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號稱是「一水中流、四靈環抱、虹橋飛架、雙城相擁」,其中這四靈講的是四座山,猶如靈獸,蹲守一城山色。但餘姚人只知道城區有座龍泉山,城郊北邊有座勝歸山,在東邊有個玉皇山……而在這些「群山」之中,只有四座被稱為餘姚的「靈山」,地位懸殊,人稱「餘姚四靈」。
「四靈」為「龍、蛇、龜、鳳」四山,大部分餘姚人在「四靈」中能猜出的只有「龍泉山」。龍泉山又稱靈緒山、嶼山,存在1700餘年,現已闢為公園。位於餘姚市中心偏西,姚江北岸。雖然高度不到200米,但登山頂眺望,全城景色仍可盡收眼底。山腰有泉,泉水不大,但終年不涸,名龍泉,傳聞與東海龍宮相通。姚江從山腳潺潺流過,形成「龍山舜水」一大景觀。
「四靈」之二的龜山,其實就是餘姚北郊的勝歸山,相傳此處原稱聖龜山,東晉隆安二年,將軍劉牢之剿滅孫恩起義部隊後,歸屯此山,改稱勝歸山。山間亭臺廟宇隱然其間,向南俯瞰姚城,只見阡陌縱橫,道路蜿蜒,層樓聳立,車船競飛,繁榮的風貌,盡攬眼底。胡公巖」是緊臨勝歸山中的一處摩崖巖雕群。雕鑿時間自明嘉靖起至民國三十五年,前後歷時三百九十餘年之久,是浙東地區絕無僅有的巖雕藝術珍品。
「四靈」之三的鳳山,都知道餘姚有個鳳山街道,卻很少有人知道鳳山坐落在哪裡。你不用費心去尋找,玉皇山其實就是鳳山的本體,玉皇山,又分為大小玉皇山,兩個山離得很近,是挨著的。玉皇山的山脊舊名為雁嶺,因漢虞國致雁而得名。山腳下還有「雁泉」,常年不涸,被當時的人歌頌為神泉。山上原本建有東嶽廟,玉皇殿和天后宮,如今眾建築早已不復存在。
「四靈」之四的蛇山即餘姚的白山頭,如今被鐵塔鎮壓,城市的發展日新月異,到處高樓聳立、霓虹交錯,蛇山附近皆在大力開發,蛇山的蹤跡已形消殆盡,但今年來在各行各業的呼籲下,蛇山公園有望建成,將打造成為含多功能活動草坪、雨水花園、叢林健身遊步道、環園跑步道等一系列全齡休憩娛樂空間的市心公園。
餘姚「四靈」守護餘姚一方安定,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四靈」的傳說也越來越被人所淡忘,尤其是作為打石場的勝歸山,如今早已沒有了龜形,保護「山水城市」已刻不容緩,希望各行各業都能行動起來,不要從到秘圖山的覆轍,讓餘姚「四靈」難覓行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