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開頭展現了一間破殿,外面下著大雨,三個人避雨聊天。樵夫和僧人心事重重,最後僧人說:「像剛才那樣可怕的事,今天還是第一次遇見呢,這可比什麼強盜,疫病,荒年,火災,戰亂都更加可怕。」
樵夫和僧人開始講述他們遇到的事情。
某個炎熱的夏日,一名日本武士,牽著一匹白馬,白馬上坐著他的罩著面紗的妻子,在山林間緩緩行走,與一名僧人擦肩而過。
倏然一陣微風起,吹開了武士妻子的面紗。躺在附近的樹下休息的強盜,碰巧看到了她驚人的美貌,遂起歹念。
強盜騙綁了武士,強暴了他的妻子。
上山砍柴路過的樵夫發現武士的屍體後報官。
雖然兇殺案是很可怕,但並沒有誇張到比強盜,疫病,荒年,火災,戰亂都更加可怕的地步。所以,可怕的地方並不在於這個案件本身。
樵夫報官以後,強盜,女子,死去的武士,三個人都對案件進行了陳述。其中死去的武士是借女巫的口在衙門上做的陳述。
強盜的陳述:他原本沒有動邪念,一陣清風讓他看到了女子的美貌,於是動了邪念。他將手握短刀的烈性女子降服,讓她順從地滿足了自己的慾念。他原本不想殺武士,但女子被強暴後,答應要跟他走,還要他殺掉武士。於是,他和武士用長劍英勇大戰二十多回合,最後殺死了武士,女子卻不知所蹤。
女子的陳述:女子承認自己被強暴了,強盜走後,她哭著抱住了丈夫,但卻發現,丈夫無比冷漠,看她的眼神中充滿了蔑視和憤怒。她絕望了,拔出短刀讓丈夫殺了自己,可她昏厥了,醒來時發現短刀插在丈夫的胸口。女子自己幾次尋死都因為缺乏勇氣而沒有成功。
死去的武士的陳述(借女巫的口做的陳述):強盜當著武士的面強暴了他的妻子,妻子轉而跟隨強盜,並要強盜殺了丈夫。這個要求令強盜都震驚了,一把推倒女子,並問武士如何處置她。妻子趁亂逃跑了,強盜追趕不及,回來割開了武士身上的繩索。武士獨自一人坐在林間,心灰意冷,自殺了。
在羅生門避雨的樵夫,經過激烈的思想掙扎,也說出了自己的陳述:
女子被強暴後,埋頭痛哭,強盜百般撫慰,求她跟自己走。
女子哭了很久,她最終決定讓強盜和自己的丈夫決鬥,她跟勝者走。
武士拒絕決鬥,說女子已是「妓女」,不值得為她拼命,他還嘲諷她「在兩個男人面前出醜,你為何不自殺?」強盜說:「不要這樣對待她,她們不是男人,她們無法克制地哭,是因為她們是弱者。」女子霎時明白,自己的丈夫是多麼的懦弱和無恥!
武士的說法,讓強盜失去了對女子的熱情,他想轉身離開。
女子瞬間陷入瘋狂,用尖銳的語言嘲諷和挑唆兩個男人,兩人終於拔出長劍開始決鬥。
兩個男人雜亂無章地打鬥了很多回合,強盜無意間幸運地將武士殺死了。強盜回過頭來時,女子已經不見。
樵夫作為目擊證人,發現死人也會說謊。樵夫知道自己也說了謊。樵夫說他不願說出真相是不想捲入案件,實際上他是因為貪念,偷偷拿走了那把價值不菲的短刀。他的這樁秘密心事,被聽他口述的路人揭穿了。
四個版本的陳述,到底該相信誰?所以,見證了審判過程的僧人說:「有人說,因為人太可怕,所以連一向盤踞在這羅生門門樓上的鬼怪,眼下都嚇逃跑了。」
電影《羅生門》告訴我們:絕對的真相是不存在的。它是如此的難以探索,人們只能自己琢磨,作出自己的選擇和判斷。僧人絕望地說:「照方才這宗事看起來,簡直沒法再讓人相信世道人心了,若是任何人都不能相信,那麼這個世界就成了地獄。」
電影的最後,滂沱大雨停了,明亮的陽光灑向大地,貧窮的樵夫溫柔地抱起了被遺棄在羅生門的嬰兒,堅定地往家走去,僧人敬佩地目送樵夫漸行漸遠......
樵夫的善良就像是漫無邊際的黑夜中的一點微光,因為有了這點兒微光,人類才有勇氣面對未來。
人性有陰陽兩面,愛和恨,善和惡,真實和謊言,虛榮和誠懇......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認識人性的陰暗,坦然地面對它,但從不放棄對光明的追尋和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