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11月24日),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介紹了天津海聯冷庫的疫情源頭:北美豬頭!
看來除了海鮮不安全,進口的牛羊肉也不安全了,不過看到這裡,我不禁想到一個一直被大家提起的問題,那就是美國人為何不吃像豬頭、豬腳以及豬內臟?
真的僅僅是因為美國人富有麼?其實問題遠沒有這麼簡單,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
美國人和歐洲人的不同
豐富的烹飪技法,是飲食文化高度發展的側面體現。
一談到西方人,我們很容易將歐洲人和美國人混為一談,其實二者雖然都以白種人為主,但差別還是蠻大的,比如歐洲各國普遍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民族成分也較為穩定,但美國卻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國家,民族成分十分多樣,除卻主流族裔,其餘少數族裔幾乎囊括了世界每一個民族。
除了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國家,美國的歷史也很短,滿打滿算也就只有二百多年,又因為早期作為殖民地的美洲大陸基礎設施十分簡陋,過於原始的自然環境對人類生存又很有「挑戰性」,所以在美國建國前的美洲殖民地時期,這塊大陸長期被歐洲殖民者作為囚犯流放的目的地,這點和加拿大、澳大利亞很相近。
書本上所說的美洲殖民地的第一批移民是五月花號的上的清教徒,其實是有一定美化成分的,因為相較於清教徒,美洲早期的移民更多是白人囚犯以及在歐洲生活不下去的流浪漢。當這些人來到新大陸時,與其說是將歐洲的文化帶到美洲,倒不如說是迅速退化成了原始而又野蠻的「動物」。
明白了這個區別,我們便會發現優雅的法國人不僅吃家禽的肝臟(鵝肝醬),還能將蝸牛烹飪的有模有樣,而與之比鄰的德國佬香腸做的那叫一個香。
相比之下,早期的美洲移民就要差太多了,不僅文學藝術泛善可陳,飲食文化更是一塌糊塗,所以我們就不要指望早期的美國移民會有什麼烹飪技術來處理較為複雜的食材了。
進入20世紀以後,美國的飲食文化才算是真正出現,而在此時前,都可以算作美國飲食文化的「莽荒歲月」。
莽荒歲月下的美國人飲食
剛來到美洲的歐洲移民,生活條件十分艱苦,飢一頓飽一頓是常有的事情,偶爾吃上塊肉,都是件是得慶祝的事情。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是由於自身掌握的技能和資源很有限,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時還算強大的印第安部落對這些早期移民生存空間的打壓。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美洲的白人移民發現了東海岸原始森林中的火雞,這種體型龐大且不怎麼會躲人的動物很快成為他們的主要肉食來源,或許是之前的生活實在是太艱苦了,於是不僅火雞差點吃滅絕了,原始森林更是徹底消失了(被砍伐殆盡)。
隨著歐洲移民數量的增加以及武器裝備的提高,這些人逐漸將探索範圍深入到了美國中部草原。在這片原本屬於印第安人的「大牧場」上,生活著大量的北美野牛,又因為天敵基本被印第安人消滅光了,北美野牛天生的攻擊性都低的可愛,這些天然的牛寶寶迅速讓歐洲移民實現了牛肉自由,美國人愛吃牛肉的習慣大概是從那個時候養成的。
前文說過,這是一批囚犯和流浪漢組成了移民後裔,所以我們就無法指望這些人有多麼高的道德情操,在發現北美野牛可以隨獵殺後,毫無下限的浪費和糟蹋就開始了,到了最後,或許是人們連牛肉都吃膩了,所以打死北美野牛後只剝下牛皮取走牛舌,剩下偌大一具野牛屍體任其腐敗。
果不其然,沒多久北美野牛便滅絕了。
故事並沒有到此結束,在將動物資源浪費掉後,美國人又將肥沃的中西部草原糟蹋成了戈壁和荒漠,到了二十世紀初,我們熟悉的沙塵暴便已經在美國橫行無忌了。
所以早些年很多人提出,是因為美國人有錢生活好才不吃豬頭以及各種動物內臟,其實是不太準確的,除了物質條件原因,還有另一部分原因是美國人骨子裡依舊保留了祖先對自然資源隨意浪費的習慣。
美國人為何不吃這不吃那?
言歸正傳,美國作為一個國家,從「蠻荒」進入工業革命的過程太快了。從南北戰爭以後,美國人的物質生活就開始不斷提高,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利堅合眾國迅速崛起成為超級大國。
在這短短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新大陸的移民在工業發展的過程中,根本就沒時間去積累和發展所謂的飲食文化。明白了這樣的歷史背景,我們便會理解,為何李鴻章訪問美國時,會引起那樣的轟動?就連隨身攜帶的廚子向記者透露的食譜都會成為報紙頭版。
沒辦法,大陸國家上千年積累的飲食文化是這些移民後代難以想像的。
受限於飲食文化上的匱乏,再加上原本就對自然資源有著揮霍浪費的習慣,美國人自然就不屑於吃這吃那,這裡既包括豬頭、豬內臟,也包括淡水魚和雞頭雞爪等食材。要知道咱們中國人之所以愛吃豬肉,可是經歷了從南宋開始,數百年以豬肉為主的肉食環境培養出來的(之前豬肉只是肉食之一)。
這期間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發明改進了豬肉相關的烹飪技術,因此我們才會在中餐名菜中,看到從回鍋肉、獅子頭再到九轉大腸這樣的傳世名菜。
這是中國人的驕傲,卻也是美國這樣新興國家的軟肋,雖然二戰後美國崛起,無奈只能拿出像肯德基麥當勞這樣的速食快餐,作為自身飲食文化的代表來輸出,如今看來,這對於一個大國來說真的是一件挺悲哀的事情。
除了飲食方面的浪費,我們還會發現美國人同時浪費著世界上最多的自然資源,擁有最高的人均碳排放量,卻回過頭來指責一直謹守本分的其他國家汙染環境。
或許是裝模作樣太累了,前一陣美國乾脆退出了巴黎協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氣候變化協定。不過可悲的是一些人還信以為真了,天真的以為美國的空氣都是香的。
殊不知所謂的香味,瀰漫的很可能是百年前北美野牛腐敗的臭味。
2020.11.25(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