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徐徐道來話北京」,加星標,我們天天和您悶得兒蜜!
今天推送圖文與音頻內容不同,點擊音頻可直接收聽!
公元1790年
四大徽班進京
開啟了「京劇」轟轟烈烈的藝術旅程
從2020年9月開始,由西城區區委宣傳部牽頭,打造西城區京劇發祥地品牌,紀念徽班進京230年,豐富多彩的活動、展覽、演出,由西城區十個京劇文化地標,共襄2020年北京城的國粹文化盛事。
![]()
北京市西城區有著3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遺存,不可移動文物數量及歷史文化街區面積都是北京之最。歷史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擁有安徽會館、三慶園、湖廣會館、國家京劇院、梅蘭芳大劇院、梅蘭芳故居、程硯秋故居等優質京劇文化資源。清乾隆年間,四大徽班進京造就了一個偉大的劇種——京劇,兩百三十年後,人們通過對當年見證這些的歷史遺蹟的探尋,追溯、重現那段神秘而又精彩的繁榮景象,傳統文化在這裡被重新點燃。
本次活動由北京市西城區委宣傳部主辦,以紀念徽班進京二百三十周年主題,旨在表達西城區京劇文化藝術整體風貌,通過拍攝短視頻突出西城區傳統文化以及特色亮點,因此在內容選定上力求做到覆蓋全面又突出重點,使整個系列短片錯落有致、層次分明。
![]()
北京湖廣會館位於西城區騾馬市大街南側,虎坊路西側。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它是由當時在京湖南長沙人、體仁閣大學士劉權之與湖北黃岡人、順天府李鈞簡,為了聯絡鄉誼而提議創建的同鄉會館,主要作為湖南湖北兩省來京舉子、在京等待任職的官員以及其他同鄉人寄寓和聚會的場所。
![]()
湖廣會館的歷史非常悠久,在清代,紀曉嵐曾經居住在此;梅蘭芳、餘叔巖、譚鑫培曾經在此唱過戲;曾國藩在這裡舉辦過六十大壽;章太炎、梁啓超在這裡發表過演說;孫中山先生在此召開了第一次國民黨大會,並宣布國民黨成立。日前,本節目製作人小強走進湖廣會館,採訪了湖廣會館張亞君總經理。
![]()
魏闕共朝宗 氣象萬千 宛在洞庭雲夢
康衢偕舞蹈 宮商一片 依然白雪陽春
![]()
這是湖廣會館大戲樓裡最顯眼的一副對聯,它懸掛在大戲樓舞臺的兩側立柱上長度大約有一丈六七尺。
這副對聯在梨園界頗為著名,說的就是高朋滿座、熱鬧非凡的湖廣會館裡皮黃絲竹、霓裳同詠演出精彩大戲的場景。
2019年10月,國家文物局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築類中,湖廣會館赫然在列。走進修葺一新,油漆彩畫的湖廣會館大戲樓,撲面而來的不僅有古建的歷史滄桑,更有雅致的文化氣息。湖廣會館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內涵自不必言,整座戲樓可以說都是故事。
![]()
您點擊下面的音頻就可以聽到張亞君總經理介紹
湖廣會館的舞臺為什麼建得這麼高?
![]()
道光十年,也就是公元1830年,蔣丹林、何仙槎又集資在會館中修建了大戲臺。當時著名的京劇藝術家譚鑫培、餘叔巖、田桂鳳等都曾在這個戲臺演過戲。這個戲臺至今仍然完好。湖廣會館坐西朝東,戲樓在會館的前部,當年北、東、西三面都有上下兩層的看樓,可容納千人同時看戲,被譽為世界十大木結構劇場建築之一。戲樓內部沒有天花板,但大柁、隨梁枋、脊檁上都有精美的彩繪,題材為水波流雲。四面的板壁繪有博古彩畫,這些圖案在北京古建築彩畫中甚是少見。而掛簷板上則繪有花卉卷草。戲樓的外簷柱枋沒有彩畫,但綠柱紅枋,典雅樸實。在戲樓正中,掛有黑底金字「霓裳同詠」匾額,煞是好看。
![]()
現在,湖廣會館為了保障文物安全,已經不能容納那麼多觀眾來看戲了,那現在的湖廣會館大戲樓能容納多少觀眾呢?
FM1039:周一至周日
早6:00-6:30
徐徐道來話北京
326896656@qq.com
掃描關注 線下活動早知道
本節目圖文音頻所有權利歸屬於
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交通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