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 Rinka 在微信上和我痛訴她在北京某家日料店的遭遇,開價¥3580/位,做好了被坑的準備,也沒想到能坑這麼慘,食物和服務大型迷惑現場。
我從沒見過她發脾氣,只能以親身經歷相勸,不要在北京吃日料,會變得不幸……
第一個印象分加在菜單上,見太多日料店強行用假名寫出一串蹩腳日文,藏雪給出一張漂亮的書法菜單,書寫習慣與表達相當標準。
古北日料拼的是性價比,人均過千的店就不是很多,藏雪一上來就開出 ¥1980 的價格,看看能吃到些什麼?
「割 烹」指的是刀工與烹煮,藏雪開場即是刺身,走菜節奏舒服,接連四碟,一共十種生魚部位——來自愛媛縣的蜜橘鯛魚甘甜清爽,冬季的鰤魚油脂細膩如回溫的黃油,金槍魚和海膽也放進第一章,食材相當有誠意。
驚喜的是兩貫壽司,米與醋入味溫和,有著刺激的酸氣和脂香,小露一手已展現師傅的手握功夫,建議開個壽司專場。
我喜歡基本功紮實又有想法的師傅,在傳統日料邊緣來回試探,藏雪的主廚屬於這一類型,展示完「割」的食材水平,在「烹」的章節有所創新。
葛粉打的松葉蟹丸子,與菊花舞茸一起做成湯,擁有粘糯鬆散的口感,很是暖人。
燒熱的小土鍋,咕嘟咕嘟著上桌。
深秋甲魚的品質很好,於是將甲魚裙邊與鱈魚白子一起烹煮,甜味的湯底,脆彈的裙邊肉與奶油般的爆漿質感。
最中餅也比別家華麗,無論米殼還是夾心。
酒:試試這一瓶同名店酒🍶
藏雪在岡山找到風格匹配的酒造,訂製了同名的純米大吟釀,入杯花香濃鬱,甘味在口腔打轉,餘韻清爽。
古北日料少有這麼貴的,上海日料也少有能這麼飽的,一餐吃下來,半數都是硬菜,在食材和基本功紮實的基礎上,師傅不斷投出變化球,成功得分!
相比割烹,我壽司吃得更多些,這也是一家新鮨店👇
兩位壽司師傅分別來自深圳晴空和銀座小野寺,價格也按名店標準,¥1980包含5道酒餚+10貫壽司。
超大碗的茶碗蒸,稻草煙燻的鰆魚,醋拌鱈魚白子……五道酒餚樣子簡潔,不爭眼球,功夫都在刀工和味道上。壽司:乾淨精準的本格派🍣
壽司環節,兩位年輕師傅切魚手握,逐個遞上,節奏流暢。甜品:穩當利落的收尾🌰
最後的玉子燒,溼度適中,質地綿密。
大概是師傅出自晴空和小野寺的關係,整體風格對我來說有幾分熟悉,簡練乾淨,不留冗筆,年紀輕輕又有財力加持,也許是滬上日料明日之星。
國內日料店趕上風口,新店一上來就 1980 了。但是客人也吃明白了,東西如果不夠好,最多只能割第一茬韭菜,這麼看來上海是比北京靠譜些。
說回開頭那家北京日料店,我問 Rinka 寫完差評有沒有解氣,她說:「這家到關門我才能解氣。」
🍱割烹 藏雪
紅寶石路188號古北soho廣場102室
🍣鮨 裕澤
成都北路333號招商局廣場1層110室
🍢宮田:我最愛的烤串店
🍵晴空:來自深圳的日料
🍤天吉:超難約的天婦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