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撫邊遠:成化年間,為何開設湖廣鄖陽府

2020-12-23 蕭家老大a

安撫邊遠:成化年間,為何開設湖廣鄖陽府

自成化初年,陝西至荊、襄、唐、鄧之間,皆為長山大谷,綿亙長達千裡,所以流逋的人能夠藏聚,這也是劉千斤之亂的原因。至李鬍子復亂,流民人數甚至多達一百萬。都御史項忠奉命捕逐,死者不計其數。明國子監祭酒周洪謨著《流民說》,稱道:昔日古人修天下《地理志》,看到東晉時的廬州、松州百姓,流落到荊州,於是,荊江之南設置松滋縣,令眾人僑居;陝西雍州的百姓,流聚至襄陽,應襄西之側置南雍州,令眾人居住。其後,松滋遂隸於荊州,南雍則並於襄陽,垂今千載,寧謐如故。這是前代處理荊、襄流民的方法,非常有用。現在,應當任由其近諸縣者附籍,遠諸縣者,設州、縣以平撫,之後,設置官員,編制裡甲,寬其傜役,使其安居樂業業,則流民皆可為齊民了。

都御史李賓非常贊同此說,並援其說上疏,明憲宗批准。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二月,憲宗命都御史原傑經略鄖陽,撫定流民。

同年七月,北城兵馬吏目文會上疏道:荊、襄自古為用武之地。宣德年間,有流民鄒百川、楊繼保匿聚為非作歹。正統年間,百姓胡忠等開墾荒田,才開始入版籍,編成裡甲。成化年以來,劉千斤、石和尚、李鬍子相繼作亂,大臣處置失宜,終未安輯。現在,河南歉收百姓饑荒,只能入山就食,勢不可止,如何保護以後不成後患?所以我呈上三事:首先,荊、襄土地肥饒,皆可用於耕種,遠年入籍的流民,可給還田土,所附籍者領田土力耕,體恤寬恕,而願回籍者聽由其原;其次,流民潛處的地方,多出沒不常,乞求皇上選良官擔任撫綏,軍衛官為之守御,則流民自安;最後,荊、襄等地上流,為吳楚要害,道路多通,必應當在總隘地方,加設府、衛所、州、縣,設立保甲,允許通貨購買衣食物品,設立學校崇尚風俗,則其百姓自然會從善了。

明憲宗表示贊同,並命都御史原傑採用此主張。

同年九月,都御史原傑上奏,得到了憲宗批准。

信陽、固始等州縣,南抵蘄、黃,西接荊、襄,東連鳳陽、霍丘山勢綿亙,河流四達,盜賊容易出沒。況且鳳陽、陳州,最近都在受災,流民載道。強盜進入霍丘,搶劫物資,逮捕官員,百姓騷動,應該考慮防備措施了。現在,請在汝寧所屬信陽等十三個州縣,令二司巡守官選壯丁,備器械馬匹。委任二官總督緝捕盜賊。此外,信陽軍民雜處,奸盜容易聚眾,請調派守備南陽河南都指揮官,得權專御盜賊,禁止開採銀洞。此外,商城縣南接六安州,有二百餘裡,四野曠漫,而金剛臺巡檢司則在縣北,現在,請在馬頭山置縣。

同年十一月,明憲宗正式下詔,開設湖廣鄖陽府,即其地設湖廣行都司、衛、所及縣。當時,都御史原傑遍置諸郡縣,無論深山窮谷均親自前往。抵達後向百姓問疾苦並宣達朝廷旨意,百姓均願意附版籍為良民。於是,湖廣、河南、陝西等地的撫、按、藩、臬官員,入籍流民得十一萬三千餘戶,遣歸故土者一萬六千餘戶,其願留者九萬六千餘戶,許以各自佔曠土,官方為其限給丁力,令開墾為永業,以供賦役,並置郡縣統一指揮。

因此設立:淅川縣,割內鄉縣重新設置;竹谿縣,於湖廣割竹山地而成;鄖西縣,割鄖、津地而成;桐柏縣、南召縣、伊陽縣,為河南割南陽府、汝州、唐縣等地而設置;商南縣、山陽縣,為陝西分析商縣而成;原商縣升為商州;鄖陽府,在鄖縣城設置,下轄鄖縣、房縣、竹山縣、竹谿縣、鄖西縣、上津縣,並在鄖陽,設立行都司和衛所,以保衛其控制。此外,舉薦鄧州知州吳遠為首任鄖陽府知府。原傑又以所地涉及三省,沒有統一指揮,於是,推薦御史吳道宏代替自己擔任鄖陽撫治,統領八郡,兼制三省。明憲宗遂升吳道宏為大理寺少卿,代替原傑擔任撫治;並馳馬賜璽書,召還原傑,並擔任南京兵部尚書。原傑為平撫殫精竭力,勞苦成疾,在南還途中竟死於驛舍。荊、襄百姓聽聞後,無不流泣。此後,明憲宗以撫治鄖陽大理少卿吳道宏為右僉都御史,開府鄖陽,著為此令

(本篇完)

相關焦點

  • 第一任鄖陽撫治原傑:首倡建立鄖陽府安置流民40餘萬
    山西人原傑,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任撫治荊襄等處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以功升右都御史,再升為南京兵部尚書。著有《處置流民疏》。原傑是鄖陽首任撫治,提議設鄖陽府,置湖廣行都司,增兵設戍,安置流民40餘萬人,給田附籍,授田定賦。處置鄖陽流民問題安穩妥當,深得成化皇帝信任。成化十三年(1477年),因積勞成疾,卒於返京途中,詔賜太子太保。
  • 「湖廣填四川」真相
    在康熙年間,無數湧動在移民路上的人們會告訴你:我從湖廣來,要到四川去。在這場「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中,搶先進入四川的人,撿到了大便宜。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移民到四川廣漢的平民張連義,意外發現他搶先抵達的廣漢涼水井一帶竟然荒無人煙。張連義拿著竹籤和木片到處「插佔」,沒多久就圈了2000多畝地。
  • 【節目相關】北京湖廣會館遊記
    先來看一下百科:北京湖廣會館坐落在宣武區(現西城區)騾馬市大街東口南側(虎坊橋西南)。嘉慶年間在虎坊橋畔,建湖廣會館。建立之初主要是用來招待湖南、湖北進京參加會試的舉人。1912年8月25日至9月5日,孫中山先後五次蒞臨,領導的國民黨在此宣告成立(在節目裡我提到的這個知識點果然沒錯)。
  • 重慶銅梁還有湖廣會館,古代會館建築群,是移民文化的見證
    重慶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移民城市,尤其是明末清初,經歷了中國歷史上長達一個世紀的「湖廣填川」移民浪潮,湖廣會館作為渝商人在重慶的聚集地,此時在重慶應運而生。不過重慶的湖廣會館遠不止渝中的那家,它曾經在許多地方建造過,但大部分都沒有保存下來,銅梁安居古鎮的這個顯然是倖存者,雖然它在歷史變遷中被損壞了幾次,但它現在屹立不倒,成為這個古鎮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 不要說明朝亡於萬曆 始亡於嘉靖 明朝的滅亡從成化年間就開始了
    從嘉靖朝開始,為了爭奪首鋪之位,張璁、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等人拉幫結派,開啟了黨爭,以至於在萬曆、天啟年間愈演愈烈,為明朝的滅亡埋下伏筆。但是從經濟角度來看,明朝滅亡的根源應該要從明憲宗成化年間說起。
  • 考證:明清「湖廣填四川」 移民祖籍多麻城 ——川渝部分姓氏遷徙調查
    元至順(1330年)時期,舉人李大中自湖北避亂入蜀,落業渠縣鄧家灣,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大中之子孫先後輾轉於忠縣、西陽(今屬重慶)窩牛山一帶,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移居營山縣,後返渠縣居住,直到第四代李調良遷來宣漢縣清溪鄉石家銀灣定居至今,後代繁衍,布滿清溪、南壩、下八等鄉村,至今多者已傳24代。
  • 湖廣會館的舞臺為啥搭這麼高!︱湖廣會館和京劇有什麼淵源?
    歷史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擁有安徽會館、三慶園、湖廣會館、國家京劇院、梅蘭芳大劇院、梅蘭芳故居、程硯秋故居等優質京劇文化資源。清乾隆年間,四大徽班進京造就了一個偉大的劇種——京劇,兩百三十年後,人們通過對當年見證這些的歷史遺蹟的探尋,追溯、重現那段神秘而又精彩的繁榮景象,傳統文化在這裡被重新點燃。
  • 譚嗣同被斬首,他的湖廣總督父親為何不出手相救?實在有苦難言
    光緒年間,一個叫譚嗣同的人牽頭發動了戊戌變法。雖然他發動這場變法的初衷是為了救國救民,但是得到的結果卻顯然令人感到非常失望。而隨著變法的失敗,他也成了階下之囚。因為他宣揚的變法損害了慈禧老太后的利益,所以變法失敗後便被老太后視若眼中之釘。後為了警告天下人安分守己,老太后下令將他及其他五個參與了變法的人一同處以斬首之刑。
  • 湖廣會館,重慶隱秘的角落!
    ,但知道準確位置去打卡過的人很少,當你真正來到湖廣會館,就會感嘆這是個什麼神仙地兒~不僅如此,推開湖廣會館的門,這裡還藏著目前國內城市中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不僅好拍,還很好逛●值得一提的是湖廣會館並不是簡單的打卡地,這裡寄託了湖廣人在重慶的鄉土信仰。
  • 我們都是湖廣人
    對今天的重慶人來說,十之八九都是「湖廣填四川」的後代。600多年前興起了「湖廣填四川」大移民運動,千千萬萬的湖廣人,抱著祖宗的牌位,懷揣故鄉的泥土,扶老攜幼,艱辛跋涉,從湖北出發,遷往四川、重慶。,同時仍是「湖廣人」。
  • 故事:明朝成化年間,一段令人匪夷所思的人妖公案
    雖然這是如聊齋般的筆記小說,但並非憑空編造,當然道聽途說加以文學編撰也是有的事情就發生在成化年間,這一年明朝官府接到一樁離奇的案件。河北省真定府晉縣奏稱:犯人桑衝,男扮女裝,禍害婦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明朝成化年間,為什麼爆發了一場史上罕見的太監大遊行?
    明憲宗成化年間(1465~1487),在北京城爆發了一場大遊行。 帝制時代的中國遊行活動本來就是極為罕見的,而這次遊行卻是罕見中的罕見。二百多年間,宦官們熙熙攘攘,活躍在朝堂之上,上演了一幕幕荒誕劇,甚至出現了「九千九百歲」的魏忠賢這樣頗為奇特的歷史現象。
  • 300多年前,湖廣填四川,造就了這座中國西部客家第一鎮
    話說,300多年前的清朝康熙年間,中國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人員遷徙,因為四川經過連年戰亂,導致人口急劇減少,於是湖廣行省大量居民不遠千裡,遷徙來到成都平原腹地,這就是著名的湖廣填四川。而伴隨著這場移民大遷徙,也造就了西部地區一大批獨特的客家人聚集地。
  • 被人為製造出來的大太監:明朝成化年間的太監汪直根本不是權宦
    汪直被明憲宗啟用設立西廠,則是在成化十二年出現的一些怪事:《萬曆野獲編》記載:成化十二年(1476年)正月,明憲宗前往大祀殿舉行郊祀,祭祀皇天后土,但是這天明憲宗剛剛舉行郊祀儀式,突然颳起了大風,氣溫瞬間變冷,幾名旗手和樂官被活活凍死,這件事情引發了諸多議論。
  • 康熙年間,四川壯丁為何只有一萬八千人?什麼原因導致的?
    湖廣填四川,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康熙年間,四川人口極少,四川人口銳減得那麼厲害,主要還是戰爭,並且是幾方在這裡來回拉鋸。四川這邊從明末開始,先後有張獻忠,本土軍隊,明軍,清軍,南明李定國軍隊,臨到最後吳三桂又來了一次,哪裡的人都承受不住這種強度的戰爭的!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孫曉芬 ‖ 我與湖廣填四川和四川客家研究
    本文載《巴蜀史志》2020年第3期我與湖廣填四川和四川客家研究孫曉芬從省籍來說,我不是四川籍人, 祖先也不是湖廣填四川的移民;從漢民族的民系來說,文壇巨人巴金(原名李堯棠),其家族世居浙江嘉興,高祖李介庵於清中葉嘉慶年間入蜀為官,至祖父李庸置豪宅「李公館」定居成都傳世。老作家沙汀(原名楊朝熙)祖籍湖廣省湖北地域,上川祖在清初隨大批移民進川, 祖父楊仁和曾任重慶府都欽部小官,繼後在川西北安縣安昌鎮定居,建八字龍門府第。
  • 明朝忠犬救主案:成化年間的二僕數僧多屍血案,「度僧」為此暫停
    明憲宗朱見深成化年間,在京都齊化門附近,發生了一起惡性案件。案件中倖存的一條狗,帶領人們揭開了案件的真相,留下了一段奇談。忠犬救主明憲宗成化年間,有一天某御史路過齊化門外一處古剎,只見寺廟幽靜、雅致,一番「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的大好景象。御史不禁來了遊興,移步廟中瞻仰古剎。
  • 【票房票友】名揚全國的北京湖廣會館「賡揚集」
    名揚全國的京劇茶座——北京賡揚集北京湖廣會館湖廣會館,建築面積2800平方米,原是私宅,據史料記載,嘉慶年間的歷任大臣都在這裡居住過,如:劉權之、王傑等。前後數易其主,最後由葉名灃將該住宅捐作湖廣會館,幾經擴建,它逐漸成為一處京城名流會聚的地方。主要建築有鄉賢祠、文昌閣、寶善堂、楚畹堂、風雨懷人館、戲樓等。湖廣會館戲樓,位於該館正院之前,建於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為兩湖同鄉集會、公宴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