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鞋子》:家庭貧困的小男孩弄丟妹妹的鞋子,怎麼辦呢?

2021-01-08 千言電影

偶然的一次,看了這部電影《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

原來伊朗的電影兒童如此出色,沒有誇張的鏡頭,用幾乎寫實的手法拍攝,看完讓很多貧困的人想起自己的小時候。

那時的我們,大多家境不富裕,大人們忙著為生計發愁,孩子們的童年大多差不多,沒有多餘的錢買零食,更別說買多餘的衣服和鞋子。

記得小時候買一雙鞋子過新年,大人們都是過新年的那一天才準你穿,若是要幫忙幹活,都要換上家裡的舊鞋子。

我深深的記得,自己穿壞的鞋子,只要能補了再穿,大人們是不會買新的。畢竟家裡經濟不寬裕。

那天,看《小鞋子》的電影,猶如回到自己小時候。

《小鞋子》這部電影是伊朗底層人民的生活片段。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出生於伊朗首都德黑蘭。他的一部分電影專注兒童題材。

導演沒有說貧富差距大就怎樣怎樣。他只是把生活真實的樣子搬來給你看。

影片開頭:一個叫阿里的九歲小男孩去修補妹妹的鞋子。後來買土豆的時候,他把鞋子放在店門口貨物堆的縫隙裡。正當他挑選土豆的時候,一個收垃圾的大叔順手牽羊把他的鞋子拿走了。

那個大叔是專收一些不要的東西給別人交換。

從這裡開始,小男孩阿里和她的妹妹開始了一段更辛苦的生活。阿里知道父親月底發了工資才有錢買鞋。可到月底還有很久。只能讓妹妹先穿他的鞋子去上學。妹妹放學後,阿里再穿這雙鞋子,他再去上學。

這一段,看得人心裡挺難受,其實,如果阿里如果告訴了爸爸,可能會挨打,但是也好過每天這麼辛苦的等鞋穿,畢竟沒有鞋子,妹妹出門很不方便。

而且告訴了大人,怎麼著,大人肯定比一個孩子要找到好辦法。

孩子就是孩子,但她們小小的身體卻有大大的能量,不告訴父親,其實是知道家裡很困難。母親腰痛都沒有錢買藥上醫院,他可以用自己的辦法撐到月底再告訴父親,也是很不錯的主意。

我覺得導演的這個鏡頭讓我們知道:貧困的家庭,若是有懂事的孩子,家人會欣慰也會心痛。但又讓家庭充滿希望。

我覺得這個電影這樣拍的角度很好。它只是把一個貧困的家庭原原本本的樣子給你看,父親有些脾氣差,但是個負責任的男人。愛孩子,愛老婆。

影片中,阿里跑出去再次尋找妹妹的鞋子,不顧母親喊他幫忙拎幹地毯。

鞋子沒找到,父親回來罵他,九歲了,不是小孩子,我像你那麼大的時候,都知道操持家了。你母親喊你幫忙拎幹毯子,你就知道跑出去玩。完了他又兇他母親,腰痛就不要乾重活,你放在那裡,我回家我會洗的。

由此可見,父親是心系整個家的,可能因為生活壓力大而罵孩子,但是挺心疼老婆的。

一個家庭,越是貧困,可能有些丈夫的脾氣比能耐大,不管家庭死活的,反而畢竟多。或是不心疼老婆孩子的,會更多。他們只會埋怨生活的辛苦,沒有敢於承擔責任的勇氣。

阿里的父親不是這樣,他知道積極賺錢,雖然給不了老婆孩子很棒的物質生活,但他已拼盡全力。

所以,阿里弄丟妹妹的鞋子,看著生病的母親還帶著他們兄妹三個,母親腰痛沒好就帶著一個小嬰兒。父親一個人的工資養一大家子還是很困難。

房租5個月沒交了,買菜,只能買那種很小的土豆,菜店老闆還說之前賒帳的錢該給了吧?房東跑到家裡大吵大鬧喊著再不交房租就搬走……

生活是艱苦的,即便這樣,阿里懂事乖巧,寫得一手好字,成績優異。

這一切跟父母的教育有關,如果孩子只是懂事,但學習不好,那父母的教育肯定沒有到位。

貧窮的家庭,一個孩子的成績往往是一種希望,好孩子有好成績,這是很多家庭羨慕不來的。

電影中還有一幕,就是父親看著自己的兒子口齒伶俐的幫自己找活幹,心裡一定是開心的。貧窮的生活讓父親變得與人打交道有些不好意思。

父親和阿里去富人區找活幹,可以說,要不是阿里,父親有可能無功而返。

父親一家家的按門鈴,問需要除草嗎?需要給你家花園殺蟲嗎?由於伊朗幾乎98.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

當一個陌生的男人居然敲響自家的門鈴,說話支支吾吾,這就讓人反感,可能別人以為家裡有女人,那一個陌生男人來敲門,穿出去也不好聽吧。

有一家罵罵咧咧的說,「你給我站住,你是誰?」,那些業主很火大的樣子嚇壞了阿里和父親。還有一家很不耐煩,裡面傳出很兇的狗叫聲來……

後面阿里一家一家的問。終於問到一家。父親幫那家主人的桃樹殺蟲。完了,主顧家給了豐厚的報酬。

父親說他可以休假一個月,他想好好照顧妻子的病,再找些工資高點的活計。

看到這裡,這一家貧苦的生活又充滿了希望。

如果貧困的家庭都有這樣的父親和好孩子,那也是苦中有樂,充滿希望。

但如果不是自行車剎車失靈,父親不被摔傷,阿里的妹妹肯定有新的鞋子。

後來,阿里參加市裡的長跑比賽,他只想要第三名,可以得到一雙鞋子。雖然是雙男靴,但嶄新的鞋子一定可以去商店裡換雙妹妹的鞋子吧。

可是他長跑了第一名。

影片中,阿里失望的把腳泡在水池裡,但是他還不知道父親給妹妹買了新鞋。

而且電影沒有把父親買鞋放到影片最後,也許這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也許父親發現了女兒沒有鞋子穿,沒有責備阿里,鏡頭中,父親買了很多東西回家,只是一雙紅色的小鞋子僅僅只是他那一堆東西中的一種。沒有明顯的大團圓之感。

但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一切都是圓滿的。經歷了這麼多,父親肯定已經知道他有很乖的兒子和女兒。

這兩個小傢伙,跑了那麼多天,每天都是哥哥在路邊等放學的妹妹,好把鞋子換回來,那小子就撒丫子跑啊跑,有幾次遲到,還被老師誤會是故意遲到,還差點不讓上學,回去請家長。

有這樣的孩子是這個家庭的希望。當然,好孩子哪能沒有好父母呢?

一個在困頓中的家庭,每個人都是積極面對生活的,阿里想出讓妹妹穿自己的鞋子,幫父親拿下一份工作。

母親生病了,但家裡有燉湯,還不忘給鄰居老爺爺端一碗湯去,爸爸喝茶不用清真寺的湯,他說不是你的,它們只是你代為保管的。

妹妹最後知道自己的鞋子居然穿到了一個小姑娘腳上,本想告訴阿里,但看到小姑娘的爸爸是一個盲人。因此作罷。

《小鞋子》這部電影,導演用一個個小事情串聯起來,丟掉了一雙鞋子,在買到一雙鞋子之前,阿里的努力,家庭的貧困,這樣的故事本很平淡,卻又讓人難以忘記。

原來生活是很苦的,但是只要是一個有愛的家。就會有好的可能。

艱難困難的生活,他們沒有因此而丟掉善良,天真,孩子是好孩子,父母是好父母。

家裡窮啊,但是這樣的家卻充滿希望,不是嗎?

【寫在最後】

《小鞋子》這部電影,讓我去解了伊朗這個國家,原來,伊朗就是古波斯國。大家知道嗎?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國家就有波斯國喔,而且波斯語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

波斯語現在也是伊朗的官方語言。希望大家可以去看看這部電影,看完,你會發現,苟且的生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苟且中沒有希望,沒有溫暖和愛。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9.2《小鞋子》:生活貧困未必是真的貧困
    《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是伊朗的兒童電影,也很適合大人看的童話,豆瓣評分9.2。這是一部很老的電影,故事很簡單,淡淡的,沒有很深的情感渲染。可是看完還是滿滿的感動,它曾經獲得7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獎。故事講的是一個貧窮的家庭,哥哥弄丟了妹妹的鞋子,導致妹妹去上學沒有鞋子穿。
  • 伊朗電影NO.1,質樸家庭情《小鞋子》
    今天,我們就看一部講述質樸家庭情,該片是目前在中國,伊朗電影NO.1,它的名字叫《小鞋子》。《小鞋子》劇照《小鞋子》的故事非常簡單:在一個家境貧寒的伊朗家庭裡,有做工的爸爸,家庭主婦的媽媽,和還在上學的哥哥和妹妹四個人。
  • 《小鞋子》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貧困埋沒不了生活的希望!
    導讀:《小鞋子》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貧困埋沒不了生活的希望!阿里是一個九歲的小男孩,這天,因為妹妹的鞋子破了,阿里便來到修鞋匠這裡幫妹妹修鞋,可是在回去的路上,阿里卻弄丟了鞋子,失望的他神情落寞地回到家中,妹妹問他鞋子修好了嗎?
  • 影片推薦:《小鞋子》-真正意義上的勝利
    《小鞋子》是由伊朗著名導演馬吉德·馬基迪執導的一部劇情影片,它沒有伊朗電影普遍的冰冷灰暗一面,而是展現了積極向上的一面,榮獲了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講述了一個家庭貧困的小男孩弄丟了妹妹剛修好的粉色鞋子,為了不受到父親的懲罰和妹妹有了共同的秘密,他和妹妹每天都在緊迫的時間裡互換同一雙破舊的鞋子,最後終於有了機會可以得到新鞋子。可結果很好卻沒有達到小男孩心中真正的勝利。
  • 天堂的孩子,都有一雙《小鞋子》
    ,《小鞋子》是伊朗1997年的一部電影,主要內容為一個貧困家庭的小男孩小阿里,不小心把自己妹妹鞋子弄丟以後發生的各種故事。再買一雙不就行了,這還要拍成一部電影,可要知道故事背景是97年的伊朗,特別是故事主人公的家庭條件窘迫,再加上母親重病,父親收入不穩定,一雙鞋的價錢,可能也是家庭維持生計的一部分。
  • 伊朗電影《小鞋子》引人深思,兄妹倆是如何穿一雙鞋子上學的?
    千千和您聊電影、電視劇,為您帶來最新的娛樂資訊。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電影、電視劇中的內容,希望大家可以動動你們的手指關注我一下哦。本期內容簡要《小鞋子》是一部伊朗電影,主要講述了伊朗一個貧困家庭裡,哥哥阿里不小心弄丟了妹妹莎拉唯一的鞋子,因為害怕被父母責罰,他央求妹妹暫時不要告訴父母,並且兩人達成協議,決定暫時先穿同一雙鞋子上學的故事。
  • 電影《小鞋子》告訴你
    伊朗電影《小鞋子》又名《孩子的天堂》,顧名思義這段故事是美好神聖的。影片1997年在伊朗上映,講述的是小男孩阿里把妹妹鞋子弄丟了,家裡拮据沒錢買新的,天天跟妹妹換著鞋穿去上學,每天都在奔跑著換鞋中度過,跑來跑去。
  • 解讀豆瓣高分片《小鞋子》,一雙鞋子背後,底層人民的苦難和堅強
    當生活的苦難降臨的時候,我的眼前總是浮現出電影《小鞋子》中的小男孩阿里。他堅強、勇敢而善良的品質深深影響著我的人生。《小鞋子》是由著名的馬基德·馬基迪導演的兒童經典作品,並獲得奧斯卡獎,本片上映於1997年,豆瓣評分高達9.2分。
  • 豆瓣9.2分電影《小鞋子》,男孩因為得了第一傷心落淚,令人心疼
    剛剛開始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鏡頭給到的是一個貧窮而又充滿吵鬧戾氣的家庭,以為這又是一部類似於《何以為家》批判家庭「越窮越要生」,揭示社會底層人們痛苦不堪生活的一部電影。可是越往後看,越發現不是,導演沒有用鏡頭刻意去表達什麼,而是像紀錄片一樣為我們展現出這個家庭生活中面臨的種種問題,以及一雙「小鞋子」展開的關於一位小男孩的故事。電影開始,是小男孩阿里在一位修鞋匠面前,等待他修補好手中的那雙粉紅色小鞋子。
  • 豆瓣9.2分電影《小鞋子》,男孩因為得了第一傷心落淚,令人心疼
    剛剛開始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鏡頭給到的是一個貧窮而又充滿吵鬧戾氣的家庭,以為這又是一部類似於《何以為家》批判家庭「越窮越要生」,揭示社會底層人們痛苦不堪生活的一部電影。可是越往後看,越發現不是,導演沒有用鏡頭刻意去表達什麼,而是像紀錄片一樣為我們展現出這個家庭生活中面臨的種種問題,以及一雙「小鞋子」展開的關於一位小男孩的故事。
  • 治癒影片《小鞋子》,哥哥愛妹妹的一種表現
    《小鞋子》是一部伊朗的電影,窮困的小男孩意外之下弄丟了妹妹的鞋子,於是他參加學校裡的長跑比賽,來爭取第三名的獎勵——一雙新鞋子。這場比賽包含了平民區小巷裡的孩子、富人區洋房裡的孩子,他們都努力奔跑,為了爭取那前三名。
  • 一部催人淚下的電影《小鞋子》教會了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
    《小鞋子》劇照《小鞋子》教會了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小鞋子》講述了一個貧困的家庭,父親為家庭生計奔波著,卻也無法挽救這個貧困家庭的命運,母親虛弱的身體無法再承受什麼打擊,風雨飄搖的家庭教會了兄妹倆要為家裡做事情不能惹麻煩,因此當哥哥把妹妹的鞋子不小心弄丟的時候,他們為了避免挨罵,同時也不想讓父母傷心,他們選擇了隱瞞,並且自己去想辦法解決這個難題。
  • 一部含淚的電影《小鞋子》教會我們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
    介紹電影《小鞋子》於在伊朗上映,並獲得了很多獎項,豆瓣得分為9.2分,當成年人看這部電影時,他們被電影中動人的情節感動得流淚,孩子們應該懂得珍惜他們來之不易的生活。《小鞋子》教會我們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小鞋子》講述了一個貧窮的家庭,父親為了養家餬口而努力工作,但他救不了這個貧窮家庭的命運,他母親虛弱的身體再也受不了打擊了,不穩定的家庭教導兄妹為家庭做事,不要惹麻煩,因此當哥哥不小心拿了妹妹的鞋弄丟,他們可以避免被罵的同時不想讓父母傷心,他們選擇了躲起來,並想辦法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 豆瓣9.2《小鞋子》:一雙鞋子跑出的生活,電影藝術下的真實生活
    《小鞋子》導演馬吉德.馬吉迪《小鞋子》是伊朗導演馬吉德.馬吉迪於1997年拍攝的一部兒童電影,英文片又名《天堂的孩子》。它是伊朗電影史上第一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影片,在多倫多、香港、倫敦、紐約等多個國際電影節上獲11項國際大獎,並且在美國創造了伊朗電影有史以來最好的票房記錄。影片的開始,從一雙小女孩的鞋子展現。一針一線,喧鬧的集市,小男孩專注地看著修鞋匠修妹妹的鞋子。一雙小鞋子,一對小孩子,影片質樸的影響又一次再現了新電影風格的光芒。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 跑步電影系列之溫情勵志的《小鞋子》
    而貧民家庭裡的Ali卻不得不過早地承擔起作為家庭成員的義務,也正是這樣,讓他懂得了家庭中最寶貴的情感內涵,那便是愛與責任。《小鞋子》是1997年出自伊朗的一部溫情電影,又名《天堂的孩子》,由馬基德·馬基迪編劇並導演。豆瓣9.2的評分足以說明這部片子受歡迎的程度,也許就是這種貧困中的溫暖最讓人感動吧。
  • 《小鞋子》:生活底層的人性之光、苦難中的溫情與友愛
    伊朗電影《小鞋子》就講述了一對兄妹在貧困生活中相互依偎的故事。就電影題材來說,這樣的故事其實並不少見,然而《小鞋子》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了奧斯卡最佳外國影片的提名影片,這是伊朗電影史上的第一次,因此具有無上的光榮。
  • 這部被稱為最純真的電影:伊朗的《小鞋子》你應該看過吧?
    今天大顛來給大家推薦一部被稱為最為純真的電影——《小鞋子》,這是非常乾淨清澈的伊朗電影,樸實又清新,處處洋溢著人情味,但並不是一味的賣弄博同情,很溫暖正能量的片子哦。獲獎情況:榮獲1998年蒙特婁電影節最佳影片、200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並在多倫多、香港、倫敦、紐約等18個國際電影節上榮獲11項大獎。《時代》雜誌年度十大影片。
  • 我心目中的最佳伊朗電影名叫《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
    我心目中的最佳伊朗電影名叫《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儘管搞不清楚哪個譯名更準確一些,但我個人比較傾向《小鞋子》——為什麼?因為義大利也有一部神作叫《天堂電影院》,同樣講述孩子成長的故事,甚至於兩部電影的主角小男孩,都是大大的眼睛,黝黑的皮膚,一頭自來捲髮,五官面目十分相似,所以,感覺譯名《小鞋子》能區分開來。
  • 滿懷善意與希望,不停奔跑的《小鞋子》
    這個故事開始於一雙被哥哥阿里弄丟的鞋子,阿里為了幫助妹妹莎拉找回鞋子,而開啟了一段奮力奔跑的旅程。影片開場的長鏡頭中,阿里到街上買菜而不小心弄丟了妹妹的小鞋子,這樣的一雙小鞋子對於阿里的貧困家庭來說卻足以稱得上「
  • 電影《小鞋子》:想要得第三名結果卻得了第一名,男孩委屈痛哭
    拍攝於1997年的伊朗電影《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是伊朗三代電影大師馬基德·馬基迫的代表作。這部影片獲得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獎最佳影片)和華沙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影片)兩個獎項並且還入圍了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因為政治原因無緣獲得奧斯卡獎,但是卻在美國取得非常好的成績,創下伊朗電影在美國的票房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