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京兆尹(雍和宮店)店內擺放了米其林二星榮譽牌。
11月28日上午11:16,第一次「進京」的米其林指南宣布,京兆尹成為2020北京米其林指南的二星餐廳。下午兩點,二星榮譽牌就已經擺在了京兆尹一進門最醒目的位置,旁邊還不忘放上北京深秋初冬的風物——柿子。
京兆尹(雍和宮店)。京兆尹,是中國漢代官名,為三輔(治理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即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之一。
對於米其林要進入北京這件事,服務員說,京兆尹上上下下從今年年初就開始做各方面的準備。問領位的服務員:「京兆尹獲得了米其林二星餐廳,你們知道嗎?"姑娘職業訓練過的微笑中,明顯帶了發自內心的「小得意」:「知道,公布榜單的時候特別激動。」
坐落在四合院裡的京兆尹是素食餐廳。
雖然周圍是柏林寺、雍和宮、孔廟,但京兆尹的安靜並沒有被大批的遊者打擾,一走進甬道,就已經身心沉靜、禪意襲來。
即使是中午的用餐尖峰時段,依然可以聽到中庭區域悠揚婉轉的古箏,這樣的用餐環境讓一向喜歡熱鬧的人,也不由自覺壓低了推杯換盞的聲音。
據說京兆尹的創始人曾自學研讀米其林星級餐廳的菜譜,從食材到擺盤,京兆尹似乎一直都以「米其林」為標準,禪意、養生、植物系蔬食是這裡的關鍵詞。「人類謀生的方法進步之後才知道吃植物,中國是文化很老的國家,所以中國人多是吃植物,至於野蠻人多是吃動物。」孫中山先生關於吃「植物」與「動物」的語句貼在落地玻璃窗上。
庭院中,北京初冬的暖陽傾瀉而下。
麻椒榆耳。
冰糖雪蓮桃膠養顏湯。
海葡萄有機沙拉、海苔腐衣卷、福果百合炒榆耳、黑椒牛肝菌佐高山野生樹花……菜品精緻、食材講究,配上一碗糙米飯、一盅冰糖雪蓮桃膠養顏湯,來幾塊艾窩窩、山楂豌豆黃、豆面驢打滾,中西結合,古今穿越。
菜單指引也清晰明了:風味冷菜、養生熱菜、雜糧主食、滋養原盅……每道菜品都有顧客推薦指數、菜品糖度、菜品熱量以及是否為有機、野生、半野生。京兆尹的菜單還特別標註了「外賓最愛」指數,為初到中國、初識中國菜的外國遊客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工作人員為客人備餐。
吃京兆尹,也可以按照中國特有的24節氣來吃。現在是小雪時節,京兆尹的「小雪套膳」就包括了這個時節最適合的養生菜品,比如七白清肺飲、香芋冬瓜燉無花果、山核桃與美人米等。24節氣,京兆尹就有這樣的24套食單。
宮保杏鮑菇。
同樣是吃素,京兆尹區別於很多素菜館子「仿葷」的做法,體現「食材自然的味道」是其素菜的最大特色。少數的仿葷裡面,保留了很有特色的糖醋蓮藕:用蓮藕、海藻、豆腐製作而成的素排骨,很有江浙糖醋小排的意味。宮保杏鮑菇採用傳統而且很受歡迎的宮保做法,端上來就是酸甜微辣的香氣四溢。外面用芝士炸制的「碗託」顏值很高,中西結合,為菜品增色不少。
金剛沙豆腐。
金剛沙豆腐是很多客人的必點菜品,色澤金黃的「金剛沙」由芝麻、辣椒、堅果、蒜蓉等炒制,裡面是柔嫩的日本豆腐和「肉餡」口感的菌菇,很像幹炸丸子。到了冬天,大白菜成為北京人家的「當家菜」,京兆尹就在這樣家常的白菜燉凍豆腐中加入了松茸,並用豆漿來燉,這樣的心思值得稱道。
海葡萄有機沙拉。
海葡萄有機沙拉的口感非常豐富:紫蘇葉有香氣、杏鮑菇彈嫩、山藥脆滑和海葡萄爆裂,各種味道、口感都可以同時在舌尖「跳舞」。三杯雙菇是三杯雞的做法,桃膠可以紅燒或清炒,根據口味選擇。京兆尹的餐桌,幾乎讓可以吃的植物悉數登場。
有機豌豆黃、艾窩窩。
很讓人驚喜的是,京兆尹的甜點幾乎都被宮廷點心包圓,保留了口感和精華,去掉的是這些點心在最初發明時人們身體和胃口對高糖高油高熱的需求:艾窩窩用的是棗泥與山核桃做餡,豌豆黃為了緩解「膩」的缺點,還加入了山楂。在這裡吃到的甜點,甜並不來自於蔗糖,全部是食材本身的清甜微酸和天然香,對傳統的改良也是獨具匠心。
客人留影。
榜單公布,引來了熱議,其中一條讓北京人很「扎心」的就是北京是「美食荒漠」的說法。說北京菜登不上大雅之堂,認為北京有名的八大居、八大樓都是魯菜的天下,說這次上榜並全面在榜單「開花」的新榮記做的是蘇浙菜。其實從京兆尹不難看出,如今的餐廳無論新老,都在互相接受、互相融合,都在走米其林評分標準中的「創新」之路,菜系與菜系之間的界限和劃分不再那麼涇渭分明,好食材、好手藝加上好創意,無論開在哪個城市,都是人們的心之所向。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也不必因為沒有評出自己心中美食而耿耿於懷,米其林「進京」,北京的美、北京的好會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解,也必然會吸引更多的人來到北京,探尋屬於自己心中獨一無二的一份「美食榜單」。
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王萍 攝影報導
編輯 張英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