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劉燁、陳好主演的《那山那人那狗》為何能成為經典之作?

2021-01-08 烤野火的貓

之前在一個問答類網站上看到一個題目「你看過那些全程無尿點」的影片,我腦海裡馬上浮現出一個名字《那山那人那狗》。

相較於其它數百位答主所提到的「全程無尿點」電影,這部1999年上映的國產片可以說是一個「異類」,但卻也做到了另一種意義上的「全程無尿點」,看的過程猶如躺在一張十分舒服的雲床,靜靜的看著,忘掉身邊的紛紛擾擾,和這對父子郵差一道穿過高山、青綠的稻田、古樸的石橋、熱情的苗寨。

《那山那人那狗》故事特別簡單——高考落榜後的兒子心不甘情不願地接過了父親鄉村郵遞員的班,要開始送自己的第一趟郵包,父親擔心兒子第一次不順利,就帶著家裡的狗和他一起去走一趟,也順便給村民們交接介紹一下。

就這麼幾句話就能講清楚的故事在導演霍建起的手下成了一首關於成長、關於家庭責任、父子親情的清歌,再加上天然純粹的唯美苗鄉景色,一個多小時的電影看下來,絲毫沒有疲憊之感,既像是在桃花源裡走一遭,也不自覺地梳理了一遍自己的人生。

個人認為《那山那人那狗》是一部化繁為簡的經典之作,它有一種不依賴腎上腺素的刺激而抓住人心的獨特魅力,其中沒有炫酷動作、沒有撲朔迷離的陰謀、沒有恢弘的大場面、沒有高潮迭起的矛盾衝突、沒有火辣勁爆的激情戲,但看似簡單的單線條敘事,卻讓人沉醉其中,回味無窮,這可能也是它當年能夠一舉拿下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的原因。

PS:當年21歲的劉燁和20歲的陳好也是片中的一大亮點,略顯稚嫩但又與劇情中的人物角色高度契合。下面就為大家分享一些劇中的經典畫面。

相關焦點

  • 那山那人那狗:劉燁陳好電影處女作,國內無人問津,卻在日本火了
    它就是被稱為國產電影試金石的故事片——《那山那人那狗》,陳好擔任主演,講述了即將退休的鄉郵員父親帶著接班的兒子走那條郵路,也逐漸消除父子間隔閡的故事。影片拍攝時,主演劉燁,是湖南的山,那人,是在山間奔波的郵差,那狗,是陪伴郵差的朋友。
  • 《那山那人那狗》┃當年門可羅雀,現在看後還想看續集
    《那山那人那狗》由霍建起執導,滕汝駿、劉燁、陳好主演,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反映郵政題材的故事片之一。劉燁當年是中央戲劇學院大二的學生,青澀稚嫩。陳好大一,活潑靚麗。21年前,該片在國內上映無人問津,在日本火了起來,才引起國內關注。看來出去轉一圈鍍金,還是有必要的。是金子遲早都會發光,好的電影未必需要多少大牌明星支撐,把故事講好講明白,才是核心。
  • 那山那人那狗:劉燁陳好電影處女作,內部遭遇滑鐵盧,日本火爆了
    該片攝像時,領銜主演劉燁,橋段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國內 湖南的西部山裡,那山,是湖南的山,那人,是在山野奔走的郵差,那狗,是相伴郵差的朋友們。劉燁主演的小兒子因找不到考入大學趕回了家鄉的山區,接班老父親成為了山間郵遞員。
  • 日本發行《那山那人那狗》的做法,給國內電影人上了一課
    霍建起導演的《那山那人那狗》在1999年拍竣,獲得了當年金雞獎的最佳電影獎和最佳男主角獎,19歲的劉燁憑藉這部處女作還被提名最佳男配角。但是那個年代,電影市場正處在所謂「大片崛起、喜劇發跡」的時期,《那山那人那狗》一沒有明星,二沒有大場面,三沒有歷史滄桑感,四不能逗人笑,完全得不到發行商的青睞。
  • 8.6分的《那人那山那狗》,在國外也能受到好評,越看越有味道!
    而今天我們今天要來聊的也是前些年的一部冷片,在當時的播放率、票房以及口碑都不是很好,但是如今在豆瓣上卻有著8.6的高分,這部影片就是《那人那山那狗》。《那山那人那狗》改編自彭建明的同名小說,由霍建起執導,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反映郵政題材的電影故事片之一。
  • 《那人那山那狗》:那人是父親,那山如父愛,那狗卻不是我
    那人是山,而我卻不是那條「狗」。最長的莫過於時間,它是無涯的荒漠;最短的也莫過於時間,很多愛來不及便已是終點見過大海,會臣服於大海的咆哮和不可一世;見過高山,會仰望於高山的偉岸和幽深靜遠;見過繁華,會傲躁於繁華的喧囂和曇花一現。在我們面前,是機遇亦是挑戰,是溫柔亦是背叛,是微笑亦是暗箭.。
  • 劉燁最好的電影《那山那人那狗》:那樣的生活為什麼令人嚮往
    很多次,找不到想看的電影,突然想起劉燁早年的一部電影《那山那人那狗》。這是第三次刷這部電影,時間已經過去3年。那種淡然,溫暖的生活大概就是我們羨慕的。影片中,父親是郵遞員,給大山裡的鄉親送信,山高路遠不好走,但他還是心滿意足的幹了一輩子,他說遇到的事情多了,見的人多了,就有想頭。父親幹的這份工作,他找到了生活的樂趣和意義。所以也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快樂和滿足。這部電影為什麼被喜歡的人追捧呢?
  • 《那山那人那狗》:一條狗兩代人,純美真摯令人嚮往
    在這些電影中,有一部電影並非大製作,但它所呈現的淳樸親情和秀美風光,在21年後的今天看來,仍十分令人感動,能看到它我覺得很慶幸,它就是——《那山那人那狗》。電影《那山那人那狗》改編自彭見明同名小說,由霍建起執導,滕汝駿、劉燁、陳好等人主演,以上世紀80年代湘西農村為背景,講述了即將退休的鄉郵員父親帶著接班的兒子走一遍郵路的故事。
  • 電影《那山那人那狗》:在如詩如畫的美景中,講述人性的美好
    1999年,導演霍建起拍攝了一部文藝片《那山那人那狗》,彼時正處於世紀之交,很多觀眾被商業大片所吸引,因此平和溫婉的電影不怎麼受待見,《那山那人那狗》在中國並沒有引起多大的轟動。然而,這部電影卻在日本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贏得了票房口碑雙豐收。
  • 被塵封了20年的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那山那人那狗》
    這部拍攝於1999年的電影《那山那人那狗》被媒體譽為「國內發行幾乎等於零的電影」。但是卻在日本狂攬八億票房。並讓劉燁獲得金雞獎最佳男配角,那年他才20歲。看到這部電影的第一感覺就是很有「質感」說不出為什麼,就像一杯好茶不懂茶的人也能品出它的好。
  • 那山那人那狗:劉燁處女作,國內票房幾乎為零,卻在日本風靡一時
    電影《那山那人那狗》講述的就是在那個靠郵件傳遞消息的時代裡,一對鄉村郵差員父子在一次送郵件的過程中,互相打開心扉的故事。可這部片子在日本上映後,大受歡迎,票房高達8億日元,成為日本境內票房最高的中國電影。所以,不是這部片子不好,而是當時的國人還不太能欣賞這樣慢節奏、故事簡單的文藝片。
  • 《那山那人那狗》原著作者彭見明老師邀您遊綏寧!
    1999年,19
  • 《那人那山那狗》:一段路,兩個人,講了很多事情
    那年陳好和劉燁還是中央戲劇學院的學生而已,那年電影裡的演員也並不是什麼出名的演員。光聽這部電影的名字「那人那山那狗」,感覺像是你的奶奶會看的那種講述鄉村生活的連續劇。第一影響總是能夠害死人,在當年這電影拍出來的時候,也沒有受到發行公司的重視,據說是一部也沒有賣出去。也是,演員沒什麼影響力,名字也起得土氣,有誰會去花錢看這種東西呢?如果不是在日本取得的成功,這部《那人那山那狗》可能就會在中國電影中慢慢消失,就像是從來沒有來過一樣。那麼中國的電影市場就會少了一部優秀的影片。
  • 《那山那人那狗》時隔數年!中國電影被日本人捧為了神話!這背後的...
    比如這部,被媒體稱為「國內發行幾乎為零」的電影:《那山那人那狗》(1999年)這個相當於中國的「公路片」或者確切的說是「山路片」。主演人劉燁,一部由滕汝駿、劉燁和趙秀麗等主演的劇情電影,陳好在裡面飾演了一個漂亮的侗族女孩,女神年輕的時候真的是絕無僅有!寫的是:兒子(劉燁)高考落榜不得已回到大山中的家後,做了大半輩子山村郵遞員的父親(滕汝駿)提前退休,安排兒子接下自己的工作。
  • 修復版《那山那人那狗》21年後喚起觀眾無盡鄉愁
    《那山那人那狗》中滕汝軍飾演的父親(左)與劉燁飾演的兒子(右)4K版首映當天,影院內座無虛席,還有日本粉絲前來觀看。這部影片猶如一壇塵封了20多年的美酒,跨越21年的時間,通過4K的形式,帶著更加醇厚的芳香與觀眾再次見面。影片細膩的情感表達和更加清晰的色彩重現,再次喚回了人們心中漸漸淡去的鄉愁,引起觀眾的共鳴。
  • 綏寧縣關峽苗族鄉大園村:拍攝《那山那人那狗》的地方
    大園村的鼓樓 ︵資料照片︶  本報記者 文熱心 蔣劍平   《那山那人那狗》,是1999年拍的一部故事片。  這是一個保留比較完整的古老村寨,倚山而建,伴水而築。  8月上旬,記者來到這裡尋訪「那山那人那狗」。  那山。  是青龍山,古松挺拔,生生不息。  不過,在綏寧,在湘西南,沒有山不青蔥,沒有山不秀麗。  那人。  卻沒有電影裡那麼簡單了。  一是多。現在全村有幾百人。
  • 那山那人那狗:劉燁處女作,國內票房幾乎為零,卻在日本風靡一時
    電影《那山那人那狗》講述的就是在那個靠郵件傳遞消息的時代裡,一對鄉村郵差員父子在一次送郵件的過程中,互相打開心扉的故事。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湖南西部地區,父親(滕汝駿飾)由於腿疼得厲害就申請提前退休,把郵差員的工作讓高考落榜的兒子(劉燁飾)接替。兒子送信的第一天,父親不放心,就帶上「老二」(跟著他送了一輩子信件的狗狗)準備陪著兒子走這一趟。
  • 「九十年代」中國電影藝術審美賞析《那人那山那狗》
    分享筆記之-----《 那人那山那狗 》 霍建起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 那人那山那狗>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例如: 父子遇到陳好扮演的侗族少女,父親簡單地介紹兩個年輕人認識,兩人羞澀的對視之後,畫面便是前後相隨的三人從田野穿過,鏡頭越拉越遠,最後綠色的田野佔滿整個畫面,隱約能看到三個人的身影,自然的魅力不言而喻,這就是影片的基調,意境大於情緒,詩意緩緩流淌。
  • 《那人那山那狗》
    第一次看《那人那山那狗》這電影是2013年,之後不知道翻看了多少遍,依然覺得回味無窮。看著電影中一抬頭看見那片映入眼帘無窮無盡的綠,總會有許多感觸,沒有什麼原因,或許是因為那片綠,因為那裡的人、景、事和自己身邊的很相像,從電影中總能找到很多相似的影子。         曾經生活了二十幾年的地方,也是,那山,一座一座的,連綿不斷,就像電影裡頭的山。
  • 那山那人那狗那導演
    《那山那人那狗》 手冊:那當時為何選擇這麼一個故事來作為你的處女作呢?霍建起:後來我們家那位(蘇小衛)覺得我有點執迷不悟,她有一次就跟我說,有一個報告,就是《贏家》的原型,是寫一個殘疾運動員的故事。我這個人不是特別關注體育,所以對體育選題不是特別感興趣,就沒太當回事,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