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老街】爰求柔桑育春蠶 ——桑園街遺事

2021-02-17 精彩老城

1920年9月2日,直系軍閥吳佩孚率領著他的陸軍第三師進駐洛陽。就在這天,北洋政府任命吳佩孚為直魯豫巡閱副使(後來升為正使)。吳佩孚大規模擴建西工兵營,營房由原來的5000餘間,擴大到1.2萬餘間。吳又在公館街擴建房院百餘所,作為軍官住宅區。

1921年元宵節上午,洛陽晚清進士、民國河南省眾議員史保安,邀請吳佩孚到四眼井一帶品茶。四眼井在老城東南隅,其旁茶樓、酒樓林立。他們選了一家名為眾芳園的茶樓,這家茶樓的老闆是楊品迪。參加茶會的還有晚清進士林東郊、河南公立農業專門學校的教師常志箴(zhēn)等人。

常志箴,欒川人,早年家貧,童年時,其母以樹枝畫地,教其認字。及長,白天入私塾攻讀,夜則伴母繅絲。常志箴聰敏好學,曾到洛陽求教於史保安等大儒。1916年,常志箴考入設在省會開封的河南公立農業專門學校蠶科,1919年畢業後,因成績優異,留校任教。1921年寒假期間,他回欒川省親,回程路過洛陽,拜會史保安,恰逢史保安約吳佩孚、林東郊等問茶於四眼井。

吳佩孚知道常志箴是蠶科教師後,非常高興地說:「我在晚清時,曾考中過秀才,對《詩經》有些了解。你談一下《詩經》渉桑詩歌。」

常志箴答:「《詩經》共二十二首渉桑詩歌,展示了河畔溪旁桑林豐美的上古畫卷,留下了諸多『桑中之約』的美好回憶和民眾對和平生活的殷切嚮往之情!」

吳佩孚說:「洛陽為十省通衢,四通八達、地理居中,夫所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今我以重兵駐洛陽,則居中可以御外,宜於武力統一中華,致和平於天下。然,農桑為邦國之本,欲定天下,開萬世之太平,必重農桑。直隸、山東、河南三省,乃古代桑蠶重地,我擬成立直魯豫巡閱使公署蠶桑處,由你來擔任處長如何?」

常志箴答:「謝大帥栽培,必不辱使命!」

1921年農曆二月初二,直魯豫巡閱使公署蠶桑處在西工掛牌成立,該處的組成人員,除處長常志箴,還有不少技術人員。蠶桑處下設植桑、養蠶、繅絲、織染四科,全面指導直魯豫三省的蠶桑事宜。

蠶桑處成立後,為培育桑樹、桑蠶優良品種,在洛陽規劃了一處桑園。桑園選址在西北隅同化街南側,此處原為清代洛陽北大營的養馬場,後來成為荒地。

桑園建成後,也成為老城一處著名園林,吳佩孚經常到桑園,在這裡與洛陽名士品茶論道。桑園四周,重新規劃了街道。桑園東側,修建南北向的桑園街。桑園西側,修建南北向的建安街。桑園南側,修建廣川街,與吳家街相接。桑園北側,整修了原有之同化街。同化街是一條明清古街,有九龍聖母廟、三義廟。

1924年年底,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由於吳佩孚的部將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直系軍隊大敗,吳佩孚南逃湖北,在洛陽的直魯豫巡閱使公署蠶桑處解體。桑園被省立第三農業學校接收,成為其實習基地。

省立第三農業學校位於老城察院街的南察院舊址,1910年此處建河南府中等蠶桑學堂,1914年改為河南省立洛陽甲種農業學校,1923年改為省立第三農業學校,1927年改為省立第三職業學校。同年底,察院街改名為農校街。1943年該學校更名為省立洛陽高級農藝科職業學校。

由於桑園一帶環境優美,不少名人在桑園周邊建立宅第,最有名的是梁文淵。梁文淵是宜陽縣人,辛亥革命元老,民國初年任國會眾議員,後擔任陝西銀行監督等職。1935年,梁文淵辭職回洛陽,在同化街南側、桑園街東側建立私宅。

1936年10月,中共豫西臨時工作委員會成立,梁文淵加入共產黨。1937年9月,中共豫西工委改為中共豫西特委。中共豫西特委的聯絡處設在梁文淵的宅第,梁文淵為負責人。劉少奇曾經多次來到洛陽,在梁家開過特委會議,傳達中央指示,對豫西地區的抗戰工作作出部署。

1937年,在桑園北側建立了著名的華樂舞臺。1941年秋,豫劇名演員常香玉、湯蘭香在此演出《西廂》《秦雪梅》等六部戲。

桑園街一帶,是洛陽當代醫藥工業的發源地,在中原醫藥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民國初年,受到西醫學的影響,祖國傳統醫學受到巨大的衝擊,但是這也刺激了中醫製藥的發展,在天津等地出現了一些專門從事中藥製劑和生藥炮製的工廠。

當時,洛陽藥店眾多,但採取的都是傳統的前店後坊式,即臨街為藥店,後院為藥材加工作坊。1931年年初,洛陽德泰祥藥店掌柜張紹先,到外地藥廠考察後,產生了集資創辦製藥廠的想法。於是,他聯繫同裕源、太和豐、萬和源、泰生祥、四知堂、周南藥局、長春藥局等十多家藥店,集資購置製藥設備,並在桑園街租賃民房12間,又自蓋廠房4間,成立洛陽藥業公共製藥研究所。

當年5月6日,研究所投入生產,生產的第一味中成藥是金鹿丸。當天,按照傳統舉行了隆重的宰鹿儀式,邀請了洛陽城內外同業各店經理和中醫名流觀禮,周南藥局掌柜王生甫宣讀了他寫的《宰鹿祭文》。此後,該所先後利用古方和民間驗方,研製生產了30餘種藥品。

該所炮製的中成藥質量上乘,療效顯著,很快打開市場。藥品說明書上均印有:配製公共監察,存心唯天可表。藥品遠銷東北、西北數省。

1954年,洛陽市人民政府決定以洛陽藥業公共製藥研究所為基礎,利用已毀於戰火的桑園舊址,建立洛陽民生製藥廠。不久,洛陽民生製藥廠在桑園一帶建成,成為當時中原地區最大的製藥廠之一。(來源:《洛陽日報》)

責編 | 喬永峰

審核 | 王   敏

籤發 | 薛萬超

相關焦點

  • 南海桑園圍,900多年來這樣守護著我們……
    昨日(12月8日),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第71屆國際執行理事會線上會議公布了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佛山桑園圍成功入選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成為廣東省第一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此次佛山桑園圍申遺成功,與四川都江堰、陝西鄭國渠、廣西靈渠等齊名,實現佛山市世界遺產「零的突破」!
  • 《詩經●桑中》:爰採唐矣?沬之鄉矣
    爰採唐矣?爰採麥矣?沬之北矣。雲誰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爰採葑矣?沬之東矣。雲誰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9)桑中:地名,一說桑林中。(10)要(音邀):邀約。(11)上宮:樓也,指宮室。一說地名。(12)淇:淇水。 (13)葑(音封):蔓菁菜。
  • 「誦讀經典」雨濃:《桑中》——爰採唐矣?沬之鄉矣
    「誦讀經典」雨濃:《桑中》——爰採唐矣?爰採唐矣?★點擊收聽誦讀音頻★桑中【作者】佚名【朝代】先秦爰採唐矣?沬之鄉矣。雲誰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爰採麥矣?沬之北矣。雲誰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爰採葑矣?沬之東矣。
  • 建桑園前期如何進行土壤改良?
    在南方大部分蠶區,一年可以養蠶4次,春蠶、晚秋蠶所用的時間相對長些,需要40多天,而夏蠶、中秋蠶所用的時間相對較短,只需要30多天,這與種植其他農作物相比,見效時間是很有優勢的。種植桑樹屬於一次栽種,多年連續收益的,再加上一年可以養蠶多次,投入成本相對可控,操作難度不大,這也是多地種桑養蠶的主要原因。
  • 《春蠶》中國第一部寫實電影
    《春蠶這部以浙東杭嘉湖養蠶農家破產實況為主的電影,為了求真,特別從浙江農村中請來熟諳育蠶的老農做顧問,並在片廠搭起了育蠶房,實際錄下每個養蠶的步驟及細節。這種仔細及對工作的敬重,使《春蠶》幾乎成了一部「養蠶工作紀錄片」。
  • 中江縣:荒山變桑園 「電梯公寓」養小蠶
    在基地裡,四川鍵博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俊向村民介紹桑園管理要點。  近年來,中江將蠶桑業納入「2+2」農業產業規劃,計劃到2022年在16個鄉鎮發展現代蠶桑基地12萬畝。在發展蠶桑產業這條路上,青槓村跑在了前頭。
  • 為什麼是桑園圍?
    這條毫不起眼的土路,正是吳建新要找的桑園圍吉贊橫基。研究廣東農業史30多年,他探訪了桑園圍數十次,只為了解桑園圍的前世今生。而這是一段長達九百年的歷史歲月,字面意思上的「滄海桑田」就在這片水土上演繹。在1924年,位於下遊的順德龍江鎮終於增建歌滘、龍江和獅頷口三座水閘,讓桑園圍真正成為「閉口圍」。1985年,桑園圍又與樵北大圍聯圍合併成「樵桑聯圍」,實現了統一的防洪規劃設計與管理。至此,「桑園圍」正式成為了一個歷史地名。桑園圍。
  • 亳州老城有一條老街,雖名爬子巷,卻是一條金融街,擁有30家錢莊
    #90後旅行#亳州老城有一條老街他為了讓母親吃飽飯,每天都要爬行數萬步,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殘疾兒子硬是堅持著來侍奉自己的母親,直到母親辭世,當地人也被他的孝心所感動,因此就把殘疾兒子出門爬行的這條街給取名為「爬子巷」了。
  • 大興安定鎮古桑園開園 遊覽品桑須提前預約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5月19日,北京大興安定第十九屆桑椹旅遊文化節在安定鎮御林古桑園如期開幕。本屆桑椹節以「桑海甜園 安定印象」為主題,綠色生態和古桑文化的深度融合,展現了大美安定的獨特魅力。遊客可提前一天在「北京安定御林古桑園」微信公眾號上實名預約購票,入園前需要先出示預約碼和健康碼,並接受體溫測量。為不會操作的老年遊客,桑園專門組織志願者提供指導服務,同時優化了進園流程,方便遊客入園。桑園內增加了志願者流動崗位,對遊客的不文明遊園行為和聚集等現象加以勸阻。
  • 世界級遺產廣東桑園圍的「前世今生」
    中新社廣州12月9日電 題:世界級遺產廣東桑園圍的「前世今生」作者 王堅 嶽隋軒「桑園圍的發展史是歷代佛山人與洪、澇、潮等災害鬥智鬥勇的歷史。」歷經900多年風雨洗禮,桑園圍至今仍保障當地的灌溉供水和防洪排澇安全。堤圍和閘竇等水利設施保障了農業發展,桑園圍歷史上灌溉農田達20多萬畝,人們大量種植水稻等糧食。清代嘉慶年間,桑園圍成為「近省第一沃壤」「粵東糧命最大之區」。截至2019年,仍有6.2萬畝農田耕地受桑園圍保護。
  • 安徽「落魄」的老街,曾經被稱「小上海」,如今「涼涼」沒有人影
    現在的人們喜歡懷舊,喜歡去一些老城市,去老城遊玩,尋找歷史足跡,現在的老城市也是很受歡迎的景點,老城有歷史氣息,有文化底蘊,還有我們要尋找的蛛絲馬跡。舊城不僅僅是一個歷史的地方,商人云集之處,更是一片輝煌與繁榮。
  • 一個高尚的妓女引發的《詩經》解讀:《桑中》的約會究竟採了什麼?
    ——《詩經·桑中》講稿柯小剛(無竟寓)2015年春講授於同濟大學根據李瑜蓉聽課筆記整理         爰採唐矣?沬之鄉矣。雲誰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採麥矣?沬之北矣。雲誰之思?美孟弋矣。
  • 比平江路、山塘街淳樸,相城這條破老街,才是千年姑蘇的江南原鄉
    千年時光過去,難能可貴的是,蘇州至今仍基本保留著當初的吳 國都城總體形制,尤其是在蘇州古城區,依然留存著「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作為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古城,蘇州自然有著許許多多的老街。其中,尤以平江路和山塘街,最為著名。
  • 觀瀾老街,一個讓人發胖的地方
    紅樓,原來的「公益酒家」。地址:龍華區觀瀾東門街與眾安街交匯處 - 北京風味 - 悄悄搬走的路邊攤老城現在也多了蠻多新店,例如這家主打桃膠椰子凍的店。街口的匯食街,印象最深就是各種路邊攤,到處都是吃的,人擠人,只剩一條路走。
  • LOOK | 這,就是觀瀾老街
    似乎每個老城都有自己的榕樹頭,觀瀾古寺前的榕樹有100多年的歷史了。以前還聽說過,要是摘這棵榕樹的樹葉,晚上會做噩夢。住在老墟裡的人們都陸續搬走了,還剩下這家理髮店還開著。只要去剪頭髮,5塊10塊,隨意給。
  • 冬日來北海老街,感受不一樣的美好
    北海老街是一條有近二百年歷史的老街,始建於1821年,初建時稱為昇平街,位於外沙橋頭的三婆廟往東至金魚巷口路段,寬約4米,全長約200米。清朝道光元年昇平街始有外來移民自西往東建造商鋪,清鹹豐五年,珠場司移駐昇平街,負責行使治安、稅收等職權。清光緒年間的廉州水師行臺、龍門協臺、常關以及清末至民國初年的釐金廠亦設於昇平街。
  • 莎車喀贊其街迎來朝陽
    街的後半段聚集著賣地毯的商人,女主人含笑坐在店鋪門前,招呼著南來北往的客人。  喀贊其街的早晨就這樣醒來。這條位於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的老街曾經連接著回城和漢城,來往的足跡記錄著歷史上兩個民族之間的相處。後來,它以鐵鍋、銅鍋製作聞名,成了莎車老城區和新城區的連接處,也是各民族嵌入式居住的地方。
  • 玉林這些老街小巷,老城最原味的風情,見證年代的風雲變幻,世事滄桑!
    老街小巷的確是玉林老城的風情之一,好像提起老玉林城就會想到那七拐八彎小巷連接著歲月斑駁的老街。 老街 老一輩人的回憶 將歲月深藏在老街上
  • > 復刻回憶①三墩老街
    這條老街,名為"三墩"。 老照相館、古玩店,曾經也是老街的招牌。在智慧型手機還未普及、電子產品不曾發達的時光裡,老街的人們都曾在這裡留下過歲月的記憶。。
  • 泰州老街內街人行道改造完成~
    近日 走在泰州老街上的市民遊客 是不是覺得路面更平整了呢? 為提升泰州老街的遊玩體驗 滿足不同市民遊客的需求 市文旅集團對老街 進行了升級改造 一起來看看吧 改造前 老街內街地面原為大塊面仿古石塊,雖是仿古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