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都是小康發言人丨詞說小康——穩就業

2020-12-25 瀟湘晨報

就業,一頭連著老百姓的「飯碗」,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江蘇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從政策扶持到資金補貼,從平臺搭建到技能培訓,打出系列「組合拳」,穩住就業基本盤,力促百姓端穩「飯碗」,連續三次獲得國務院的表揚激勵,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了人社力量。

本期「咱們都是小康發言人——眾說全面小康系列微視頻」邀請到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顧潮解讀小康關鍵詞——穩就業。

【來源:中國江蘇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發言人說小康」有水百業旺——專訪水利部新聞發言人耿六成
    央廣網北京9月14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在跑好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一公裡」的過程中,中央部委發揮著重要作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以及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嚴峻的世界經濟形勢,各部委如何篤定前行,精準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攜手奮鬥奔小康——2020,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
    說著說著,杜文文的眼睛又笑成彎月牙。  全面小康,是一個個家庭夢想成真、笑顏綻放的鮮活故事,是千千萬萬中國人不懈追求、改變命運的奮鬥歷程。  北京西部,已有百年歷史的首鋼實現了從傳統鋼廠向創新園區的轉變。在42歲的首鋼員工姜金玉眼中,全面小康是工廠搬遷後越來越好的環境,是服務2022年冬奧會後越來越多的發展機遇,是自己從一名天車工變身園區講解員後越來越舒心的生活。
  • 【決勝全面小康】張義鵬:穩就業強產業 防返貧促增收 紮實推進漫江...
    主持人:您正在收聽到的是長白山旅遊交通之聲為您直播的系列節目《決勝全面小康》。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他帶領駐村工作隊,因地制宜,精準開發扶貧公益崗位,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和村集體經濟項目,一面促增收、推進產業扶貧;一面穩收入、推進務工就業,讓貧困戶有了穩定可持續的增收致富產業。下面請張書記介紹一下池南區漫江村在穩就業強產業、防返貧促增收、抓基層黨建、樹文明風尚等方面的工作——主持人:張書記您好!
  • 群策群力衝刺全面小康
    晚報訊 12月18日、21日,崇川區一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三次會議,聽取區政府關於國有資產管理、安全生產、汙染防治情況,全面深入了解政府推動全面建成小康所取得的成績與成效,進一步凝聚力量、落實責任,群策群力衝刺全面小康
  • 在河北廊坊,聽見小康生活的幸福之聲!
    就業脫貧交響曲,唱響群眾致富「大合聲」受疫情影響,今年就業形勢較往年更加嚴峻,廊坊市按照中央和省市關於「六穩」「六保」部署要求,充分發揮人社職能優勢,精準施策穩就業促創業,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夯實穩定脫貧基礎。
  • 王小康
    王小康:對,前一段時間咱們中央二頻道報導了浙江沿海一個小鎮的汙染,三家企業還是四家企業汙染,是典型的只汙染不治理,他導致那個地方的環境已經不可再修復,這是第一個。王總,您看咱們做了好多很專業的判斷。但是我覺得這個挑戰不僅是對中節能的挑戰,它也是對地方政府,對我們經濟發展的一種挑戰。在應對這個挑戰過程當中,我們通過中節能這樣的產業發展,能夠給地方政府帶來什麼好處?給當地的居民帶來什麼好處,您能不能說個形象一點的例子?
  • 「讀懂我們的全面小康」綠色,全面小康的鮮明底色
    向世界展現綠色繁榮的中國範式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進展,其中「綠色小康」建設成效顯著。在推進全面小康建設過程中,為什麼要格外強調「綠色小康」的建設?潘家華:如果說生態的內涵是尊重自然、和諧共生,強調的是天藍、水清、地淨,旨在回歸本色、凸顯底色,綠色的內涵則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要求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高產出、高效率,重在增綠行動、實綠績效。如何歸本色、顯底色,需要手段和工具;距本色有多遠、與底色差多少,需要測度和量化。
  • 靖遠縣:小康路上踏歌行
    由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公司、甘肅新媒體集團和靖遠縣委縣政府共同組織舉辦的靖遠縣脫貧攻堅主題成就展,分「概述」「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易地搬遷」「民生保障」「幫扶工作」「先鋒力量」「精神扶貧」「結束語」等九大板塊,通過大量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全面展現「全縣整體脫貧摘帽、生態治理大見成效、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城鄉面貌明顯改觀」的靖遠新面貌、新風採。
  • 聽,鹿城的小康故事!
    今天起,市政府新聞辦正式推出「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陸續邀請各縣(市、區)主要負責同志介紹各地小康社會建設的相關情況。
  • 南京雨花臺區交出亮眼「小康答卷」
    全面小康路上,雨花臺區交出了怎樣的答卷?9月10日,南京市委市政府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雨花臺區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相關情況。 △發布會現場 上半年GDP增速位居全市第二 雨花臺區區長張連春介紹,今年以來,面對新冠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壓力,雨花臺區聚焦「六穩」
  • 小康 我來了|天天都是喜笑顏開 89歲老人還想過30年小康生活
    紅網時刻記者 陳彥兵 何青 李璐 長沙報導走進長沙市雨花區左家塘街道的牛角塘社區,主路上貼滿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標語,每家每戶陽臺都種滿了花草,居民們在院子裡聊著天,歡笑聲不時傳入記者耳中……「我現在過得非常好!」「老有所依,老有所養,這就是小康生活。」
  • ...就業穩收入高 我的生活奔小康丨普安縣九峰街道保衝村村民尹朝榮
    幸得有國家幫扶我們的好政策,才得以撂下「重擔」,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尹朝榮(右)和幫扶幹部合影記得是2014年,孩子們都還在讀書,我的母親當時已經85歲。妻子的疾病來得太突然,猶如晴天霹靂,讓我們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 外賣騎手崔大偉:一人就業,全家小康
    說到這裡,外賣騎手崔大偉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喀左全稱是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古稱「利州」,隸屬於遼寧省朝陽市,地處遼寧省西部朝陽市南部、大凌河上遊的丘陵地區,曾是遼寧省15個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崔大偉是一名退役軍人,小家庭出現變故那年,兒子才2歲,老父又年事已高,在這個小縣城裡做什麼工作既能養家,又能照顧老人孩子,讓大偉這個七尺男兒犯了愁。
  • 百位人大代表話小康丨陸炳興:情系民生「牽線人」 攻克小康...
    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為全面展現人大代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使命擔當,「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江蘇人大發布、新江蘇客戶端、中國江蘇網特別策劃「百位人大代表話小康」活動,面向全省五級人大代表徵集相關稿件,並將擇優精選100篇同步推出。今天推出第二十三篇,敬請關注!
  • 「沙畫繪小康」小康點亮生活 看貧困戶李雲鵬如何綻放生命之花
    此前報導:【沙畫繪小康】小康承載初心兵哥陳堃源助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沙畫繪小康】小康屬於人民井岡山神山村的華彩蝶變【沙畫繪小康】小康源自奮鬥支月英:一生只為一事來【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戰決勝之年。
  • 小康催人舞 幸福入夢來——嶽陽經開區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紀實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年夢想觸手可及;越是接近目標,越是奮力爭上遊。「小康先行者」嶽陽經開區定位新時代謀劃,對照新要求精準落子,在決戰決勝階段蹄疾步穩,奮力書寫高質量全面小康的喜人答卷:今年三季度,該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程度達97.1%,在嶽陽市一類縣(市、區)中繼續名列前茅。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會昌:產業興道路暢 增收致富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會昌:產業興道路暢 增收致富奔小康 2021-01-14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順市:搬出大山奔小康 走向幸福新生活
    在安順,部分山區群眾生存環境惡劣,靠山難吃山,山上都是生態林,不能砍伐,換不成錢。山貨運不出,產業起不來。山路崎嶇遙遠,山裡的孩子上學難。更愁的是看病難,小病拖,大病扛。重重大山像一道道屏障,貧困趕不走,小康進不來。  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搬出大山,築夢小康路,這是許多山裡人的夙願。
  • 小康鐘樓,「一」路走來的記憶
    第一次開公司 在鐘樓創業起步 每個人的記憶裡,或多或少都有一段關於過去與現在的小康故事2019年,鐘樓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1598人,大部分在小微企業就業。
  • 小密茶鋪就小康路
    編者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承載著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夢想。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砥礪奮進、奉獻拼搏,把這一美好夢想融入到一個個可感可知的小康故事裡。本報今起推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專欄,講述我市幹部群眾勠力同心共建美麗家園、共創美好生活的小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