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張籍寫下一首詩,被情僧化用,最後七個字成男女分手金句

2021-02-07 唐詩宋詞元曲

▲ 蘇曼殊(1884~1918)

作者:葉寒

來源:詩詞世界


在中國歷史上,不乏那樣一些驚才絕豔的「情僧」,一生在禪壇與情愛間輾轉,寫下了許多動人心弦的作品。


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大奇才蘇曼殊,就是如此。


他曾經三次剃度為僧,又三次還俗,欲投身佛門,又放不下人間情愛。


據說他曾為自己鍾愛的歌伎百助楓子,寫下《本事詩》十首,其中一首寫道:


▲ 百助楓子《靜女調箏圖》


烏舍凌波肌似雪,親持紅葉索題詩。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有情的淚,只能作無情解,恨只恨我們的相逢來得太遲,說盡了世間不得相守痴兒女的無奈與悲戚。


「恨不相逢未剃時」這一句,其實正是化用唐代詩人張籍《節婦吟》裡的「恨不相逢未嫁時」,全詩如下: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裡。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這首詩通篇採用比興手法,表面上是寫男女愛情間的糾葛,實質上卻是一首政治抒情詩。


詩的作者張籍,是韓愈的大弟子。在當時,藩鎮割據成為中唐的一大難題。


李師道時任藩鎮之一的平盧淄青節度使,他看中了張籍的才華,於是刻意拉攏。而張籍不為所動,寫下了這首《節婦吟》,以表明自己維護國家統一的堅貞立場。


有趣的是,他的這種拒絕的態度,是借著一位忠於丈夫的妻子之口說出。通篇以女子的口吻講述。




女子對追求她的男子說:你明知我已經有了丈夫,還偏要送給我一對明珠。話語中隱含譴責之意。

接下來詩句一轉,我雖知道你的這種行為不合乎禮法,卻仍舊十分感激你的纏綿情誼,把明珠系在了我的紅羅短衫上。


寫到這裡,女子的態度似乎傾向於這個追求她的男子。其實不然,前面的「揚」恰是為了後面的「抑」。




接下來,女子對男子說:


我家的高樓就連著皇家的花園,我的丈夫拿著長戟在皇宮裡值班。我知道你待我一片赤誠真心,可我早已立下誓言,此生要與我的丈夫一起,生死與共,不離不棄。




結尾兩句以深情結語,歸還你的明珠時我的兩眼熱淚漣漣,恨只恨沒能在未嫁之前遇到你。


即便那男子對女子亦是一往情深,可女子終究還是守住了自己的堅貞。



張籍在這首詩裡,正是把自己比作「妾」,把李師道比作「君」,以一種含蓄委婉的手法,對李師道的拉攏作了拒絕。


「明珠」指的便是常人求之不得的榮華利祿、功名富貴,是李師道拉攏文人的手段。「良人」則指唐王朝。


而詩人卻說,縱使你送我的明珠如何珍貴奪目,我作為唐王朝的士大夫,始終要同國家共患難,維護國家的統一。


這種巧妙的比興手法,最終既表明了詩人的態度,又不致得罪炙手可熱的藩鎮高官,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同時從詩歌層面上,以男女情事來隱喻政治,表明志向,既延續了《離騷》「香草美人」的傳統,也使整首詩委婉曲折,別是一種動人。


而「恨不相逢未嫁時」這一名句,在一千多年以後,本來的含義早已改變,轉而成為世間男女分手金句。


愛情,是人類永恆的命題。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世間多的是有情人,卻並非每一對都能得成比目、終成眷屬。



更多的,是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就像席慕蓉在一首名為《蓮的心事》的小詩裡所寫的:


在芬芳的笑靨之後

誰人知我蓮的心事


無緣的你啊

不是來得太早

就是太遲


本文授權轉載自「詩詞世界」(ID:shicishijie)公眾號,轉載請聯繫詩詞世界。


相關焦點

  • 韓愈為引逗好友出門遊玩,寫下一首詩,短短四句卻是最美春光
    而他在詩歌上也頗有成就,最出名的一首詩應該是《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寫出了令人嚮往的春天,堪稱千古絕唱。詩題中的「張十八員外」是他的好友,唐朝另一個大詩人張籍。他還是詩聖杜甫的超級迷弟,根據《雲仙散錄》記載,他因為仰慕杜甫,想要寫出和杜甫一樣好的詩,於是便將杜甫的詩燒成灰,然後拌上蜂蜜,每天早晨吃上三大勺。追星追到他這份上,也是古今少見了。他和韓愈私交甚好,常有詩歌唱和。
  • 李賀16歲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氣吞山河,最後兩句讓人落淚
    七歲下筆成詩,李賀無愧於神童的名號,在父親去世後,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酒香不怕巷子深,李賀比別人更用功,況且他天資聰慧,名氣與日俱增,十五歲就名滿京城,知名度甩同齡人幾條街。若想踏入仕途,實現遠大抱負,光有名氣是不夠的,要找到願意出手相助的貴人。
  • 魯迅很硬核的一首詩,開篇7個字就讓無事生非者無言以對,太酷了
    「硬核」二字是2019年才流行起來的網絡用語,筆者認為這是近幾年最有趣、最有內涵的流行語之一,而在千年文壇,也有不少「硬核」詩。當年白居易等人說李白的詩十首找不出一個好的,韓愈便借著教育徒弟張籍寫了首《調張籍》,稱白居易等人是「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而一向性格頗好的杜甫,聽到不少狂妄之徒貶低初唐四傑,氣得不行寫了首《戲為六絕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直接指出對方會身名俱滅。
  • 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
    本文節選了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老杜的詩歌風格,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非虛言也。1、 秋興八首(其一)《秋興八首》一共有八首,都是七律。成詩的年代是杜甫的晚年,當時安史之亂仍在繼續,杜甫為了避難來到了夔州。期間,杜甫處於生命的末期,再加上悲秋,再加上國家的戰亂,杜甫興之所至,寫下了這一組組詩。
  • 張籍思鄉情最濃的一首詩,寥寥數語寫盡濃濃鄉愁,不愧為千古名作
    秋思張籍在這首古詩當中,委婉的傾訴了對於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如此便構成了,這首寫盡鄉愁的千古名作,真可謂是功夫在詩外。秋思唐代:張籍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張籍看著紛紛飄零的落葉,在風中飄來蕩去,最終落到地上聚集在樹下,構成了一幅落葉歸根的畫面。
  • 他是韓愈大弟子,中唐樂府詩巔峰之作,張籍這十首詩真唯美
    張籍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大弟子,善於樂府詩,現存詩歌近500首,歷史地位顯著,至今仍然放射耀眼光芒。他與另一位唐朝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位唐代傑出現實主義詩人張籍的樂府詩。
  • 大唐最「喪」的詩人,寫下一首千古絕唱,中間14字成男女愛情金句,人人都會背
    但很少有人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正是「初唐四傑」裡的盧照鄰——這個長安最好的歌者,也是大唐最「喪」、最「悲催」的詩人。四傑的命運其實都不怎麼好,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一生功名無著,身世坎坷。他早年間在高祖李淵第十七子鄧王李元裕的手下作典籤。這個職位始於南朝,最早是為了便於皇帝控制諸王,後來也擔負起了向皇帝匯報諸王動向的責任。官位雖然不大,可是權力卻很大。
  • 韓愈夜裡在宮中值班,寫下一首很唯美的詩,短短幾句美得令人驚豔
    特別是這首《題百葉桃花》,整首詩看似很普通,可是同樣寫得很唯美。韓愈寫這首詩時正是在宮中值班,由於有些無聊,正好看到了窗外的桃花,於是有感而發,匆匆寫下了這麼一首生動有趣的作品,通篇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但是寫得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韓愈作為中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很多作品,那也是流傳極為廣泛。
  • 讓分手悽美起來的五首情侶分手詩,分手也可以這麼有文化
    這首詩的背後有詩人張籍隱含的其他用意,但是單純從詩面理解,卻是一個心有所許的女子拒絕追求者的精彩詩篇。特別是最後一句「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隱隱有一種悽美的感覺。清平樂·留人不住——宋·晏幾道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
  • 白居易張籍都不陪自己玩,韓愈給二人各寫首調皮詩,都成千古名作
    不信,看看以下兩首詩。公元823年,56歲的韓愈任吏部侍郎,年近花甲的他一時興起,打算約老友白居易和徒弟張籍陪自己賞春。沒想到兩人都不給自己面子,不願意陪自己玩,而且理由都差不多,大概都是說自己太忙了,這個推辭的理由倒是和今天我們找的藉口差不多。於是韓愈氣得給二人各寫了首調皮詩,結果這兩首詩都成了千古名作,流傳至今。
  • 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
    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定風波·紅梅宋代:蘇軾好睡慵開莫厭遲,自憐冰臉不時宜。偶作小紅桃杏色,閒雅,尚餘孤瘦雪霜姿。休把閒心隨物態,何事,酒生微暈沁瑤肌。詩老不知梅格在,吟詠,更看綠葉與青枝。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貶官在黃州,因讀北宋詩人石延年《紅梅》詩引起感觸,遂作詩三首。
  • 張籍的這首詩,短短八句話,用想像中的景色抒發了對好友的思念
    談到張籍的詩,大家最熟知莫過於他的那首《秋思》了。看著洛陽城裡的秋風四起,心頭間萬千的思緒,想提筆寫封書信為家人報平安,可是寫好的書信在就要寄出的時刻匆忙慌亂的檢查,就是這極盡平常的動作,便刻畫了濃濃的鄉愁。今天給大家分享他的另一首詩寄給好友劉禹錫的詩《寄和州劉使君》。
  • 崔顥《黃鶴樓》:一首用犯規動作寫成的好詩
    1問,唐朝七言律詩排第一的詩是哪個詩人寫出來的哪首詩他的那些《無題》詩,總有一首可以排第一吧!「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隨便哪一句都是金句啊!對不起,還是錯!正確答案是,崔顥,《黃鶴樓》。沒想到吧?韓愈和李商隱的那些七律寫得自然也是好的,但跟崔顥的這首《黃鶴樓》比,還是差一點。
  • 網絡金句「確認過眼神,你是對的人」,用李商隱的詩來說更高級
    這些網絡用語,個個都頗有意思,之所以本期要說這「確認過眼神」,是因為這5個字筆者第一次看見時,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所謂「確認過眼神」,字面意思是從眼神中證實了一些事。其實這5個字出自著名歌手林俊傑的《醉赤壁》,原話是「確認過眼神,我遇上對的人」。當然這句話走紅後,不少網友也給它續上了各種版本,比如「確認過眼神,你是蚊子偏愛的人」等等。
  • 鮑照的一首詩,委婉含蓄,最後6個字更飽含哲理
    這樣的寒冷天氣,有人圍著火爐喝酒聊天,有人捧著書卷刻苦學習,更有人用一曲悠揚的歌聲,抒發自己的複雜心情。在岑參的筆下,冬天是美麗的, 一夜飛雪,卻仿佛春風到來,更如梨花綻開;在劉長卿的筆端,冬天是溫馨的,日暮時分、白雪皚皚,雖然柴門犬吠,卻溫暖了夜歸之人。下面介紹鮑照的一首詩,委婉含蓄,最後6個字更飽含哲理。
  • 古代最著名的一首新婚詩,只有短短4句,卻道盡新婚夫妻旖旎風光
    馬上就年底了,很多已經參加工作的未婚男女回家時,都會被長輩催著去相親。倘若幸運的話,人們可以遇到一個合適的人,成為一對神仙眷侶,並走入婚姻的殿堂之中。而在結婚的那一天,還有個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洞房花燭夜。對於這樣重要的時刻,文人墨客自然是不會放過的,並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的優秀作品,比如唐代詩人朱慶餘便寫過一首名為《近試上張水部》的洞房詩。
  • 李白最平淡的一首詩,卻道盡了夫妻之情,最後10字催人淚下
    從這六句詩中不難看出,分手之後,李白對妻子的思念與日俱增,一個「愴」字猶如點睛之筆,將夫妻分居兩地的悲傷悽楚刻畫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令人惻然。 「三年北信疏」,三年點明了分離的時間之久,並非一日兩日,而是三年。「北信疏」則寫出作者一直盼望收到妻子的來信,然而望穿秋水,盼老了時光,卻是音書廖廖,作者的失望和悵然不言自明。
  • 張籍:恨不相逢未嫁時?從一而終,才是最好的愛情
    一個聲音穿越歷史從遙遠的唐朝傳來,詩人張籍用一首《節婦吟》給了我們一個肯定的回答——她一定是個好姑娘。張籍,祖籍和州烏江,今天的安徽烏江鎮人。生於唐朝代宗大曆元年,公元766年,活躍於唐代中後期,著名詩人。張籍有多牛呢?提一下他的老師你就知道了。他的老師是被譽為「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韓昌黎先生,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而張籍是韓愈坐下第一大弟子。
  • 才子寫離別詞,一個去意已決,一個依依不捨,最後2句成網絡金句
    就像古人說的「詩能言志」,詩詞更能傳情。我國古典詩詞,總能給人一種精神和情感的寄託。「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友情成為我們心中所想;當離別之愁湧上心頭,那一句「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時常會縈繞在我們的耳畔;每逢佳節,遊子們遠望故鄉,吟出「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思鄉之情;而在浩如煙海的古詩詞中,愛情的詩篇更是隨處可見,信手拈來。
  • 迴文詩巔峰之作:841個字組成7958首詩,正反橫豎斜怎麼讀都成詩
    那麼,中國歷史上最難、最牛、最絕的迴文詩是哪一首呢?《回文類聚.序》有言,「自蘇伯玉妻《盤中詩》為肇端,竇滔妻作《璇璣圖》而大備。」《盤中詩》是否是史上第一首迴文詩,尚有爭議,但《璇璣圖》是史上最牛的迴文詩,這卻是古今公認的事實。《璇璣圖》乃是前秦才女蘇蕙所作,全文共841個字,排列成29×29縱橫方陣,一共組成了至少7958首詩(已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