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靈文
如果有閒錢你會放在哪裡?有的放在支付寶或微信用於日常消費,有的用來投資股票、基金、或黃金。但是,對於大多數不懂投資也不願意承擔投資風險的人來說,索性就直接放在銀行裡,拿著穩定的利息收入,安全又省心。但是你知道銀行也會倒閉嗎?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銀行是一個神聖的存在。
銀行幫助我們保管積蓄,還給我們利息拿,幾乎沒有人會對銀行產生質疑。但是,實際上銀行也不過是一家正常經營的企業罷了,它也會有自己的盈虧,當然也會倒閉。雖然,銀行倒閉的現象並不常見,但也並非沒有先例。海南發展銀行,我國銀行行業發展歷史上,第一家破產倒閉的銀行。
由於銀行越來越多,亂象越來越多,尤其是中小銀行。由於監管不力,存在諸多問題。2019年5月,由於嚴重的信用風險,包商銀行被中國銀監會接管。今年11月,包商銀行正式申請破產重整。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四家倒下的銀行。包商銀行倒閉的主要原因是,持有89%股份的大股東明天集團非法佔用大量資金,形成逾期,最終導致資不抵債、破產。
包商銀行的問題折射出中小銀行發展的共性和公司治理的缺失。除了包商銀行,如今又一家中小銀行也陷入困境。它是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的一家農村晉州恆升銀行。2014年由浙江甌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法人和自然人創辦,註冊資本5000萬元。其中甌海銀行持股40%,其他三家企業分別持股10%,趙強等6位自然人股東分別持股5%。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明面上只是持股5%的小股東,但是趙某的「能量」遠比這大得多。在之前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趙某的一審刑事判決書中,趙某承認,他雖然表面上只持有晉州恆升銀行5%的股份,但是除去浙江溫州甌海農商行持有的40%股份,其他三家企業和5位自然人股東都是代自己持股。
也就是說,按照趙某的說法,晉州恆升銀行60%的股份都是他的,他才是這家銀行的「幕後大股東」。替趙某持有晉州恆升銀行5%股份的田某2表示,「大概在2013年,趙某找到我說用一下我的身份證,我問他做什麼用,他只說銀行的事用一下。後來趙某要我到晉州市銀行開會,我才知道我替趙某在晉州市銀行持股了。
我參加股東會就是在那坐會兒,散會後籤完字就離開,會議內容也不知道是什麼,在現場就是按趙某說的辦。我一共就參加過兩次股東會。」作為大股東,本應支持銀行的發展,但沒想到會做出一些違法行為。通過多種形式,騙取銀行共擔保貸款17114筆,本金共計26億元。一部分資金用於投資房地產和股票。
這就是中小銀行存在的問題,公司治理缺失,大股東違規佔用資金等。因此,中小銀行的風險也不小,即使給它高額的利息去爭取儲蓄,但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面臨操作風險的可能性非常大。判決書顯示,趙某採取「內外夾攻」的方式從晉州恆升銀行騙貸。在銀行外部,在趙某的指使下,整理虛假貸款資料,派人攜帶虛假的貸款資料送往晉州恆升銀行下屬的6個支行進行貸款審批,並辦理貸款支取、償還等業務。
趙強還呵斥員工要「分清上下級」,值得一提的是,趙強等人利用自己在銀行的特殊身份對員工「施壓」。據刑事判決書顯示,因為趙某是晉州恆升銀行股東之一,股東是不允許參與銀行的經營,所以趙某就私自組織於某軍和各個支行長在外開會,繞開了銀行董事長和另一個副行長。
趙某是晉州恆升銀行的股東和董事人員,晉州銀行的審批都是趙某跑下來的,於某軍和各個支行的行長任命都是開董事會時趙某提出來的,趙某想讓誰當就讓誰當。如果有人不聽趙某的話,這個人就別想在晉州恆升銀行幹下去了。甚至對員工說:「上級怎麼安排你就怎麼做就行了,分清上下級!讓你幹你就幹,幹了就幹,幹不了就回家!」。
像晉州恆升銀行一樣,還有很多中小銀行,他們為了發展,為了生存,總是採用一些非法手段。所以他們的風險也比較大。不過,好消息是,國家出臺了《存款保險條例》,一旦銀行出現問題,儲戶可以獲得最高50萬元的賠償。不過,還要提醒大家的是,最高賠付金額就只有50萬元,如果你的存款超過50萬,那麼也只能賠付50萬。所以,不要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以防雞飛蛋打,給自己造成損失。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