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人那狗:劉燁處女作,國內票房幾乎為零,卻在日本風靡一時

2021-01-08 八卦不妮

詩歌《從前慢》裡寫道:「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電影《那山那人那狗》講述的就是在那個靠郵件傳遞消息的時代裡,一對鄉村郵差員父子在一次送郵件的過程中,互相打開心扉的故事。

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湖南西部地區,父親(滕汝駿飾)由於腿疼得厲害就申請提前退休,把郵差員的工作讓高考落榜的兒子(劉燁飾)接替。兒子送信的第一天,父親不放心,就帶上「老二」(跟著他送了一輩子信件的狗狗)準備陪著兒子走這一趟。一路上,霧氣繚繞、景色如畫,他們從沉默彆扭到互相理解認同,這不僅是一次送郵件,更是父與子之間的和解。

非常文藝舒適的片子,但在當時的國內電影市場上,沒有一家電影發行公司看好它,最後被一個小發行公司看中後上映了,但奈何電影院不看好給的排片很少,最終的票房幾乎為零。可這部片子在日本上映後,大受歡迎,票房高達8億日元,成為日本境內票房最高的中國電影。所以,不是這部片子不好,而是當時的國人還不太能欣賞這樣慢節奏、故事簡單的文藝片。

但21年過去了,再回頭看這部電影,我要為它打call,它值得所有曾錯過它的人回過頭來看看。在當下這個浮躁的時代,在人們抱怨為啥國內沒有好看的文藝片時,我想說,曾經你看不上文藝片,如今沒有文藝片可看。

這部電影值得大眾觀看有四點原因:

第一、電影畫面和構圖很講究。影片導演霍建起是學美術出身的,鏡頭裡的小橋流水、石板路、翠綠的稻田和霧氣繚繞的群山,讓你覺得湘西真是養人的好地方,不愧是能養出水靈靈的侗族姑娘的地方。

第二、電影傳達的父子情能引起共鳴。就像朱自清的《背影》所描述的那樣,大部分都是沉默的,對孩子的愛也是不宣於口的。電影裡父親對孩子的愛是潤物細無聲的:幫第一天上任的郵差員兒子整理信件;不放心兒子一個人第一次獨自上路送信便跟上了;路途中看到累了但逞強不說的兒子便主動提議要歇歇;兒子背著自己過完河後,怕兒子也跟自己一樣染上風溼病,便提議讓兒子在河邊烤烤腿。

相應的,兒子雖然一開始因為父親長期得不在家而跟父親有隔閡,連爸都很少叫。但心裡他還是愛著父親的:看見父親腿疼就讓父親回去,不必再陪自己送信了;兒子因為跟父親相處尷尬就選擇走快了一些,把父親甩在身後,但一回頭發現父親沒跟上,趕緊放下郵包去找父親。

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父與子都是彼此在乎對方的,但都不表達出來,不過還好,通過這三天的送信路程,父子兩人對彼此都有了不一樣的認識,開始懂得愛在他們之間是一直存在的。

第三、電影傳達了人與人之間樸素的感情。父親送了一輩子的信,跟山裡的鄉親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這種感情是樸素的,沒有功利心的。聽說父親是最後一次送信,村裡所有人來歡送父親;村裡新人的婚禮特意安排在父親來的那天,好讓父親美美吃一頓;村民讓孫子等在坡陡的地方給父親遞繩索好讓父親不再滾下山坡;父親歇腳的涼亭放有一陶罐的飲用水。

同樣的,父親對村民也很好:給想念不回家孫子的老奶奶偽造家書和送錢;繞路給與村裡人不和的人單獨送信;為了讓村民早日收到信,多次抄近路趟冰涼的河水,結果讓自己染上了風溼病。

電影沒有刻意講明父親與村民之間的深厚情義,但你能從這一件件小事兒上看出來,他們彼此是在乎尊重的。

第四、電影傳達了山裡人與外面世界的對話。影片裡有兩個細節讓我深有感觸,一個是兒子一見鍾情的侗族姑娘(陳好飾),她美麗大方,喜歡用收音機聽歌聽新聞。另一個是給父子遞繩索的小孩,因為沒有記者來他們山裡採訪,那他就想當記者,以後把山裡的事兒寫出來給別人看。這兩個人讓我感受到了山裡人對外面世界的嚮往,以及渴望與外面世界對話的意願。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不僅是畫面很美,分分鐘就可以截圖幾百張當手機屏保,更重要的是在風景美如畫的鏡頭下,講述了很多情感,父與子,人與人,人與社會,讓你覺得溫情與感動。

因為我老家也在南方的一個小山村,電影裡出現的手搖水井、稻田、石板路、小橋和山裡綠蔥蔥的樹,對我來說,無比的熟悉和懷念,因而這部電影更讓我有所感動。小編強烈大家有時間可以找出這部電影來看看,會讓你浮躁的心平靜下來。

相關焦點

  • 那山那人那狗:劉燁處女作,國內票房幾乎為零,卻在日本風靡一時
    電影《那山那人那狗》講述的就是在那個靠郵件傳遞消息的時代裡,一對鄉村郵差員父子在一次送郵件的過程中,互相打開心扉的故事。兩人一狗開啟送信之旅非常文藝舒適的片子,但在當時的國內電影市場上,沒有一家電影發行公司看好它,最後被一個小發行公司看中後上映了,但奈何電影院不看好給的排片很少,最終的票房幾乎為零。
  • 那山那人那狗:劉燁陳好電影處女作,國內無人問津,卻在日本火了
    有這樣一部電影,豆瓣評分高達8.6,卻在上映那年顆粒無收,兩年後,電影在日本大放異彩,狂砍8億票房,甚至入選教科書。它就是被稱為國產電影試金石的故事片——《那山那人那狗》,大為讚賞,立即花8萬美元買斷了它的日本放映權,並籌劃了為期一年的宣發活動,還為電影安排了專門的藝術影廳。
  • 日本發行《那山那人那狗》的做法,給國內電影人上了一課
    霍建起導演的《那山那人那狗》在1999年拍竣,獲得了當年金雞獎的最佳電影獎和最佳男主角獎,19歲的劉燁憑藉這部處女作還被提名最佳男配角。但是那個年代,電影市場正處在所謂「大片崛起、喜劇發跡」的時期,《那山那人那狗》一沒有明星,二沒有大場面,三沒有歷史滄桑感,四不能逗人笑,完全得不到發行商的青睞。
  • 1999年劉燁的處女作,國內票房幾乎零,卻在日本賣了六萬美元
    被媒體形容為:「國內發行幾乎等於零的電影。《那山那人那狗》改編自彭見明小說《那山那人那狗》,由1999年,該片問世後在中國市場默默無聞,影片推出後,各大電影發行公司都不感興趣,該片只賣出1個拷貝, 被某些媒體稱為「國內發行幾乎等於零的電影
  • 那山那人那狗:返璞歸真之作!中國零票房電影在日本卻賣8億
    1999年,這部電影問世後在中國市場默默無聞,只賣出1個拷貝,被某些媒體稱為「國內發行幾乎等於零的電影」,於是成為了電影票房為零的電影。各大電影發行公司對這部電影都不感興趣,但是,無獨有偶,這部電影在日本上映票房有8個億日元,在內地總收入遠不及影片在日本票房的二十分之一。
  • 那山那人那狗:劉燁陳好電影處女作,內部遭遇滑鐵盧,日本火爆了
    後來,日本這個國家發行人深澤一夫意料之外看到了影片,大好讚許,立馬花八萬美元賣斷了它的日本這個國家播出權,並策劃了時隔一年的發布活動,還為影視計劃了專用的視覺藝術影廳。,藝術院線連續不斷加映,到了2年半後都還會有排片,結果是收穫了8億日元票房統計,擊碎了國內電影在國外日本的票房統計記錄。
  • 8.6分的《那人那山那狗》,在國外也能受到好評,越看越有味道!
    而今天我們今天要來聊的也是前些年的一部冷片,在當時的播放率、票房以及口碑都不是很好,但是如今在豆瓣上卻有著8.6的高分,這部影片就是《那人那山那狗》。《那山那人那狗》改編自彭建明的同名小說,由霍建起執導,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反映郵政題材的電影故事片之一。
  • 那山那人那狗:豆瓣評分8.6,日本票房高達8億,國內發行幾乎為零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那山那人那狗》,按照老傳統,先講劇情:影片一開始展現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湖南湘西美麗的自然風光,這是一個落後的偏遠山村,因為交通不便導致消息閉塞,鄉郵員是村民與外界唯一的聯繫紐帶。父親以前和一隻叫老二的狗一起送郵件,習慣了跟著父親的老二,不願意跟著兒子一起走,無奈之下,父親決定陪兒子再走一次郵路,而老二看著父親走後,才跟了上去。當父親和兒子一起休息的時候,異口同聲的問對方累不累,其實雙方都在關心著彼此,可由於父親多年奔波在外,以至於兒子難以對他產生親近之意,這條郵路既代表一份工作和責任,還意味著兩人走向了一條修復父子感情的路。
  • 《那山那人那狗》:劉燁處女作,日本創8億票房,國內卻少有人知
    許多人都懷念「從前慢」,都想要過「慢生活」,但面對升學、求職、養老等壓力時,「慢生活」就被拋到九霄雲外。好在,我們還有電影。電影藝術能實現人類的所有夢想,上至登月,下至「慢生活」。片頭文藝電影《那山那人那狗》,拍攝於1999年,由霍建起執導。電影裡所呈現的生活方式,正是我們嚮往已久的「慢生活」。
  • 《那山那人那狗》時隔數年!中國電影被日本人捧為了神話!這背後的...
    比如這部,被媒體稱為「國內發行幾乎為零」的電影:《那山那人那狗》(1999年)這個相當於中國的「公路片」或者確切的說是「山路片」。主演人劉燁,一部由滕汝駿、劉燁和趙秀麗等主演的劇情電影,陳好在裡面飾演了一個漂亮的侗族女孩,女神年輕的時候真的是絕無僅有!寫的是:兒子(劉燁)高考落榜不得已回到大山中的家後,做了大半輩子山村郵遞員的父親(滕汝駿)提前退休,安排兒子接下自己的工作。
  • 因為電影名而被忽略的日本高分電影——那山那人那狗
    主人公(劉燁飾)《那山那人那狗》催淚指數----☆☆☆☆☆五顆星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阿逗。今天阿逗要給大家推薦是1999年上映的--那人那山那狗。這部電影是阿逗也是第一次聽說。這部電影本身在國內票房幾乎為零,然而在日本票房超過8億日元(折合人民幣5146萬元),也許是因為電影名字沒有什麼亮點吧,阿逗看完這部電影後心裡不知多了什麼,一起感受一下吧。影片故事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間中國小山村鄉間郵路上的故事。父親是一個郵遞員。
  • 《那山那人那狗》國內未上映,火到日本被人「封神」
    序俗話說「牆內開花牆外香」,這句俗語可以用來形容當代中國電影在國內外的境遇,近年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那山那人那狗》。當時這部電影在第19屆金雞獎的評選中,獲得了最佳故事片獎,但片子在國內推廣時,各大電影發行公司都不感興趣,導致電影幾乎沒有票房收入。
  • 21年前,錯過了這部劉燁的處女作,是國內觀眾的遺憾
    說到電影《那山那人那狗》聽過的人也許大有人在,但是看過的卻是並不多。如這種小眾文藝電影在國內的票房一直不太高,上映排片也是十分有限,而《那山那人那狗》發行量更少的可憐,被一些媒體稱為「國內發行幾乎等於零的電影」。
  • 被塵封了20年的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那山那人那狗》
    這部拍攝於1999年的電影《那山那人那狗》被媒體譽為「國內發行幾乎等於零的電影」。但是卻在日本狂攬八億票房。並讓劉燁獲得金雞獎最佳男配角,那年他才20歲。看到這部電影的第一感覺就是很有「質感」說不出為什麼,就像一杯好茶不懂茶的人也能品出它的好。
  • 《那山那人那狗》原著作者彭見明老師邀您遊綏寧!
    歲的劉燁因參演霍建起導演的《那山 那人 那狗》步入影壇,他在影片中飾演淳樸無邪、充滿鄉土氣息的山村男孩。這部電影在海外創造了票房奇蹟,獲日本電影最高獎項「每日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 下面我們就跟隨劉燁的腳步,探訪他的大熒幕出道作品《那山 那人 那狗》的拍攝地——綏寧。電影裡的美麗人文風情是否讓你心馳神往呢?
  • 《那人那山那狗》:那人是父親,那山如父愛,那狗卻不是我
    那人是山,而我卻不是那條「狗」。最長的莫過於時間,它是無涯的荒漠;最短的也莫過於時間,很多愛來不及便已是終點見過大海,會臣服於大海的咆哮和不可一世;見過高山,會仰望於高山的偉岸和幽深靜遠;見過繁華,會傲躁於繁華的喧囂和曇花一現。在我們面前,是機遇亦是挑戰,是溫柔亦是背叛,是微笑亦是暗箭.。
  • 國內票房為零的文藝片,被日本以8萬美元引進,結果賣了8億日元
    霍建起導演的《那山那人那狗》在1999年拍竣,獲得了當年金雞獎的最佳電影獎和最佳男主角獎,19歲的劉燁憑藉這部處女作還被提名最佳男配角。旬報》、東寶東和共同運作發行,《那山那人那狗》的日本之行,在一種異常周密的部署之下展開了。
  • 電影《那山那人那狗》:在如詩如畫的美景中,講述人性的美好
    1999年,導演霍建起拍攝了一部文藝片《那山那人那狗》,彼時正處於世紀之交,很多觀眾被商業大片所吸引,因此平和溫婉的電影不怎麼受待見,《那山那人那狗》在中國並沒有引起多大的轟動。然而,這部電影卻在日本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贏得了票房口碑雙豐收。
  • 21年前劉燁、陳好主演的《那山那人那狗》為何能成為經典之作?
    之前在一個問答類網站上看到一個題目「你看過那些全程無尿點」的影片,我腦海裡馬上浮現出一個名字《那山那人那狗》。《那山那人那狗》故事特別簡單——高考落榜後的兒子心不甘情不願地接過了父親鄉村郵遞員的班,要開始送自己的第一趟郵包,父親擔心兒子第一次不順利,就帶著家裡的狗和他一起去走一趟,也順便給村民們交接介紹一下。
  • 豆瓣8.6《那山那人那狗》:父子的一次交接班,更是一場人生接力
    《那山那人那狗》上映於1999年,是一部很清新純粹的電影,或許當時不像其他都市片偶像片那樣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是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那山那人那狗》這部電影,改編自彭見明的獲獎小說《那山那人那狗》,還獲得了1999年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是由霍建起執導,由滕汝駿,劉燁,陳好主演,瀟湘電影製片廠和北京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反映郵政題材的電影故事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