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免不了要和人打交道。比如交往合作,比如求人辦事。正所謂「沒有人能獨自成功」,想要成功,那就得有貴人相助。
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人脈,如果沒有人脈,那麼求人辦事的時候就會連眼一抹黑,不知道該去求誰辦事。
那麼求人辦事該怎麼做,才能既增進了感情,還能把事情辦漂亮呢?這裡面其實是有技巧的。
在最近翻紅的電視劇《天道》中,就有一位農民請世外高人出山給村裡扶貧的情節。通過這個情節,我們能夠學到2種求人思維。
當我們學會了這2種思維之後,人脈就會自己找上門來!
在《天道》中,有兩種人情關係,一種是「高成本人情關係」,另一種是「低成本人情關係」。
我們先說第一種:高成本人情關係。
王廟村的村民馮世傑,見識過丁元英的本事,想要讓他出山幫助王廟村擺脫貧困,所以求到了芮小丹那裡。不僅讓人在村裡給芮小丹做音響,而且在村中招待了芮小丹,給她好多大棗、蘋果。
用馮世傑的話來說,就是「丁先生不是我能夠得著的,但是想請他給村裡指條道」。
自知夠不到丁元英的馮世傑,打上了芮小丹的主意。雖然當時芮小丹還不是丁元英的女朋友,但是在飯局上馮世傑看出了二人關係不一般,所以才花大成本求芮小丹。
只要芮小丹能在丁元英那裡轉正,王廟村扶貧的事情就有了希望。
所以這就是高成本人情關係的本質,借力打力,靠著別人的關係來幫自己辦事。如果請一個人成本過高,或者根本請不動,那麼就請一個能請動的人來幫忙,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第二種人際關係,叫做低成本人際關係
怎麼算低成本人際關係呢?我想用丁元英跟五臺山智玄大師來舉例最合適。
丁元英去五臺山求佛,帶了20萬現金做敲門費,可惜去了智玄大師門上,連著給了兩次錢,大師都不收。
於是丁元英寫了一首詞,託小和尚遞給大師,最終獲得了與大師會面交談的機會。
之所以我把這種人際關係稱作低成本人際關係,是因為不花錢,而是靠本事。也就是說二者之間有共同話題,所以就能成朋友,就能結成人脈。
在以金錢作為度量的時代,君子之交,管鮑之交,自然就成為了低成本的關係。
通過《天道》中的兩種結交他人的方式,我們不難發現其實求人辦事並不是難事,只要找對了方法就能事半功倍。
對方地位高,那麼我們就想方設法找一個能請得動他的人;如果對方不在乎錢財,那麼我們就跟對方找一個共同話題,先說上話,再做朋友。
寫道這裡,我不能不感嘆,《天道》這部劇把人際關係、求人辦事的內容給寫活了。
其實在《天道》的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中,不僅對人際關係、求人辦事有著更深刻的描寫,而且還有很多電視劇和網絡電子書中刪減過的內容。
如果你喜歡《天道》,那麼我要把作者豆豆的《天道三部曲》推薦給你,這三本書分別是《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
這三部作品絕不是作者隨意而寫的商戰愛情小說,而是思考時代脈絡、回應時代命題,解決時代任務的系統性文化作品。關於文化對社會的塑造所用,作者在這三部書中都有明確的探討,這些探討也都揭示了作者的寫作初心。
千古傷心舊事,一場談笑春風。殘篇斷簡記英雄,總為功名引動。
個個轟轟烈烈,人人擾擾匆匆。榮華富貴轉頭空,恰似南柯一夢。
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