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市首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成功磋商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共青城市首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成功磋商

  2020年12月16日,九江市共青城生態環境局在二樓會議室召開首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會,會議對江西省永亮照明電器有限公司、星子縣羅寶山畜牧養殖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生態損害賠償進行了磋商。磋商會由共青城生態環境局局長周英途主持,共青城生態環境局相關人員及企業法人代表參加。

  根據前期共青城生態環境局生態損害賠償估算會意見,最終磋商達成江西永亮照明電器有限公司以貨幣3000元整進行賠償,生態環境損害修復由市局適時選擇項目實施替代性修復;星子縣羅寶山畜牧養殖有限公司以購買價值4000元苗木在荒地栽種進行自行修復。企業代表作了積極回應,表示已深刻認識到破壞生態環境的嚴重性,對責任認定沒有異議,願意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通過首輪磋商,賠償權利人和義務人就生態損害事實、賠償責任及修複方式達成了一致,籤訂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協議》,兩家企業在會上做了表態發言。

  共青城生態環境局局長周英途局長對企業提出了具體要求,督促企業引以為戒,紮實做好環保工作

  此次成功磋商對及時修復生態環境、節約司法資源、樹立損害擔責意識具有較強示範意義,為我市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體制機制提供了實踐鑑,同時讓「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真正得到貫徹落實,成為生態環保處罰手段的新常態。(共青城生態環境局供稿)

(文章來源:九江新聞網)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德安縣召開首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會
    九江新聞網訊(謝文斯)12月11日上午,九江市德安生態環境局在二樓會議室召開首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會,就江西裕寧織造有限公司非法超標排放水汙染案進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鑑於該起案件損害事實簡單、責任認定無爭議、損害較小,本次生態環境損害調查鑑定評估工作採用委託專家評估的方式出具專家意見,出席會議的三位生態環境損害評估專家依據九江市德安生態環境局提供資料和現場勘查分析,評估認為損害不能原地修復,由被賠償義務人以貨幣賠償形式替代生態修復,並出具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評估意見書。
  • 各地頭條丨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 海東市在行動
    海東市首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青海耀華特種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廢氣汙染物超標排放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因第一次磋商未達成一致意見。於2021年1月5日,海東市生態環境局第二次邀請樂都區政府、市檢察院、市法院等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青海省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司法鑑定中心、市生態環境局法律顧問在第一次磋商賠償方式達成一致的基礎上,就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額、期限進行了第二次磋商。
  • 淮北市首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順利籤訂!
    淮北市首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順利籤訂!12月17日下午,淮北市生態環境局作為市政府指定的賠償權利人與賠償義務人市經開區某機修公司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就該公司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事件進行磋商,順利籤訂淮北市首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
  • 聚焦地市 | 安康市舉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專題培訓會
    龐濤從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的重大意義、法規政策依據,以及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範圍、鑑定評估、磋商談判等方面對我省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及其配套制度進行了全方位解讀。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環境有價、損害擔責,依法推進、應賠盡賠」的原則,紮實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例實踐,力爭使制度改革取得實效。 一要認真做好線索搜集,重點排查環保督察、執法檢查、專項行動、網絡輿情、群眾投訴舉報的生態環境案件線索,尤其是涉刑案件、檢察建議、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線索和上級交辦、反饋的案件線索。
  • 上海發出首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司法確認書
    據本案負責人介紹,這是青浦區也是上海市首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司法確認案件。  針對朱某上述非法排汙行為,青浦區人民法院以汙染環境罪對朱某判處了刑事處罰。  同時,在上海市鐵路運輸法院的協調下,青浦區生態環境局針對排放含重金屬的廢水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與上海某五金廠、朱某就非法排汙行為,展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最終達成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
  • 「法治宣傳」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五)
    接上一期內容,本期繼續講解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相關流程,包括加強生態環境修復與損害賠償的執行和監督,規範生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加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三個方面,具體內容如下:四、加強生態環境修復與損害賠償的執行和監督
  • 青原探索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
    12月17日,吉安市青原區林業局經與某企業磋商,就該企業毀壞林地的賠償責任、賠償範圍、履行方式等問題達成一致意見,並在區生態環境、檢察、水利、農村農業等部門人員的見證下,共同籤訂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標誌著青原區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 瑞昌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實現「零突破」
    點擊上方「九江生態環境」關注我們為加快實施生態環境損害的修復和賠償制度,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根據《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和《江西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日前,瑞昌市首次完成3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實現「零突破」。
  • 環境損害怎麼賠?流程Cue一下!
    記者9月9日從生態環境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6月,我省出臺了一整套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配套辦法,明確了開展損害賠償工作的相關流程和要求,為省市兩級開展損害賠償提供了依據和遵循。其中,《遼寧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對損害賠償磋商全過程進行了規範,主要明確了磋商主體、磋商程序和終止、訴訟、減免等情形。
  • 【BTV-我是檢察官】2021年第1期——多方磋商共贏,修復生態環境
    康輝說:當時生態環境局認為這個案子涉嫌刑事犯罪,就把案子移交給我們,行刑銜接進行一個線索的排查。當時刑事訴訟監督部門,覺得這個涉及到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所以就通知了我們部門。經測算,北京動車段排汙造成環境損害價值共1956萬餘元,包括生態環境損害價值、應急處理費、清理汙染費等多項費用。
  • 共青城市刑偵大隊成功破獲一起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
    行動進行中近日,共青城市刑偵大隊積極落實「斷卡」行動部署和要求,經情報信息研判,成功破獲一起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11月24日,刑偵大隊收到上級下發的「斷卡」行動線索:在共青城市葡萄園小區有人涉嫌為電信網絡犯罪活動進行「洗錢」轉帳。接到線索後,大隊高度重視,立即安排精幹警力開展研判,很快鎖定犯罪嫌疑人為胡某(男,30歲,共青城人)、胡某建(男,31歲,共青城人)、熊某巍(男,30歲,共青城人)。
  • 【崇法2020-63期】法檢「兩長」同庭 | 崇左市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
    【崇法2020-63期】法檢「兩長」同庭 | 崇左市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當庭達成調解協議2020年3月10日上午,崇左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非法採礦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崇左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二級高級法官梁月奎擔任本案審判長,崇左市檢察院檢察長、二級高級檢察官劉纓出庭履行公益訴訟起訴人職責。
  • 淮北通報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情況 問責7名責任人員
    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黑加油站點打擊取締工作重視不夠、推動不力,致使2019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期間淮北市仍有20家無證無照的加油站點和撬裝車,擾亂市場秩序、惡化大氣環境質量。市商務局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認識不到位,履行省依法整治非法經營成品油行為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明確的各部門打擊非法成品油經營的職責不到位,沒有切實履行商務部原《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規定職責,部門之間沒有形成合力。
  • 共青城市招引名傑銀鑫智能循環科技項目助力經濟發展
    名傑銀鑫智能循環科技項目2020年11月13日,共青城市舉行項目籤約儀式,籤約落戶名傑銀鑫智能循環科技項目!九江市政協副主席、共青城市委書記王豐鵬,市委副書記楊龍興,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曾寶柱參加籤約儀式。
  • 生態環境部公布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件辦理進展情況(第...
    2.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情況廣寧分局按照《肇慶市生態環境局關於印發肇慶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肇環字〔2020〕9號)的規定,迅速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程序,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與廣寧縣檢察院進行討論,確定啟動磋商機制,縣檢察院提前協助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相關工作。
  • 「立正……向右看齊……向前看……」贛江新區共青科教城各高校...
    九月,伴著微涼的秋意,贛江新區共青科教城各高校陸續開學,學生軍訓工作也同步展開。據了解,江西財大現代經濟管理學院25個班級2482名新生於9月11日正式開啟了為期17天的軍訓。江西農大南昌商學院物聯網1801班學生黃華來自贛州寧都,來共青之前他就通過網絡了解了這裡的墾荒故事與「共青精神」,到校後讓他覺得這裡生態宜人、校園風景優美。參加軍訓4天來,他的感覺是累並快樂著。軍訓算是開學後的第一課,而接下來的幾年大學生活,他想把英語學好,並積極參加學校和社會實踐,培養自己過硬的本領。
  • 以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為引領推動環境質量提升
    2020年12月28日,深圳首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宣判,一公司偷排廢氣汙染環境,被判處賠償生態環境修復費用及服務功能的損失200萬元。  環境有價,損害擔責,深圳在全國率先探索出一整套可複製的科學界定大氣汙染賠償責任的審判經驗,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供嚴格的生態環境司法保護。
  • 共青城市:沃野田間奏歡歌
    九江新聞網訊(吳翔 王親寶 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孔穎)連日來,共青城市各鄉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生產,田間地頭處處呈現一派繁忙景象,廣闊沃野煥發生機。日前,共青城市金湖鄉五合村成片稻田已翻耕,農戶們忙著施底肥、撒播早稻種子。農戶張火林說,這些年來,早稻都是採用人工直播,相比移栽,產量沒多大差別但能省不少人工成本,「現在,撒播手法熟練,一天能直播近20畝田。」五合村六組組長熊義說,該村大概有3000多畝稻田,基本上種早稻,都是採用人工直播。後期,他們還會加強管護,確保稻穀生長質量。
  • 守住長江生態環境安全底線
    張家港市檢察院以夏某某等5人涉嫌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向江陰市法院提起公訴,並以5人非法捕撈水產品行為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江陰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採納檢察機關指控,以夏某某等5人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至一年四個月不等刑期,責令夏某某等人承擔生態環境修復費41萬餘元,並就其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向社會公開賠禮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