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4 14:54 |浙江新聞客戶端 |評論員 劉雪松
轉過千帳萬帳,難免也有手滑。但是對於微信用戶來說,轉錯帳給陌生人,常常像肉包子打了狗。從苦苦哀求、到被拉黑,從聯繫客服後被告知「自行協商 」,到公安、法院以對方無真實身份信息為由表示無法立案,用戶最後只能認栽。
在微信用戶百般尋求攻略、自求多福的時候,浙江省消保委向騰訊公司發出一封建議函,三點建議條條指向微信支付的平臺漏洞,指向這家第三方支付平臺應當履行,而未能履行的社會責任——依據相關法規,全面落實微信支付實名制,不得為未實名用戶提供支付服務;建立健全微信支付防轉錯帳機制,包括姓名校驗、大額轉帳延時到達機制等;用戶受害求助平臺時,盡到協助義務,並協助司法機關提供立案所需的相關信息。
為用戶安全託底,向第三方支付平臺「發難」。浙江省消保委站了出來。為什麼是浙江?浙江是中國行動支付的發源地,浙江用戶有對比,浙江也有大量的微信用戶手滑者;更重要的是,浙江有支付寶用戶安全設計的升級模版,浙江有監管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成熟經驗。浙江消保委將監管的建議交給騰訊,既是傳遞微信支付用戶的焦慮與訴求、對微信平臺亮出「黃牌」,也是給出了微信平臺止損止漏的「良方」。因此,浙江省消保委作為全國率先指向騰訊微信平臺、指向保護用戶合法權益的這封建議函,不僅讓微信平臺吃到了應有的分量,而且受到網友的熱烈點讚。
轉帳對象認清,手滑概不負責。這是決計要在支付領域分一杯羹的微信,扔給用戶的一個霸王條款、留給用戶的一個腳下「陷阱」。但是微信複製第三方支付的市場創新和運營模式時,卻不能忽視用戶安全創新升級模式與責任擔當模式。否則在給用戶留下帳號安全陷阱的同時,也給自己設下了支付用戶滯漲的屏障。
浙江省消保委這次客客氣氣地給騰訊亮明維護消費者權益態度的同時,也為微信平臺遞上了一把修理自身短板的刀具,字裡行間藏著嚴肅的倒逼之勢。浙江杭州是支付寶之城,也是第三方支付的重鎮。浙江歡迎並包容平臺之間的競爭,但競爭必須沿著不斷創新、不斷完善的用戶安全底線與軌跡前行,而不是不加選擇地擁抱甩手掌柜,不加區別地歡迎惡性競爭。
用戶至上,首先體現在安全至上的準則之上。像支付實名制,央行已有《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非很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等法規出臺,這個兜底用戶安全的法則,微信支付平臺當然不能例外,浙江也不會給出這樣的例外。這也是騰訊公司接到浙江省消保委建議函之後,「財富通」專門組隊、就支付服務情況向浙江省消保委進行「面對面匯報和交流」、並以書面形式回復相關改進方案的原因所在。
事實證明,解決並消除手滑認栽這樣的霸王設計、甩手掌柜,並非世紀難題。只要平臺的社會責任意識足夠到位,技術性的堵漏辦法肯定要比困難與糾結來得更多一些。這次「財富通」在方案中提出,將嚴格履行支付機構的法定義務,全面落實微信支付實名制管理要求,未經「財富通」實名認真的微信支付用戶將無法通過微信支付轉帳。
方案中還表示,針對浙江省消保委提到的「當用戶轉帳資金超過一定額度時」,將持續通過多種方式加強驗證,如讓用戶補全被掩碼的姓名等,以保護用戶的資金安全。而對於浙江省消保委建議中提及的完善事後協助機制問題,「財富通」表示將根據法律法規、監管要求和浙江省消保委建議,全面配合有權機關法定職權進行調查。如收付款雙方協商無果或已經超出平臺職權範圍時,客服將積極協助付款人通過合法途徑解決糾紛。
這些表態與設想,其實都是別的支付平臺已經做到、而微信支付平臺未能做到的份內之事,也是法定之事。事實證明,只要維權保障機構依法依據的監督到位、為消費者權益託底的責任到位,再高傲的頭顱也會不得不低下來。就看有沒有機構在平臺巨無霸面前敢於發聲、勇於發難。這一點,浙江省消保委幹得很漂亮。至於微信支付平臺能否改進得也很漂亮,還要走得瞧。
15342296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