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心理學:「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人,不是被愛人嫌棄就是被拋棄

2020-12-22 臥龍心術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執行董事兼經理,創始人:

此專欄以心理學為主體,輔佐以方式和技巧,給朋友們做心理輔導,幫助朋友們認知自我,認知人性,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不再被痛苦的人生折磨,不再被迷茫纏繞,能夠開啟自己的潛力和能力,尋覓到屬於自己的精彩、幸福人生。

購買專欄的朋友可享受全部的課程學習,進行深度層次的自我提升學習。

什麼是「表演型人格障礙」?

心理學上,「表演型人格障礙」是指行為就好像進行演出一樣,顯得浮誇造作不自然,特別喜歡吸引他人的關注,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不僅如此,存有「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人會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拔高自己,認為自己是周邊人的中心,周邊的人都應該讚美和關注自己。

看似這種情況特別正常,畢竟大多數人都具備這種想法,但其實,「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人非常的任性,不能忍受一點委屈,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受關注的時候,會表現的非常氣憤,甚至為此大搞破壞。

簡單來講,「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人善於嫉妒,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考慮他人的感受,總是認為自己比他人優越,總是認為他人都應該讓著自己。

「表演型人格障礙」與兩性關係有什麼聯繫呢?這需要從三個方面來講。

第一:「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人不顧家

家是什麼?是夫妻間休息的港灣,是夫妻關係能夠長久持續的基礎,是夫妻生活質量提升的關鍵。

對於具備「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人來講,家根本不是這些東西,家是贏得別人關注的基礎,家是滿足各種需求的提款機,家是後花園,自己則是後花園的主人,其他的一切人,都是自己的僕人。

舉個例子:

王冉是一個被「表演型人格障礙」控制的女人,為了贏得外面人的關注,買昂貴的化妝品,買奢侈的包包,渾身上下簡直就是穿金戴銀,給人一種貴婦的感覺。

若是王冉的家庭狀況好,老公和她自己又掙錢,花點錢裝飾自己沒什麼問題。關鍵是王冉的老公不過是一個高管,年收入也就三十萬左右,加上分紅二十萬的話,總共五十萬。

五十萬是很多,可相比較王冉的花銷是入不敷出的。為此,王冉的老公警告了王冉多次,王冉卻總是以「花點錢怎麼了?還不是為你裝裝面子」類似的言語。

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王冉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她被離婚了。離婚以後,王冉沒有太強的工作能力,又為了保持自己的外在形象,欠了不少錢,生活苦不堪言。

現實的兩性關係之中,不光是女人如此,男人同樣也是如此,具備「表演型人格障礙」的男人,常常對他人誇誇其談不說,對於朋友、同事的借錢,也很少會拒絕,而借錢以後,礙於面子,礙於情分,更不願意跟別人要。

可以這麼說,男人若具備「表演型人格障礙」,在某些方面比女人更加可怕。女人所做的一切還都花在自己身上,男人的「面子工程」卻花在別人身上。

相關焦點

  •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心理學解釋
    據研究結果表明,患有迴避型人格障礙的人,同時也有很大的社會不安感——在需要大量接觸他人的情況下常常因為膽怯、害羞而逃避。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編著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簡稱為DSM-5)將迴避型人格障礙定義為:一種社交抑制、自我感覺能力不足和對負性評價極其敏感的心理行為模式。
  • 可能很快就不是了 - 表演型人格障礙
    之前群裡有個朋友說,看新聞看到一個女的,這個女的跑出來跟大家編故事說自己小孩得了絕症,又哭又鬧的弄得跟真的似的,最後的目的居然也不是為了騙錢,而是為了獲得關注,這是不是有病。我是沒有看過這個新聞,不過光看描述的話,這人很像表演型人格障礙。我找了找,在網上,表演型人格障礙的資料比較少且單一,甚至在學術資料庫裡都很罕見(PsychINFO,別找了,收費,貴)。
  • 一個比抑鬱症情緒還不穩定的心理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
    其實我們忽略了有些神經症還會伴隨人格障礙的可能。比如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問題——邊緣型人格障礙。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真相就是,這些人也控制不住,ta可能是人格障礙患者,甚至是邊緣型人格障礙。那麼究竟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呢?首先要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人格,其實我們每天說的人格就是在遺傳先天基礎上,與外界客體環境互動後形成的穩定且獨特的心理模式。
  • 科普||人格障礙—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科普||人格障礙—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過年期間,大家都看了《拆彈專家2》吧,感慨這些電影邏輯,也感慨潘乘風、董卓文等拆彈專家血雨腥風的職業生涯,我們也關注這些總是製造恐怖和麻煩的「亡命之徒」,典型的反社會型人格人群。社會上也出現了好幾起無任何理由和原因而殘殺兒童青少年事件,很多專家就診斷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也有人稱:人渣。
  •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內心世界
    8、不恰當的憤怒或無法控制的憤怒,如經常發脾氣、持續發怒、反覆與人發生肢體衝突。9、短暫的、與心理壓力應激有關的妄想或嚴重的分離症狀。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行為常常是無意識發生的,是患者想保護自己,而不是要傷害你。而要幫助他們,我們就要首先離開自己的世界,進入他們的世界。
  • 心理學:「我恨你,別離開我」,邊緣性人格障礙,讓幸福越來越遠
    在眾多的心理疾病中,有一種新型病會讓人遠離幸福,它就是邊緣型人格障礙,也被稱為情緒不穩定型人格障礙,英文簡稱BPD。據統計,100人裡有6%的人患有此病,而這類病是臨床上一種複雜又嚴重的精神障礙,常常會造成患者的社會功能損害。患有BPD的人通常異常熱情,理想主義,快樂和充滿愛心,但可能會因焦慮,沮喪,內/羞愧,擔憂,憤怒等,感到不知所措。
  • 自戀型人格障礙在精神分析中的解釋
    後來,心理學上便以納喀索斯的名字來命名病態的自戀。 自戀型人格障礙是 DSM -IV (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統計手冊第四版)所設立的一種人格障礙的診斷類別,在之前的一些診斷系統如 CCMD - 2 - R診斷系統中,自戀型人格障礙都只列在其它人格障礙中,只有名稱無診斷標準。對於自戀型人格障礙,尚未見確切的定義。對其診斷,目前也尚無完全一致的標準。
  • 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
    可當我說到瑪麗蓮·夢露,對,就是美國公認的性感偶像,她一生的行為可以說是教科書級別的邊緣型人格障礙表現。最近我的好幾位來訪者,他們都具有典型的邊緣型人格障礙特徵,但因為這種人格障礙不像焦慮症抑鬱症,它更難被捕捉到,容易被誤診,所以遲遲得不到有效治療。而且往往一拖就是好多年。
  • 犯罪心理學 |「心理癌」——反社會人格障礙
    也就是說,心理變態的人比起一般人確實更容易犯下暴力罪行。大腦研究告訴我們,心理變態犯人的大腦和正常人的大腦相比,似乎不太一樣。變態罪犯往往被電視和小說描繪成冷血的捕食者,研究發現確實也是如此:心理變態的人對其他人疼痛的感知,跟一般人是不同的。當我們看到別人的身體受傷或者感到疼痛的時候,我們也會在心理上感到一定程度的疼痛,這是一般人都有的共情。
  • 人類人格大賞之病態人格篇:表演型人格,特性及其日常表現
    病態人格第二期,每天11點更新(大概)尋求他人關注本來1~13歲的小朋友才會出現的情感需求,成年人也會時不時的出現,可長期的隨時隨地的處於這種狀態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病態人格:表演型人格障礙。當然這個人格有一個後續的發展,情況嚴重的時候醫生會拋棄表演型人格障礙的稱呼,轉而稱其為癔症性人格,到達這個階段的人群,常常會做出非常出人意料的行為,且不再只追求部分人的關注。表演型人格障礙形成與基因和家庭環境相關。美國衛生部數據統計研究顯示,成長在對孩子缺乏關愛與期望、X濫交家庭背景下的孩子更易發展成表演型人格障礙。
  • 兩性心理學:心靈力量弱小的人,越容易成為愛人的「奴隸」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董事長,創始人:專欄結合個體、微行為、社會、發展、情緒以及性格等一系列的心理學內容,同時附加方式和技巧,幫助男性、女性朋友認知另一半內心醜陋的一面,認知兩性情感的本質,幫助男性、女性朋友解析情侶
  •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特質體現,鉑瑞思有答案
    對於一般人來講,生活從來都不是一條直線,我們的情感、行為、認知、關係等等都是忽上忽下的,我們的生活本身就是會高低起伏的,但是這都在我們的掌握種種,所以不叫失控。
  • 關於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普遍誤解
    驚悚片《致命誘惑》作為一個契機,使邊緣型人格障礙進入大眾視野並引發了熱烈的探討,但與此同時,它也為邊緣型人格障礙招惹了許多錯誤的印象和理解。艾利克斯 |《致命誘惑》邊緣型人格障礙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是一個令很多人著迷的病症,一定程度上來說這要歸功於驚悚片《致命誘惑》,這部電影使邊緣型人格障礙獲得了很多的關注和討論
  • 從人格心理學角度分析《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悲劇性人格...
    影片結尾松子登上了天梯雖然說人格的三個部分都有在松子的身上體現,卻不是和諧統一的。松子無時無刻不處在焦慮和不安之中。松子的自我部分很弱,但是在影片中我們也看到了希望,並不是自我的完全喪失。在她起身連滾帶爬去撿名片的時候,松子已經開始完善自我的部分,她想努力回到現實世界,努力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 麥可•傑克遜真的是戀童癖,還是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享譽全球的超級歌星卻被人控告,指控他對兒童進行性騷擾,是戀童癖。傑克遜,真的是戀童癖嗎?戀童癖?性心理障礙!性心理障礙,也屬於一種精神疾病(精神障礙),它是指以兩性行為的心理、行為明顯偏離正常,並以此類性偏離作為性興奮、性滿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精神障礙。最常見的性心理障礙有性功能障礙、性變態、同性戀。麥可·傑克遜被人指控對兒童進行性騷擾,他的行為有性變態傾向。
  • 實用心理學丨迴避型依戀人格到底是什麼?
    不是得!想要真正了解迴避型依戀人格你需要看這裡!迴避型依戀者,在心理學中又被稱為「性單戀(avoidant attachment)」。這個群體還有一個悲傷的稱呼——「永遠無法摘星星的人」。心理學相關研究表明:造成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而一個人的自卑感大部分來源於他童年的經歷。
  • 偏執型人格障礙
    偏執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  6.脫離實際地好爭辯與敵對,固執地追求個人不夠合理的「權利」或利益。  7.忽視或不相信與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觀證據。因而很難以說理或事實來改變患者的想法。  患者的症狀至少要符合上述項目中的三項,方可診斷為偏執型人格障礙。  偏執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偏執行為持否認態度,因此在社會上人數和比例確實不詳。
  • 你可能不是抑鬱症,可能是人格障礙
    但很有可能,他們並不是抑鬱症,而是人格障礙,其實他們活著也有他們的痛苦和無助。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什麼是人格障礙,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些知識,就會多一份理解和寬容。
  • 薛之謙的表演型人格障礙症,你有嗎?
    兩個細節,寥寥幾句話,一個有嚴重表演型人格障礙的「病人」躍然紙上。薛之謙在綜藝節目上曾吃焦糖口紅,生嚼蜈蚣,被灌過動物糞便,這些綜藝梗並非渾然天成,而是帶有濃重的表演痕跡,很多人因此發出疑問:薛之謙是不是太用力了?「我不是有點太用力,是非常做作、用力。
  • 你可能不是抑鬱症,可能是人格障礙~
    但很有可能,他們並不是抑鬱症,而是人格障礙,其實他們活著也有他們的痛苦和無助。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什麼是人格障礙,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些知識,就會多一份理解和寬容。  人格障礙也有很多種分類,各種不同的人格障礙有不同的表現,主要的表現是以下幾種類型。一、自戀型人格障礙這類人的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