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角伸展式練習,為啥後側伸直的腿,腳尖要向內扣?
瑜伽體式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三角伸展式、戰士二式,雙腳分開站立的姿勢,前側腳尖要朝向正右方(或正左方)。為啥後側伸展的腿,要把腳尖向內扣一點呢?
比如三角伸展式難點在於:骨盆側屈無力,脊柱隨之發生傾斜旋轉,上身、骨盆、雙腿無法保持在一個延展面上。其實極有可能和雙腳之間發力點不對有關係的。
這個體式是從髖關節處側屈,保持脊柱向最遠段延展。
比如身體向右側屈時,需要右側髖屈肌有力啟動,大腿前側肌肉發力,把膝關節伸直。同時右側髖要有力外旋,使兩側腹股溝充分伸展,避免右側骨盆向斜下方傾斜。
這股外旋的力量需要通過腳跟和腳外側向下壓實地面,腿外側發力作用於臀部,穩定骨盆。那麼腳跟向下踩實地面的力量,又需要腳踝外側肌肉伸展,腳底內側足弓上提,把力量向外側均衡。
但如果腳尖向外展,會出現什麼情況?
情況一:
按上圖:
1、左腳尖外展,重心向內偏移,足弓塌陷。
2、身體過多重心向右側集中,左腳下壓的力量較弱。
3、左腳底外側下壓地面力量弱,未有力地啟動左腿外側和臀部肌肉。
4、上身側屈姿勢保持時,左髖過於內旋,左側骨盆向右下方旋轉,脊柱隨之旋轉。
情況二:
按上圖:
1、腳尖外展,足弓內側塌陷,力量下壓地面。
2、右腳外側力量虛弱,右側腿力量缺乏。
3、過多重心偏移向左側,左側小腿過於下壓,髕骨壓力過大,造成膝關節超伸。
以上兩種現象顯示,當後側伸展腿的腳過於外展時,腳底內側足底會出現足弓塌陷,導致腳外側下壓地面力量減弱,於是啟動腿外側和臀肌的力量減弱。身體側屈,前側伸直的腿力量承受過多的力量。而為了穩定平衡,會造成膝關節超伸或髖內旋,這樣對身體的穩定性都會有影響。
我們再看後側伸展腿的腳向內扣一些,會有什麼情況出現?
上圖:
1、右側腳略向內扣,足弓內側上提,大腳趾有力伸展下壓地面。
2、腳底外側沿下壓地面,小腿外側肌肉得以伸展。
3、腳跟相對於腳尖向外轉,腳跟和腳底外側同時下壓地面。
4、右側腳底外側有力下壓,髖外側肌肉得以伸展,才能使左髖側屈的肌肉有力收縮,髖關節向左側側屈時,脊柱能更有效地向左側伸展。
5、左側大腿前側肌肉有力啟動,伸直膝關節。雙腳之間力量均衡穩定。
6、腳尖向內旋,髖關節外旋,兩股力量就像擰毛巾一樣作用於腿外側。使右側腿有力伸展,平衡雙腳之間的力量。
7、雙腳力量均衡,才能使骨盆穩定,如此脊柱順應骨盆的傾斜向遠端延展,上下側腰保持在平行線的位置中。
看身體前面,腳內扣,髖外旋,身體自髖關節處側屈,脊柱延展。胸廓遠離肚臍,胸部朝向正前方,雙臂向兩側有力有力伸展。
這樣去保持體式,即伸展,又穩定,還舒適,所以每個這個細節不可輕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