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智慧 不分根器鈍利都可講經說法 佛陀強調莫起分別

2020-12-25 德元空道

佛陀繼續對須菩提說:可以不分人,不分地方,不分時間,不分根器鈍利都可為他人講解經義,甚至只是為他人講說四句偈,但一定不要忽視此講經之處,一切世間包括天人,人,阿修羅都要尊重供養此講經之處,如同供養佛塔,供養佛廟一般,絕不可輕視。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這一段經文強調讀經學法要虔誠,上一次我們對這一段經文有過簡單的介紹,這一段和上一段經文是有關聯的。佛陀問須菩提:有人用滿恆河沙數的七寶供養布施此福德多不多。須菩提回答:多。但佛陀對須菩提說:如果有人宣講此經,甚至接受行持四句偈,那麼此人的福德遠高於布施七寶之人。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回答完須菩提之後,佛陀繼續強調布施七寶沒有讀經學法重要,並且明確表示讀經學法不分人,不分地方,不分時間,不分根器鈍還是根器利,都可以讀經學法,都可以為他人宣講。佛陀強調不分時間地點,不分根器也是明確教導眾人莫要起分別心。佛陀在這裡即強調虔誠也強調莫起分別,其實,當我們升起虔誠心時就是不起分別的時候。

佛像莊嚴

《信心銘》云: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這是三祖僧璨在《信心銘》開篇就提到的,非常直接非常明確地指出,要想證道並不難。難在有分別,難在有揀擇,總想要個最好的,但這本身就是個慾念,是因有分別心才有的慾念,強調這分別心就是證道的阻礙。

禪宗祖師

佛陀更是多次強調莫起分別心,在《金剛經》前文中佛陀強調莫要著相,莫要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莫著這四相,之所以會著相就是因為我們起了分別,有了人我,眾生,壽者的分別,才會著相。

佛像莊嚴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陀在這段經文中勸告諸菩薩,不要分別執著於色,聲,香,味,觸,法,不要對他們起分別心執著心,當我們對色聲香味觸法升起分別心執著心時,我們很難在升起清淨心。佛陀的意思明確,就是直白地告訴我們,當我們沒有任何分別心執著心升起時,就是我們清淨心升起之時,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佛陀在這段經文中即強調虔誠心,要求一切世間的天人,人,阿修羅都要虔誠。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在這裡就是說三界所有眾生都要升起虔誠心。對於一切宣講經文甚至只講四句偈的地方,都要虔誠對待,都要像對待佛塔,佛廟一樣的虔誠。佛陀在這裡硬性的要求虔誠也有不要起分別之意。

本人會持續更新學佛心得,願與大家共同交流,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佛陀說的第一部經是什麼?大乘和小乘對此看法卻完全不同
    而且這裡面關於佛陀所講的第一部經到底是什麼,大乘和小乘兩派也有各自的看法,至今都無法統一。這也是《華嚴經》的由來,不過小乘佛教不承認這個,他們對於佛祖所講的第一部經另有說法。阿含時,小乘第一部經,《阿含經》按照小乘佛教的說法並不承認這次「定中傳經」的事情,他們的說法是佛陀菩提樹下得道之後,馬上就去了鹿野苑為「五大臣」說法。
  • 《金剛經》的智慧 度化眾生功德至大 佛陀卻強調實無眾生可度
    須菩提在之前已經問過同樣的問題,但佛陀的回答卻是不同,之前須菩提詢問如何降伏其心時,佛陀的回答是應善護念,但此時佛陀不在用善護念來回答,用的是當生如是心,當生什麼樣的心呢?」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 《金剛經》:佛陀的「拈花一笑」,到底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全名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什麼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呢?所謂金剛,指的是金剛石,質地最堅固,光澤最耀眼,邊緣最鋒利,以金剛的特性比做佛陀講的佛經,是天底下最鋒利,最耀眼的,能以最快的速度,斬斷眾生一切煩惱痛苦的根源。
  • 《金剛經》講什麼?
    話說在《金剛經》開頭,須菩提就向佛請教起問題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整部《金剛經》由此展開,到了最後佛陀用一首偈作高度概括總結,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金剛經》經典佛語——感悟佛法最高的智慧!
    《金剛經》僅僅五千餘字,卻是佛教中流傳最廣、持誦最多、名氣最大的一部經典。這部經典所體現的佛法智慧,不同於世間的聰明才智。如果經常讀誦《金剛經》,可以幫助大家看破人生,放下煩惱,對世俗的工作事業也有很大的幫助,可謂是福慧雙修。《金剛經》佛意玄奧,深不可測,末學自不量力,鬥膽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還望各位大德多多包涵,不吝賜教。
  • 讀《金剛經》|如何看待佛之證果及佛所說之經?
    在前六品中,佛陀反覆說了要不染著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甚至連這四相是法相還是非法相的分別都不要有。皆下來的第七品《金剛經·無得無說分》,佛陀就開始問了:「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啊,於你的意思是怎麼樣的呢?
  • 金剛經第三講——「如是我聞」是何義?「一時」又是何時?
    大家都知道《金剛經》被分為了三十二品——其實原本的經書並沒有這些,都是一整本經文從前到後一起的,是梁武帝的兒子昭明太子給劃分的,而且分得非常好,非常精美,所以後世一直沿用。這第一品叫做「法會由因分」,意思是交代當年佛陀講解這部經文的背景原因,時間地點等等。
  • 佛學:金剛經的菩提心,是一切正願的開始,菩提之根本
    文章作者:悟心明理(學習佛學文化,領悟佛學智慧、傳遞正能內容)昨天我們了解了《金剛經》的第一品,提到《金剛經》與佛教其它經典經書不同,開篇並沒有強調佛或者菩薩的神通示顯,只是記錄了佛陀弘法的日常生活。針對《金剛經》這一特點,也通過兩種方式進行了解讀,第一是佛陀以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來告訴世人,他同我們一樣是人不是神。第二是結合馬祖道一禪師的「平常心是道」的理念,經文開篇用記錄佛陀的日常生活,呈現了佛陀的真心實相,強調了佛陀的道行高深。
  • 《金剛經》為什麼那麼神?
    在漢地,不管是學禪宗、華嚴宗還是淨土宗,每個宗派都對這部經典非常重視。我們五明佛學院的四眾弟子,若回去給人講《上師心滴》,別人可能不一定接受,但是開講《金剛經》的話,也許人人都十分歡喜。再加上許多人每天的課誦就是《金剛經》,若能了知其中涵義,這是相當有意義的。
  • 夜讀丨《論語》《道德經》《金剛經》開篇首段話,暗藏儒釋道第一智慧
    儒釋道經典著作《論語》《道德經》《金剛經》,如果正確理解開篇之語,就會順著正確的思路,摸準作者的思想脈絡,探出其中蘊含的人生大智慧。《論語》首段話,教做君子「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三個問題講得就是君子之道。
  • 金剛經中佛陀反覆提及的四句偈,究竟是哪四句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讀過《金剛經》的師兄都知道釋迦佛在裡面反覆提及了「四句偈」,說哪怕一個人用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持用布施,這個功德也遠遠不如為他人誦讀演講金剛經,甚至只是其中的四句偈言來的大。
  • 《金剛經》全文講解及譯文(收藏)
    譯文這部金剛經是佛陀親口說出來,是我(佛陀大弟子之一 - 阿難)親自聽到的,很可惜佛陀已經入滅,所以後代的人再也無法聽到佛陀說法。為了能讓後代的人也能知曉佛法,因此我(阿難)再一次重新講出,讓人記錄下來流傳後代。
  • 蔣勳講《金剛經》
    有人問我:為什麼讀《金剛經》?我其實不十分清楚,只是覺得讀了心安吧,就讀下去了。通常,到一城市,進旅館房間,習慣先燒一截艾草。焚香,坐下來,在硯石上滴水,磨墨,開始抄一段經。抄完經,會覺得原來陌生的房間不陌生了,原來無關的地方,空間、時間都有了緣分。
  • 怎樣理解《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陀住世,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到底講的是什麼?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用一個字概括就是「心"。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曾跪請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 大乘《金剛經》,顛覆你的人生觀,捂得大智慧!
    作為大乘經典的《金剛經》,除了《心經》外,可謂是大乘佛教人們誦讀最為廣泛之一。古今往來,因誦持《金剛經》開悟的人許多。如中國禪宗的六祖惠能大師,就是因《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所以,常誦讀佛教《金剛經》,因緣聚焦時,即能顛覆你的人生觀,開悟自在!
  • 佛陀一生給世人二十條忠告
    請求佛陀本著救世的大願,傳播法音,讓迷途的眾生早日回頭,登上覺岸。」佛陀歡喜地接受天神至誠勸請,打消涅槃的意念,而以一生的光陰度化有緣眾生。由此可知,「佛出世為一大事因緣」,即是為使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使眾生破除無明煩惱,彰顯本具眾德,離苦得樂。因此,佛陀為一切眾生說法,隨緣度化,不擇對象,不分貴賤,到處普灑甘露法雨,滋潤眾生枯乾的心田。
  • 《金剛經》中講的「般若」到底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有六種版本,大同小異,最流行的就是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部經講什麼呢?
  •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 +(朗讀)
    「金剛」,比喻金中之精堅不可摧者;「般若」,意為「智慧」;「波羅蜜」,意為「到彼岸」。經題的意思是說,以金剛不朽之身和超卓智慧之志,渡達彼岸。      《金剛經》通篇討論的是空的智慧。自古至今有不少書法名家寫過《金剛經》,讓我們能在品鑑《金剛經》的空的智慧的同時,欣賞歷代大家寫經的書法名帖。
  • 鮮為人知的金剛經心咒及金剛經修持心要
    《金剛經》,象徵如金剛般能斷除一切愚痴迷惘的智慧,自古以來因持誦此經而開啟智慧、考試得中的效驗,時可見聞,是中國流傳非常普遍且重要的經典。《金剛經》對中國佛教徒來說,是一部耳熟能詳的經典,而且這部經對中國佛教的修行人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尤其在六祖惠能大師之後。六祖惠能便是因此經之經文而開悟,於是本經成就為禪宗傳承中最重要的一部經典。
  • 無量壽經 第10集 || (第二回復講)
    沒想到退休了,七十多歲了,還弄了一頂大德的帽子,這可不是我想要的。我只要阿彌陀佛。第三種人:瞧不起人,不相信別人能往生西方。某某某往生了,有人說,就他那個樣還能往生?比如,這個居士生前讀《金剛經》,有人就拿這個說事!那我說你《無量壽經》沒學明白,學大乘經典,回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樣往生!怎麼到你那兒讀《金剛經》就不能往生了?依法不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