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 | 法治進行時
近日,《我是檢察官》2021年第1期節目與大家見面啦!該節目由北京市檢察院新聞中心與北京電視臺《法治進行時》欄目聯合推出,通過講述檢察官的辦案故事,從多個角度展示檢察機關亮點工作和檢察官的專業與擔當。
本期節目出鏡的檢察官是來自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第五檢察部的康輝。在本期內容中,康輝檢察官通過深入了解各方訴求、目的和困難,集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破除行政機關和企業溝通的壁壘,完美解決了黃土崗灌渠汙水排放的問題,恢復了黃土崗的生態環境。
在北京的南五環,有一條名叫黃土崗的露天雨水灌渠,您可知,這麼一條名不見經傳的小溝,卻涉及到了一宗數千萬元的環境整治工作。
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第五檢察部康輝檢察官和豐臺區生態環境局的宋賀寧隊長,在一年多時間裡,兩人多次來到黃土崗灌渠,見證了這裡巨大的變化。
在這之前,黃土崗灌渠因為有大量企業汙水灌入,河水顏色渾濁發黑,並伴有刺鼻氣味。由於黃土崗灌渠本身是露天的雨水排放渠道,無法自行消解汙水,排汙持續性的造成了灌渠下遊河道的汙染。
北京動車段是沿線排汙企業之一,負責北京及華北多省市動車組車輛的檢修和車體清洗,產生的汙水經過企業自建的處理設施處理後,直接排入黃土崗灌渠。2018年,豐臺區生態環境局開始對排汙事件進行調查。
康輝說:當時生態環境局認為這個案子涉嫌刑事犯罪,就把案子移交給我們,行刑銜接進行一個線索的排查。當時刑事訴訟監督部門,覺得這個涉及到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所以就通知了我們部門。
為了弄清企業排汙是否構成犯罪,生態環境局找到了專業機構對水樣進行鑑定。
康輝說:水樣的檢測結果是氨氮還有總磷的排量超標嚴重,這個主要是生產生活汙水,不屬於當時刑法規定的有毒有害物質,所以不夠罪。
康輝發現,北京動車段雖然自建了汙水處理設施,但是排出的汙水達不到排放明渠的標準,按要求,只能排入市政管網。由於多年沒有配套建設市政管網,已經對周邊環境造成了影響。
經測算,北京動車段排汙造成環境損害價值共1956萬餘元,包括生態環境損害價值、應急處理費、清理汙染費等多項費用。此前,生態環境部門已對北京動車段做出行政處罰50萬元,然而,治標更需要治本,如何徹底解決企業的排汙問題,以及周邊環境的修復問題,是擺在康輝面前首要解決的事情。
康輝認為,既要解決企業排汙造成的汙染,恢復環境;也要解決企業的排汙剛需,杜絕後續汙染;同時,還不能增加地方水務部門和環保部門的排汙負擔。
在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的多方努力下,豐臺水務部門同意北京動車段升級改造自身汙水處理設備,將處理後的達標汙水排到市政管網的方案。
康輝介紹,北京動車段投資2950萬餘元,升級段內汙水處理站,將汙水處理達標後,通過新建的764米汙水管道排入豐臺區市政汙水管網,用替代修復的方式實現了對生態環境損害的賠償。
康輝告訴記者:豐臺區水務局願意接納北京動車段的汙水,但是汙水處理站要承接周圍小區企業的汙水,它的承載量本身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北京動車段展示了企業擔當,它通過自己的工程,把它的水的處理標準抬高,達到了明渠標準,遠遠高於市政管網的標準。在這種情況下,它把水再排放到豐臺區的市政管網,汙水處理站的負荷就要降低很多。
一段時間以後,黃土崗灌渠周邊的環境開始恢復,河道裡沒有了汙水和汙泥。全程跟進此事的宋賀寧隊長告訴記者,中鐵北京動車段的治汙成功,對於周邊企業的汙水治理,起到了積極的示範作用。
經過治理,很多企業的汙水也不再排放到黃土崗灌渠,這裡恢復了以往的模樣。據了解,本案是北京市首起支持政府作為賠償權利人指定的部門啟動、完成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案件。既解決了灌渠汙染治理問題,同時滿足了企業的排汙需求,也沒有增加政府負擔。實現了政府、企業、居民的多方共贏。
(供稿:市院辦公室、市院第八檢察部(公益訴訟檢察部)、鐵檢北京院、《法治進行時》欄目組)
(總第18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