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怠期是指人類由於氣候、周邊社會文化環境在一定時期所產生的對於生活、工作、學習及人際交往方面的懶散、鬆懈、無力的一種狀態。」,教師這個行業,出現「倦怠期」的概率更高,尤其是這個時代,由於信息化的加速,很多事情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知識更迭、家校共育、師生關係以及社會期待等各種壓力之下,老師剛入職的激情很快就會被現實打臉,而體育老師,本身就處於教師中的「末尾」,不僅有上面的共有壓力,還要背負著「隱性歧視」,因此,體育老師的「倦怠期」會來得更猛。小編在入職五年時就開始出現「倦怠」心理了: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看到學生也沒有了以前的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愛、課上也開始公式化、課後反思感覺沒有意義、發現自己不會教了等。而且隨著工作壓力的增大,這些念頭也越來越「猖狂」,導致差點放棄教學,不過,就如800米跑會出現「極點」一樣,體育人的堅韌讓小編將提前到來的「倦怠期」扼殺在初期。接下來,小編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小妙招,希望能助大家平穩渡過「倦怠期」。
一
不忘初心,反覆自問
相信大家會選擇體育教師這個行業,是因為喜歡,也是經過和其他行業一番比較後自認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的吧?既然初心就是非他莫屬了,那當你開始出現各種倦怠心理的時候,就要不斷地問自己:後悔了嗎?有其他更適合自己的嗎?自己能繼續堅持下去嗎?如果你的回答是「不後悔。」「沒有其他更合適的了。」「自己能堅持下去。」那我們就可以進入第二個階段了。
二
擴寬業務,大膽嘗試
當你已經確定自己的心意了,那接下來就要進入實踐階段了:用哪些行為讓當前的情況有所改變呢?
1.從長處入手,加固「能力圈」
每個人都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有自己清晰的定位。當你開始出現倦怠心理時,你不能再一直陷在日常教學及瑣碎的事裡了,你要學會每天花時間在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上,把你荒廢的長處重拾起來,照亮你的心房。你籃球打得好,你可以組織學校老師與其他學校進行交流,你可以組建一支獨屬於你的籃球校隊,讓他們因你煥發光彩;你擅長遊戲,可以和學校信息技術老師一起研討如何將體育融入簡單的遊戲比賽中,讓學生在電子世界裡邊玩邊掌握體育競賽規則;你是「麥霸」,可以加入學校廣播站,讓你的那質感的聲音穿透校園,浸入聽者心田等,通過各種方式,把自己的長處不斷地加固,形成自己獨特的「能力圈」。
2.以偏愛入手,形成自身的優勢
你的優勢不一定是你喜愛的,但,你喜愛的一定要將其變成你的優勢,當你出現倦怠時,從你的愛好入手絕對能給你帶來不可思議的收益。就如你喜歡教學,就多去聽課(網上的、鄰校的、同校的、同科的、不同科的),把別人的亮點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形成自身的風格;你喜歡思考、研究,就多動筆,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記下來,去研究,寫成論文;你喜歡訓練,就多創新訓練方法,讓學生在你的訓練下得到最大的突破等。
3.挑戰自身,花樣嘗試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各種「歧視」伴身的體育老師,是最活躍的一群人,哪裡都有我們的影子,體育老師是「萬能鑰匙」,誰用誰都說好用。除了是體育老師,「混得」好一點的是「校長」,帶動學生體質突飛猛進,前不久蔡崇信「以體樹人」評選出10位優秀「體育校長」;還有的是成立「名師工作室」,形成體育老師「成長共同體」;有的進入學校行政組,默默守護本校體育老師;還有的加入後勤組,這是比較多的,各種維修、報廢、雜活等都交由體育老師;也有的做報帳員、班主任等。就如以上這些,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在我們倦怠的時候,本身不擅長甚至一竅不通的這些事情,都可以把它們當做一種挑戰,給自己的技能多加一個環,每一樣都是一個新的嘗試,讓自己的心磨鍊得更純粹、更堅毅。
4.以家人之名,重新出發
都說家是避風的港灣,當你出現倦怠的時候,不防帶上家人,來一次心靈的洗滌,可以去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地方走走,可以一起去做一件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可以宅在家裡、把自己的困惑說出來,家人的愛是最無私、最純粹的,也是最能貼切你的現狀及心理的,讓他們給你解惑,可以事半功倍,讓你以最快的速度重整旗鼓、展翅出發。
5.轉變課堂模式,重視德育滲透
現在課堂倡導發展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當你開始倦怠,對課堂不再抱有激情和期待,是因為我們在前面的時間裡都用相差不大的模式進行教學,即使教學內容有變,但,由於次數過多,倦怠在所難免,我們可以變換一下教學模式,如果以前基本以技能教授為主,那我們可以多花一些時間在健康行為教學及體育品德滲透;讓學生多學到一些對自身今後健康體育運動有益的知識,養成良好的品德;這樣,當學生對你的定位不再是一個體育老師,而是一個「可以上品德課的體育老師」時,你的倦怠會慢慢地減少,你的活力會不斷地被激發。
三
回歸課堂,服務學生
教師的一切都是要服務於學生的,所以,當你已經渡過倦怠期,重新出發了,不管在哪個位置,都要告訴自己:我的使命是學生。不是說你要放棄你前面做的那些事,而是,要把你新學到的運用到課堂教學,讓自己以更好的姿態進入教學,讓學生能從你身上感受到迸發出的活力及熱情,讓學生能更好的掌握技能及養成良好行為習慣。這才是教育最根本的意義。
陶行知先生說:「教育者的責任:不辜負機會,利用機會,能用千裡鏡去找機會,會拿靈敏的手去抓機會。」最近很流行的一個詞是「苟且紅利」,它的意思是「雖然看起來所有人都在做事,但其中有大量的苟且者。你只要稍微比他們往前一點點,就能先人一步,享受紅利。」小編想說,「倦怠期」就是教師不能辜負的機會,是教師能否在這群同樣會出現「倦怠期」的同行中「先人一步,享受紅利」的機會。你渡過了嗎?你還是你嗎?你遇見更好的自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