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因此世界上並沒有多少國家真正承認中國的地位,以至於新中國成立之後,眾多西方國家仍然對中國虎視眈眈。直到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正面擊敗美國,這才讓中國的國家地位得到穩固,也為中國後來獲得幾十年和平發展時間奠定了基礎。
上個世紀中期的時候,朝鮮半島爆發了內戰,美國為了推行其霸權主義,通過聯合國參與到了朝鮮半島的戰爭之中,並且不顧中國的警告,執意越過三八線,甚至還轟炸了中國的丹東地區。這場戰爭之中,中國的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遭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因此中國也被動發起了抗美援朝戰爭。
韓戰時期,中國的軍事裝備落後美軍很多,因此中國向當時社會主義老大哥求援,蘇聯也承諾會援助中國一定數量的武器,但讓中國沒有想到的是,史達林最終援助的武器數量,遠遠超過了一開始的計劃數,令人驚喜,實在是很夠意思。
1951年10月的時候,中國和蘇聯籤訂了協議,在這份協議之中,蘇聯承諾會向中國援助60個師的裝備和彈藥,並且還給中國購買蘇聯武器生產線的機會,讓中國有底氣和美軍作戰,實在是意外之喜。此後中國在接受蘇聯援助的時候,又購買了不少蘇聯的軍事裝備,因此在韓戰結束後不久,中國就擁有了106個師的先進軍事裝備,甚至其中還有蘇聯當時火力最猛的喀秋莎火箭炮,在電影《金剛川》中,就有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國喀秋莎火箭炮攻擊美軍炮兵陣地的畫面,看得出其威力巨大。
除了陸軍裝備以外,蘇聯還向中國援助和出售了不少的戰鬥機,要知道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軍隊僅僅只擁有幾架從國民黨軍隊手中繳獲的戰鬥機,根本不足以形成編制。但是在蘇聯的幫助下,中國軍隊的戰鬥機數量直接超過了3000架,雖然其中大部分都是老舊落後的型號,但是仍然給中國在朝鮮戰場上作戰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最終我國的志願軍將美軍牢牢的壓在了三八線附近,並且讓美軍不得不籤署了停戰條約,這其中和蘇聯援助中國的軍事裝備有著很大的關係。雖然中國在後來和蘇聯鬧翻了,但是蘇聯給中國的幫助卻是實實在在的,當年的老大哥確實很夠有意思。
抗美援朝戰爭是終結中國近代史的一戰,不僅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也一掃近代史上中國屢敗於西方列強的屈辱紀錄。抗美援朝的勝利證明,也證明了我們的軍隊是一支不可侮的力量,中國人民一定能創造奇蹟。
從抗美援朝中,我們可以汲取無窮無盡的精神力量。在了解抗美援朝方面,著名軍史學者李峰先生所著的《決戰朝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著作。這本書通過精煉的語言,恢弘的文字、多角度記述並分析韓戰的成因、決策過程、五次戰役及板門店停戰談判等重大事件。
本書一經發售,立刻暢銷30萬冊,受到廣大軍迷們的熱烈追捧,被譽為「韓戰題材國內品質扛鼎的作品」。所以大家不管是自己閱讀還是送朋友都非常不錯,有意的讀者,請點擊下方橫條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