹操的部下。徐庶與博陵人崔州平、汝南人孟公威和本郡人石廣元同稱為四大名士。
  • 曹操,劉備,孫權都有什麼才能呀?
    曹操,劉備,孫權都有什麼才能呀?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不過筆者還是勉為其難,試著從以下三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一,起事之初,他們能因勢利導發揮優勢。曹操、孫權、劉備等三人各有優勢。曹操的優勢是祖上有錢;孫權的優勢是祖上有地;劉備的優勢是祖上有名。曹操是宦官之後,家有萬貫。
  • 三國五大謀士排行榜,三國時期最強的五位軍師
    最終以曹操、孫權、劉備割據一方,形成三國鼎立之勢。而在三國鼎立的背後,更是各大謀士雲集之場所,也是這些謀士智慧的交集。閱讀《三國演義》,我們無不為他們的智慧所折服。他們一方面各位其主,一方面為了展現自己的謀略,無不窮盡之智慧。排第五名 龐統 劉備的謀士龐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 三國時期:十大謀士排行榜(第6名到第10名)
    賈詡原為董卓部下,在董卓部下僅任第二謀士,而李儒排名第一!難道賈詡智慧比不上李儒?這正是賈詡智慧之處。董卓在任期間霸朝亂政,幹的事都是偷雞摸狗,人神共憤。(斬除異己殺丁原,趕袁紹,逐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強佔後宮全部妃嬪)這樣梟雄的首席謀士後果當然是被人碎屍萬段,祖墳移平的結局。賈詡當然犯不著去和李儒爭董卓的第一謀士。
  • 三國的用兵謀士排名,第一位估計被很多人早已遺忘!
    在三國中,謀士的鬥勇鬥智是一大亮點。很多超高謀略的能人異士,是魏蜀吳三國爭霸的基礎。可以說沒有謀略,只憑血氣之勇是很難有所作為的。如馬超英勇不凡,因無人為其出謀劃策。所以被曹操玩弄於鼓掌之中,最後落得家破人亡,走投他鄉的結果,僅以身免。
  • 為何三國霸主是曹操?光從氣度上看,曹操就遠勝劉備、孫權!
    各位讀友大家好,相信很多人都讀過《三國志》,就算正史沒有讀過,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大家肯定耳熟能詳吧。三國時期,劉備多次因為戰敗投奔到各路諸侯帳,又都突然離去。可以說,劉備是一個反覆無常的人,有一次被呂布戰敗後,他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投靠了曹操,曹操的謀士主張殺掉劉備,荀彧曾向曹操建議說,劉備英雄也,今不早圖,必為患。曹操不答,荀彧出,郭嘉入,曹操說:「荀彧勸我殺玄德,當如何?」郭嘉說:「不可,主公興義兵,為百姓除暴,惟仗信義以招俊傑,猶懼其不來也,今玄德素有英雄之名,以困窮而來投,若殺之,是害賢也。天下謀之士,聞而自疑,將裹足不前,主公誰與定天下乎?
  • 三國時期頂級謀士排名
    最初投於袁紹,見袁紹不重用而離去,經荀彧推薦投奔曹操。多謀善斷,為曹操策劃官渡之戰,打敗袁紹、袁譚、袁尚,奠定了中原霸主地位,封洧陽亭侯。因才比天高,故被天地所不容,隨軍徵討烏桓時病死於大漠,年方三十八歲。如果多活幾年三國時代可能提前幾十年結束。
  • 三國中到死都沒有出山的兩位頂級謀士,究竟有多厲害?
    三國中有許多謀士,如我們熟知的臥龍、鳳雛、小麒麟、冢虎、鬼才、毒蛇等,其中最頂尖的六個謀士分別是諸葛亮、龐統、姜維(或周瑜)、司馬懿、郭嘉、賈詡。除了這6位高手外,還有陳宮、徐庶、荀彧、荀攸、田豐、許攸、李儒等眾多一流高手。
  • 曹操劉備與孫權,什麼樣的創始人值得追隨?
    商戰版「三國絕殺」拉開大幕。東漢末年,曹操佔據黃河中下遊,「挾天子以令諸侯」,與當時北方最大的軍閥袁紹決戰。官渡對峙,曹操以2萬人迎敵、大敗10萬袁軍,為一統北方打下根基。追隨曹操者,惺惺相惜也。曹操在職業生涯中愛財如命,卻沒有跟任何人結拜過兄弟。
  • 西方人竟這樣看曹操劉備孫權,頓覺靈臺一片清明啊!
    西方人對曹操、劉備、孫權的理解。不同的文化,理解東西果真不一樣,看西方人評價曹操、劉備、孫權,跳出某些習慣性思維,有種靈臺清明之感啊!其實夏侯和曹是同姓,讀得快點就是曹,慢點就是夏侯。曹操就是憑著他的兄弟和兒子,在三國中分得最大一塊蛋糕。劉備的人種一直是個廣受爭議的話題,據史書描述他的耳垂很大,可以垂到肩膀,而手臂的長度甚至可以不彎腰就碰到膝蓋。可以想像,美國NBA的加內特或者海軍上將羅賓遜應該可以勉強完成後一項,而長耳垂則只在一些作為藝術品的印度佛陀雕像上目睹類似例子。
  • 臥龍鳳雛和冢虎鬼才,誰才三國第一謀士?答案出乎意料
    先來說說諸葛亮此人,說起諸葛亮許多人認為他乃是三國時期第一人,因為當時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人則可安天下,」由此觀之諸葛亮的才華必然是極高的,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塑造成了「鬼神」一般的存在。可是真實版的諸葛亮卻並非如此,赤壁之戰的時候僅僅是促成了「孫劉聯盟,」並沒有所謂的借東風、草船借箭等故事。
  • 劉備沒統一三國 ,居然全因這個眉縣人!
    細看三國,曹操、劉備、孫權、袁紹、劉璋、呂布等大佬們你來我往,很大程度上拼的就是誰的謀士更牛掰一些。說到這裡,劉備可能要哭天搶地捶胸頓足喊冤枉了。要不要這麼誇張?三國時期著名的人才培訓基地高級合伙人水鏡先生司馬徽說過這麼一句話:「臥龍鳳雛,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 三國時代找一個同時見過曹操、劉備和孫權的人,居然這麼難找
    西晉東晉作者|我方專欄作家南門太守《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1978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三國,是三個男人的舞臺,曹操、劉備和孫權。這裡說,曹操親眼看到吳軍陣容整齊,但是不是看到了孫權本人不得而知。不過,即便看到了,在沒有望遠鏡的情況下也看不太清楚,而這是他們二人最為近距離的一次接觸了。那麼,在三國時代有沒有人既見過曹操、劉備又見過孫權呢?
  • 三國謀士們的見識,究竟有多大差距?
    英雄所見略同,各個集團都有頂尖謀士,就看君主識不識才,能不能用。人們說起三國謀士,一般會提到荀彧、郭嘉、諸葛亮、司馬懿這些人,原因是這些人成就了帝王的一番事業。其實,在一些失敗的諸侯中,也有一些謀士,他們也是當時天下頂尖的人才,如袁紹手下的沮授等。在當時天下的一些重大問題上,頂尖人才的看法應該說是差不多的。漢獻帝想回到洛陽,結果卻是在幾個軍閥之間被扔來倒去。要不要把漢獻帝迎接到自己地盤上呢?袁紹的謀士們說是應該迎接。
  • 三國中最牛的謀士,就連郭嘉、司馬懿、諸葛亮都遠不如他
    1、早早就看出袁紹是個廢物,認為曹操必成大事2、為曹操提出和袁紹相比的「十勝十敗」論3、 堅定曹操滅呂布的決心,認為應該一鼓作氣滅之4.、勸曹操不要殺劉備以歸天下之,勸曹操不要放劉備以免貽害一方。對於劉備的態度,曹操過於寬,程昱等人過於緊,惟有郭嘉拿捏到位5.
  • 三國最強十大謀士權威排名,不黑不吹不偏愛,這才是最正確的所在
    ,不黑不吹不偏愛,這才是最正確的所在:第十位:徐庶徐庶,字元直。第八位:田豐田豐,字元皓,田豐智慧絕倫,是三國最好的謀士之一,其為人剛直不阿,曾多次向袁紹進言而不被採納。荀彧曾評價他:剛而犯上。曹操擊敗劉備,回到官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