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了臺北人無可取代的回憶
第一家誠品書店敦南店,即將要說再見了。
據最新消息,走過31年時光的全球第一家「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將於今年5月31日正式熄燈。
第一次關店「預告」發布於2018年,理由是租約到期。為了這一場「告別式」,誠品足足醞釀了兩年多的時間。
敦南店是誠品的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24小時營業的門店,對於業界和粉絲們來說,TA是一個獨特的精神角落,很難輕鬆說再見。
在4月23日的記者會上,誠品也正式宣布新的「24小時書店」將由信義店正式接棒,於6月1日開始延續「不打烊營業」。
敦南店5月底熄燈,臺北人無可取代的回憶
1989年,吳清友先生創辦誠品,「敦南店」開業。
這裡,是誠品書店的起點…
十年之後,該店啟動24小時營業制,成為全球第一家不打烊書店,開啟零時差的城市閱讀生活。
從那以後,縱然時代流變,這家店從未熄燈。午夜的書店比白天還要熱鬧,去敦南店待著,成為當地居民的日常,遊客必到打卡地...
這裡,承載了臺北人無可取代的回憶和故事…
圖片來源:《一頁臺北》豆瓣電影
電影《一頁臺北》曾在這裡取景。一幀一幀的畫面,演繹了發生在誠品書店店員與顧客之間的浪漫愛情故事,流露出臺北最文藝的模樣。
作為誠品創始店,強調「人文、原創」的誠品敦南店開啟複合式經營之路,不僅有24小時書店,還集合了eslite café、音樂館、兒童館、風格文具館、精品文具館、誠品酒窖、誠品畫廊、藝文空間等,成為當地居民和遊客必打卡的觀光地。
這樣一家臺北標誌性建築的誠品敦南店,關店的原因單純只是因為租約到期,並且早在2018年就已經公布了這一消息。
誠品Instagram官方帳號在2019年11月14日啟動了200天倒計時,由3000本書堆砌而成的「時光之冊」 藝術裝置。
為了給粉絲們留下更多的回憶,還策劃一系列有關#典藏敦南的倒計時活動,包括找來蔡康永、曲家瑞等名人參與#敦南人回家計劃、敦南誠品音樂館最後的#地下黑膠市集、#敦南曬書節、520的#一日婚紗館等31種驚喜。
5月31日閉幕當天,誠品敦南店呼應「24小時書店閱讀不打烊」精神,將舉辦24小時不停歇的活動。從凌晨零時起連續18小時不間斷的名人講座馬拉松;晚上還會舉辦「星空下的Live騷動」樂隊演唱會等活動,迎來最後的倒數。
這家店最吸引人的一道風景線,莫過於這個彩虹光譜裝置。從書店誕生之初的1989年,按照時間順序和彩虹色的漸變規律,變幻到2020年,展現出燦爛的31年。
作為「告別式」的一部分,該店與全臺灣30家出版社合作,在B2藝文空間舉辦#敦南曬書節,收集了超過10萬本書,讓消費者低價囤書,活動時間延至4月30日。
不過,誠品24小時書店的故事並不會就此終結。只不過是搬家了,並且接力門店也已選定。
誠品信義店:接棒閱讀不眠夜
誠品早前已在官方 Instagram上發布過預熱,讓大家在5家誠品書店中預測會由哪家「接棒」。後來品牌方在信義店和南西店之間進行了二選一的抉擇。最終,由臺北誠品信義店正式接棒,從6月1日起,延續敦南店的「24小時不打烊」精神。
誠品信義店開幕於2006年元旦,以「國際、薈萃」為定位,打造了一座「生活與晝夜閱讀的博物館」,是誠品規模最大的綜合旗艦店。
據悉,新的24小時書店將位於現有的誠品信義店的3樓,近3300平方米,面積是敦南店的2.5倍;近17萬種書籍和商品,SKU是敦南店的1.8倍。吳旻潔還表示,新的24小時書店希望成為「與讀者密切相關」的書店,將新增外文書籍專區。
誠品信義店之所以能被選中,有其優勢所在。
一方面,該店原本就具備了「24小時營業」的基因沉澱,這裡有中國臺灣唯一的24小時唱片行,以及24小時生鮮超市「誠品知味MACHE市集」。
其中,誠品知味MACHE市集是2018年首次亮相,標誌著誠品首次涉足生鮮領域,將煙火氣十足的生鮮菜市場融入充當精神領地的書店,「閱讀+食」一站式購物模式,後於 2019年升級成 24 小時營業。
至於24小時「誠品音樂館」將包括最具規模的黑膠唱片館,設置古典爵士專區,提供專業的音響體驗服務,且不定期舉行音樂演出。此外,還會開闢出一個專門的空間來紀念敦南書店。
如今隨著24小時書店的加入,誠品信義店還將開設全新的 eslite Café(將營業至凌晨1點)、藝術專區、首創琴藝展演空間等,這裡將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活空間,再次成為新的「深夜食堂」。
另一方面,誠品信義店具有絕佳的地理位置,位於信義計劃區菁華區位,連通市政府捷運站,交通便利,且臨近地標性建築臺北101,客流量毋庸置疑。
綜上,信義店擁有本身的24小時營業基因、選址優點、規模更大、經營業態和內容更多元化等綜合因素疊加下,被規劃為「臺灣面向世界的文化窗口」。該店將延續敦南店「閱讀不打烊」精神,為誠品未來的拓展,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誠品的下一個20年
作為臺北的城市文化地標、複合型書店的鼻祖,誠品生活圍繞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 」這一價值觀,發展成生活方式類的文化休閒場所。
在此基礎上,誠品生活延伸出了多個自營品牌,豐富空間的內容和質感,例如誠品兒童書店、誠品風格文具館、誠品精品文具館、誠品音樂館、誠品音樂黑膠館、COOKING STUDIO 、誠品知味、living project、eslite x PEGACASA、誠品設計等。
而誠品書店其實只是其母公司誠品的經營主軸,涵蓋了書店、畫廊、網路書店、電影院和音樂廳等,多為高成本而低毛利的生意。
秉承著「連鎖不複製」的理念,誠品堅持每一家店都不一樣,遵從當地的文化而設計。除了敦南店和信義店,還有涵蓋藝術電影院的誠品松煙店、為病患及醫療人員提供服務的誠品臺大醫院店、引進東京「猿田彥珈琲」的南西店等等。
截至目前,誠品在亞洲地區共有48家店,其中中國臺灣42家店,中國香港3家,其餘三家位於蘇州、深圳和東京。而誠品在今年3月和4月份還分別關閉了臺南安平店和臺東店。
2012年,誠品首次走出臺灣,在香港銅鑼灣開設據點。
2019年9月,誠品更是跨步海外市場,在日本東京日本橋開店,完成一次日式和中式生活美學的碰撞。
在諸多門店形態中,信義店被寄予了厚望。
誠品董事長吳旻潔表示,「信義店尤其是書店部分的「下一個 20 年,擁有更大的想像空間和更多元的可能性。只要誠品還在,就一定會讓臺灣有一家24小時書店,這是誠品對社會的承諾。」
她還表示,「我們希望,無論世界如何變化,誠品書店會為臺灣社會永遠經營一家24小時看得見的書店。面對未來的數碼時代,作為實體存在的書店也別具意義。」
誠品生活,不止是書店,它是一個文化平臺。在碎片化閱讀時代,誠品不斷創新改造,在打造多元深度閱讀場景, 帶來更多「書店+」的可能,販賣一種文藝、優雅、緩慢的生活方式,來適應市場與讀者的需求。
敦南店即將落幕,新的信義店以全新的方式繼續營業。但誠品將會如何繼續守住城市閱讀精神角落,待下一個20年來給出答案。
每日一問
你期待未來的誠品變成什麼樣?
本文為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告知
作者 | Aria 圖片 |來自誠品官網等官方渠道
「 每日熱文推薦 」
點擊下方圖片,可直接閱讀
▲首爾最大黑膠唱片店「出圈」,打造另類音樂消費空間
▲排隊拿號、限量發售,「日本網紅」生吐司海外首店落地臺北
▲ZARA因疫情關了37家店,但這還不是它最大的麻煩
關注實體商業創新
新的一切都將在這裡發生
【關注百家號樂居財經,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文章來源:CEO品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