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校長: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技能,是培養這4種軟實力

2020-12-23 騰訊網

在普通家長的眼中,我們希望孩子受教育以後,能擁有一項專業的技能!用句老話講,希望孩子有手藝,無論啥時候都「餓不死」!

但耶魯大學300多年建校歷史中,一位就任長達20年之久的校長理察·萊文的一番話,給人一種當頭棒喝的感覺!

耶魯大學校長理察·萊文曾表示:「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

讓人不禁想要發問,究竟什麼是真正的教育?耶魯大學校長理察·萊文又說到:

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那這種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的能力又是什麼呢?這就要提到耶魯大學教育方向,重點培養4種軟實力!

一、通識

耶魯大學校長認為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識」。什麼是「通識」?是指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為受教育的人提供通行於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

耶魯大學的教育通識是指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所以真正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出擁有自由精神,擁有社會責任和遠大志向的人。

二、獨立思考能力

耶魯大學提出培養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為終身學習能力打下基礎!什麼是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

所謂批判性獨立思考可不是批評比人,而是指對於眼見的一切,進行系統的評判,然後做出最好的決策和判斷。尤其是對於所謂「眼見為實」的事,更要進行判斷。

如果沒有批判性獨立思考那我們還可能在「地心說」的思想下生活,這個時代就不會發展,也不會進步!那如何培養孩子這種獨立思考的能力呢?

在美國,老師會教孩子提問,提問是獨立思考的開始。而且他們會用6個詞提問,誰、什麼、哪裡、什麼時候、為什麼、怎麼,六個詞就提問去思考。

這樣就能過濾掉很多的謠言,這樣的孩子也不好哄騙。甚至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也有要求,每年至少要提400個問題!

三、終身學習能力

學而不已,闔棺而止。——孔子

為什麼要終身學習?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經濟飛速的變化,如今「鐵飯碗」這個詞越來越沒人提及。你會發現,你4年前因為熱門選擇的專業,大學畢業後變成了非常不吃香的行業。

因為時代變動的速度太快了,若不終身學習,終將喪失競爭力。正如那句:「打敗你的不一定是同行,也有可能是跨界」!

所以在孩子小時候,為孩子打造深深學習的能力,才有可能讓他們贏在未來。那具體怎麼培養呢?要讓孩子擁有開放的心態、好奇心、獨處能力、實踐能力和閱讀能力。

在這裡我尤其要強調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如今這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很難再看進去一本書,但是想要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讀得進去書很重要。

有多少成年人,真心覺得自己應該努力學習,每次翻兩頁書就困了。這就是閱讀習慣沒有養成。而自主閱讀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在於小學一二年級。

這個階段如果培養出每天讀書的習慣,那麼未來這種習慣可能伴隨終身。建議這個階段給孩子選擇書籍的時候,建議以大字中篇、全拼、彩圖、名家為主,這樣更符合孩子的閱讀習慣。

四、培養領導力

耶魯大學教育的目的第一點,就是致力於領袖人物的培養。而領袖人物的培養的關鍵在於領導力的培養。

不僅是理察·萊文的觀點,另一位耶魯大學的校長金曼·布魯斯也曾提出:「我們必須做出預判,在耶魯的幫助下,哪些學生最終可能成為某個領域的領袖」。

當然不僅僅是耶魯大學,哈佛、塔夫斯、普林斯頓這些名校對於學生領導力的考察尤為重視。而這些名校看中的領導力中包括哪些重要因素呢?

首先是團隊意識,一個領袖人物必須是一個能帶著團隊一起跑的,有強烈責任感的人。其次要有應對困境的能力,面對困境能否克服焦慮、樂觀地去解決也是領導力的重要因素。

最後一點是影響力,耶魯大學認為一個學生只會學習是不夠的,他必須擁有影響和改變他人的能力,這樣的人在未來才能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

所以美國學校非常注重孩子領導力的培養,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致力於培養出孩子身上的這幾種特性。

一個公平,不愛抱怨的人,有超強情緒管理能力的人。思維敏捷,總能做出更正確的選擇。具有同理心,能夠感同身受的高情商人才。擁有競爭意識和毅力,在困境中也能擁有昂揚鬥志的高逆商人才。這不禁給我們一些啟發,我們的教育中太執著於成績、分數,往往對於孩子的領導力培養是忽略掉的。有些家長甚至把「聽話」定義為孩子好的品質,這樣的要求下長大的孩子往往缺乏領導力。

想要培養出有領導力的孩子,家長就要從情商的培養下手,通過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讓孩子具有同理心,能夠感受他人情緒。

通過培養逆商和抗挫折能力,增加孩子的毅力。同時在孩子的性格方面,要致力於培養孩子成為樂觀勇敢自信的孩子。

最後希望,耶魯大學校長的這番話,對於家長們能有所啟發,或許我們真的不應該只執著於成績!

相關焦點

  • 耶魯大學校長:中國孩子很聰明,但我更喜歡印度的,這並不是歧視
    耶魯大學是美國著名的高等學府,為世界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頂尖人才。包括我國的「鐵路之父」詹天佑、「人口學第一人」馬寅初老師等都是在耶魯大學求學的。而我國很多其他的著名人才與研究者也在耶魯大學求學過,但是耶魯大學的校長卻直言:中國孩子很聰明,但是我更喜歡印度的。這一切都是因為,在耶魯大學的校長看來,中國孩子很有硬實力,但是缺乏一項「軟實力」——情商。
  • 哈佛、耶魯校長: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讓他掌握這3種能力
    同樣的教育思想在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的校長身上也有所體現。 細細觀察這些名校校長的觀點,他們很一致地認為: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讓他掌握以下這3種能力。
  • 「美國大學TOP30」人文教育典範——耶魯大學
    1718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高層官員伊萊休·耶魯先生向這所教會學校捐贈了9捆總價值562英鎊12先令的貨物、417 本書以及英王喬治一世的肖像和紋章,為了感謝耶魯先生的捐贈 ,學校正式更名為「耶魯學院」,它就是今日耶魯大學的前身。
  • 潘石屹兩兒子上哈佛耶魯,美國私立大學培養統治者,招生看什麼?
    美國頂級私立大學,培養統治者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一直以來,哈佛培養未來領袖,從學術界到藝術界,從私營企業界到公共服務界。哈佛不設置錄取公式。我們從申請人的任課老師、學生顧問、校長、校友處了解申請人的性格優勢、度過逆境的能力,以及其他個人品質,所有這些都在我們的考量範圍內。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耶魯人致力於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我們尋找那些能在他們的年代成為領袖的人,無論他們從事何種工作。
  • 耶魯大學危險了!
    於是,耶魯大學,鼎鼎大名的耶魯大學,危險了。這所曾培養了老布希、小布希、柯林頓、希拉蕊等美國政要,號稱「總統搖籃」的美國大學;這所也曾培養了詹天佑、馬寅初、晏陽初、林徽因等中國名流,被不少中國學子嚮往的美國大學,面臨校名不保的命運。
  • 清北復中領銜組成「大學通識教育聯盟」,能否改變應試教育通病?
    1945年,哈佛大學校長科南特與多位知名教授撰寫了《自由社會中的通才教育》,成為現代通識教育領域的綱領性文件,對於通識教育的發展具有指導性意義。通識教育開始受到世界眾多名校的認可。在許多世界一流大學中,通識教育已經和專業課程、自由選課一起成為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重甚至超過三分之一。
  • 復旦大學校長稱中國大學鼓樂齊鳴卻精神虛脫
    現在的改革和國際接軌比較多,雖然這也重要,但對大學來說,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大學都是這個國家、民族的精神脊梁骨。大學的精神不能虛脫。大學教師必須真正崇尚學術崇尚真理,對國家、民族包括整個人類要有非常強烈的責任。大學一虛脫,這些就都沒了。
  • 中國海洋大學校長吳德星 最優師資培養領軍人才
    吳德星:社會時髦什麼,我們的高校就去追趕什麼,這是高校發展最忌諱的。總體而言,現階段中國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樣化的,大學培養的人才應各有特色。所以,高等教育理應多樣化,不同的大學應該有不同的定位。如果大家都建研究型大學,既不符合中國實際,也違背了教育的基本規律。在我看來,現階段合理的結構是,70%的大學以教學型為主,只有一小部分的高校以研究型為主,這應該是個梯形結構。
  • 印媒:耶魯大學校長都說印度人比中國人更聰明,印度未來發展更好
    耶魯校長曾經在評論外籍留學生的時候曾這樣說,他說相比中國學生我們更喜歡印度學生,原因是印度學生在留學階段能更好的融入外國的文化,也更加敢大膽的表達自己,所以印度學生在美國,英國等國家畢業後的成就會更搞。
  • 中國最受愛戴的大學校長88歲再著新作《論愛的教育》
    摘要:何止於米,相期以茶,愛的教育,磅礴偉力 他曾是全國最年輕的大學校長, 他被譽為「當代蔡元培「、「七十年來中國最好的大學校長」, 他與耶魯等名校聯合辦學,多次獲世界教育大獎,
  • 鼎鼎大名的耶魯大學危險了!
    不僅僅是地名、軍營,也包括大學。  於是,耶魯大學,鼎鼎大名的耶魯大學,危險了。  這所曾培養了老布希、小布希、柯林頓、希拉蕊等美國政要,號稱「總統搖籃」的美國大學;這所也曾培養了詹天佑、馬寅初、晏陽初、林徽因等中國名流,被不少中國學子嚮往的美國大學,面臨校名不保的命運。
  • 上海教育風雲校長掌舵!宏文學校成都校區下一步如何布局?
    小浪在第一時間採訪了宏文學校「掌舵人」總校長任國芳和宏文學校成都校區校長Dr。 Jonathan,來看看他們對宏文學校成都校區的辦學定位與思考。任國芳是上海的國際教育領軍人物,其盛名和上海灘家長無人不知的「平和雙語」分不開。
  • 耶魯大學法學院基本情況
    耶魯大學法學院的學生在離開法學院的時候,帶著他們的個人和專業聯繫,這種關係將貫穿他們的整個職業生涯。此外,耶魯法學院提倡合作而不是競爭的環境。在第一學期,所有的課程都不評分。在此之後,課程將以「優等/及格/低及格」為基礎進行評分,並可選擇學分/不及格。課程評分沒有曲線,也沒有等級。2.
  • 美國這些大學最盛產總統!哈佛第一,耶魯第二,第三是個文理學院?!
    但並非所有美國總統都上過藤校,根據uopeople的統計,44位美國總統中,有3/4接受過高等級教育。其中,16人畢業於常春藤,32人畢業於其他大學。,一些大學在培養總統校友方面有著相當不錯的記錄。哈佛大學 哈佛大學是美國最古老的學校,於1636年創建於麻薩諸塞州的劍橋市。事實上,這所大學的存在時間比總統辦公室還長。
  • 在哈佛大學與耶魯大學的Battle中,我為什麼選擇排名低的耶魯?
    僅次於第二名的哈佛大學,相信同學們一定會疑惑,明明哈佛大學的排名更高,為什麼還選擇耶魯大學呢。Battle Round 1 地理位置:這兩所大學都位於美國東北海岸的新英格蘭州,該地區也是是所有八所常春藤盟校的所在地。哈佛大學位於麻薩諸塞州劍橋市,在波士頓北部。
  • 復旦大學開學典禮 校長請學生「悟道」 _學校資訊_紀實新聞_教育...
    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必定會有一個導師。這個導師可以是學校的老師,也可以親戚、朋友或同學,等等。因此,在嚴格的意義上,真正的「自學成才」並不存在。韓愈還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與此對應,對於學生,來到復旦自然就是為了「悟道」、「受業」和「釋惑」。你們都會歸屬於某個專業學科,因此你們當然將要學習相應的專業知識。這或許可以認為是學生的「受業」。
  • 「動力學的大教育」綱領與大學三種「智慧型」人才的培養
    在這樣的制度下,學校教育被嚴重扭曲,完全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自身究竟為何而存在。」[3]筆者把這段話稱之為「約翰·懷特命題」,這個命題是他對中小學教育總體情況所作的批判性概括,但他的觀點也有助於我們定下分析大學教育問題的基調。
  • 川普政府起訴耶魯大學:歧視亞洲人、白人學生!偏袒黑人拉丁人
    9日,耶魯大學被控告「歧視亞洲人、白人」!而起訴耶魯大學的,居然是川普政府!周五,川普政府起訴耶魯大學。這一指控稱,該校根據種族歧視入學申請人,違反了美國聯邦民權法。美國司法部的訴訟,是川普政府為打擊大學招生中使用種族因素進行考慮批准申請的最激烈法律行動。然而美國最高法院曾多次支持這種照顧非洲裔、拉丁裔學生的做法。亞洲人、白人家長和學生長期反對大學按照種族考慮批准申請的做法,認為這歧視了許多成績更好的亞洲人、白人學生。目前,基於種族的平權行動在美國最高法院等場合出現激烈鬥爭。
  • 職業教育:不僅培訓技能,更是一種育人
    圍繞如何加快構建現代高等職業教育,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原校長楊玉良,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原副會長馬樹超等專家各抒己見。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同類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馬樹超強調,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為教育,也就是要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職業教育和藍翔技校不同,後者是培訓學校,重點讓學生們掌握一種技能;而職業教育通過三年制甚至是七年制,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
  • 陳翠榮 李冰倩:世界一流大學博士教育發展戰略的主要特點及未來走向
    (一)戰略環境:回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世界一流大學博士教育發展的戰略環境正是源於對社會發展需要的積極回應,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完善培養類型。早期的博士教育旨在培養學術型高層次人才,1920年哈佛大學設立了第一個教育博士專業學位點,但學術型博士和專業型博士二者的區分並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