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實務解析:公估機構能否保持第三方中立角色立場?-工保網

2020-12-22 騰訊網

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我國停辦了20多年的保險業務開始逐步恢復,國內保險業市場重新煥發生機。與此同時,包括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與保險公估人在內的國內保險中介市場也因此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但彼時的保險業市場發展,更加重視業務的擴展,而非保險服務的完善與提升,因此,保險代理人制度與保險經紀人制度發展相對較快,保險公估人制度發展較為緩慢。儘管1990年,新中國第一家現代公估人——保險理賠公估技術服務中心才在內蒙古自治區正式成立,為國內保險公估人的發展起到示範效應。但在此後,全國僅有零星地區設立保險公估組織機構;直到2000年12月,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才首次在廣州舉行。

2000後,國內保險公估業逐漸開始被重視,國家適時出臺相關管理規定,指導和促進保險公估業發展。但由於發展時間與發展程度上的局限性,我國保險公估人自身具有的角色立場、功能,如保險公估人地位上的獨立性、立場上的中立性、結論上的客觀性等,都受到制度發展局限性的影響,未能完全實現。

1

保險公估人應具有的角色立場

保險公估人是指依照《保險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建立的,接受保險公司、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委託辦理保險標的的評估、勘驗、鑑定、估損、理算等業務,並據此向保險當事人合理收取費用的公司。

區別於其他保險中介主體(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保險公估人最大的角色特點即在於其獨特的角色立場與角色作用。

角色立場

在保險中介角色中,保險代理人主要代表保險人的利益,保險經紀人則代表投保人的利益,保險公估人並不趨向於任何一方保險當事人的利益,始終保持客觀、公正、中立的角色立場。

1

這一方面由於保險公估人與保險當事人籤訂的合同關係屬於委託關係,這為保險公估人開展公估工作時的獨立、自主形成保障。保險公估人可以不受委託人(保險公司、投保人)的牽制與影響,因此,公估結果更加客觀、公正、準確。

2

另一方面,由於保險公估報告對於實務中的保險理賠糾紛與司法審判有著重要價值意義,因此依據《保險法》相關規定,保險公估人因故意或者過失給保險人或者被保險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必須保證保險公估結論的客觀性。

角色作用

保險公估人作為保險中介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保險中介行業與保險業發展發揮著多方面的角色作用。這裡基於上文提及的保險公估人角色立場,主要就其在保險理賠與行業市場發展方面發揮的角色作用進行解析。

眾所周知,保險合同的當事人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特點,加之目前國內各類保險市場主體各自存在一些不規範市場行為,如保險公司設置不合理保險條款、逃避拒絕理賠;被保險人惡意欺詐、騙保,由此導致保險人與被保險人存在突出的矛盾,影響保險業市場規範健康發展。

保險公估人,作為獨立於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外的第三方機構組織,基於客觀、公正、中立的角色立場,為保險合同雙方當事人提供評估、勘驗、鑑定、估損、理算等保險服務。其出具的保險公估報告結果並不偏袒任何一方,能夠同時為保險合同雙方當事人所接受,有利於緩和、調節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間的矛盾衝突,保證保險理賠的客觀、公平、公正,促進保險行業市場的規範健康發展。

2

保險公估人角色立場的實務發展問題

當然,上文提及的角色立場與角色功能,更多是基於保險公估人制度發展的理論角度出發,從國內保險公估市場發展的實務角度來看,目前,我國保險公估人很難保證絕對的第三方中立立場。

儘管近幾年,國內保險公估機構數量逐年增加,保險公估的營業收入也不斷提升,但其市場業務發展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保險公估機構經營陷入被動狀態。

1

首先,國內保險公司一直以來都有著自己的勘察、定損、核損人員,一些低端的保險公估業務,更多依賴自身的理賠部門;

2

其次,一些高端保險公估業務,如航空航天、核電站、石油勘探等,由於標的物價值大,專業技術要求高,資金投入與業務風險較大,大多為一些國外保險公估公司所佔據,國內保險公估機構缺乏有效的市場競爭力。

目前,保險公司主要將一些程序繁瑣複雜、涉及較為專業技術領域、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的理賠案件委託給保險公估機構,以此最大限度降低自身成本投入。

客觀上來說,國內保險公估業務市場較為狹窄,且業務源多來自保險公司委託,這就導致保險公估機構的生存與發展都較為依賴保險公司。在這樣的市場經營背景下,保險公估機構與保險公司的合作很難保證同等的主體地位,更不必說公估活動的客觀、中立、公正。一旦在保險事故公估中,保險公估機構出具的公估報告傷及保險公司利益,那麼極有可能影響到其與後者的後續業務合作,進而影響到保險公估機構的生存與發展。因此,保險公估機構很難保持絕對的第三方中立立場。

3

加強保險理賠管理,重視保險公估監管

國內保險公估人存在的角色立場問題,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想要改變這種市場現狀也需要多方市場活動主體的共同參與。尤其在保險公估市場秩序失衡的當下,被保險人的主動維權意識與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管,對於規範保險公估市場秩序,重塑保險公估角色立場有著重要意義。

主動維權——重視保險理賠管理

基於目前保險公估業務市場的現狀,被保險人在保險理賠環節中,應通過成立專項理賠小組、委派專人,主動參與並加強保險理賠管理。管理內容應包括:1.事故材料收集、審查、核對;2.保險合同條款研究;3.保險理賠溝通、協商、談判(保險公司或保險公估機構);4.採取司法手段立案起訴。

公估監管——加強保險公估監管

目前,國內保險公估人制度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尚待進一步完善,監管部門對於保險公估機構業務經營的規範性管理處罰力度也有待加強,如建立更加明確、嚴格的公估人責任處罰制度,明確保險公估人在執業過程存在的相關違法違規行為,以及所應當承擔的嚴厲法律後果。通過強監管,規範保險公估人市場經營,重塑保險公估人客觀、中立、公正的第三方角色立場。

我國保險公估人制度,由於發展時間較晚,發展程度尚不完善,目前無法保證保持絕對的第三方中立立場。實務保險理賠中,被保險人應加強主動維權,重視保險理賠管理;監管部門也應加強市場監管,共同重塑保險公估人角色立場,有效發揮其重要中介角色作用。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解讀(一):從此沒有第三方
    是指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本段終)也可以②全國性保險專業中介可以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保險經紀人、保險公估人必須是全國性的才能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其它的都被拒之門外—04—從此沒有第三方新規中僅兩處提到第三方那還是「第三方支付」
  • 【保賠保險】保賠險實務及IG集團相關介紹 | 海商法資訊
    船舶保賠保險主要承保船東在經營活動中可能對第三方產生的各類責任,比如船舶油汙賠償責任,船員傷亡賠償責任,貨物損壞賠償責任等。在保賠協會中,船東會員既是投保人,又是承保人,會員和協會的利益是一致的,協會對賠案處理從所有會員利益出發。 保賠保險較傳統的船殼險、貨運險確實是複雜不少,對從業人員的海商法、英國法及英語的專業水平的要求也會更高。本文基於保賠險實務簡要介紹一下保賠險分類、承保範圍、保賠保險參與人、IG保賠集團規則等內容。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來了!機構持牌,人員持證!-工保網
    圍繞經營主體,《辦法》明確除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外,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保險機構包括保險公司(含相互保險組織和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和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含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保險經紀人、保險公估人),以及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和依法獲得保險代理業務許可的網際網路企業。
  • 工保科技與永安保險籤署深度戰略合作協議-工保網
    ▲在工保科技-永安保險合作業務版塊事項溝通會上,工保科技董事長鄭永建和永安保險副總裁(主持工作)劉雄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工保科技-永安保險合作業務版塊事項溝通會上,工保科技播放《123+N戰略·2020版企業宣傳片》。
  • ...醫患關係更和諧——保險「第三方」成為醫生的好幫手患者的好朋友
    如何在出現意外風險時儘可能避免發生醫療糾紛、如何合理預防和調解醫療糾紛、如何保障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合法權益,北京宜保醫院管理有限公司通過保險「第三方」,打開了「隔心門」、架起了「連心橋」。科學傳遞關愛 共識凝聚合力現實中,醫患雙方在經濟利益上存在對立,在醫學知識認知上存在差異,疾病好轉前醫患之間的信任感明顯不足。
  • 保險中介信息化工作規範出爐:兼業與專業保持一致要求
    近年來,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險中介機構的規模數量不斷增加,市場地位不斷提高,但保險中介機構的經營管理水平與合規程度相對滯後,部分保險中介機構存在信息化治理不完備、信息系統建設不規範、信息安全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信息化能力和水平已成為影響保險中介機構合規經營、健康發展的短板。在此背景下,《辦法》制定出臺。《辦法》共6章36條,對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提出全面要求。
  • 代理、經紀、公估合併管理,銀保監會就保險中介行政許可徵求意見
    《辦法》按照保險代理機構、保險經紀機構、保險公估機構不同公司類型,分別提出詳實的業務許可要求。如全國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保險公估機構的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為5000萬元,區域性機構最低限額為2000萬元;全國性公估機構營運資金為200萬元以上,區域性機構營運資金為100萬元以上。同時,針對高管擬任人員任職資格作出規定,設置了任職除外條件。
  • 中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監管辦法...
    來源:金融界網金融界1月12日消息 為加強保險中介監管,提高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與經營管理水平,構建新型保險中介市場體系,推動保險中介行業高質量發展,銀保監會近日印發了《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有關部門負責人就《辦法》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制定《辦法》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 醫保監管的第三方力量,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來源:海聊清談 蔡海清 2020年6月30日,國務院在《關於推進醫療保障基金監管制度體系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20號)中明確提出:「積極引入信息技術服務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商業保險機構等第三方力量參與醫保基金監管,建立和完善政府購買服務制度,推行按服務績效付費,提升監管的專業性
  • 銀保監會:保險中介機構法定代表人需對機構信息化工作負首要責任
    四是明確信息安全要求,對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的安全體系、等級保護、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終端安全、教育培訓等提出要求。五是規定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監督管理的有關內容,包括監管理念、監管分工、審查、現場檢查、責任追究等,明確提出:不符合《辦法》要求的視為不滿足《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保險經紀人監管規定》《保險公估人監管規定》對於信息化建設和管理的相關規定,不得經營保險中介業務。
  • 機構「瘦身」也能上癮!這家新三板掛牌保險中介公司怎麼了?
    機構「瘦身」背後是同昌保險上半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雙下滑。有業內人士表示,在車險綜合改革啟幕背景下,車險費用空間被大幅擠壓,讓利消費者的同時,附加費用的減少使得保險中介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在改革中求生成為保險中介公司亟待解決的問題。
  • 安心財險、輕鬆保等四機構欺騙投保人被通報
    12月18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通報稱,安心財產保險有限責任公司、廣東輕鬆保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第三方網絡平臺為輕鬆保)、天津津投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第三方平臺為京東)、保多多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第三方平臺為水滴)在宣傳銷售短期健康險產品中,將首月保費均攤至後期保費中,「首月0元」「首月0.1元」等為不實宣傳,上述行為涉嫌違反《保險法》中「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
  • 通報|天津一保險機構被點名!欺騙消費者!
    12月18日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 關於4家保險機構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例的通報 全都是這樣的套路 其中,還涉及天津的一家保險機構
  • 金融消費糾紛中立評估結果的執行模式探討
    關鍵字:金融ADR;中立評估;參考效力;評估結果執行金融消費糾紛中立評估制度是上海市金融消費糾紛調解中心在金融消費糾紛解決領域創新的金融ADR制度,即評估員就金融消費者與金融機構間發生的金融消費糾紛進行第三方評估,根據案件事實情況與法律法規出具評估意見。
  • 朋友圈賣保險不能任性了!網際網路保險有了監管新規
    兩類機構可經營網際網路保險:保險公司(含相互保險組織和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保險中介機構包括保險代理人(不含個人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保險公估人。保險代理人(不含個人保險代理人)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網際網路企業(需獲得保險代理業務許可)。
  • 衢州市引入第三方機構開展建設項目環保驗收第三方評估服務
    日前,我市引入第三方機構開展建設項目環保驗收第三方評估服務。自2017年10月1日起,環保「三同時」驗收由行政許可調整為企業自主驗收。過去,由於自主驗收專業性較強,企業自主驗收質量不高,容易引發驗收不規範、質量不高引發的環境違法風險。
  • 國華人壽總裁付永進:當前銀保仍是公司主渠道,未來網際網路保險與...
    未來有可能出現網際網路保險和銀行保險兩分天下的局面。」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今年10月,國華人壽和新理益共同發起籌建的國華興益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獲監管批覆,付永進告訴記者,目前資管公司籌建進展順利,將按進度申請開業。計劃是打造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第三方管理機構。「通過資管公司吸引人才,也將提升國華的資管能力。」他稱。
  • 從慧擇看專業網際網路保險中介如何創造增量價值? | 保險行業深度...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8年,保險中介渠道(保險公司專屬代理人+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實現保費收入3.37萬億元,佔全國總保費收入的87.4%,且近5年保險中介渠道保費佔比始終在80%以上。第三方平臺在網際網路保險銷售中佔據主導地位,主要包括保險專業中介的線上自營平臺、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等。
  • 銀保監會點名通報安心財險、輕鬆保等四機構侵犯消費者權益
    12月18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針對這一現象進行了通報,安心財險、輕鬆保經紀、津投經紀(第三方平臺為京東金融)、保多多經紀(第三方平臺為水滴保險商城)因侵害消費者權益被點名。銀保監會表示,檢查發現,這四家機構在宣傳銷售短期健康險產品中,存在「首月0元」「首月0.1元」等不實宣傳(實際是將首月保費均攤至後期保費),或首月多收保費等問題。銀保監會表示,上述機構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等基本權利,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將嚴格依法依規進行處理。真的0元嗎?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發布 網銷保險被戴上緊箍
    ,防範信息洩露;六是為便利消費者,對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投訴或舉報,由投訴人或舉報人經常居住地的銀保監局依據相關規定進行處理。深圳小雨傘經紀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新規的亮點之一,便是去掉了2015版關於第三方平臺的相關規定,明確了保險業務經營必須機構持牌、人員持證的基本原則,嚴禁非持牌機構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規範網銷保險亂象除了持牌經營,《辦法》還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