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雙絕」齊亮相!明早就想去吃!

2021-03-05 揚州文旅
昨晚,《風味人間》第2季騰訊視頻全網獨播,浙江衛視同步播出。《風味人間》第2季第一集從甜說起,講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甜蜜美食,「揚州雙絕」千層油糕和翡翠燒賣在其中驚豔亮相。(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觀看視頻,13分10秒左右,揚州部分開始)

尼泊爾獵蜜、貴州西南甘蔗製糖、揚州雙絕翡翠燒賣和千層油糕……甜,發端於唇齒,在口舌處攪得風生水起,卻在人心頭落得百轉千回,《風味人間》第2季第一集《甜蜜縹緲錄》昨甜蜜首播。

據該紀錄片攝製組介紹,他們跨越廣闊地域,帶觀眾品味東西方甜點的滋味碰撞,捕捉自然界稍縱即逝的清甜,看烹飪江湖中糖的幻化萬千,在微妙的回甘中體會甜在世間的縹緲。

「近30年功力傍身,王猛最了解在面點中糖的妙用……」揚州雙絕的亮相從翡翠燒賣的餡心製作開始,介紹麵點師傅王猛將白糖運用其中,「撒入大量白糖,鋪墊第二層底味,最後加入鹽和豬油為餡料增香,餡料放入麵皮團成鬥狀,鹹鮮的火腿末裝點其中,甜中帶鹹,鹹不壓甜,翡翠燒賣的甜似隱若現。」

「擀麵皮,王猛輕易不願假手他人,麵團充分發酵,鬆軟不易成形,只有功力深厚的內家高手才能駕馭自如。」揚州千層油糕的製作過程亮相氣勢恢宏,「2公斤麵粉、1公斤糖,再堆滿糖漬數日的豬板油丁,糖和油被層層包裹,密實封存,高溫下,水蒸氣的包圍中,油糕不斷膨脹,變得愈發蓬鬆,它的糖已經消弭於無形,蹤跡縹緲,油糕呈半透明的芙蓉色,綿軟甜潤,可達驚人的64層,這就是千層油糕與翡翠燒賣,並稱揚州雙絕。」

揚州雙絕作為經典點心,引出了紀錄片對早茶的介紹,「有了早茶,一天的閒適便有了安放的去處,因為糖的精妙運用,低調平和的兩道點心贏得了雙絕的稱號,溫婉細膩,暗合揚州人的口味,糖無處找尋,而甜卻無處不在。」

該紀錄片引用了詩人李白的《俠客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來形容糖在揚州點心中的運用。

昨天,記者了解到,《風味人間》第2季攝製組是去年8月來揚拍攝的,為這兩個點心連拍4天,每天至少拍攝15個小時。

「拍攝千層油糕的製作是在趣園茶社的四橋煙雨,一個點心拍兩天,發酵過程攝製組都是現場等待,蒸的時候都是把籠挖個洞,把鏡頭伸進去拍攝。」王猛介紹,攝製組每天拍15-16個小時,一個鏡頭要拍一個上午,「攝製組在拍攝前期專門來勘景,了解揚州面點的製作技藝,我當時做了棗泥拉糕、千層油糕、翡翠燒賣、如意鎖片四種點心,千層油糕和翡翠燒賣因為並稱揚州雙絕最具代表性而被選中。」

1978年出生的王猛不僅手藝精湛,還擅長點心研發,在揚州煙花三月美食節開幕式中亮相的鹽商五丁包就出自他的手。「我們的五丁比較有特色,筍講究用時令鮮筍、肉選用黑豬肉、老雞是二年生老母雞土雞、海參用大連遼參刺參、蝦仁選用現剝高郵湖河蝦仁。」

據了解,早期的揚州雙絕是甜口的,隨著飲食習慣的變化,目前已經是減油減糖版。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揚州,你早晚得來!

長按下面二維碼

「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微信號:yzs_lyj

相關焦點

  • 揚州早茶中的揚州雙絕也來了
    ,這些以甜味出場的美食所在地中,揚州是一個奇特的城市,正如紀錄片中所說,它是南北味道共分的一個區分點。在這部紀錄片中,揚州早茶的代表揚州雙絕翡翠燒賣和千層油糕出現。 揚州這座城市的今天和它的過去比起來,相差太遠。所以揚州有「生於繁華。
  • 是時候去揚州吃吃吃了……
    提起揚州美食,你會想到什麼?  「前日揚州去,酒熟美蟹蜊」(梅堯臣《前日》)  提到揚州你的腦中可能有各種美食,比如:  刀工要求極為精細,多種佐料的鮮香味經過烹調,融合到豆腐乾絲裡,吃起來爽口開胃,異常珍美,百食不厭。
  • 宣傳世界美食之都,揚州大廚亮相《天天向上》
    揚州大廚亮相《天天向上》 「揚州味,我最會,包你好吃不後悔。」作為新派淮揚菜的代表,昨晚,江蘇揚城一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總廚陶曉東亮相湖南衛視《天天向上》。
  • 揚州沒有揚州炒飯
    盛到盤中青白相間紅黃交輝,入口潤滑,鮮而不膩,米飯飽滿,粒粒分開,各食材相輔相成,鮮香在舌中口腔交融,這才是「揚州炒飯」!這樣一盤頂配揚州炒飯在揚州沒有五十八十是聞個味兒都聞不到的,比食堂六塊錢的蛋炒飯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 來揚州旅遊,當地朋友特意帶我去吃了揚州炒飯,25元一份很美味
    提起揚州,總不免想到大詩人李白的那句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位於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在中國古代幾乎經歷了通史式的繁榮,於揚州,我一直有個情結,卻因為各種原因,一直都在錯過,這個冬天,我特意來到了揚州。我吃過很多地方的揚州炒飯,這次來到揚州,肯定不會錯過這道經典的美食了。
  • 【揚州法苑】吃了這塊團圓餅,中秋才算圓滿了
    梁吉雲做的團圓餅綿軟有彈性,好像餅皮的縫隙裡長滿了空氣,吃在嘴裡又有嚼勁,很有筋道,用揚州話說:打嘴巴都捨不得丟。等即將去上海的顧客來取餅的時候,梁吉雲已經把50個按照顧客預訂的餡心要求新鮮包製的燒餅打包好了,當著顧客的面,她又把4隻小的黃橋燒餅放進了塑膠袋裡。這是她主動送給買得多的顧客的,她對顧客說:「把最正宗的黃橋燒餅帶幾個給你上海家人嘗嘗。」
  • 煙花三月,忽然揚州.
    古人口中的「煙花三月」,轉眼已變成了我們口中的「四月天」,但揚州的那抹柔情,似乎千年來也未曾改變。煙花三月,腰纏萬貫,駕著仙鶴去揚州,這是古人的揚州夢。一腳踩下這如夢似幻的江南之地,留下了詞墨文藻,留下了風流韻事。
  •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揚州旅遊必體驗,乾隆稱它是天下一絕
    揚州是一個特別適合旅行的地方,她很慢,但又很熱情,她很好吃,也很好看。一趟揚州之旅,留下了許多深刻的印象,但腦子裡最先想到的,竟然是「皮包水」和「水包皮」。我跟朋友說:我在揚州過的是「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日子。
  • 揚州人竟然天天吃這些美味,超便宜,常州卻買不到,《常州特價票》為您解讀揚州普通百姓的餐桌.
    在常州人的思維當中,很多人以為揚州人天天吃揚州炒飯,揚州炒飯幾乎成了揚州的代名詞,其實不然,絕大多數揚州人難得吃一次揚州炒飯,而且多數情況還是在飯店裡吃,很少在家裡做揚州炒飯,即便在家裡做,也是比較簡單,揚州人簡稱揚州炒飯為蛋炒飯,由此可見。關於揚州人揚州菜,官方的文字總是這樣描述:淮揚菜與京、川、粵菜齊名,有「東南佳味」之稱。
  • 費軒和他的《揚州夢香詞》(揚州江都)
    (百家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費軒在詩詞上最出色的作品,還是《揚州夢香詞·調寄望江南》。費軒極為熟悉揚州的風物。為準確而又細緻地描繪揚州,他專門去各處踏訪,「過歐公之遺址,曾多憑弔之辭,登蕭氏之高樓,舊有蒼涼之句」。
  • 淮揚菜系刀與火:一煮雙炒揚州飯
    █茆衛東/文 富春/圖在揚州,淮揚茶見的是刀功與火功,差一刀、欠一火,出鍋裝盤的菜品就好像不是揚州的味。特別是這最具代表性的淮揚菜:一煮雙炒揚州飯,除了後天的刀與火的打理,全是原生態的江湖河鮮的本真滋味。無論是三五好友,還是十人一行。
  • 他逛遍揚州所有風月場所,只為尋找那份遺失的夢
    正值清明時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又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關於杜樊川,很多人只知道他是晚唐大詩人,還做過官,這固然不假,但自古才子佳人,似乎才子總與女色掛鈎,如三國之陳王曹子建,南唐後主李煜,明之唐寅,清之紀昀,都好此道,杜牧也是英雄難過美人關,曾因為一段感情逛遍揚州城所有青樓。杜牧一生宦海浮沉,官場並不得意,經濟上也一直不富裕。
  • 不如來揚州的這條街逛吃逛吃!肯定有你愛吃的!
    東關街聚香齋是家標準的老字號!人人都知道聚香齋豆腐腦,你可知道他家燒餅也是一絕呢?他家招牌就是四喜湯圓,小編似乎也只在揚州吃過這四喜湯圓。何為四喜,就是青菜、肉、芝麻、豆沙四種餡兒的湯圓組合,甜的鹹的各一半 。喜歡吃湯圓的小夥伴們一定不能錯過!
  • 外地遊客想吃的揚州蝦餃面,本地人叫「蝦籽餃面」,蔣家橋店好吃
    小夥伴們是否還能記著電視劇中的揚州蝦餃面,而揚州大多數店鋪裡的面,也都喊著揚州蝦餃面,可本地人說:那不是揚州蝦餃面,是揚州蝦籽餃面。揚州蝦籽餃面風採小夥伴們一定是很疑惑,為什麼同樣是一種面,有人喊揚州蝦餃面,有人喊揚州蝦籽餃面呢,小i覺得這或許就是區域問題,在現在小i生活的城市裡,有一種面
  • 三艘木帆船亮相 揚州三灣公園再現運河帆影
    昔日「運河帆影」再現記者昨天看到,三艘新的木帆船亮相三灣公園,昔日「運河帆影」再現。古運河是揚州的母親河,運河哺育了揚州,是揚州的「根」。古運河揚州段是整個運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現在揚州境內的運河與2000多年前的古邗溝路線大部分吻合,與隋煬帝開鑿的運河則完全契合,從瓜洲至寶應全長125公裡。其中,古運河揚州城區段從瓜洲至灣頭全長約30公裡,這一段運河最為古老,最著名的就是「揚州三灣」。過去的揚州運河,是水陸交通的樞紐,古運河上滿眼帆影,揚州歷史上曾有「車馬少於船」一說。風帆船曾是揚州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
  • 過年了揚州有什麼特產?你就把這篇文章甩給他!
    小編想了一想,大家在揚州又待滿一年了,可能從來沒帶過什麼特產回家。因為長途回家是件麻煩事,行李也是儘量精簡。其中四美廠址就在東關街,小時候經常去裡面偷瓶蓋廢棄的橡膠墊圈做飛碟玩,老店面在國慶路,品種最全,還有散裝的可以購買。
  • 揚州令人叫絕的菜,居然是個豬頭!
    有的人想偷懶,用刮鬍刀一刮,或者用火一燻,這下就糟糕了,毛樁子斷在裡面,菜做出來肯定有一股豬鬃味,再怎麼用佐料蓋,也是蓋不掉的,因而必須老老實實一根一根去鑷,直至鑷得乾乾淨淨才能丟手。就憑這一道,足以讓那些心浮氣躁的廚師,望而卻步。不過如果是大廚,肯定不用打這些下手;但是真正的大廚,一定是從打下手開始,一天一天曆練而成的。
  • 煙花三月下揚州,春風十裡,不負韶光不負卿
    記得《煙花三月》裡唱道:「等到那孤帆遠影碧空盡,才知道思念總比那西湖瘦」,聽著,心生憐憫,想起這份徹骨的相思,對揚州就有了難言的牽掛。柔柔的纖柳,款款的春水,一彎瘦西湖如玉帶橫臥,綴著揚州這位仙子的衣裳。搖一艘烏篷船,伴著河畔靜靜的花事,劃出一縷春意嫣然。瘦西湖若是一個風姿綽約的美人,那麼五亭橋定是她那雙嫵媚柔情的眼睛。
  • 揚州麵食銀縷雪墩
    《南齊書》記載著春餅、煎餅、水引餅相繼登場;隋唐更盛,鑑真東渡為便於行旅,所帶幹餅多從蜀岡餅市採購。宋代知揚州的王禹偁首詠揚州冷淘「隨刀落銀鏤,煮投寒泉盆」,就是涼拌麵。明代揚州蓋澆面、糯粉團、米粉糕搬上餐桌,說明揚州人已經掌握煮蒸烘烤麵食的成熟方法了。清代揚州出了面點大師,叫蕭美人。《隨園食單》誇她善制點心,「小巧可愛,潔白如雪。」
  • 「蘇軾與揚州④」響絕千年!蘇東坡詩話「飯後鐘」
    王播少年家貧,作為長子,他想減輕家裡的負擔,便請父親生前摯友介紹,寄居到木蘭院讀書。當時寺裡還沒有石塔,木蘭院也遠在唐城西門外。每天在木蘭院苦讀,鐘聲一響就隨和尚就餐。時間長了,和尚比較厭煩他,就故意設局捉弄他。有一天吃過飯才敲鐘,等王播來時飯已吃完。「飯前鍾」變成了「飯後鐘」,看到眼前一幕,身處逆境的王播羞愧之餘,就在壁上題詩兩句:「上堂已了各東西,慚愧闍黎飯後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