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跨越性別的限制,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

2020-09-14 一隻飛翔的羊

由紐西蘭導演妮基·卡羅執導的影片《花木蘭》講述了木蘭不畏艱險、克服重重阻礙,替父從軍、保家衛國的故事。

這是一部改編自同名迪士尼動畫的電影,故事源自中國古代傳說,片名看似簡單到毫無新意,但還是引起了很多女性的共鳴,甚至有女性同胞表示:有一種內在力量被喚醒的感覺。

或許,我們有這種「快感」體驗,正是因為從這部電影中看到了女性身上攻擊性的部分。

1一身戎裝,又美又颯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花木蘭是四大巾幗英雄之一,她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參與北魏出擊大漠,兵伐北虜的故事流傳千古。

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被再度搬上大銀幕,「神仙姐姐」劉亦菲終於落入凡塵,扮演了一回英氣逼人的「女戰士」。

花木蘭

此女不凡,是世人心中的「傳奇」,是巾幗和鬚眉眼中公認的「英雄」。

電影開場的第一個鏡頭,在一片祥和的圍屋內,年幼的花木蘭拿著一支竹竿上躥下跳、飛簷走壁追趕一隻雞。她打翻了祠堂的貢品、踏碎了鳳凰的翅膀,甚至險些從屋簷墜落,最終還是把那隻雞趕進了雞籠。

一名男將領,率領徵兵隊進了圍屋。他替朝廷和皇帝傳達指令:「村民們,我們遭到了北虜的入侵,戰火四起,每戶人家需要派出一名男子充軍。」這座圍屋內家家戶戶都有年輕力壯的男人出來接旨,唯有花家是年邁的老父親出來領命。

在花父接過聖旨的那一刻,因患腿疾不慎跌倒。為了保護年邁的父親,為了維護家族的榮耀,花木蘭趁著父母、妹妹熟睡之際,半夜偷拿了父親的寶劍、披上了父親的盔甲,拿上一紙「徵兵令」便出了圍屋、入了兵營、上了戰場。

在與北虜的廝殺中,第一波敵人被弓箭手擊退,將領下令:「左側方陣,衝啊!」花木蘭一聲怒吼、策馬奔騰、拉弓射敵的姿勢簡直帥到爆。

宏大場面的「人為製造」,那一身戎裝的造型應該是整部電影的「點睛之筆」。

「神仙姐姐」劉亦菲,不愛紅妝愛武裝,女扮男裝、一身戰甲的形象,夠颯、夠美。

愛武裝的花木蘭

2、女兒身,為何要扮上男人裝?

在電影中,木蘭平日裡衣著樸素、不施粉黛。但因為到了適婚年齡,被逼相親,在母親的一番「捯飭」下,昔日的「灰姑娘」變成了「花姑娘」。

只見她一襲紫衣,長發挽成高聳的髮髻,身材婀娜、妝容精緻、楚楚動人,就連老父親見木蘭從閣樓中走出來,都不禁感嘆道:「老天有眼,讓我今生能見到如此嫵媚的女子,今天無疑是我們花家的大日子!」

紅裝花木蘭

當木蘭提著裙角和妹妹在圍屋中央聊天時,在一旁拾掇蔬菜的婦人都驚呆了,手中的菜葉散落了一地。

可見,少女木蘭「盤兒」有多靚、人有多美。

為什麼本該「對鏡貼黃花」的年紀,木蘭要女扮男裝「萬裡赴戎機」呢?

在男權社會,根植於人心的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女主內、男主外」,「男人就應當殺伐決斷、孔武有力,女人就應該溫柔如水、小鳥依人」的傳統觀念。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女性的內在力量是被抑制的。女性想和男性一樣拋頭露面、踏入學堂、徵戰沙場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幻想。
所以,才有了世人皆知的祝英臺,女扮男裝求學,與梁山伯同窗三載,對方不知她是女兒身,一次拜訪才得知其真實身份。最終,倆人化作一對彩蝶,雙宿雙飛的悽美愛情故事。

此外,穆桂英掛帥、沈復愛妻陳芸女扮男裝,陪其出門遊玩這類故事也是舊時代女性反抗男權社會,彰顯自我的證明。

在那個年代,女性潛在的攻擊性被壓抑了。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颯爽英姿

被壓迫的女性群體,也需要不一樣的「男性體驗」。

「女扮男裝」是女性一次「心靈叛逆」的表達,它給了女性一個被允許和認可的「男性身份」。

雖然這個身份是虛假的、暫時性的,但這個虛假的「外殼」可以保護她們,為她們創造更多的機會、更大的舞臺。

3、男女攻擊性表達的差異化

在電影中有個很有意思的橋段,初入軍營的花木蘭和「男性隊友」們一起吃飯,討論對女人的喜好。一個男兵說道:「我喜歡豐滿的女子,還要有結實的大屁股!」另一個男兵說:「我喜歡親吻櫻桃小嘴的女子!」

而花木蘭的回答是:「我理想的女子要勇敢,而且要有幽默感,還得聰明……」

男人們可以無拘無束,公然用「情色」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欲望和攻擊性,可木蘭即便藉由男性身份,如此坦誠地表達自己,她的聲音也很快被男人的嘲笑和鄙夷「淹沒」。

男女從未真正平等,這是電影中的事實,也是現實世界的真相。
女權運動的先驅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寫道:女性是第二性,排除在男性以外的「他者」。權力歸於男性,女性僅僅是附庸。附庸的庇護來自權力,歧視也來自於權力。事實就是如此,誰家生了女兒也還是嘆惋一陣兒。連在性交中,女性都是處於被動和守勢,像個容器,收納男性的欲望。

即便幾十年過去了,但是現實也不如波伏娃期待中的那麼樂觀。在家庭、職場、社會領域,依然存在著看不見的性別歧視。在職場,男性通過攻擊性可以獲得更多的權力和自我價值感;在職場外,他們也能藉由抽菸、喝酒、桑拿、搓麻將、「飈髒話」等多種娛樂、休閒方式緩解壓力,釋放攻擊性。

而女性則恰恰相反,她們往往用攻擊性來表達失控。大部分女性主動或被動選擇壓抑自我、收斂「銳氣」,拖著疲憊的身體在家庭和職場間尋求平衡感,在忙碌的間隙「擠出」一點時間和空間給自己。

相比較而言,男性表達攻擊性的方式更直接、更具多樣性,而女性則更趨於退讓、隱忍,她們表達攻擊性的方式更含蓄、隱晦,容易轉向自身,產生負罪感。

沙場上的花木蘭


4、釋放攻擊性、活出真自我

在影片中,有很多女性,包括媒婆在內的很多中老年女性都塗著厚厚的脂粉、戴著沉重的頭飾、穿著並不舒適的衣服穿梭於人群,就連武功蓋世、神力無邊的「女巫」也是戴著面具,僅露出半邊人臉面對觀眾。

這些女性隱藏了「面具」之下的「真實自我」,她們不敢釋放天性,在生活中呈現的只是一個精心包裝過的「假自我」。

而「女巫」這個角色則被迫「閹割」了自己「真」與「善」的一面,把攻擊性完全當成了破壞力。

但導演還是讓我們看到了女性活出真自我的「一線曙光」:

在和北虜交戰的過程中,花木蘭所在的北魏騎兵營遭到反擊,隊友死的死、傷的傷,紛紛落馬、撤退,到最後,只剩下木蘭一人拿著弩,騎馬追殺北虜敵軍。

她來到了一個魔幻之地,被「女巫」(鞏俐扮演)幻化的老鷹襲擊在地。「女巫」現身,一番搏鬥下來,她問了木蘭兩次:「你是誰?」花木蘭都假裝鎮定地回答:「我是花軍,中軍士兵。」無奈謊言早已被識破,「女巫」給木蘭下了最後「通牒」:「不敢做真正的自己,那你就去死吧!」

結果,花木蘭被對方的「飛鏢暗器」擊中,當場斃命,但有家族的「圖騰」——浴火鳳凰護佑,假的「花軍」死了,真的「木蘭」活了。

另一個自己

那一刻,木蘭透過父親的寶劍看到了自己的臉,讀懂了那個奧妙的「真」字。

花木蘭毫不猶豫,策馬揚鞭,返回戰場,手持長矛、拔劍殺敵。當她丟盔棄甲,一襲紅衣,長發迎風飄散的瞬間,她找回了自己的真實身份。

只是這一次,她在一場完全屬於男人的大戰中,充分釋放了自己內在的攻擊性,戰出了花木蘭的「真本色」。

男性的一面

釋放另一個自己

溫尼科特說過,每個生命都宛如一個氣泡,若想在這個世界上彰顯存在,就要擴張氣泡的大小。所謂攻擊性,就是氣泡擴張之動力的直接展現。

天使般的花木蘭

攻擊性就是生命力!

我們女性要想活出自我,最正確的姿態是:不遮不掩、不畏懼、不退縮,在男女公共的地盤上釋放攻擊性、活出新的生命力。

脫掉偽裝、掙脫束縛、跨越性別的限制,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

相關焦點

  • 花木蘭——性別角色是什麼?
    一個嬰孩從一絲不掛地降生,到成長為男孩女孩、男人女人,表現出符合社會期望的性別品質特徵、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來源於生物因素和後天社會環境的雙重影響。「性別社會化」是指個體逐漸理解和獲得社會對男性和女性所設定的行為標準或規範的過程。從小,男孩和女孩就不一樣:穿的衣服不一樣、玩的玩具不一樣、遊戲夥伴不一樣,連玩的遊戲也不一樣。
  • 孩子,希望你能活出自我、活出精彩、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你的這一舉動引來了無數人的回頭觀望,你發現別人在看你,居然說道:趕緊拿出手機給我拍個抖音呀,說不定我就火爆了,你也有粉絲了哦,那人爆笑……認識你的人都說你微胖,當然咯,為母我覺得你剛剛好,每次有人勸你減肥的時候,你總能接上套路的說道:首先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總不能因為你們說我胖,我就用減肥來折磨自己的身體吧!再說我現在正長身體呢,等我長大了我就減肥,行了吧?
  • 跨越性別的美之胡瀟靈
    世界上有一種美,不論性別,但是往哪裡一站,就讓人感覺十分美好。這種美在我個人看了這是一種很高級的美感,歡迎來到南風新開的專題《跨越性別的美》圖片是胡瀟靈第一次見到胡瀟靈是在sci謎案集裡他飾演趙禎他的出場真的驚豔到我了寫真寫真寫真寫真寫真寫真這張真的很文藝。
  • 《重返狼群》:活出你獨一無二的人生
    之前寫過一篇:《重返狼群》:任何生命都有權利活成自己本來的樣子,這次又看了《重返狼群》的最新版,裡面有更多精彩的細節,實在太愛了。2020年我讀過的書裡邊,最喜歡的一本就是《重返狼群》,它賺足了我的淚水。
  • 李嘉欣與兒子合照太親密引熱議:跨越親情的性別,表達方式很重要
    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會議告訴女孩子動作行為不能太過於粗魯,女孩子應該要溫婉一些;有教育男孩子在遇到困難時,要堅強勇敢,體現出男子漢的氣概,這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性別角色的教育。但是有許多父母由於過於愛子女,在日常生活中,這些父母常常會有許多跨越性別界限的行為。
  • 《花木蘭之大漠營救》花木蘭固然可敬,但我最心疼他
    由於神仙姐姐的花木蘭一再延期,我點來了這版《花木蘭之大漠營救》,想看看中國人自己拍的花木蘭是什麼樣子,沒想到,它卻給了我意外之喜。這樣的花木蘭當仁不讓的是「自殺小隊」領導者,也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她的身上閃耀著英雄的勳章和人性的光芒。但我今天想講述的主角並不是她,而是她的隊友、戰友、最佳拍檔—慕容狄。
  • 從花木蘭身上我們要學習的到底是什麼?
    當她以花軍的男兒身份展現自己,即使可以瞞天過海,她仍然活不出自己體內的元氣,展現不了最肆意灑脫,英姿颯爽的自己。因此在與鞏俐所扮演的女巫打鬥時,花軍被打敗了,但是當她以花木蘭的身份醒來時,她勝利了。劉亦菲在這個片子裡所展現的最美的花木蘭,其實是身著一身紅衣,披散著頭髮,勇敢迎敵的花木蘭。
  • 《翠絲》勇於活出自己,展現自己價值觀
    怎麼說呢,就是一種感覺,香港電影人人家就是比大陸人做得好,人家勤奮努力堅持,而大陸呢就出一些流量明星,大陸也有好的,但是寥寥無幾,不像香港已經成了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信仰。    這是一個敏感題材的電影,是講跨性別者的,裡面是其中一種,易性癖者。一開始我以為是同性戀的,易性癖不是gay,他們大多也是先天的,就是心裡認為自己是異性,這東西很複雜,要心理性別,生理性別,性取向,三位一體來分析,我他麼也不懂,同性戀大多是傾向性取向方面,易性癖大多傾向心理性別,只能解釋這麼多了,能力有限。
  • 16歲女兒還和爸爸「親嘴」,跨越「性別」的親情,表達方式很重要
    最經典的是《宮心計》裡面的馬元贄一角,一個眼神就能透露出這個角色的壞,不用一句臺詞。馬元贄這個角色的成功塑造使李國麟提名最佳男配角,在此之後他也塑造了很多性格迥異的形象。這樣一位男演員卻因與女兒的"親密關係"遭人非議。
  • 《女子的生活》跨越性別的自我:每個人都懷抱堅強與柔弱
    是男是女都無所謂,只要勇於發現自我,追求心中的熱愛,性別什麼的無所謂——因為我們要活出的是自己,而不是活出社會賦予我們的性別屬性。在電車站候車時,美紀想起自己離開家鄉的那一夜。作為跨性別者,自己的存在對家庭而言是一種負擔,是丟臉的事情,於是她主動拉開與家人的距離,不見面便不會彼此傷害。以為劇情即將進入煽情階段,但鏡頭一轉,美紀很快將自己拉回現實。後藤因擔心美紀而趕來香住,二人碰面後本要直接返回神戶,列車卻因下雪而推遲出發。
  • 跨越性別,悲喜交加,這是我們人類拍給自己看的電影
    在陳凱歌導演的藝術創作下,這個角色所散發出的迷人中性氣質遠超了「性別」這一概念,成為了無數影迷心頭上的經典熒幕形象。在影片開始沒多久,陳凱歌就用一句「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點明了整部影片的性別意識主旨。從被戲班子收養到開始在《霸王別姬》這一表演劇目中沉淪,程蝶衣的成長過程無一不在經歷著自我的性別角色定位。
  • 花木蘭定檔9.11,「歷史上」的花木蘭究竟為何會自殺而死?
    有人說是沒有,這只是一個虛構的歷史人物,但也有人說有,說是在古代是有花木原形存在的,只是可能不是花木蘭本身。但無論有還是沒有,這個人物本身通過民間的廣泛傳播肯定有著誇大的成分,最終才成就了這麼一個可歌可泣讓人敬佩的巾幗英雄人物形象。
  • 花木蘭,你太難了
    一開始因性別「出櫃」而被軍隊排斥的木蘭,靠著這個沒有任何證據的消息馬上就得到認可,被委以重任帶兵回首都,萬一女巫逗她玩的呢?片中似乎人人都可以徒手接箭,但是法力強大的女巫大人偏偏要用肉身替木蘭擋箭,一看就是導演要她死她不得不死。
  • 花木蘭定檔9.11上映,「歷史上」的花木蘭究竟為何會自殺而死?
    有人說是沒有,這只是一個虛構的歷史人物,但也有人說有,說是在古代是有花木原形存在的,只是可能不是花木蘭本身。但無論有還是沒有,這個人物本身通過民間的廣泛傳播肯定有著誇大的成分,最終才成就了這麼一個可歌可泣讓人敬佩的巾幗英雄人物形象。
  • 你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你自己而活,活出大愛,活出意義才懂得感恩
    很多人沒有清晰的目標,沒有人生的方向,偶爾有點小理想,很快又失去了動力,我們應該何去何從,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人生,首先,大家要清楚一點,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每個人有他存在的意義,存在即是道理,只有我們活出大愛,活出意義,才懂得去感恩這個世界,感恩某些人,感恩某些事等。
  • 活出英雄式的自己
    可是當他去參禪的時候,他覺得自己走火入魔了,開始產生「已經忍了好久的」感覺。 簡而言之,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自己認為自己不平凡。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個自己認為:「我哪裡輸給別人?」 你自己的偉大,它不是我認為的偉大,不是你父母認為的偉大,不是任何其他人認為的偉大,而是你自己想要的偉大。 你想創造你自己的獨特價值,你想創造你自己英雄式的自己,你渴望過一個英雄式的人生,這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靈的本質。
  • 跨越性別與年齡 盤點韓娛樂圈的真朋友
    下面,就與筆者一同起底跨越性別與年齡,韓國娛樂圈中的真朋友吧。  ▲IU與劉仁娜:相差11歲的姐妹情雖然相差11歲,但我們卻是跨越年齡的好姐妹。」  ▲鄭允浩與孫浩俊:兄弟情深而這時,允浩通過自己的經紀人幫助好兄弟孫浩俊出道,並為此默默努力著。  2013年,孫浩俊憑藉有線電視臺tvN電視劇《請回答1994》爆紅,成為韓國數一數二的實力派演員。此時,允浩應該比誰都高興。允浩在入伍當天,孫浩俊提前調整了行程送別朋友,兩人的友情更是感動的粉絲紛紛落淚。
  • 福瑞達UMT,打破限制 創造神話
    多年來,福瑞達美業陸續培育出多個業內知名護膚品品牌,2020年福瑞達美業跨品類布局,推出了彩妝品牌UMT,是福瑞達打造年輕創業型工作平臺的一次革新,融入新消費群體,創造受年輕人追隨的消費品牌的布局。打破世俗限制,彰顯個性。對於年輕人來說,品牌UMT是對無限制理想世界的一個想像,為新時代的年輕人立下了新的秩序,提倡一切創造的形式。
  • 黃齡:活出自己的風格
    《乘風破浪的姐姐》中,黃齡是我喜歡的姐姐之一,自成風格,不拘一格,不費力做什麼人設,正如她自己所說她把本色活成了人設,沒有什麼能阻擋她的本色。她是一位有靈魂的妖孽歌姬,她的唱腔是不可複製的,且無論是她的唱功還是她的魅力在內地絕對是獨一份,再難找出第二人。她的實力也是毋庸置疑的,當節目組問她,「歌紅人不紅是什麼體驗?」她完全沒被刺激到,底氣十足地答道:「我光靠作品就可以說話,總比人紅歌不紅好吧。」紅不紅對她而言遠不如作品質量好不好來得重要。
  • 《她世界》:女孩,請自信地擁抱人生,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本書作者是伊莉莎白·卡多赫和安娜·德·蒙塔爾洛,伊莉莎白是法國著名的記者、作家、紀錄片導演,擅長洞察現實背後的心理與文化等因素;安娜是法國心理治療師、培訓師,專注研究在文化因素的影響下,女性如何擺脫束縛,活出完整的自我的議題。這本書為女性打開了一扇自我認知的大門:我們只有正視自己的表現,了解前因後果,才能更好地做出改變。01你知道「冒充者症候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