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蘇聯擔任著什麼角色?起初不太光彩,最終貢獻很大

2021-01-12 舊書卷裡的長安

抗美援朝是新中國的第一戰,也是我國的「立國之戰」,因為對陣著世界第一的美國,其中兇險自不必多說。你知道這場戰爭究竟為何而來,又是為什麼被稱為「立國之戰」嗎?

抗美援朝是爆發於1950年的戰爭,但是真要追溯根源,恐怕要從二戰末期的雅爾達會議說起。

雅爾達會議從某個方面來說,就是三大巨頭商量著在戰爭結束後如何瓜分世界,美英為了減少自己的損失,未經中國同意就把中國東北的利益割給了蘇聯。

史達林得到好處後終於出兵,精銳部隊早已抽調的日本關東軍根本無法低調,在出兵不久,史達林就逼迫國民黨籤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條約中規定:中蘇共管長春鐵路三十年、旅順為共享海軍基地三十年、大連為自由港蘇聯進出口貨物免稅、承認外蒙獨立現狀。

有了這個條約,陸路、海路蘇聯都可以肆無忌憚的活動,而且還獲得了其心心念念的旅順不凍港。條約籤訂後史達林感慨:等這一天等了40年。

從沙俄開始,他們就拼了命要做一個海權國家,旅順和朝鮮半島就是他們的目標,只是日俄戰爭之後,沙俄戰敗,盡數讓日本佔去。

條約的籤訂,象徵著蘇聯洗刷了沙俄當年戰敗的恥辱,也表示著其再度獲得太平洋出海口。

其實客觀來說,蘇聯對國民黨還是不錯的,抗戰時期對國民黨的援助可比對我黨援助多太多了,但是他野心太大,誰也承受不住,再被他整幾個條約,東北都得不保,所以老蔣慢慢也轉向美國一邊。

其實喪權辱國的條約,老蔣跟美國人也沒少籤,比如《中美憲警聯合勤務議定書》、《中美救濟協定》、《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等等,美國人在中國犯法了也沒辦法管,貨幣、教育全都要受美國幹涉,也是呵呵了。

後來解放軍崛起了,三大戰役打完,國內局勢基本就定了,但是在1949年1月10日,史達林向主席發電報:國民政府目的是向世人表示南京政府贊成和平,如果中共拒絕與南京和談,那就是向世人表示它主張進行內戰。

為了他們在華的利益,要我國劃江而治,對於這點,毛主席當時非常不悅,面對這種近乎命令似的語氣也很強硬:解放軍將於今年夏天渡過長江,攻打南京,我們不需要再次採用政治上的迂迴行動。

這件事在主席心裡記了很久,多年後還沒點名地提起過這事:有些外國朋友對我們的勝利半信半疑。他們試圖說服我們,把長江作為與蔣的分界線,建立『南北朝』。

這件事是個小插曲,阻礙不了我黨解放全國,新中國成立之後,主席發現了麻煩,老蔣與外國人籤訂了那麼多不平等條約,新中國是否該承認?

當然不可能承認!革命就是為了民族獨立、推倒人民頭上的大山,祖國的利益當然是第一,因此就有了歷史書上說的「掃乾淨屋子再請客」,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

與美國是敵對,直接廢除就是了,但是蘇聯畢竟是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還是要客氣一下,因此毛主席在1949年12月訪問蘇聯,名義上是祝壽,實際上是要跟蘇聯重新籤訂條約,拿回屬於我們自己的權益。

這點非常重要!如果在我們的國土上,仍然有著他國的霸權行為,那談什麼獨立?跟蘇聯一鬧掰,隨時可以從鐵路和海運調兵來,分分鐘就來到北京城下,還談什麼發展?

12月16日,毛主席抵達蘇聯時還是滿心喜悅的,留下的照片也是笑容滿面,然而史達林的態度讓主席非常氣憤。第一天進行了會談,主席一開口談及條約,史達林直接就說條約是由兩國籤訂的,獲得了美英的認可,因此「我們內部決定暫不修改該條約的任何條款。」然後不歡而散。

一直晾了幾天,直到12月24日才開始第二次會談,史達林一個字都沒提條約,就自顧自地講越南、印度等共產黨的情況,參與會談的大多是蘇聯軍官,主席實際就是被孤立的。

蘇聯是既得利益者,怎麼可能輕易放棄,但是這些利益本就是我國的,主席又怎麼會放棄?

多次談判無用,主席也沒那麼和善了,當負責接待的科瓦廖夫問他是否有興趣外出參觀,主席拍了桌子氣言:我在這兒有三個任務:一、吃飯;二、睡覺;三、拉屎。

一直僵持到了1950年1月1日,事情出現了轉機,史達林主動表示願意談談。

這個轉機的出現,多虧了美英等西方國家。

中蘇兩國,要是保持著親密的關係,如此大的人力物力戰鬥力,那對於西方世界來說是很恐怖的,因此有機會當然不會放過。

中蘇之間出現微妙後,美國總統杜魯門通過情報得知了消息,立馬發表聲明,主要中心點就是三個:一、認可中國共產黨,二、承認臺灣是中國領土並對中國領土沒有野心,三、不會捲入中國內戰。

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接著發表演講《中國的危機》,公開表明「國民黨不是在戰場上被打倒的,而是被中國人民拋棄了」。對中國是示好之意非常明顯。英國也有媒體報導:毛澤東訪問蘇聯,卻被軟禁在莫斯科。

這就讓史達林有些慌了,連忙與主席一起出面闢謠,主席也抓住了機會,把條約之事推動了。1月26 日,中國提出協定草案,要求兩年內收回在東北的全部主權;1月28日,蘇聯基本接受中國的要求。

對於中國來說,結果非常滿意,但是對於蘇聯來說,卻極為不滿。

史達林是強人,強人都好面子,而且旅順一還,他們就沒了不凍港,出海是他們刻在骨子裡的野望,自然就開始想其他辦法了,比如......朝鮮。

1945年,美蘇將朝鮮半島以38線為界,各自扶持了一半,蘇聯選中了金日成。金自然是想要統一半島的,但是其實力不濟,只能寄希望於背後的大哥支援。他求助蘇聯,但屢屢被拒絕。

理由很簡單,全世界都知道朝鮮背後是蘇聯,打起來那美國也會找麻煩,引發三戰他自己也吃不消。

但是1950年1月30日,史達林給蘇聯駐朝大使什特科夫發電報,讓轉告朝鮮方面,如果金想用軍事解決半島問題,那蘇聯會支持。

金簡直不敢相信!求了那麼久,突然上天眷顧?於是向蘇聯要錢要槍,蘇聯也很配合,但是在金準備南下時,史達林告訴他,如果朝鮮遭到了強力的抵抗,蘇聯不會幫忙,你只能依靠中國,所以你要打,一定要經過中國同意。

金便詢問主席,我估計主席也挺無語,你們都商量好了還來問我幹嘛?不過主席還是說出于謹慎能不動兵就不動兵,然而金有蘇聯撐腰,沒有考慮其他。

不得不說蘇聯這一手還是挺妙,只要他不出兵,不管有什麼結果他都不虧:朝鮮順利統一半島,為了防備美國,一定要依靠蘇聯,那麼蘇聯可以在半島獲得出海口;因為美國出手,朝鮮被打擊,那之前是中國同意的,中國必將插手。這樣中國需要依靠蘇聯,旅順又會要蘇聯駐軍了;而且還能回報一下美英之前的表態,讓中國徹底與西方交惡。一石多鳥。

只要開戰,蘇聯就是賺,至於戰爭結果,他也不怎麼在乎。

這就是開頭所說的第一個問題,戰爭為何而來。那麼為什麼說是立國之戰呢?

我們可以想想一個問題,為什麼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連一架汽車都造不出來,而新中國短短幾十年卻能工業騰飛呢?也是因為抗美援朝。

美國仁川登陸之後,其實等於是沒給我國選擇了,如果不出兵,局面就是旅順和東北需要蘇聯駐軍免除威脅,美國在鴨綠江邊氣勢洶洶,當年日俄戰爭不就是在中國境內打的嗎?現在的中東國家不也是大國的角力場嗎?到頭來新中國還是任人宰割。

這決然不行!所以主席深思熟慮之後,在眾多反對意見中選擇了出兵。這讓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沒想到,包括美蘇。

即便是被「救命」的朝鮮人民軍,北逃之後看到了首批志願軍,朝鮮人民軍幾乎是全幅蘇械,而志願軍武器裝備簡陋,坦克幾乎是0,他們最開始都很悲觀。

結果前兩次戰役的大勝,讓他們心服口服,史達林也才真正地看到了中國人的實力,正式加大援助力度,抗美援朝前給的都是淘汰貨,越往後才越先進。

武器上的援助都是此次,最關鍵的是史達林的態度,從中共的成立到抗日戰爭再到新中國成立,即便是抗美援朝之前,說實話蘇聯都不是很看重中國。

就是這一戰,讓他覺得應該正式這個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新中國的實力與發展都是對蘇聯有好處的,因此蘇聯決定援助中國的工業項目,最開始擬定50個,隨著戰事的發展,到最後達成了156個,也就是「156項重點工程」。

包括原子彈的早期研究資料與人員都跟蘇聯有很大關係,這些工程和技術的支援轉移,才是新中國得以騰飛的條件,否則一窮二白、沒有技術又被西方封鎖仇視的中國,去哪裡來搞工業化呢?

沒有工業水平,在現代的國際化中就是任人掐脖子的對象,所以說抗美援朝是立國之戰,一點都不過分。

抗美援朝戰爭對中國來說就是「起也蘇聯,成也蘇聯」,如果站在他們的角度上來講,其實也無可厚非,為了國家利益而已。

當年中國國力不濟,需要擇勢而行,現在已經強大了,不需再看人臉色,不過我們不要忘記,這一天是靠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

如果想了解更多抗美援朝事跡的,可以翻閱一下這本書,給你一個不同的視角。

相關焦點

  • 中國婦女在抗美援朝中的歷史貢獻
    而在抗美援朝的戰爭史上,如同電影中女衛生員王蘭一樣的廣大中國婦女積極地響應中央號召參加抗美援朝運動,通過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以下簡稱志願軍)、和平籤名運動和集會遊行、開展愛國增產與捐獻運動等多種方式支援前線,為抗美援朝的勝利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 抗美援朝戰爭中,蘇聯給志願軍提供了多少武器?我們來看看數據
    戰爭是敵我雙方人力、智力和物力的較量,中國人民志願軍能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除了在戰爭舞臺的臺前幕後,最高限度地發揮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這個戰爭的決定性因素外,也與中國軍隊從上到下都極度重視武器裝備有關。下面我用數據來說說抗美援朝戰爭時期蘇聯提供給我們的軍事裝備。
  • 走進歷史,追憶英雄,當年在抗美援朝中犧牲的四位將領都是誰?
    導讀:走進歷史,追憶英雄,當年在抗美援朝中犧牲的四位將領都是誰?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抗美援朝70周年|徐焰: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國防現代化奠基
    >70年前的1950年10月上旬和中旬,討論出兵朝鮮的會議在中南海連天召開,那個震驚世界的艱難決策幾經反覆最終拍板,隨後半個月內就有了30萬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剛建立的新中國實在是太窮、太落後,入朝部隊與強敵在裝備上存在懸殊的「代差」,中共中央卻敢於出兵朝鮮同美國較量,多少年來人們談及此事總在感嘆其超人的膽略和氣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擁有全球最強大的海軍和空軍,擁有3.1萬架飛機,陸軍機械化水平又最高,起初還壟斷了核武器。
  • 抗美援朝時,第一批參戰的18位師長,最終被授予什麼軍銜
    在抗美援朝第一仗中,由我軍首長命令40軍主動攻擊溫井。於是40軍選派出118師從溫井西北方向實施攻擊,另派120師的一個團從溫井南方向實施包抄戰術,以備敵軍逃跑。同時安排部隊在溫井東邊方向設置阻擊陣地,從而切斷熙川方面敵軍增援兵力。
  • 抗美援朝的起因-實則是蘇聯的「陰謀」和美國的狂妄
    1950年一天,一名精力旺盛的朝鮮男子走進了史達林的辦公室,他聲情並茂地向史達林推銷著統一朝鮮半島的計劃,這個人正是金將軍,這已經是他不知道多少次不遠萬裡上門推銷他的計劃了。史達林起初對朝鮮南北分治的現狀比較滿意的,但是又因為沒有得到北海道(至今俄羅斯和日本都對北海道有爭議)而耿耿於懷。在美國當時聲稱韓國不在美國太平洋防衛線內,以及美國沒有管蔣介石丟掉大陸,做出了一個「錯誤」的判斷,美國也不會去管李承晚。
  • 志願軍兩位空軍司令員,回國後擔任什麼職務?各自授何軍銜?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志願軍首批數十萬部隊跨過鴨綠江,開始與美帝主義侵略者展開激戰。在這場大戰中,志願軍除了常規的步兵,還出動了空軍、炮兵、防空兵和裝甲兵。特別是空軍,當時在蘇聯的秘密支持下,不僅擊落了多架美軍戰機,而且還掩護了我方後勤交通運輸線,功勞很大。志願軍空軍先後有兩位司令員,那麼他們都是誰?
  • 抗美援朝時,中國的秘密盟友是誰,為我們提供了什麼?
    抗美援朝的時候,除了朝鮮人民軍隊外,我們的人民志願軍並非是孤軍奮戰,還有一個強大的秘密盟友,幫助我們打下關鍵一戰。那麼,這個秘密盟友到底是誰,又為什麼秘不示人,還有就是美國人知道我們的這個秘密盟友是誰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抗美援朝》本該2001年上映,中國擱置19年,美國做何反應
    三八線以北屬於蘇聯的勢力範圍,以南則由美國接管。朝鮮半島的百姓都屬於同一族群,民眾們認為不應該遭受分割。因此那個時候上映《抗美援朝》必定會對中美關係產生很大的波及,兩國之間本來就非常微妙,萬不可因為一部電視劇就陷入爭執。
  • 《抗美援朝》本該2001年上映,中國擱置19年,美國做何反應
    三八線以北屬於蘇聯的勢力範圍,以南則由美國接管。朝鮮半島的百姓都屬於同一族群,民眾們認為不應該遭受分割。 因此北朝鮮與南朝鮮不斷有人發起遊行示威,一致要求南北統一。在1948年蘇聯扶植白頭山系的金日成擔任朝鮮的國家元首,而韓國則進行普選李承晚成功的當上了總統。美蘇兩國先後從朝鮮半島撤軍,但他們留下了一個隨時都會爆炸的火藥桶。
  • 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什麼
    韓戰不應該打,抗美援朝戰爭卻不能不打  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但「韓戰」和「抗美援朝戰爭」是兩個有聯繫卻有區別的概念。韓戰是世界上對朝鮮半島上發生的那場國際局部戰爭的稱呼,抗美援朝戰爭則是中國對自身參加韓戰的定義。
  • 第二次世界大戰,哪個國家貢獻最大?蘇聯、中國、還是美國
    這次世界大戰,對許多國家造成了難以想像的災難,也使得無數國家積攢多年的家底,直接被戰爭給毀滅一空,貧困、失業、溫飽這些還是其次,在大戰中,能生存下來就是最幸運的事情。我們本篇文章,不談二戰爆發的起末,也不談戰爭中誰對誰錯,我們就來談談哪個國家對這場戰爭的勝利貢獻最大?
  • 堅持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就沒有什麼啃不下的「硬骨頭」
    記者彭紅霞「是講抗美援朝的嗎?哪裡可以看到?我要去看看……」11月初,何華向從達滸老家來到城區的女兒家小住,得知取材於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他很感興趣。今年83歲的何華向是登記在冊的、健在的瀏陽籍抗美援朝老戰士中年紀最輕的。67年前,他積極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參軍入伍,成為中國空軍的一員。
  • 抗美援朝老兵記憶|沈奎觀:滿懷激情為戰鷹保駕護航
    在裝備水平落後、條件艱苦的情況下,他勤奮鑽研,創新油料保障方法,為提升志願軍空軍戰鬥力作出了突出貢獻,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並被中朝聯合司令部授予軍功章兩枚,榮獲朝鮮人民共和國戰士榮譽勳章。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他因健康原因離開後勤戰線,主要從事政治工作,先後擔任空七軍宣傳處長、作戰訓練思想政治工作室主任,空軍指揮學院教授等職務。
  • 抗美援朝對中國崛起的意義,怎麼評價都不過分
    三是蘇聯軍事援助問題。蘇聯答應的是供應武器裝備,同意採取信用貸款的方式來支付,但不同意立即出動空軍。後來彭德懷回憶說:「周總理、林彪赴蘇聯,蘇聯答應出槍、炮、彈,但不出動飛機。毛主席這時候就問我,可不可以打,蘇聯是不是完全洗手?我說,這是半洗手,也可以打。此時毛主席講:『即令打不過也好,他總是欠我們一筆帳,我什麼時候想打,就可以再打。』」
  • 李進良:我在抗美援朝戰場通信
    在一個很大金礦裡面,有一排排巷子隔成一個個小間。我們每個人各住一個只能擺張床的小間。坑洞裡面潮溼異常,手一摸坑壁都是水。礦裡有個很大的禮堂,到了周六晚上還可以舉辦舞會。 電臺怎麼修?
  • 抗美援朝戰爭歷史啟示錄
    尤其是美國人總在「誰打第一槍」問題上大做文章,並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解密的相關檔案進行曲解,意圖顛覆戰爭中的侵略者和被侵略者。1992年夏天,筆者作為中方學者赴美國史丹福大學參加了對蘇聯解密的韓戰檔案的鑑定。仔細考察歷史檔案,可以看出當時美國武力幹涉中國臺灣蓄謀已久,利用朝鮮內戰爆發出兵只是藉口。
  • 國防大學退休返聘二級教授徐焰: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國防現代化奠基
    剛建立的新中國實在是太窮、太落後,入朝部隊與強敵在裝備上存在懸殊的「代差」,中共中央卻敢於出兵朝鮮同美國較量,多少年來人們談及此事總在感嘆其超人的膽略和氣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擁有全球最強大的海軍和空軍,擁有3.1萬架飛機,陸軍機械化水平又最高,起初還壟斷了核武器。
  • 抗美援朝之初很多人都反對,勝利之後中國究竟得到了什麼?
    抗美援朝戰爭,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場對外戰爭。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是否應該參加這場戰爭,當初很多人都持反對態度,那麼在抗美援朝戰爭之中,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
  • 蘇聯在韓戰時,援助了中國多少武器?老大哥確實夠意思
    直到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正面擊敗美國,這才讓中國的國家地位得到穩固,也為中國後來獲得幾十年和平發展時間奠定了基礎。上個世紀中期的時候,朝鮮半島爆發了內戰,美國為了推行其霸權主義,通過聯合國參與到了朝鮮半島的戰爭之中,並且不顧中國的警告,執意越過三八線,甚至還轟炸了中國的丹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