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會變形的《巴巴爸爸》嗎?那可是咱們80後的《小豬佩奇》!

2020-08-28 西瓜家的放映廳

「這就是巴巴爸爸、巴巴媽媽、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伯、巴巴貝爾、巴巴布萊特、巴巴布拉伯!記住了嗎?巴巴爸爸、巴巴媽媽、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伯、巴巴貝爾、巴巴布萊特、巴巴布拉伯!」

1988年,動畫片《巴巴爸爸》從聯邦德國被引入中國,在央視《七巧板》欄目播出。片頭這段繞口令式的開場白立時引得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出生的中國孩童們競相效仿。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段著名的「繞舌開場白」,才讓我們永遠記住了這樣一部給無數80後中國孩子帶來歡樂的經典作品:

一天,一戶普通人家的院子地下長出一個圓滾滾的粉紅色小球。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球變得越來越大,最終長成一個橢圓形的大個子,孩子們為他起名叫「巴巴爸爸」。

不久,樂觀善良的巴巴爸爸遇見了通體烏黑、美麗動人的巴巴媽媽,兩人結婚生下了七個不同顏色、性格各異的孩子,分別是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祖,巴巴伯,巴巴貝爾,巴巴布萊特和巴巴布拉伯。

巴巴一家與人類和諧相處,過著充滿快樂和驚奇的生活……沒有什麼事情可以難倒他們!因為他們最神奇的本領就是能隨意改變身體的形狀,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

可以說,巴巴爸爸、巴巴媽媽和他們的七個巴巴寶寶是一組被全世界孩子所鍾愛的藝術形象,取得了全球性的巨大成功。

造型奇特、色彩豐富的巴巴家族始終是那樣相親相愛、樂於助人,向成千上萬的兒童傳遞著充滿寬容、愛和尊重的正面價值觀。

​作為最早在國內播出的外國動畫片之一,《巴巴爸爸》幾乎在每個八零後中國孩子心中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影響力絲毫不亞於今天備受追捧的《小豬佩奇》。

巴巴一家每次變形前都會念的那句口訣「可裡可裡可裡,巴巴變」,也成了當時中國家喻戶曉的動畫臺詞。

「巴巴爸爸」誕生記

1970年5月,出生於美國的漫畫家德魯斯·泰勒和妻子安娜特·緹森在盧森堡公園中隨意散步。泰勒聽到一個孩子嘴裡喊著:「巴巴~巴巴噠~巴巴~」。對法語並不熟悉的他問妻子那是什麼意思,妻子說是法語裡的「棉花糖」(barbe à papa)。

德魯斯·泰勒和她的妻子

不久之後,他們便開始嘗試用這個靈感進行創作。因為法國的棉花糖加了草莓汁,呈粉紅色。所以,他們也畫了一個粉紅色的,像棉花糖一樣柔軟的圓圓小人,取名「巴巴爸爸」。然後又根據彩虹的7種顏色創作了7個巴巴寶寶。

泰勒曾說:「巴巴爸爸、巴巴媽媽,巴巴拉拉,巴巴利波……都是爆破音,爸爸、媽媽的發音,各民族語言都非常相似,容易出口,便於表達和傳播。」

德魯斯·泰勒老爺子現場繪製巴巴爸爸

同年,巴巴爸爸系列圖書首次在法國「開心學校」出版社出版,剛一問世就廣受讚譽,很快風靡歐洲乃至全球。

截至目前,巴巴爸爸已推出上百集動畫片,圖畫書系列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銷量超過了1億冊。

《巴巴爸爸》的創作者、法國著名兒童漫畫家德魯斯·泰勒(Talus Taylor),已於2015年2月19日去世,享年82歲。

經久不衰的動人童話

粉色的巴巴爸爸,黑色的巴巴媽媽,七個巴巴寶寶則分別對應著赤、橙、黃、綠、青(英語中,青色即黑色,中國傳統文化中也認為青等同於黑)、藍、紫這七種明亮的光譜色。

這九種色彩的大膽運用不但映射了孩子們無拘無束的天性和獨一無二的個性,也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作者本人對生命和個體多樣性的尊重、敬畏。

除了憨態可掬的主人公群像,《巴巴爸爸》廣受歡迎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應該是充分滿足了兒童對變形和超能力的崇拜——每到緊急關頭,巴巴爸爸家族的任何一位成員只要念一句「可裡可裡可裡,巴巴變」,就可以根據當時當地的需要而任意變形,化險為夷。

這些看似不經意的「變形」,毫無障礙地在大人和每一個幼小的心靈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成人世界的一場夢境、一種理想、一種追求在作者的點石成金下,變得那樣真實可感,觸手可及。

當然,《巴巴爸爸》的最大亮點還在於它對親情、友情、自由乃至環保等多元現代價值觀的推崇與宣揚。

例如:在《巴巴爸爸回到地球》中,「巴巴爸爸避難所」憑藉一家之力仍無力抵抗來自任意排汙、惡意狩獵等人類罪行對大自然的破壞與傷害。人類自作自受的惡果在泰勒筆下栩栩如生地得以表現:每個人都戴著氧氣面罩,都灰頭土臉地行走著。這時,「地球變得越來越灰暗」,「人們後悔了,開始想念那些美麗的花兒和可愛的動物。」

作者近半個世紀前在《巴巴爸爸》中所流露出的對「環保」等社會問題的關注,放在今天來看尤為恰逢其時,也特別容易引起新一代中國父母們的共鳴——維護生物多樣性,尊重原生態,保護環境等深刻理念,就這樣不動聲色地通過一個個動畫短片傳達出來。

這不光是一部充滿童趣和溫情的動畫片,更是一部頗具前瞻性和濃烈人文關懷色彩的傑作。

光陰荏苒,距離《巴巴爸爸》動畫片在中國首播已過去了三十年。當初那些看著《巴巴爸爸》而愛上「巴巴爸爸」的中國孩子們,轉眼間已經是帶著孩子看「巴巴爸爸」的爸爸媽媽們了。

儘管如此,這部動畫片依舊是他們童年記憶中無法被抹去的動人影像和溫柔時光,也是絕對值得和自己的孩子一再欣賞與回味的珍貴片段。

單憑這一點便足以證明《巴巴爸爸》系列經久不衰的魅力。

那些年一起追過的「巴巴一家」

那些年讓我們羨慕不已的「巴巴一家」,你還記得誰?

巴巴爸爸

粉紅色,圓嘟嘟的,像小花兒那樣出生在小花園中。充滿智慧,沒有什麼問題可以難倒他,能輕而易舉地變換成各種造型。友好和善熱心腸,樂於幫助別人解決困難,深受大家的喜愛。如果你遇到困難求助巴巴爸爸,它一定能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和靈活多變的肢體幫你解決問題。跟巴巴媽媽一共生了七個兒女。

巴巴媽媽

黑色,光滑,不同於巴巴伯的毛茸茸。和巴巴爸爸一樣,出生在小花園中,能輕而易舉地變換成各種造型。頭上的花是巴巴爸爸初次見到她時為她做的,當時巴巴媽媽還輕輕吻了巴巴爸爸。喜歡為七個兒女下廚,熱愛打理他們的家與院子。她還會建築、維護水壩,甚至還能轉移火山巖漿。

巴巴拉拉

綠色的女生。喜歡音樂也喜歡植物的女孩子,每天都很開心、陽光,脾氣溫和,是大家都喜歡的軟萌妹子。她的名字「Lala」,起源於唱歌時的「lalalala」。

巴巴祖

黃色的巴巴祖是一個自然學家、動物學家、氣象學家、環保學家,樣樣精通的他可是個名副其實的「學霸」。除了樂於助人,他還會阻止巴巴布進行危險的實驗喲。他的法語名字叫巴巴豆(Barbidou),英文名叫巴巴祖(Barbazoo)。

巴巴布萊特

藍色的他是一個科學家,化學、天體物理學、遺傳學等等,對他來說通通都是小case。頗具冒險精神的他,還特別喜歡做小實驗,當然結果往往是災難性的……還好有巴巴祖密切監視著他的一舉一動,不然還不知道會添什麼亂子!而他的名字和巴巴祖一樣「麻煩」,在法語中叫巴巴布(Barbibul),英語中叫巴巴布萊特(Barbabright)。

巴巴利波

橙色的女生。知識分子,最喜歡一頭扎進書堆裡。知識豐富的她很有優越感,因此經常和巴巴貝爾爭著當老大。性格有點古怪,大家都小心翼翼地生怕惹急了她。因為極愛看書,所以她的名字在各種語言版本中的意思都與書籍或圖書館有關。在法語中,她叫巴巴蒂娜(Barbotine),英文名是巴巴利波(barbalib)。

巴巴貝爾

紫羅蘭色的女生。酷愛珠寶、美容、化妝的巴巴貝爾絕對是個愛打扮、愛漂亮的妹紙!不過,她的「雷區」也多,最害怕毛毛蟲、蜘蛛這類毛茸茸的小東西,一看見就會暈過去!在法語和英文中,她叫巴巴貝爾(Barbabelle),在荷蘭語中叫巴巴貝拉(Barbabella)。事實上,無論是belle還是bella,都有「美女」的意思。

巴巴布拉伯

紅色的巴巴布拉伯不僅是個有趣的體育愛好者、大吃貨,還是個很愛當老大的傢伙。圓帽帽+放大鏡+獵犬蘿莉塔,是他出門的標配。福爾摩斯的即視感有木有!他的法文名字叫巴巴丟(Barbidur),英文名叫爸爸布拉伯(Barbabravo)。

巴巴伯

黑色的巴巴伯與巴巴媽媽不同,他渾身都是毛茸茸的,像一隻烏鴉。身為藝術家的他,想像力豐富,不過在經歷了立方主義、高度寫實主義、超現實主義、表現主義和概念主義之後,還是沒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倒是經常和巴巴利波生氣呢。他的法語名字叫巴巴烏鴉(Barbouille),英文名叫巴巴伯(Barbabeau)。

寫在最後

巴巴一家寬容、有愛,他們懂得與大自然對話,也懂得與人真誠的交流。他們身上湧動的許多美好溫暖的小情緒,都純真得讓人忘記了現實。

《巴巴爸爸》會不會隨著我們的童年逝去而消失並不重要,只要每每回想起它時,我們都是微笑的,便已足夠。

80後們的童年沒有粉紅色的《小豬佩奇》,但慶幸的是,有快樂溫馨的《巴巴爸爸》!


小花絮:

1. 時至今日,仍然有不少中國觀眾以為這套動畫片是聯邦德國製作的。其實,本片源自法國,只因當年國內引進時是德國版,所以才誤傳至今。

2. 本片開場白及解說由張雲明擔任,這位昔日曾為《西遊記》中唐僧配音的前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如今已是迪士尼國際配音公司的中國區總監,許多進口大片的譯製工作都出自他手。

「西瓜家的放映廳」:堅持先娛己後娛人,做有深度的原創影評、劇評、娛評分享者。

相關焦點

  • 《巴巴爸爸》的爸爸走了,80後的朋友圈全是眼淚
    巴巴爸爸一家本身是球形的,有頭和胳膊,但是沒有腿。沒錯,就是《巴巴爸爸》的片頭設計。80後的親小時候都應該都應該看過它。「巴巴爸爸」就是在這間擁有102年歷史的祖爾咖啡館中誕生:還記得這集,巴巴爸爸被當做動物送進動物園麼?
  • 再見,巴巴爸爸!
    他就是《巴巴爸爸》的創作者,中文名譯作德魯斯。網友自發為巴巴爸爸畫圖紀念《巴巴爸爸》是70到80年代間出生的孩子都無法錯過的一部動畫片,1988年,它被當時唯一的全國性少兒節目《七巧板》引進,成為最早在中國播出的外國動畫片之一。
  • 再見,巴巴爸爸!謝謝你給了我們溫暖的童年回憶
    巴巴爸爸、巴巴媽媽、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麗博、巴巴波、巴巴蓓爾、巴巴布萊特、巴巴布拉伯!」 沒錯!就是這個動畫片!相信80、90後一定熟悉不過了!(哎呀呀,一下子暴露年齡了~)而這位老爺爺就是巴巴爸爸的創作者——Talus Taylor!
  • 還我童年!再見,巴巴爸爸!漫畫家Talus Taylor逝世
    沒錯!就是這個動畫片!相信80、90後一定熟悉不過了!我還記得當時的配音是一個儒雅的男聲,說話帶著那個時期流行的華麗譯製腔,例如巴巴爸爸逢人就說:「你好啊,先生」、「你好啊,太太」。我小時候就覺得,比起總是抖腳吹口哨的米老鼠,巴巴爸爸真的是很高貴又有教養。長大後才知道,這個讓人充滿美好想像的聲音來自張雲明,美國迪斯尼中國公司藝術總監,《西遊記》裡的唐僧就是他配的音。2013年,「金龜子」劉純燕重新配了一個女聲版。
  • 再見 巴巴爸爸 最後的動態 GIF
    巴巴爸爸一家人  誰是巴巴爸爸?  巴巴爸爸出生在法國。他從土裡長出來,但他不是一棵植物,而是一個動物。巴巴爸爸是粉紅色的,他有一個漂亮的妻子和七個可愛的孩子。巴巴爸爸和巴巴媽媽最神奇的本領就是可以隨意改變身體的形狀,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沒有什麼問題可以難倒巴巴爸爸和巴巴媽媽!他們的7個孩子是: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伯、巴巴貝爾、巴巴布萊特、巴巴布拉伯!
  • 80、90後童年的小夥伴——巴巴爸爸中文故事音頻10冊
    曾幾何時,這句如繞口令般的臺詞,還有那句經典的「可裡可裡可裡,巴巴變」,是中國孩子們的最愛。可惜的是,據法媒報導,《巴巴爸爸》(Barbapapa)系列圖書作者、法國漫畫家德魯斯·泰勒(Talus Taylor),於2015年2月19日在法國巴黎去世,享年82歲。
  • 悼念 再見,巴巴爸爸的爸爸
    《巴巴爸爸》的作者之一德魯斯·泰勒於2015年2月19日在巴黎逝世,享年82歲。1970年,他與自己的法國妻子安娜特·緹森一起創作並出版了《巴巴爸爸》兒童漫畫系列。巴巴爸爸一家的故事後來被改編成5分鐘一集的電視動畫短片,其影響力也延伸至了全球。《巴巴爸爸》是最早引入中國的外國動畫片之一,伴隨了不少80後的成長,是80後童年記憶中一個難以磨滅的形象。直到現在,一些看著《巴巴爸爸》長大的人仍能流利地背出動畫中的臺詞,足見這一系列作品的影響力之深。
  • 再見,巴巴爸爸的爸爸 悼念
    ◆◆◆◆◆一代人的記憶| - 與一群圓圓的胖子共同成長的童年 - |今天,一條消息席捲了法國媒體,那就是著名兒童漫畫系列《巴巴爸爸》的作者之一德魯斯·泰勒於2015年2月19日在巴黎逝世,享年82歲。德魯斯·泰勒生於美國。
  • 《巴巴爸爸》的爸爸去世,整個法國都在哭 ...
    提起《巴巴爸爸》,大多數70後80後都不陌生,但是一個悲傷的消息:《巴巴爸爸》的爸爸,法國人德魯斯·泰勒去世了。。。
  • 整個法國都在哭,《巴巴爸爸》的爸爸去世
    沒錯,就是《巴巴爸爸》的片頭設計。80後的毒友小時候都應該都應該看過它。「巴巴爸爸」就是在這間擁有102年歷史的祖爾咖啡館中誕生:  還記得這集,巴巴爸爸被當做動物送進動物園麼?  內地還出過《巴巴爸爸》的DVD版本而漫畫版的《巴巴爸爸》與中國讀者見面,則遲到了22年。
  • 再見,巴巴爸爸的爸爸!
    泰勒先生是一個特別愛學習的爸爸,在他80歲的時候還在學習中文,並在自家的黑板上寫下「兒孫自有兒孫福」,還錄成視頻發給我們。  泰勒先生通過巴巴爸爸,為世界讀者帶來了溫暖和快樂,世界的讀者將會通過巴巴爸爸永遠看到泰勒的笑容,聆聽泰勒的教誨和歡快的笑聲,感受泰勒那顆博大、溫暖的心。
  • 《巴巴爸爸》合集
    對啦,巴巴爸爸,就是那個粉粉的胖胖的小圓球,可以隨意的變換各種形狀。而他呢,原來是出生在一個名叫弗朗索瓦的家中後院中。弗朗索瓦每天都會給他家後院的花朵們澆水,澆著澆著,忽然有一天,巴巴爸爸就從土裡面鑽出來了,弗朗索瓦非常高興,於是他們很快便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可是弗朗索瓦的媽媽卻覺得巴巴爸爸實在太大了,沒辦法與他們一起居住,就把可憐的巴巴爸爸送到了動物園。
  • 爭議中的《小豬佩奇》
    自 2015 年在中國大陸開播後,《小豬佩奇》深受全國各地小觀眾的喜愛。同年 10 月在三大視頻平臺——愛奇藝、優酷和土豆網上線後,《小豬佩奇》播放量已超 54 億次。它成為中國中央電視臺早上七點時段收視率第一的動畫片節目。與動漫大國日本的做法截然相反,《小豬佩奇》不是由漫畫改編為電視動畫片,而是由電視動畫片衍生出了包括卡通書在內的一系列周邊產品。
  • 《小豬佩奇》被家長列入黑名單,這部動畫真的「有毒」?
    巴巴爸爸不過,《小豬佩奇》的創意本身,卻是個略帶憂傷的故事。如今對於小豬佩奇的責難,比之三十年前風靡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引進動畫《變形金剛》來說,又確實算得上小巫見大巫了。依稀記得,彼時的《變形金剛》,動畫片在各地電視臺熱播,卡通書與玩具在大小商店熱賣,連簡陋的貼花紙也成為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最佳玩伴……卻被一些論者指責為「思想內容荒謬,主要是宣傳好戰,對下一代有毒害作用」,要求「有關電視臺、出版社應停播、停止出版《變形金剛》,進口「變形金剛」玩具的部門應從中吸取教訓,從嚴檢查進口玩具 」云云,今日讀來,也只能哂然一笑了。
  • 我們從火星回來了,在星際裡還遇到了迷航的巴巴爸爸
    商場裡各種玩不厭的遊戲設施親子餐廳親子商鋪逛不完還因為商場中庭親子IP展翻花樣的速度哈快剛剛從「巴巴爸爸變」的星球回來這次就讓玩瘋的兒子來說說到底好玩在哪以下都是我記錄的兒子的口述哦~個趟聽說又有個好玩的活動要來了媽媽說是「巴巴爸爸」,就是巴巴的爸爸要來
  • 再見,巴巴「爺爺」
    你現在看到的,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公號。我們的目標是,木有蛀牙……呃,其實木有目標。就是寫寫那些家長裡短的故事,寫寫怎麼跟熊孩子鬥智鬥勇,寫寫老百姓正在過和嚮往過的日子~如前所述,《巴巴爸爸》是一部法國系列連環畫。它首次發表於1970年,在同年的博洛尼亞書展上廣受好評。
  • 【繪本閱讀】穿越時空的童書經典——《巴巴爸爸》
    我是浩媽,來自河北,今天給大家分享經典童書---巴巴爸爸的故事。爸爸媽媽們小時候可看過巴巴爸爸的動畫片嗎?浩媽小時候看過,那熟悉的歌聲和特色的經典開頭成為我永久的記憶:這就是巴巴爸爸巴巴媽媽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伯巴巴貝爾巴巴布萊特巴巴布拉伯。記住了嗎?巴巴爸爸巴巴媽媽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伯巴巴貝爾巴巴布萊特巴巴布拉伯。(要用最快的速度,最準確的讀音哦!)
  • 80後父母年少時最彪悍的動畫片
    作者:寶寶知道 GgQqYy可裡可裡可裡,巴巴變~。還記得這句久違的經典臺詞嗎?巴巴爸爸是法國漫畫家Annette Tison和他的丈夫Talus Taylor根據棉花的形狀創作的漫畫形象,在被改編為動畫後深受觀眾們的喜愛。「巴巴爸爸」在法語的意思是「爸爸的鬍鬚」,而鬆軟的像鬍鬚的棉花糖也叫做「巴巴爸爸」。
  • 巴巴爸爸空降虹橋南豐城啦,二寶爸帶姐弟為你們探過路了!
    巴巴爸爸、巴巴媽媽、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波、巴巴貝爾、巴巴布萊特、巴巴布拉伯………………這些如數家珍的臺詞深藏在我這樣80後的童年記憶深處>要知道我當年可是倒背如流的(傲嬌臉)巴巴爸爸以他的獨創性和幽默感,為世界的大孩子和小孩子們提供了快樂。
  • 全球媽媽集體抵制小豬佩奇?我們怒刷80集後,找到了原因
    比如:佩奇很任性,心境不好就發性情、跺腳,對她的好冤家也很公主病;佩奇會調侃和排擠弟弟,和好冤家一同玩的時候,佩奇不讓弟弟參加。那麼,這部動畫片真的如許有「殺傷力」嗎!為此,團長和小同伴們隨機看了80集小豬佩奇(全集不止這點)。看完後,團長發現此中不少情節,假如孩子觀看並模擬的話,真有可以形成嚴峻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