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人那狗:劉燁陳好電影處女作,國內無人問津,卻在日本火了

2020-11-03 當貝影視君

有這樣一部電影,豆瓣評分高達8.6,卻在上映那年顆粒無收,兩年後,電影在日本大放異彩,狂砍8億票房,甚至入選教科書。

它就是被稱為國產電影試金石的故事片——《那山那人那狗》

影片改編自彭見明的同名小說,由霍建起執導,滕汝駿,劉燁,陳好擔任主演,講述了即將退休的鄉郵員父親帶著接班的兒子走那條郵路,也逐漸消除父子間隔閡的故事。

影片拍攝時,主演劉燁,陳好都還未出名,是青澀的中戲學生,拍攝完成後,影片也並未受到發行公司的重視,加上題材小眾,沒有機會在院線上映。

後來,日本發行人深澤一夫偶然看到了這部電影,大為讚賞,立即花8萬美元買斷了它的日本放映權,並籌劃了為期一年的宣發活動,還為電影安排了專門的藝術影廳。

影片在日本廣受好評,藝術院線不斷加映,直到2年半後都還有排片,最終獲得了8億日元票房,打破了國產片在日本的票房紀錄。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湖南的西部山區,那山,是湖南的山,那人,是在山間奔波的郵差,那狗,是陪伴郵差的朋友。

劉燁飾演的兒子因沒有考上大學回到了家鄉的大山,接替父親成為鄉間郵遞員。

臨行前一天,父親幫兒子整理好郵包,囑咐兒子注意事項,但畢竟兒子的第一次正式工作,家人總歸還是不放心。

於是父親決定陪著兒子走這一趟,這是兒子的第一次,也是父親的最後一次。

這條送信之路著實辛苦,需背著巨大的郵包走上整整三天,期間需要踏過冰冷的溪水,爬上陡峭的山坡,忍受太陽的炙烤......

途中父子二人產生過幾次爭吵,第一次是因為一位雙眼失明的阿婆。

婆婆的孫子考出大山後就與她失去了聯繫,善良的父親不忍心,隔三差五的偽造孫子的信,念給阿婆聽。

兒子對父親這樣的做法不敢苟同,欺騙只是暫時的,問題沒有解決,還是要找到阿婆的孫子才最為妥當。

第二次爭吵是因為搭便車,兒子在有汽車經過的路段建議搭便車,父親不同意,一再重複一句話,郵路就是郵路,該怎麼走就怎麼走。

對於父親來說,這麼些年來,他獨自一人走了無數公裡, 從未走過捷徑,每一步都是踏踏實實走出來的。

爭吵過後,父子倆也學著相互諒解,這不僅僅是一條送信之路,更是一條和解之路。

一路上,父親向兒子傳授自己的經驗:狹窄小路與人相逢,身子要往右側讓;過小溪,郵包要抗在頭上保持平衡;信封貼著錢的,要買一個郵票貼上。

兒子見到父親這樣兢兢業業幹了一輩子,依舊是個普通的送信員,什麼也沒得到,為他感到不值。

而在父親看來,看到鄉親們收到信時歡喜的神情,就讓他覺得十分滿足,覺得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

父親用自己的行動默默地影響著兒子,教給他做人的道理,教給他送信人的責任。

兒子則向父親囑咐山裡的人情世故,提醒他村長不好惹,父親不要得罪了他。

這樣的關係恰恰是我們普通人最熟悉的狀態,也是中國式傳統家庭中的父子關係,他們的親情很難用言語去表達,可在含蓄和內斂的愛意中,難免產生誤解。

父親常年在外,父子倆之間的關係是生疏的,小時候兒子對著母親親近,父親嘟囔道:媽、媽的叫得親!

長大後兒子背著父親趟過小溪,脫口而出的一聲「爸」讓父親欣喜不已,忍不住向自己的狗分享喜悅。

影片中除了父子情,還給我們展現了身為一名送信人的責任,他們背負的不僅僅是信,還是每一個鄉親的牽掛。

而這份責任則由兒子繼續傳承下去,因為在父親心裡,除了自己的兒子,別人誰也信不過。

除此之外,影片中還花了一定篇幅描寫了美麗的侗族姑娘(陳好飾)和兒子之間的故事。

她美好又熱情,給兒子帶來了對愛情的美好憧憬,雖然兩人最後什麼也沒發生,但是對兒子來說,她出現的那個黃昏,就是他鄉郵之路上最美好的風景。

父親愛上了山裡人的母親,兒子也愛上山裡人的侗族姑娘,這兩代人的愛情,似乎也是一種傳承。

兒子的自述將這個再也普通不過的故事娓娓道來,甚至這個故事的主角們都沒有名字,看似平淡,沒有衝突矛盾,但卻讓人回味。

相關焦點

  • 日本發行《那山那人那狗》的做法,給國內電影人上了一課
    霍建起導演的《那山那人那狗》在1999年拍竣,獲得了當年金雞獎的最佳電影獎和最佳男主角獎,19歲的劉燁憑藉這部處女作還被提名最佳男配角。但是那個年代,電影市場正處在所謂「大片崛起、喜劇發跡」的時期,《那山那人那狗》一沒有明星,二沒有大場面,三沒有歷史滄桑感,四不能逗人笑,完全得不到發行商的青睞。
  • 那山那人那狗:劉燁陳好電影處女作,內部遭遇滑鐵盧,日本火爆了
    後來,日本這個國家發行人深澤一夫意料之外看到了影片,大好讚許,立馬花八萬美元賣斷了它的日本這個國家播出權,並策劃了時隔一年的發布活動,還為影視計劃了專用的視覺藝術影廳。,藝術院線連續不斷加映,到了2年半後都還會有排片,結果是收穫了8億日元票房統計,擊碎了國內電影在國外日本的票房統計記錄。
  • 1999年,劉燁拍了處女作,拍完後國內無人問津,卻在日本火了
    其中滕汝駿和劉燁出演片中中父子,同時這部影片也是劉燁的電影處女作。電影獲得了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主演滕汝駿也獲得了第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相反,這部影片在日本卻火了,受到了廣泛的歡迎,收穫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同時獲得了2001年日本每日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第一名。真正的經典從不會被時間埋沒,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這部電影,影片在豆瓣8萬多人的評價下高達8.6分。
  • 21年前劉燁、陳好主演的《那山那人那狗》為何能成為經典之作?
    之前在一個問答類網站上看到一個題目「你看過那些全程無尿點」的影片,我腦海裡馬上浮現出一個名字《那山那人那狗》。《那山那人那狗》故事特別簡單——高考落榜後的兒子心不甘情不願地接過了父親鄉村郵遞員的班,要開始送自己的第一趟郵包,父親擔心兒子第一次不順利,就帶著家裡的狗和他一起去走一趟,也順便給村民們交接介紹一下。
  • 那山那人那狗:劉燁處女作,國內票房幾乎為零,卻在日本風靡一時
    電影《那山那人那狗》講述的就是在那個靠郵件傳遞消息的時代裡,一對鄉村郵差員父子在一次送郵件的過程中,互相打開心扉的故事。兩人一狗開啟送信之旅非常文藝舒適的片子,但在當時的國內電影市場上可這部片子在日本上映後,大受歡迎,票房高達8億日元,成為日本境內票房最高的中國電影。所以,不是這部片子不好,而是當時的國人還不太能欣賞這樣慢節奏、故事簡單的文藝片。
  • 那山那人那狗:劉燁處女作,國內票房幾乎為零,卻在日本風靡一時
    電影《那山那人那狗》講述的就是在那個靠郵件傳遞消息的時代裡,一對鄉村郵差員父子在一次送郵件的過程中,互相打開心扉的故事。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湖南西部地區,父親(滕汝駿飾)由於腿疼得厲害就申請提前退休,把郵差員的工作讓高考落榜的兒子(劉燁飾)接替。兒子送信的第一天,父親不放心,就帶上「老二」(跟著他送了一輩子信件的狗狗)準備陪著兒子走這一趟。
  • 《那山那人那狗》┃當年門可羅雀,現在看後還想看續集
    《那山那人那狗》由霍建起執導,滕汝駿、劉燁、陳好主演,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反映郵政題材的故事片之一。劉燁當年是中央戲劇學院大二的學生,青澀稚嫩。陳好大一,活潑靚麗。21年前,該片在國內上映無人問津,在日本火了起來,才引起國內關注。看來出去轉一圈鍍金,還是有必要的。是金子遲早都會發光,好的電影未必需要多少大牌明星支撐,把故事講好講明白,才是核心。
  • 8.6分的《那人那山那狗》,在國外也能受到好評,越看越有味道!
    而今天我們今天要來聊的也是前些年的一部冷片,在當時的播放率、票房以及口碑都不是很好,但是如今在豆瓣上卻有著8.6的高分,這部影片就是《那人那山那狗》。《那山那人那狗》改編自彭建明的同名小說,由霍建起執導,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反映郵政題材的電影故事片之一。
  • 《那山那人那狗》時隔數年!中國電影被日本人捧為了神話!這背後的...
    比如這部,被媒體稱為「國內發行幾乎為零」的電影:《那山那人那狗》(1999年)這個相當於中國的「公路片」或者確切的說是「山路片」。主演人劉燁,一部由滕汝駿、劉燁和趙秀麗等主演的劇情電影,陳好在裡面飾演了一個漂亮的侗族女孩,女神年輕的時候真的是絕無僅有!寫的是:兒子(劉燁)高考落榜不得已回到大山中的家後,做了大半輩子山村郵遞員的父親(滕汝駿)提前退休,安排兒子接下自己的工作。
  • 《那山那人那狗》國內未上映,火到日本被人「封神」
    序俗話說「牆內開花牆外香」,這句俗語可以用來形容當代中國電影在國內外的境遇,近年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那山那人那狗》。當時這部電影在第19屆金雞獎的評選中,獲得了最佳故事片獎,但片子在國內推廣時,各大電影發行公司都不感興趣,導致電影幾乎沒有票房收入。
  • 電影《那山那人那狗》:在如詩如畫的美景中,講述人性的美好
    1999年,導演霍建起拍攝了一部文藝片《那山那人那狗》,彼時正處於世紀之交,很多觀眾被商業大片所吸引,因此平和溫婉的電影不怎麼受待見,《那山那人那狗》在中國並沒有引起多大的轟動。然而,這部電影卻在日本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贏得了票房口碑雙豐收。
  • 《那山那人那狗》:劉燁處女作,日本創8億票房,國內卻少有人知
    許多人都懷念「從前慢」,都想要過「慢生活」,但面對升學、求職、養老等壓力時,「慢生活」就被拋到九霄雲外。好在,我們還有電影。電影藝術能實現人類的所有夢想,上至登月,下至「慢生活」。片頭文藝電影《那山那人那狗》,拍攝於1999年,由霍建起執導。電影裡所呈現的生活方式,正是我們嚮往已久的「慢生活」。
  • 因為電影名而被忽略的日本高分電影——那山那人那狗
    主人公(劉燁飾)《那山那人那狗》催淚指數----☆☆☆☆☆五顆星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阿逗。今天阿逗要給大家推薦是1999年上映的--那人那山那狗。這部電影是阿逗也是第一次聽說。這部電影是由「霍建起」導演執導,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反映郵政題材的電影故事片之一。這部電影本身在國內票房幾乎為零,然而在日本票房超過8億日元(折合人民幣5146萬元),也許是因為電影名字沒有什麼亮點吧,阿逗看完這部電影後心裡不知多了什麼,一起感受一下吧。影片故事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間中國小山村鄉間郵路上的故事。父親是一個郵遞員。
  • 被塵封了20年的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那山那人那狗》
    這部拍攝於1999年的電影《那山那人那狗》被媒體譽為「國內發行幾乎等於零的電影」。但是卻在日本狂攬八億票房。並讓劉燁獲得金雞獎最佳男配角,那年他才20歲。看到這部電影的第一感覺就是很有「質感」說不出為什麼,就像一杯好茶不懂茶的人也能品出它的好。
  • 劉燁最好的電影《那山那人那狗》:那樣的生活為什麼令人嚮往
    很多次,找不到想看的電影,突然想起劉燁早年的一部電影《那山那人那狗》。這是第三次刷這部電影,時間已經過去3年。那種淡然,溫暖的生活大概就是我們羨慕的。其實一次又一次的看這部電影,我明白了,喜歡那種生活就去做啊。然後才是完善那種生活。影片中,父親是郵遞員,給大山裡的鄉親送信,山高路遠不好走,但他還是心滿意足的幹了一輩子,他說遇到的事情多了,見的人多了,就有想頭。父親幹的這份工作,他找到了生活的樂趣和意義。
  • 1999年劉燁的處女作,國內票房幾乎零,卻在日本賣了六萬美元
    甚至有傳聞說電影的拷貝一部都沒有賣出去(也有說賣出去了一部)。被媒體形容為:「國內發行幾乎等於零的電影。《那山那人那狗》改編自彭見明小說《那山那人那狗》,由,該片只賣出1個拷貝, 被某些媒體稱為「國內發行幾乎等於零的電影」。
  • 那山那人那狗:返璞歸真之作!中國零票房電影在日本卻賣8億
    1999年,這部電影問世後在中國市場默默無聞,只賣出1個拷貝,被某些媒體稱為「國內發行幾乎等於零的電影」,於是成為了電影票房為零的電影。各大電影發行公司對這部電影都不感興趣,但是,無獨有偶,這部電影在日本上映票房有8個億日元,在內地總收入遠不及影片在日本票房的二十分之一。
  • 《那人那山那狗》:那人是父親,那山如父愛,那狗卻不是我
    那人是山,而我卻不是那條「狗」。最長的莫過於時間,它是無涯的荒漠;最短的也莫過於時間,很多愛來不及便已是終點見過大海,會臣服於大海的咆哮和不可一世;見過高山,會仰望於高山的偉岸和幽深靜遠;見過繁華,會傲躁於繁華的喧囂和曇花一現。在我們面前,是機遇亦是挑戰,是溫柔亦是背叛,是微笑亦是暗箭.。
  • 那山那人那狗那導演
    《那山那人那狗》被人橫刀奪愛的大鵬要跟常平決鬥,但當他看到對手是個褲管空空的殘疾人時,內心說不出什麼滋味。殘運會開始了,此時的小揚剛知道常平的身份,她急忙趕往體育場,無奈因沒票被擋在外面,但場內響起的雷鳴般掌聲讓她悟到了什麼.獲獎:第1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處女作
  • 國內票房為零的文藝片,被日本以8萬美元引進,結果賣了8億日元
    霍建起導演的《那山那人那狗》在1999年拍竣,獲得了當年金雞獎的最佳電影獎和最佳男主角獎,19歲的劉燁憑藉這部處女作還被提名最佳男配角。旬報》、東寶東和共同運作發行,《那山那人那狗》的日本之行,在一種異常周密的部署之下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