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師的工資問題,國家的重視程度達到了空前的地步。新規中明確規定教師的工資不得低於公務員的工資,這就意味著,今年教師的工資會實現整體地上漲。不但有政策做後盾,教育部還專門派出巡視組奔赴各地檢查和監督,並且在網上公布了舉報電話。這樣的力度,教師就是不漲工資都難吧。
在這樣的操作之下,確實也有幾個地方因為教師工資的被挪用、被拖欠而被處理,教師的工資被落實到位。這就是國家在表明態度,只要你敢剋扣、拖欠教師工資,這就是「榜樣」。而許多地方,在壓力之下也在還教師的舊帳,更多的地方則以公務員的工資為標準,在努力地為「達標」而努力著。
浙江義烏教師的年終獎,從2018年的每人84800元提高到2019年的91800元,而江西贛州地區教師更是實現年終獎從零到現在人均3.6萬元,這些都是積極的信號,值得肯定。而除了年終獎,還有職級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地方性補貼,目標考核獎和十三月獎勵性工資,班主任津貼等,都是一個可以提高的項。
現在,都已經到月底了,可是不少網友反映,自己的工資並沒有多少變化——這漲工資,工資漲到了哪兒呢?這確實是一個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細細地斟酌,其實這也應該是可以理解的。
首先,教師的群體龐大,人數眾多,在哪一個地方教師都穩穩地佔據著地方財政支出的半壁江山。國家儘管要求地方政府保證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的工資,但是這工資支出哪裡來,還不是需要從地方財政裡拿。
地方財政,沒有幾個地方像義烏那樣發達,財力更是千差萬別。經濟實力不濟的地方,就是想要兌現恐怕也不是一兩句話就能完成的——畢竟經濟實力擺在那裡,怎麼實現還是要費一番周折的。而有的地方可能還存在著認識不到位,認為教師工作悠閒,而選擇拖著,也不是沒有可能。
其次,每月發放的薪水只是教師工資的一部分,而教師和公務員工資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年終獎、績效、津貼和目標考核獎等項目上。這些項目大多在年底發放,但是不是一定就在年底發放呢,這可不一定。
既然是年底兌現,我明年年頭髮,不也是可以的嘛?這用專業術語說,叫政策延時性,並沒有什麼不對。所以,當你著急的時候,或許政府就在做這樣的考量呢。
第三,沒有看到工資上漲的第三種可能,那就是你所在的地區早就已經實現了了「教師工資收入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水平」。當教師的工資已經達到或超過了當地公務員的工資,漲工資就不存在了,而漲工資都是對那些沒有達標的地區而言的。
漲工資,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件開心的事,但是沒有漲工資你也不要著急。你首先看一看,自己的工資是不是比當地同工齡的公務員低。如果是真的低,那麼恭喜你,2020年漲工資,定然少不了你——不要著急,耐心地等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