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網絡上發出求助信 疫情下單向街書店告急

2020-12-26 北京日報客戶端

「二月二」龍抬頭的這一天,成立了15年的單向街書店,開始在社交網絡上發出求助信,眾籌資金以續命。《島上書店》中說,沒有誰是一座孤島。這一次,人們會拯救單向街,拯救自己的精神世界麼?

收入下滑單向街求助

「這是一封求助信,也是一封邀請函。15年前,我們創辦單向街時,就希望它不僅是一家書店,更是一種表達方式。……我們誠摯向您發出邀請,成為我們共同體的一員,一起捍衛我們篤信的價值。」這段話,是書店創始人之一許知遠在「單向街書店」公號裡的「自白」。

在這封名為《走出孤島 保衛書店》的求助信中,單向街書店細數了近日來的不易。

按單向街事業部總經理武延平所說,截止到2月24日,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單向街僅剩的4家實體書店,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在2月10日開始營業,北京東風店、杭州樂堤港店和秦皇島阿那亞店全部閉店。

就是這唯一一家堅持營業的書店,情況也不樂觀。武延平給出的數據是:大悅城的整體客流量只有平時的十分之一,書店平均每天只能賣出15本書,甜品已經停售,咖啡一天賣出幾百元。「1月份和2月份的收入預測相比去年同期將下滑65%左右,按照這種形勢,單向街只能支撐2到3個月。」

現金告急之下,單向街發起了網絡眾籌,包括50元、200元、600元、2000元和8000元眾籌金。按單向街所說,每一筆助力金都會換算成更高價值的儲值卡回到參與者的手中,線上電商和線下實體書店通用,可以用來購書、購咖啡和其他文創產品。

網絡眾籌引爭議

名字來自本雅明著作《單向街》的單向街書店,創立於2005年,多年來被視為獨立書店的「翹楚」。

有人說,這裡不只是書店,更是一處理想主義者營造的烏託邦。因此,一本厚度不足5釐米的小日曆《單向歷》,也能賣出幾十萬冊。

2014年,單向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已正式進入商業化運作。沒曾想,6年後,它竟走向了眾籌之路。

微信公號上,有網友對這場眾籌表示支持。

「國內的獨立書店都太難了。。一直在你們家買書。希望你們能撐過去。」

「在杭州單向,見過陳丹青講木心,見過陸慶屹談四個春天,錯過了許知遠,未來還有無數個陽光透過玻璃幕牆的下午等待著去度過,請活下去!」

「是單向街給了我走出狹隘的認知的機會,讓我知道文字的力量。希望你們可以一直走下去,我們共度難關!」

可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眾籌的單向街是在打情懷牌,市場的應該歸市場。

疫情之下書店經營基歸零

撇開許知遠的情懷不談,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對以線下場景為主的書店來說,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位於長安商場的稲誠及所城市書店經營者莊寧就告訴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書店自1月24日起將營業時間調整為上午11點到下午6點,且只提供圖書零售和咖啡零售,取消了簡餐服務。至今,1個月的時間,書店的日均營業額日均約為0元到100元左右。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也走訪了頤堤港的Page One書店,同樣沒有人流。

「書店的營收主要來源於線下,疫情之下,沒有客流,書店經營額都基本歸零。」一位業內人士坦言。

面向這場生死大考,更多的書店正選擇自救。「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在個人朋友圈和微店售賣自有產品和合作產品,收效甚好。」莊寧提到,現在很多書店都在嘗試線上賣書,老闆甚至還親自送貨。「線上是一條值得探索的方向。」

自救之外,相關部門也在施救。「長安商場就免除了我們2月份的房租與物業費。」莊寧提到。

就在2月19日,北京市出臺了《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裡面提到,將提前啟動2020年北京市實體書店項目扶持申報工作,實現書店申報全方位覆蓋;鼓勵圖書等產品供貨商對實體書店給予3-6個月的延期結算;鼓勵實體書店、印刷企業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堅持營業。

在這所有人的艱難時刻,我們期盼著,每一個人、每一家書店最終都能走出孤島,迎接春天。

圖片來源:單向街書店公號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趙瑩瑩

編輯 趙瑩瑩

流程編輯 王夢瑩

相關焦點

  • 單向街眾籌求救,實體書店到 「續命一刻」?
    「疫情遲遲沒有盡頭,書店撐不住了。」2月24日,單向空間發了一封眾籌求助信,說單向空間陷入「絕境」,「預計書店 2 月份收入較往年直線下滑 80% 之多」,「書店平均每天只能賣出 15 本書,其中一半還是愛書如命的同事自己買走的。」
  • 許知遠低頭:每天只賣15本書 單向街書店求眾籌續命
    近日,「單向空間」的創辦人之一許知遠在「單向街書店」的微信公眾平臺發出了一封求助信,信中透露,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在僅剩的4家實體書店裡只有一家仍在營業,預計2月份收入將直線下滑80%。此外,電商銷售自 1 月以來也幾乎腰斬,一半以上的供應商未能開工,所有產品製作項目陷入停滯,因此,單向空間推出眾籌續命的會員計劃,發起最後的自救行動。
  • 莎士比亞書店「江湖告急」,巴黎還有哪些精緻的書店?
    前陣子巴黎莎士比亞書店「江湖告急」的消息,讓人不勝唏噓。百年難遇的疫情,這家巴黎左岸傳奇的書店也遭遇了經營的困難,誕生於1919年,海明威、菲茨傑拉德、斯坦因等「迷惘的一代」在棺材裡面聽到的話估計也得老淚縱橫。
  • 單向街書店眾籌自救:疫情會是壓垮實體書店的最後稻草嗎?
    單向街的慶祝方式,就是在官方公眾號上發布眾籌求助計劃,打出了「走出孤島,保衛書店」的煽情口號。15年至少求救過三次單向街創立於2005年,業主在2009年續約時加租,單向街開始了第一次求救。求救的結局是,另外一個商業地產項目願意引入網紅書店。單向街和新業主的合作條件是,免收租金,但按照收入進行分成。
  • 圖書外賣,會是救活實體書店的妙藥麼?
    為了走出困境,實體書店正在謀求發展轉型,嘗試線下與線上業務融合發展,也開始了外賣之路。從此,你的外賣不止是美食,還有可能是精神食糧。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上海新華傳媒正式宣布旗下30家新華書店入駐餓了麼,用戶在餓了麼「新華書店」或者「上海書城」,就會顯示離消費者最近的門店,用戶可像點餐一樣在餓了麼下單,最快半小時就能拿到書。
  • 單向空間眾籌續命,背後是實體書店的集體「呼救」?
    原本是慶祝開店15周年的日子,單向空間書店卻發出了一份求助。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單向街書店僅剩的4家實體書店只留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維持營業,客流量大幅下滑,收入預計同比減少超八成。儘管單向空間也曾展開儲值優惠、在線直播、建群秒殺等促銷活動以謀求自救,卻也收效甚微。
  • 僅剩一家書店營業 單向街發布眾籌計劃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實習記者 伍碧怡)2月24日,本應是慶祝成立15周年的日子,單向街書店卻在官方微信發布眾籌求助計劃。眾籌計劃中,包括有50元、200元、600元、2000元、8000元五個檔次。
  • 疫情當前,湖南益陽有勞模發出了一條特殊的「求助」信息
    工人日報客戶端訊 1月30日下午5:40,湖南省益陽市勞動模範胡衛紅收到了微友溫清泉的「求助」信息:「胡勞模新年好!我公司想盡一點社會責任,向桃江縣每個敬老院贈送1000元艾葉薰香,我發了兩條信息,才有兩家知情,您影響大,請幫我發個信息。請他們上門提貨或提供地址。」
  • 姚晨為單向街書店求救,實體書店該怎麼撐下去?
    實體書店生存現狀: 客流量銳減,現金流受損 讓我們先來看看實體書店的現狀。2月24日,在全國抗擊疫情一個多月後,單向街書店以一封「求助信」和「邀請函」,將書店業的艱難處境公之於眾。
  • 一線口罩、防護服告急!河南這些醫院紛紛發布公開徵集信
    疫情嚴峻,物資告急!」「醫院僅剩隔離衣200套,不夠維持一周的用量!」「現在最缺的是口罩,以現在的庫存量實在支撐不了幾天了,如果不能及時補上,馬上就要面臨斷貨了。」「哪怕不能捐贈,我們掏錢購買也行!」近日,河南省內多家醫療機構發布公開徵集信,向社會求助醫療保障物資的新聞引發了民眾廣泛轉發關注,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儘自己一份綿薄之力,儘快解決醫療機構的燃眉之急。1月29日,河南商報記者聯繫了多家醫療機構和組織的相關負責人,並聯合這些醫療機構和組織一同發出呼籲,疫情面前,他們需要您的幫助!
  • 疫情後的實體書店何去何從?誠品書店創辦人給出深度解讀
    當然疫情帶來的不僅是出行的不便,廖美立很快就發現,人們的生活習慣隨之發生了巨大改變,變得更加依賴線上,直播也好、在線學習也好,疫情下,商業模式在發生轉移。而如果只是依賴實體經營,大部分店家的日子今年都不大好過。人們可以在直播間買到食物和衣服,也一樣可以買到書,而當出版社自己邁進直播間賣書時,對於實體書店來說,對他們的銷量衝擊就不僅僅是電商低價了。
  • 闢謠|這些疫情的消息,別信!
    石家莊第五場發布會:無證據表明疫情源頭同宗教聚集有直接關係1月9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召開的第五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小果莊村共有村民4721人,其中信教群眾122疫情暴發前,一些信教群眾曾在該村一戶人家裡有過聚集活動,同其他聚集活動一樣,容易造成疫情擴散,但目前沒有證據表明疫情源頭同宗教聚集有直接關係。疫情暴發後,當地立即暫時關停了所有宗教活動場所,暫時停止了一切宗教活動,廣大信教群眾對此表示理解,非常配合和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 韓國最後的二手書店街
    但寶水洞書房街卻奇蹟般地生存下來,也成為目前韓國唯一現存的舊書街。寶水洞書房街位於大青路十字路口的一側,門口有一尊抱著一摞書的西裝男子雕像,面容樸實,代表了為寶水洞發展作出貢獻的無數舊書商。整條街地形狹長,主幹道上僅容兩三人並排同行,就在200多米的小街上,肩挨肩擠著50餘家書店,大部分以出售二手舊書為主。
  • 沒人相信疫情會讓實體書店消亡:兩家百年老店的自救
    為線上訂購書籍的人安排郵寄服務,是莎士比亞書店聖誕和新年假期裡最主要的工作。當地時間2020年11月4日,工作人員在法國巴黎標誌性書店莎士比亞書店工作。(視覺中國供圖)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2020年10月底,書店現任掌門人、創始人喬治·惠特曼的女兒西爾維婭·惠特曼,曾向老顧客們發出過一份主題為「艱難時期」的郵件。「新冠疫情讓人們對書店望而卻步。」
  • 擺攤賣雜誌、預約購書、線上讀書會……鄭州書店花樣自救
    「在書店沒有恢復營業的情況下,我們還採取書友線上預約借還書和購書服務,但這個量很小,收入很有限。」焦姣說。最近幾天,鄭州東區的兆熹書店,在龍湖裡街區擺了雜誌攤,希望依靠室外的人流能增加點收入,但收入寥寥。同時,線上書友群也偶爾售賣圖書,但對於習慣線下銷售的店員來說,線上營銷還有些生澀。
  • 抗擊疫情 堅守責任——甘肅省新華書店服務不止步
    蘭州市七裡河圖書大廈為線上購書消毒配送白銀市新華書店,通過白銀市新華書店網絡公眾平臺開展「共抗疫情,愛心服務——白銀市新華書店網上書粹活動」活動。開闢「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專欄,以宣傳矩陣及時發布或轉載權威信息,加強政策措施宣傳解讀,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的輿論支持,營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濃厚氛圍。
  • 25000個訂單,這家書店靠情懷起死回生
    一家有風格、有文化精神的獨立書店,對城市的意義非同凡響。在紐約曼哈頓,有93年歷史的Strand書店不僅向愛書人提供知識與慰藉,還是當地的文化地標。但因為新冠疫情,它的生意從年初就受到了打擊。10月底,Strand書店在ins上發布了一條求助,表示今年的營業額下滑了70%,靠貸款支撐了這麼久,店已經要開不下去了,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
  • 韓國知名男星被曝健康告急?急需輸血治療,友人求助網友捐血!
    11月21日,有媒體在某網絡社交平臺上曝出一則韓國男演員崔盛元健康告急的消息,據悉是其身邊友人於20日發文稱其需要緊急輸血,動態一出瞬間引發了網友的熱議。而由於今年的特殊形勢,居民不出門,捐血數量減少,這也導致了血源稀缺,造成崔盛元友人在網絡上求助血源的現象。據網友爆料,目前崔盛元所屬經紀公司已經對此次崔盛元的白血病復發做出了回應:"崔盛元已完成最後一次移植手術,目前正在恢復中,恢復過程中需要輸血,現在的情況並不像報導中那樣緊急。"
  • 雲逛書店、外賣點書、火鍋配書...
    這是一封求助信,也是一份邀請函,15年前,我們創辦單向借時,就希望它不只是一家書店,更是生活和精神方式......」今天上午,一條標題為「走出孤島 保衛書店丨堅持了15 年的單向求眾籌續命」在朋友圈刷屏,點開文章,開頭就是許知遠親自錄製的一段「求救語音」。這場疫情來勢洶洶,影響各行各業,實體書店自然無法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