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曉群
2019-04-05 14:20 來源:澎湃新聞
班固漢志記載五行變異,在水的名義之下,劉歆認為,有介蟲之孽一項,如漢志云:「劉歆《聽傳》曰有介蟲孽也」。前文記載,《漢書·五行志》記載春秋時期十段,漢代五段。此文續記如下:
《漢書》還記載漢代介蟲之孽二段:
其一,徵和三年秋,蝗;四年夏,蝗。先是一年,三將軍眾十餘萬徵匈奴。徵和三年,貳師七萬人沒不還。
其二,平帝元始二年秋,蝗,遍天下。是時,王莽秉政。
《後漢書》記載蝗蟲十九段:
其一,和帝永元四年,蝗。
其二,八年五月,河內、陳留蝗。九月,京都蝗。九年,蝗從夏至秋。先是西羌數反,遣將軍將北軍五校徵之。
其三,安帝永初四年夏,蝗。是時西羌寇亂,軍眾徵距,連十餘年。
其四,五年夏,九州蝗。
其五,六年三月,去蝗處復蝗子生。
其六,七年夏,蝗。
其七,元初元年夏,郡國五蝗。
其八,二年夏,郡國二十蝗。
其九,延光元年六月,郡國蝗。
其十,順帝永建五年,郡國十二蝗。是時,鮮卑寇朔方,用眾徵之。
其十一,永和元年秋七月,偃師蝗。去年冬,烏桓寇沙南,用眾徵之。
其十二,桓帝永興元年七月,郡國三十二蝗。是時,梁冀秉政無謀憲,苟貪權作虐。
其十三,二年六月,京都蝗。
其十四,永壽三年六月,京都蝗。
其十五,延熹元年五月,京都蝗。
其十六,靈帝熹平六年夏,七州蝗。先是,鮮卑前後三十餘犯塞。是歲護烏桓校尉夏育、破鮮卑中郎將田晏、使匈奴中郎將臧曄單于以下,三道並出討鮮卑。大司農經用不足,殷斂郡國,以給軍糧。三將無功,還者少半。
其十七,光和元年詔策問曰:「連年蝗蟲至冬踴,其咎焉在?」蔡邕對曰:「臣聞《易傳》曰:『大作不時,天降災,厥咎蝗蟲來。』《河圖秘徵篇》曰:『帝貪則政暴而吏酷,酷則誅深必殺,主蝗蟲。』蝗蟲,貪苛之所致也。」是時,百官遷徙,皆私上禮西園以為府。
其十八,獻帝興平元年夏,大蝗。是時,天下大亂。
其十九,建安二年五月,蝗。
《晉書》記載蝗蟲七段,其前序文曰:「《春秋》,螽。劉歆從介蟲之孽,與魚同佔。」此處列一段:
其一,魏文帝黃初三年七月,冀州大蝗,人飢。案蔡邕說,「蝗者,在上貪苛之所致也」。是時,孫權歸順,帝因其有西陵之役,舉大眾襲之,權遂背叛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陰陽五行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