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跟大家分享一個站立扭轉體式—三角扭轉式。脊柱扭轉分為兩種類型,一是保持肩膀固定,骨盆配合脊柱轉動,二是保持骨盆固定,肩膀配合脊柱轉動。三角式扭轉式通過保持骨盆的中立位和軀幹轉動來進入體式。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轉動脊柱,如果因為身體僵硬導致脊柱的活動範圍受限,那麼生命就會變得非常有限,但如果脊柱變得強壯和柔軟時,你就會散發出健康的光芒。扭轉體式在獲得和保持脊柱健康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扭轉中軀幹左右兩側的肌肉一起工作,產生足夠的扭矩來轉動脊柱。這可以調節軀幹的肌肉,恢復脊柱兩側流動性和平衡,也能改善步態,增強四肢在日常生活中的力量。
#教你練瑜伽#
一、體式基本要求
1.站立於墊子前端,雙腳分開與骨盆同寬,並與墊子前端保留一個腳的距離,左腳向後撤出一大步,左腳掌外旋30°~40°,右腳尖朝前,雙手扶髖將骨盆擺正。
2.呼氣以髖關節為折點上身向前向下彎曲,雙手落於右腳兩側,在此要注意擺正骨盆,不要出現高低臀。
3.吸氣抬頭延展脊柱,呼氣左手下壓右腳內側墊子(初學者可手扶瑜伽磚,能力強可放右腳外側),右手扶右髖,上身向右上方扭轉,扭轉過程中注意骨盆保持不動,不要翻髖;左髖有意識的上提,同時右肩向後打開,找到兩股力量相互對抗的感覺;吸氣,右手臂向上伸展,扭轉頭部,眼晴看向右手。
4.收回步驟:吸氣準備,隨呼氣轉頭看地面,右手臂落下,吸氣收腹,雙臂帶動上身緩慢立直,呼氣手臂還原體側,將左腳收回。
二、體式注意事項
1.三角扭轉式和三角式一樣,也會創造出很多三角,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兩個腳腕和胯形成的三角(下圖紅色區域),它大致是一個等邊三角形。在理想的情況下,三角扭轉式和三角式的步長應該是一致的,但這對身體力量和柔韌性的要求很高。降階練習可以將雙腿的距離縮短一些,這樣可以給胯帶來更多的活動性,使脊柱的扭轉更加深入。如果能力足夠強,可以適當增加步長,甚至調整雙腳左右距離至右腳跟對準左腳足弓中心。
2.初學者或者腿部、臀部後側緊張僵硬的朋友,可以通過下方手扶磚降低練習難度以達到體式中的關節正位,確保體式功效。
3.脊柱扭轉的過程中,要注意保持雙腳根基穩定,骨盆擺正,不要出現高低臀; 左手接觸地面,但是不要把身體的重量放在左手臂上,身體向右手臂方向的天空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