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智慧 度化眾生功德至大 佛陀卻強調實無眾生可度

2021-01-08 德元空道

須菩提向佛祖提問:世間內心淳樸,具有慧根的善良男女,已經發心大乘,願證的那無上的正等正覺,大家應該如何安住寂靜,又如何面對心中諸多的煩惱,和不安呢?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須菩提在之前已經問過同樣的問題,但佛陀的回答卻是不同,之前須菩提詢問如何降伏其心時,佛陀的回答是應善護念,但此時佛陀不在用善護念來回答,用的是當生如是心,當生什麼樣的心呢?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佛陀對須菩提說:內心淳樸,發心大乘的善良男女,應當生出這樣的心,體會這樣的狀態。當我們發心要度化一切眾生的時候,卻發現了一個事實,這個事實就是,當我們度化了一切眾生的時候,但卻發現卻沒有一個眾生被度化,也沒有一個可以度化眾生的人。

石像

這一段怎樣理解呢?佛陀在下一段經文中明確表示,如果我們的內心有一個可以度化眾生的念頭,即為著相,如果我們的內心認定外界有個可以被度化的眾生,也為著相。不可否認,大多數時候,我們其實是相信有個眾生可度,也存在一個可以度眾生的人。

「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佛陀在此時明確地告訴須菩提,如果菩薩有了我,人,眾生,壽者相,就不是菩薩,就不是已經見道修持的人,而是凡夫。為什麼佛陀如此的明確呢?整部《金剛經》佛陀始終在強調不可著相,著相會迷惑學人的雙眼,是難以見道的。

點亮心燈

開頭經文中,佛陀回答須菩提的提問時,說到了當生如是心,這裡的當生如是心與《金剛經》前面經文中,提到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是一個心,這個心就是禪宗經常提到的,了無可得的心。

當年禪宗祖師達摩對弟子慧可有過同樣的開示,弟子慧可詢問祖師如何安心,祖師言:拿出你的心,我為你安。當下弟子慧可開始尋心,但了無可得,此時,祖師言道:已經為你安心了。祖師要弟子明白,那個了無可得的狀態是可以安心的。

達摩祖師

回到經文中當生如是心這一段,這一段是可以直白解釋的,內心淳樸,具有慧根的善良男女,願幫助世人離苦得樂。無論任何困難,無論幫助多少眾人悟道,但這些善良男女的心中不應有,我已度化了眾生的念頭。

佛家儀軌

心中有了度化眾生的念頭,亦是著了眾生相,因著了眾生相,才有個眾生可度,才有了度化眾生的念頭,此念頭即為著相。佛陀強調菩薩不可著相,強調菩薩不可住相布施,就是在反覆的講解,修行人的內心不可有任何的界定。

應如禪宗所講的了無可得,我們的內心了無可得時,自然是個清淨,我們幫助他人悟道時,內心依然是個清清靜靜,依然是個了無所得,依然是個過後無痕,此時就是佛陀強調的不住相布施。

會持續更新學佛心得,願與大家共同交流,共同分享。

相關焦點

  • 《金剛經》:「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直譯--「雖然我所要宣說之法,是為令一切眾生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雖如此滅度一切眾生,實際上並無有任何一位眾生得到滅度。」正如宣說《金剛經》,欲滅度一切眾生而眾生無量無邊無盡,是故金剛法會亦無有盡時。「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一切學人都會感到疑惑、納悶,何故世尊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話豈不和前句所說互相矛盾?豈不違背嗎?每一個人都會心生疑惑,這是理所當然的。
  • 金剛經精華40句最高智慧 南懷瑾
    今天一起跟著南懷瑾大師走進《金剛經》甚深智慧,學習《金剛經》最精華句子。對於經典的學習是永遠不夠的,何況是《金剛經》這樣包含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經典。所以,今天繼續跟著南懷瑾大師一起學習《金剛經》中的精華句子,探討解脫生命困惑的大智慧,在其中獲得重要的人生啟迪。《金剛經》: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
  • 南懷瑾:《金剛經》精華40句,最高智慧
    今天一起跟著南懷瑾大師走進《金剛經》甚深智慧,學習《金剛經》最精華句子。對於經典的學習是永遠不夠的,何況是《金剛經》這樣包含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經典。所以,今天繼續跟著南懷瑾大師一起學習《金剛經》中的精華句子,探討解脫生命困惑的大智慧,在其中獲得重要的人生啟迪。《金剛經》: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
  • 《金剛經》全文講解及譯文(收藏)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譯文這部金剛經是佛陀親口說出來,是我(佛陀大弟子之一 - 阿難)親自聽到的,很可惜佛陀已經入滅,所以後代的人再也無法聽到佛陀說法。為了能讓後代的人也能知曉佛法,因此我(阿難)再一次重新講出,讓人記錄下來流傳後代。
  • 《金剛經》裡的六大名句,悟透福報無量!
    《金剛經》是經藏般若部中的一部經典,全經雖只有一卷,但言簡而意深,內涵豐富,在大乘佛法盛行的漢地,流傳甚廣。此經自傳入後,從東晉到唐代,共經歷六次翻譯,其中以姚秦鳩摩羅什法師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唐代玄奘法師和義淨法師所翻譯的版本,可以作為前者的補充。
  • 蔣勳:《金剛經》
    金剛經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 《金剛經》裡的6大名句,悟透福報無量!
    相信對佛教有些了解的人,對《金剛經》並不陌生。《金剛經》全文五千多字,是大乘般若體系的核心經典,與《心經》一同是開啟眾生智慧的法寶。《金剛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講「無相」而不講「空」。迷惑時,我們失去所有時間;開悟後,我們擁有全部世界。
  • 慧律法師講解金剛經:「無為福勝分第十一至持經功德分第十五」轉
    所以,這個《金剛經》須菩提是當機者。【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聽到這一本《金剛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實相就是了悟人生、宇宙的真相。實相就是無相無不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就是空。非相就是空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所以,如來說:畢竟空叫做世間的真相,實相就是現在我們所講的:是人生、世間……宇宙的真相是什麼?
  • 南懷瑾:金剛經的感應力量非常大,我給大家講一個我的秘密
    《金剛經》在所有的佛教經典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往今來有無數的人因為讀金剛經而悟道,因為讀金剛經而得感應,佛祖在金剛經中也多次強調讀誦金剛經的的功德,甚至念誦四句偈的福德就會遠勝「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布施的功德,可見念誦金剛經的殊勝。
  • 蔣勳念誦金剛經(梵鍾版)
    金剛經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 鮮為人知的金剛經心咒及金剛經修持心要
    當我們能止息追逐執著的心時,當我們能窺見法性光明時,當我們能明白原來如此時,就已經影響整個生命,就已經是化暗為明,就已經是力行實踐。以下我們就來說明金剛經的心要。(一)無相為宗在《金剛經》裡開宗明義就是要我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我們修學《金剛經》者,首先就要在念頭裡如此地了知,並斷除這四相——我、人、眾生、壽者相。
  • 《金剛經》:佛陀的「拈花一笑」,到底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全名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什麼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呢?所謂金剛,指的是金剛石,質地最堅固,光澤最耀眼,邊緣最鋒利,以金剛的特性比做佛陀講的佛經,是天底下最鋒利,最耀眼的,能以最快的速度,斬斷眾生一切煩惱痛苦的根源。
  • 為什麼勸您念《金剛經》?念《金剛經》的福報不可思議
    「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句話好像很難懂,其實就是要使這一切眾生都回歸不生不滅的本性。所以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是佛陀教我們應發廣大的心願,這正和各位常念的「眾生無邊誓願度」一樣是發大願。第二小段,佛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 蔣勳念誦、講解金剛經全集(共7集)
    金剛經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 《金剛經》的智慧 不分根器鈍利都可講經說法 佛陀強調莫起分別
    這一段經文強調讀經學法要虔誠,上一次我們對這一段經文有過簡單的介紹,這一段和上一段經文是有關聯的。佛陀問須菩提:有人用滿恆河沙數的七寶供養布施此福德多不多。須菩提回答:多。但佛陀對須菩提說:如果有人宣講此經,甚至接受行持四句偈,那麼此人的福德遠高於布施七寶之人。
  • 慧律法師講解金剛經:能淨業障分第十六至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就是無量無邊,碰到那麼多的佛陀,釋迦牟尼佛過去供養這麼多佛。【悉皆供養承事。】都供養他們。【無空過者。】就是盡心盡力的供養諸佛。這功德大不大?很大!做個比較呢,就這樣子了: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那大了!【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我所供養的諸佛的功德,【百分不及一。】讀誦受持《金剛經》的人,【千萬億分。】不及讀誦受持《金剛經》的人。
  • 厚積薄發: 刀郎二十年「心願」之作《金剛經》耀世發布!
    」指智慧,《金剛經》主要講述的是:通過最究竟的智慧,到達成就的彼岸,獲得解脫。《金剛經》包含了對人生、生死、宇宙、法意等種種思考,佛在與弟子的對話中,為我們解惑種種答疑,是一部開智慧、了脫生死的無上法藏!(文末附金剛經原文,見聞者增福無量)在中國古代,上至帝王將相,名流士大夫,下至販夫走卒、百姓之家,無不推崇《金剛經》、奉持《金剛經》,歷經千年,這部經典已經深深的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 厚積薄發:刀郎二十年「心願」之作《金剛經》耀世發布!
    」指智慧,《金剛經》主要講述的是:通過最究竟的智慧,到達成就的彼岸,獲得解脫。《金剛經》包含了對人生、生死、宇宙、法意等種種思考,佛在與弟子的對話中,為我們解惑種種答疑,是一部開智慧、了脫生死的無上法藏!(文末附金剛經原文,見聞者增福無量)在中國古代,上至帝王將相,名流士大夫,下至販夫走卒、百姓之家,無不推崇《金剛經》、奉持《金剛經》,歷經千年,這部經典已經深深的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 傳奇歌手刀郎重出江湖唱誦《金剛經》
    金剛經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