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早產兒疑雲:心跳微弱的「死胎」和手術室內籤署的知情同意書

2020-12-24 新京報

出生11個月後,小寶的體重終於從750克長到了6500克。但按照國家衛健委公布的《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11個月的正常男嬰,平均體重約為9830克。此外,小寶還有聽力損傷、部分腦組織停止發育等健康問題。

2019年9月17日凌晨,小寶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下稱「商丘一院」)出生,此前,他只在母親體內生長了25周又5天。在醫學上,不足28周娩出的胎兒被稱為「流產兒」,存活率很低。

父親許俊說,小寶出生時也曾被主治醫師認定為「已經死亡」,大約兩小時後才被自己送到急救室,並搶救成功。

小寶出生後,一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新京報記者 李桂 攝

針對小寶「死而復生」的情況,商丘一院於2020年9月1日在官網發布聲明,稱許俊妻子丁芳入院後,醫院及時將孕婦病情及孕婦、胎兒面臨的各種風險「向患者及家屬充分告知,並建議患者儘早終止妊娠、行剖宮取胎術。」

但許俊告訴新京報記者,多名醫生只告知了孕婦的風險,從未提及胎兒可能存活,也未告知胎兒存活後可能出現的多種併發症、後遺症。

針對此事,2020年8月31日,商丘一院相關負責人曾在河南電視臺的節目中公開表示,醫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誤判,通過司法部門鑑定後,醫院願意承擔相應責任。

9月2日,商丘一院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商丘市衛健委已對小寶「死而復生」一事成立調查組並進駐醫院調查。3日,調查組工作人員表示調查正在進行,有結果後將公開發布。

9月4日,商丘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鑑定辦公室工作人員向媒體表示,已接到商丘市衛健委的鑑定委託,鑑定報告會在雙方材料提交完成後的45天內出具。

死胎還是活嬰?

小寶來到這個世界是2019年9月17日凌晨。

許俊記得,商丘那天下了雨,醫院裡很冷。他抱著時年5歲的女兒,坐在醫院5層手術室門口的椅子上,等待妻子丁芳進行「子宮下段剖宮取胎術」。

「剖宮取胎術與剖宮產術(即剖腹產)的手術方法一樣,區別是胎兒的孕周及存活概率。」上海市某三甲醫院產科的顧醫生表示,孕周不足28周、胎兒存活率低的情況下,醫院為孕婦實施的為剖宮取胎術;如果孕周超過28周,手術即為剖宮產術。

成都市某三甲醫院產科孫醫生表示,剖宮取胎術適用於「孩子不要了或者死胎了」、孕周過大、孕婦無法陰道分娩的情形。一般情況下,醫生會檢查剖宮取出胎兒的生命體徵,並按照孕婦及家屬籤字的意願處理,要麼搶救,要麼放棄。

在許俊的印象裡,丁芳是2019年9月16日晚10點左右被推進手術室的。17日凌晨將近1點時,手術室的門開了,一名醫生告訴許俊「剖出一個男嬰,已經死亡」。

但在商丘一院的官網聲明中,丁芳經手術終止妊娠,引娩一男胎;男胎「體重750克,無自主呼吸,僅有微弱心跳。」

多名受訪產科專家告訴新京報記者,「有微弱心跳」意味著嬰兒當時未死亡。一名在上海從業13年的產科醫生說,「只要出生時有心跳,就說明嬰兒是活著的。」

對於「無自主呼吸」的問題,邯鄲市某三甲醫院新生兒科醫生表示,在不足28周娩出的胎兒中,這種情況很常見。通常情況下,這樣的孩子一出生就要搶救,「否則活的機率比較小。」

但小寶出生後,未能立即得到搶救。

2019年9月17日凌晨1點多,醫生告知家屬剖出死亡男嬰的20分鐘後,丁芳被人從手術室裡推了出來。一名推送病床的醫生手裡提著一個黃色醫療垃圾袋,袋子裡就是被認定「已經死亡」的小寶。

許俊記得醫生說了句「拿著」,自己便條件反射般接過袋子,裝進提前備好的綠色布袋——布袋裡放著一片成人尿不溼,是手術當天醫生讓他準備的。許俊說,醫生在術前不止一次表示,「(胎兒)剖出來就是死的」,如果家屬要把胎兒帶走,就要準備好這兩樣東西。

推著妻子回病房時,許俊不敢直視手裡的黃色垃圾袋,卻又忍不住往袋子上瞟。進入病房前,他看到門口有一個垃圾桶,便把袋子輕輕放在桶旁,安頓好妻子後,又提著袋子離開病房。

丁芳進行剖宮取胎術前,許俊籤了一份《胎盤死胎處理方案》,要求「死胎自行抱走」。 新京報記者 孫釗 攝

在許俊的計劃裡,他準備把孩子帶回家埋掉。但凌晨兩三點走到醫院北門的銀行附近時,他踩到了下水道井蓋,發出了一些聲響。忽然間,袋子動了一下,許俊把袋子提到眼前,聽見裡面傳來孩子「啊」的哭聲。 聲音很小,「比貓的聲音大一點」。

許俊抹了一把眼淚,轉身就往兒科樓一層的急診中心跑,手臂一直半抬著,以防疾跑時傷著孩子。急診室醫生打開袋子後,許俊第一次見到孩子的樣子:孩子沒有任何包裹地躺在兩張A4紙大小的藍色治療巾上,全身發紫,沒扎的臍帶有半個手指長,肚子上還有血跡。

急診室醫生聽到孩子還有心跳,迅速抱著他跑到重症監護室。此時已是2019年9月17日凌晨兩三點,距離孩子出生已有一個多小時。

術前告知孕婦風險,未提及胎兒可能存活

許俊生於1987年,是商丘本地人,妻子丁芳比他小一歲。兩人結婚6年,育有一女,直到2019年年初丁芳再次懷孕。許俊說,胎兒約4個月時丁芳做了B超,這一次懷的是個男孩。

在許俊看來,兒女雙全是最幸福的家庭。這個即將出生的孩子,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溫暖」。

但2019年9月16日上午,丁芳肚子不舒服,上廁所時有點「見紅」。當天下午1點多,夫妻倆一起來到商丘一院保胎。

許俊記得,妻子檢查結束是下午5點多,產科醫生鄭某說大人有感染症狀,「大概意思是也會感染小孩,不能再保(胎)了,否則風險會很高。」

商丘一院的聲明顯示,2019年9月16日13點58分,丁芳以「停經6月餘,出血5天,陰道排液1天餘」為主訴(病人自述)入院治療。「鑑於患者病情較重」,產科組織人員進行了疑難危重病例集中討論,認為丁芳「存在絨毛膜羊膜炎感染,如繼續妊娠,有出現感染性休克、敗血症、膿毒血症等威脅孕婦生命情況的可能」。

除了丁芳面臨的風險,商丘一院的聲明還提到,孕婦「妊娠25周(+5天)就胎膜早破,保胎希望很小」。而且胎兒孕周小、各器官發育均不成熟,後期可能出現呼吸窘迫症候群、壞死性小腸炎、高膽紅素血症、顱內出血、視網膜病變、死亡等情況;如果存活,遠期可能並發腦癱、腦神經發育障礙、智力障礙、視力及聽力發育障礙等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嚴重影響生存質量。

2020年9月1日,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在官網上發布了關於此事的情況說明。網頁截圖

對此,揚州市某三甲醫院產科醫生江晨表示,胎兒在母親子宮內生長時本處於無菌環境,「胎膜早破」意味著無菌環境被打破。「如果確認胎膜破裂,羊水大量流出,宮內環境將不再適合胎兒生存,母體也會增加感染風險。」

江晨認為,遇到這種情況,醫生通常會建議終止妊娠,儘量讓孕婦得到治療。「在(孕婦)已經感染的前提下保胎,對胎兒沒有任何益處,因為胎兒感染幾乎是必然的。」

鑑於上述情況,商丘一院在聲明中表示,醫院「及時將患者病情及科室討論意見向患者及家屬充分告知,並建議患者儘早終止妊娠、行剖宮取胎術」。

對此,許俊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醫生確實說過繼續保胎的情況下,妻子丁芳將要面臨的風險;但對於胎兒能否存活、會面臨怎樣的處境,醫生並未充分告知。

在許俊的記憶中,自從入住商丘一院,產科醫生鄭某、秦某某、張某某等人曾先後三次告知丁芳的保胎風險,但從未提及胎兒可能存活,因此也未告知胎兒存活後可能出現的多種併發症、後遺症。

對於是否告知胎兒處境的問題,2020年9月3日、4日,新京報記者多次試圖聯繫手術醫生鄭某、分管病房的主治醫生秦某某。但商丘一院的工作人員均表示,上述醫生不在。

2019年9月16日下午5點多,第一次聽說保胎有風險後,許俊的理解是大人感染後會影響胎兒。他拒絕了剖宮取胎術,選擇繼續保胎,並在一份描述孕婦狀況、治療風險的文件寫到「風險了解,要求保胎,拒絕轉院」。

許俊回憶,當天下午6點多,醫生第二次告知保胎風險,但6點17分,他再次籤字「要求保胎」。過了一會兒,秦醫生發現丁芳有些發熱,體溫37.3攝氏度,並第三次強調保胎風險。這一次,秦醫生說「不能保了,再保大人、小孩都有危險。」

許俊稱,這是醫生第一次強調大人、小孩可能面臨生命危險。「那我肯定保大人,放棄孩子。」

那之後,許俊同意為丁芳實施剖宮取胎術,並在《手術知情同意書》《病情告知書》《輸血治療同意書》等多份文件上簽字。

2020年9月2日,新京報記者見到了《手術知情同意書》,共有兩張。其中一張提到手術可能導致丁芳組織或器官損傷、各種栓塞、傷口併發症、失去生育能力等多種嚴重後果,並有手術醫師鄭某、經治醫生秦某某的籤字,但未涉及與胎兒有關的內容。

另一張寫到「經慎重考慮,同意接受該項規範的手術」,下方有許俊籤字,時間為2019年9月16日21點50分。

籤完上述文件,許俊又手寫了一份《保證書》,表示「已充分了解術中及後風險」,「願意承擔包括患者死亡在內的一切相關風險」,「要求今日行剖宮取胎術」。《保證書》也未提及與胎兒相關的內容。

許俊說,《保證書》寫到一半時特意問過秦醫生,孩子是否還有希望。秦醫生告訴他,孩子月份不大,丁芳又感染了,「你就不要想了」。

許俊不甘心,寫完《保證書》又去問秦醫生。話沒說完,對方就擺擺手:你就別想了,剪斷臍帶剖出來就是死的。

「(醫生)都這麼說了,我咋能想到剖出來是活的?」許俊說。

對此,北京某三甲醫院婦產科醫生梁康表示,只要胎兒在母體內有胎心,手術過程中沒有傷害到胎兒,剖出來的孩子幾乎都是活著的,「不可能在出來的一瞬間死去」。至於對胎兒是搶救還是放棄,醫生要遵從孕婦及家屬的意願,「手術前就要和他們溝通好。」

被推進手術室後,孕婦籤字放棄胎兒

至於如何處理剖宮取胎術取出的胎兒,商丘一院在聲明中寫道,患者及家屬商議後決定「放棄胎兒,不再搶救」,並於2019年9月16日23時46分籤署了術前知情同意。

事實上,聲明裡說的「放棄胎兒,不再搶救」為丁芳所寫,寫在了那張有許俊籤名的《手術知情同意書》的空白處。新京報記者看到,丁芳手寫的實際字樣為「放棄胎兒,拒絕搶救」,並有籤名及標註時間——「2019.9.16」「23:46」。

許俊和丁芳分別在《手術知情同意書》籤字,但時間不同。丁芳還寫下了「放棄胎兒,拒絕搶救」的字樣。新京報記者 孫釗 攝

2020年9月4日下午,丁芳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己寫下那句話及籤字時,已被推進手術室。丁芳說,被推進手術室前,她和許俊就知道孩子「一點希望都沒有了」,兩人為此哭了很久。她曾對媒體回憶,醫生從沒說過剖出的胎兒可能是活的,「如果有可能是活的,我肯定不會放棄孩子。」

丁芳表示,自己在手術室裡一直「迷迷糊糊」,不記得是否打過麻藥。但一名遼寧省三甲醫院的產科醫生告訴新京報記者,剖宮取胎術肯定要打麻藥。「一般都是腰麻,也就是局部麻醉。孕婦感覺不到疼痛,但應該是清醒的。」

丁芳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己記不清是進手術室後多久籤的字。但她記得籤字內容是按照醫生要求寫的,「我想如果不籤字,肯定做不了手術。」

依據侵權責任法,診療過程中需要實施手術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並取得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書面同意。

但成都市某三甲醫院產科醫生告訴新京報記者,進行剖宮取胎術等手術時,如果家屬也在醫院,一般不會讓進了手術室的產婦籤字確認;只有在產婦清醒且產婦與丈夫意見不一致時,才會讓產婦直接籤署意見,並將相關情況在醫務科備案。

一名北京某三甲醫院產科醫生則表示,在放棄或搶救胎兒的問題上,醫院應該事先向患者及家屬告知風險,並與雙方協商一致。

對此,一名民事律師告訴新京報記者,進入手術室的產婦是否可以籤字決定放棄胎兒,取決於其籤字時是否注射了麻醉藥等藥物、意識是否清醒。「如果產婦不清醒,醫院肯定要徵詢家屬意見。」

2020年9月3日、4日,新京報記者在商丘一院內多次尋找丁芳的主治醫生秦某某。但多名工作人員均表示秦某某已下班或不知去向。

與此同時,記者多次試圖聯繫參與小寶後續治療的醫生王某某。但醫院工作人員表示王某某正在外地出差,最近都不在醫院。

按照商丘一院的聲明,丁芳籤字後,於2019年9月17日凌晨0點5分至1點進行了剖宮取胎術並引娩一男胎。

丁芳稱,自己曾在手術過程中提出看孩子一眼,但被醫生拒絕。她當時認為,醫生這麼做是出於好意,是為了照顧自己的心情。那之後,她就什麼都不記得了,只覺得「全身都在抖,好像要跳起來一樣」。

孩子即將周歲,在重症監護室內度過7個月

在商丘一院的病歷上,丁芳引娩的男胎一直被寫做「丁芳之子」。許俊夫婦和醫護人員平時都叫孩子的小名——小寶。

2020年9月17日,小寶即將迎來一歲生日。在許俊的印象中,過去一年,小寶至少在重症監護室裡度過了7個月。

2020年9月2日晚,許俊向新京報記者展示了小寶在不同時期接受治療的照片:出生三四天時,小寶住在保溫箱裡,箱外插滿各色管子,旁邊的醫學儀器發出藍色的光;出生一個多月後,小寶身上依然連著呼吸機、人工食道等醫療器械;出生五六個月後,醫生先後撤掉了呼吸機、人工食道,但小寶的鼻子裡依然插著氧氣管……

許俊的手機上存滿了小寶在不同時期接受治療的照片。新京報記者 孫釗 攝

許俊記得,多名醫生告訴他,小寶出生時月份太小,肺部沒有發育完全,加上出生後臍帶沒有馬上剪短,導致肺部感染嚴重。因為上述原因,小寶在出生後的半年左右都不能自主呼吸,必須依賴呼吸機。

許俊還向新京報記者出示了一張2020年4月的檢查單,檢查結果為小寶的「聽力有損傷」。許俊說,兩三個月前,他在小寶耳邊搖東西,小寶就像聽不到一樣,完全沒有反應。「現在有反應了,但是反應很遲鈍。」

小寶出生後還做過腦部CT,許俊請河南鄭州的專家看過片子,專家說小寶的部分腦組織已經「不再發育」。

2020年9月3日上午,商丘一院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小寶已經離開重症監護室,可以進行康復治療。

但許俊說,當天下午,小寶病情突然惡化,重新轉入重症監護室,情況尚需觀察。

晚上失眠時,許俊會在社交網絡更新與小寶有關的內容。新京報記者 孫釗 攝

2020年8月31日,商丘一院相關負責人在河南某電視臺的採訪中說道:「這個孩子是活著的,不但當時活著,現在也是活著的。我們的方案、預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誤判。」這名負責人稱,司法部門鑑定後,醫院願意承擔相應責任。

至於小寶現在的健康狀況是否與醫院處置不當有因果關係,商丘一院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曾告訴媒體,可由家屬聯繫鑑定部門鑑定。

9月1日,商丘市衛健委針對此事發布《情況說明》,稱將成立調查組認真調查核實,並依法依規引導醫患雙方通過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通過司法鑑定等法定途徑妥善解決;待相關醫療鑑定報告出具後,市衛健委還將按照《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的有關規定,依法依規界定並追究責任。

9月2日,商丘一院的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調查組組成人員包括商丘市衛健委主任、副主任,商丘市紀委監委駐市衛健委工作人員,以及市衛健委其他科室相關人員等。

9月3日,一名調查組成員說,調查組已成立不同小組,正在根據各自職能分工調查;與此同時,調查組還從河南省方面邀請了婦產專家協助調查。「目前調查正在進行。」上述調查組成員說。

9月4日,商丘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鑑定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已接到商丘市衛健委的鑑定委託,並通知許俊和商丘一院分別提交材料;在雙方材料提交完成後的45天內,該學會將出具鑑定報告。

(文中許俊、丁芳、江晨、梁康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李桂 孫釗 實習生 杜佳冰

編輯 滑璇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商丘超早產兒「死而復生」 這個家如何面對未來
    為了懷孕,丁鳳暫停了在廣州的工作,回到了商丘老家和丈夫團聚。「我們提前一年鍛鍊身體,就想生下一個健康的寶寶。」醫生再度告知夫婦倆,情況危急,必須儘快手術,或者轉到上級醫院。從商丘到鄭州有兩個多小時的路程,擔心途中發生意外,許林沒有考慮轉院的方案。在「保大」還是「保小」的抉擇中,最終許林選擇了放棄胎兒。隨後,許林按照院方提供的模板,手寫了一份保證書:「要求行剖宮取胎術,保證日後不因手術與醫院發生糾紛。」並選擇了「死胎自行抱走」的處置方案。「即便孩子活不了,那也是我自己的孩子,我肯定要拿回家。」
  • 腦癱娃的悲劇:認定為「死胎」,家屬帶出後發現還有心跳
    「拒絕搶救同意書,不是所有的擋箭牌;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日前,有一名男子許先生向媒體曝光,聲稱河南商丘當地有一家醫院不負責任。原來在2019年的9月16日時候,許先生的妻子在商丘當地的第一人民醫院臨產。(三甲)當時經過查驗之後,醫生表示:「出生即死胎」。
  • 河南商丘嬰兒「死而復生」父親:不願與醫院作對只求轉院治療
    2020年8月31日,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發表聲明稱2019年9月17日凌晨00:05-01:00,經手術孕婦終止妊娠,引娩一男胎,無自主呼吸,僅有微弱心跳。事情發生後,醫院本著以人為本原則積極與產婦家屬進行溝通、解釋、協調。針對診療異議,醫院一直與患兒家屬保持有效溝通。但許先生稱醫生跟他說的是「剖出一個男嬰且已經死亡」,並且截止到目前,醫院沒有跟他有過任何表態。
  • 河南早產兒「死而復生」?人心的敗壞,是從這裡開始的……
    第一張,是許先生和妻子都籤了字的手術告知書。但是,很明顯,許先生和妻子都說謊了,因為同意書上清清楚楚的既有許先生妻子籤字,又有許先生本人籤字,而且許先生籤完字後還註明了和患者是夫妻關係。許先生妻子還親筆寫下:放棄胎兒,拒絕搶救。許先生妻子稱醫生從來沒告訴過她孩子可能是活的。
  • 公司裝智能坐墊:讓職工籤英文版知情同意書?這玩的是什麼招?
    青鋒浙江杭州荷博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對外公開披露,公司為員工們安裝了智能坐墊,名義上說是用以檢測心跳、呼吸、坐姿等。但有員工在被HR詢問為什麼某一時間段不在工位後,員工覺得,這是公司裝了一個「監視器」,隨時監視員工的舉動。
  • 7個月早產兒死而復生怎麼回事?河南商丘調查還原事實真相
    其實大家都知道,早產兒和足月生下的孩子相比起來比較脆弱,還有很多胎死腹中的情況出現,如發生這樣的事情,那對於第一次為人父母的夫妻二人是一次重大的打擊,而在河南商丘的一對夫妻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這名早產兒直接被醫院認定為死亡,可是後來卻又死而復生,那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 24周超早產兒出院,體重720克!嬰兒能存活體重最低是多少?
    這個在媽媽孕30周時接受了剖宮產手術,比小星星在媽媽肚子裡待的時間要長一些,但是他出生後的體重卻更低,只有600克。 但是當時產婦和胎兒都面臨危險,媽媽血壓很高,胎兒出現窘迫,繼續妊娠的話對產婦和胎兒都十分危險,所以只能緊急進行剖宮產手術。
  • 《麻醉知情同意書》這樣寫,你讓我們怎麼和病人解釋?
    前不久,總懷疑我們用的《麻醉知情同意書》不標準。於是,我刻意研究了一下各個醫院的《麻醉知情同意書》版式和內容。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嚇一跳:不同省市的版式是不同的、甚至連內容也不同。更為誇張的是,就連一個市的各家醫院幾乎也都不同。難道一個這麼重要的法律文書,就沒有一個統一的版本嗎?
  • 7個月早產胎兒有心跳卻被判死嬰誰之過?
    醫生:孩子的健康和我們沒關係》的報導想必多數人已看過,通過觀看記者調查視頻,整個事件讓筆者覺得萬分的憤慨,痛心!這樣草菅人命,有心跳卻被判死嬰誰之過?如果不是孩子父親發現孩子豈不是白白丟了性命?如果醫院自行處理嬰兒孩子豈不是死的更冤屈?很明顯,商丘這家醫院存在重大過失,簡直是藐視生命。
  • 關於網傳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早產兒「死而復生」事件的情況說明!
    關於網傳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7個月早產兒「死而復生」事件的情況說明8月30日10時,河南廣播電視臺官方網站大象網發布一篇以《嬰兒活著卻被醫生說是死嬰,最後導致重度腦癱!醫生:孩子的健康和我們沒關係》為標題的文章,引發網民關注。
  • 萊州首例治癒出院患者籤署同意書 將捐獻血漿用於重症患者治療
    萊州首例治癒出院患者籤署同意書將捐獻血漿用於重症患者治療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2月21日訊 (記者 孫國棟) 2月21日,煙臺市首批萊州首例治癒出院患者來到萊州市人民醫院,籤署《新冠肺炎康復者無償捐獻血漿知情同意書》,並向萊州市人民醫院贈送錦旗
  • 早產兒被告知死亡發現活著 父親稱搶救後腦癱
    舉報 許先生拎著裝有早產兒
  • 早產嬰兒被醫院宣告死亡後仍有心跳?嬰兒家長憤怒不已!
    但在河南商丘市卻發生了這樣一樁離奇的事件,早產嬰兒被醫院宣告死亡之後還仍有心跳,經過搶救之後卻成了一名腦癱嬰兒!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可憐的早產嬰兒到底經歷了什麼!
  • 河南商丘調查市第一人民醫院早產兒「死而復生」一事,真相到底是...
    河南商丘調查市第一人民醫院早產兒「死而復生」一事,真相到底是什麼? 【河南商丘調查早產兒死而復生一事】據河南商丘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官方微信消息,針對網傳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7個月早產兒「死而復生」事件,商丘市衛健委9月1日發布情況說明,表示將按照《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有關規定,依法依規界定並追究責任,絕不姑息遷就。
  • 顧客被店內小浣熊咬傷 一紙《知情同意書》商家就能免責嗎?
    而當她想要商家承擔責任時,被店員以一份《知情同意書》拒絕。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場館方向成女士道歉,並表示將承擔成女士接種破傷風以及狂犬疫苗的相關費用。並表示以上內容在成女士入館前所籤的《知情同意書》中也有明確告知。最後為了安全起見,成女士自行去接種了狂犬疫苗以及破傷風疫苗。記者也從成女士入館前籤署的《知情同意書》中看到,「由於本店動物無任何傳染狂犬病的可能,本店將不會承擔任何客人因為個人原因去打狂犬疫苗的費用以及產生的其他醫療費用……」。
  • 顧客被店內小浣熊咬傷 律師:《知情同意書》免責約定應無效
    紅星新聞記者也從成女士入館前籤署的《知情同意書》中看到,裡面提到場館內所有動物均為人工飼養,且均已注射狂犬疫苗及內外驅蟲,同時每年定期強化注射狂犬疫苗,無任何傳染狂犬病的可能。對於顧客在進入前所籤的免責《知情同意書》,吳軍表示,這更多的是一個告知,「就是說如果你要體驗這個項目,要把裡面的風險以及雙方的權責進行告知,如果你願意玩,肯定會承擔一定的風險」。他們也立即對所有員工進行培訓,「就算有《知情同意書》,一旦出現這種意外情況,我們也要主動地去解決問題,而不是推卸責任」。另外,他們也將對《知情同意書》的條款進行調整。
  • 衛生法專家解讀手術籤字法律規定
    當醫生判斷患者具有剖宮產手術指徵時,就進入第二個方面的考量,即患者本人的意思表示。在患者理解醫生對病情、風險、手術方案等信息充分告知的前提下,患者籤署《知情同意書》表示理解並授權醫務人員實施該醫療措施。上述兩方麵條件都是要具備的。也就是說,剖宮產不是產婦想剖就可以剖的,必須符合醫學上的剖宮產手術指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