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1月7日訊 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通過氣象觀察,預測未來幾天必有大霧,令士兵劃著草船鑼鼓喧天迷惑曹軍,成功借得十萬支箭;諸葛亮判斷未來將有東南大風出現,獻出火攻之計,火借風力,最終讓曹軍營寨陷入一片火海,大敗。可見,氣象是多麼的重要與神奇。
氣象,讓人類生活更美好,是人們對大氣科學不斷探索的源動力。從「看雲識天氣」的經驗傳承,到「二十四節氣」的韻律實踐;從1860年代第一張手繪天氣圖的誕生,到20世紀以數值模式為基礎的現代天氣預報體系的建立,人類對氣象的「精準」追求和科技創新,從未停止。
2021 年 1 月 6 日,世界氣象事業和生態環境建設又誕生了一項首創。甘肅省人民政府和航空工業集團在甘肅省金昌市隆重舉行「甘霖-I」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首飛儀式。「甘霖-I」從金川機場起飛,防除冰、大氣 探測、催化劑播撒等功能正常,系統穩定,性能滿足項目要求,最終「甘霖-I」平穩著陸,首飛圓滿成功。
「甘霖-I」人工影響天氣項目貫徹落實了習總書記對祁連山生態修復的重要指示,填補國內空白,成為世界首創。為全世界氣象事業和生態環境建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祁連山是黃河流域的重要水源產流地,孕育了黑河、疏勒河、石羊河等近千條大小河流,灌溉了河西走廊和內蒙古額濟納旗,為約10多萬頭牲畜和600多萬人口提供了生存條件。祁連山既是一條被乾旱包圍的「溼地」又是一條生態屏障,它被新華網譽為「中國生態價值及其原真性和完整性最高的地區」和「極具戰略地位的國家生態安全高地」。無論是戰略、還是核心的黨中央所倡導的生態文明建設,或是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許多國家的重大工程,都要途徑祁連山、圍繞祁連山。
由於氣候環境和地形地貌的複雜性,祁連山地區在具有多樣生態環境的同時,也兼具生態環境的脆弱性,河西走廊雖得冰雪融水滋養,但仍是被乾旱少雨的區域環繞,許多珍貴的綠色溼地,一旦被破壞便極難甚至不可被修復。因此,保護好祁連山區的綠洲、溼地,穩定好祁連山區的河流源頭,就成為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戰役。
2019 年,甘肅省省委、省政府為落實習總書記重要批示,率先探索啟動大型無人機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解決祁連山生態修復難題。經過多方考察和反覆調研,中航(成都)無人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的翼龍-2 無人機優勢明顯,並於同年 9 月成功中標甘肅省無人機人工影響天氣工程項目。在航空工業集團統一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各方密切合作, 大力攻關,歷經一年多的項目研製,在翼龍-2 無人機基礎上改進研製成功的「甘霖-I」所有參數、指標均達到項目要求,並最終通過技術鑑定,進入作業效果評估和標準制定階段。
今天作為生態修復的「科技制高點」的「甘霖-I」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首飛成功,突破了大型無人機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關鍵,豐富了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手段,為「建設綠色祁連山」「建設生態甘肅」「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未來,航空工業翼龍系列無人機(「甘霖-I」等)還將在氣象探測、應急救援、巡視勘探等諸多領域進行全面拓展, 用最先進的無人機造福於民,造福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