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石:潛心針灸十二針刺法,做中醫藥文化傳播使者

2021-01-11 騰訊網

中醫藥治療日益受到國際的認可與重視,許多中醫藥專家應邀赴海外講學。青島就有一位這樣的中醫名家。

2000多年前的古絲綢之路,是世界各國共有的歷史文化遺產。這條輝煌悠長的和平友誼之路,凝聚著中華文化精髓的中醫藥,成為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溝通融合的獨特紐帶。國務院頒布《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提出中醫藥將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國際影響力。在這個背景下,許多中醫藥名醫走出國門,傳播中醫藥文化。2017年,青島市中醫藥名家劉紅石被聘為澳大利亞中醫藥學會理事,2018年,她應邀赴澳進行多種形式的中醫藥文化講座。

劉紅石,中醫針灸主任醫師,從事中醫、針灸臨床治療、教學及科研工作35餘年,先後就職於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青島市中醫醫院)、青島市按摩康復醫院。曾兼任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常務理事,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外治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養生康復分會委員, 山東省針灸學會理事,青島市針灸學會副理事長。她還是青島市中醫藥優秀人才,青島市中醫藥名家,青島市著名好醫生。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張麗玲

西方人認可中醫的針灸

中醫名家劉紅石在澳大利亞講授中醫理論。

在澳大利亞講學中醫藥傳統文化期間,劉紅石發現,澳大利亞人已經非常認可中醫的針灸。澳大利亞中醫藥學會有2000多會員,其中有半數以上開設了自己的中醫診所。當地的華人,生病了一般都會去中醫診所治療,澳大利亞當地人則對中醫的針灸情有獨鍾,中醫診所患者有一半是西方人,前來針灸。

劉紅石告訴記者,其實澳大利亞頸椎、腰椎、膝關節病發病率較高,失眠人群也很多,很多人患有焦慮症。在雪梨的西醫診所,對頸肩腰腿疼患者一般進行的是理療,藥物治療,比如超短波等。但中醫診所可以有多種選擇,口服中藥、針灸、推拿,拔罐等。因此,中醫診所備受歡迎。

在雪梨的一家中醫診所,劉紅石見到一位面癱患者。病了兩個多月了,說話時,嘴角明顯歪向一側,去西醫診所治療,醫生只給開了維生素B1和B12,告之回家等著慢慢自行恢復。但是,並沒有恢復好。於是,找到中醫診所,針灸了四五次效果已經非常明顯。診所的華人針灸醫生說,這種情況在澳大利亞並不少見,劉紅石見到,很多澳大利亞的中醫診所,和國內一樣,也有顆粒裝的中藥,醫生開具中藥處方後,患者拿回家配成湯劑服用。還有一些中藥飲片,和國內的醫院一樣,也是給患者用機器熬成袋裝湯劑服用。作為澳大利亞中醫藥學會理事,劉紅石在澳大利亞中醫診所時,給他們講課,現場指導。

潛心黃帝內經十二針刺法

劉紅石從事中醫、針灸臨床治療、教學及科研工作35餘年,在中醫學科領域,她的知名度頗高,深受患者的歡迎和好評。幾十年來,她一直潛心研究黃帝內經十二針刺法,用於臨床治療。在澳大利亞傳授中醫文化時,她也反覆講解黃帝內經的治療精髓及針灸的十二針刺法。劉紅石在中風偏癱、面癱、頭暈、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失眠等神經系統疾病,胃腸功能失調以及各種痛症有很好的療效。她在國外進行中醫講座時,很多外國人都會感到中醫真的很神奇,用一根小小的銀針、罐等物品,就能解除病痛。每每看到中國傳統中醫得到國際友人的高度評價,劉紅石都會感到很自豪和欣慰。

據記者了解,我國中醫藥已傳播到世界183個國家和地區,已與86個國家籤訂了中醫藥合作協議,中醫已在29個國家和地區以立法形式得到承認;除中國外,世界上中醫醫療結構已達8萬多家。世界衛生組織通過多種方式促進傳統醫學的發展。

中醫養生保健是防病的有效方法

隨著各種疾病的高發,預防醫學開始進入公眾視野。劉紅石說,中醫的養生保健是預防疾病非常有效的方法。把中醫發揚光大,這是中醫人的使命!劉紅石希望自己未來能把中國的中醫傳統技術和文化傳播到更多國家和地區,讓我們優秀的中醫治療技術惠及全世界,幫助更多人減少病痛,使更多人受益!中醫有簡、便、驗、廉的優勢,比如說足浴藥方、艾灸、中醫藥的貼敷、燻蒸、茶療等,是一種簡單可行的保健方法,能降低醫療成本,為社會減輕負擔,同時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中醫的非藥物療法能很好地激發人體自愈力,比如針灸,推拿,音樂療法,中醫的傳統體育療法等能很好地增強體質,比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等。

劉紅石強調,弘揚祖國的傳統中醫,並不等於否定西醫。醫學發展到今天 ,中西醫各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只有兩者兼具,方能如虎添翼。

名醫檔案

劉紅石,主任醫師,1985年畢業於河南中醫藥大學,先後就職於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青島市中醫醫院)、青島市按摩康復醫院。曾兼任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常務理事;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外治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養生康復分會委員;山東省針灸學會理事;青島市針灸學會副理事長;澳大利亞中醫藥學會理事;青島市中醫藥優秀人才;青島市中醫藥名家;青島市著名好醫生。

從事中醫、針灸臨床治療、教學及科研工作35餘年,臨床精於四診辨證論治,擅長運用《黃帝內經》十二針刺法結合中藥治療腦血管疾病、骨傷科疾病、婦科疾病。專注治療:面癱、偏癱、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頭痛、偏頭痛、眩暈、震顫麻痺等;各種痛症(頸、肩、腰、膝、腿痛,網球肘等);痛經、月經不調、乳腺小葉增生;慢性胃炎、慢性腹瀉、肥胖症等以及各種體質偏頗的身體調理。

獲得榮譽:青島市第三屆優秀中醫藥人才,青島市第四屆著名好醫生,青島市第五屆「島城巾幗十傑」,青島市「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青島市中醫藥名家,青島市中醫工作先進個人。

學術及科研:發表國際、國家級及省市級論文22篇,著書5部(主編3部,副主編2部),並參與了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針灸治療學》修訂本的編寫工作。主編:《實用針灸臨床辨證論治精要》、《穴位注射療法》、《中醫體表療法妙治百病》副主編:《中風腦病診療全書》、《針灸醫學寶典》。科研課題《利水逐瘀合劑治療慢性硬腦膜下血腫臨床研究》榮獲青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作者簡介

張麗玲,曾任青島晚報健康部主任、《健康青島》主編、健康工作室負責人,全搜索網健康頻道總監,現在青島晚報開設「麗玲名醫面對面」及文學隨筆專欄。被聘為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第七屆委員會新聞學組專家委員暨健康傳播大使,在青島乃至全國醫療新聞報導領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相關焦點

  • 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蒞臨江津,「醒腦開竅」針刺法造福廣大患者
    醫院成功申報重慶市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4項、江津區科技計劃項目6項;成功申報「江津區針灸研究所」和「江津區醒腦開竅針刺法培訓中心」;榮獲江津區2019年「津鷹計劃」精品項目;「石學敏院士工作站」列入2019年江津區中醫藥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項目;醫院針灸科成功申報「重慶市中醫重點專科」……一項項榮譽,彰顯了江津區中醫院綜合實力的大幅提升。
  • 高效的蛇矛針刺法
    我們的針刺針具---毫針,也具有相同的含義,毫針刺入人體穴位,加上醫師的針刺手法,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那麼,如果把新鮮的毫針故意捏彎成兩個彎---即成為蛇矛形狀,再刺入人體,運用醫師的旋轉捻針法,對於比較頑固的疑難雜症不久增加刺激量,達到高效率的針灸效率了嗎?
  • 美容院做針灸可能貽誤治療時間 屬非法行醫
    昨天,在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和中和亞健康服務中心聯合主辦的「江蘇第三屆中醫治未病與亞健康高峰論壇」上,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主任委員孫濤教授指出,非醫療機構進行針灸等治療是違法的,他提醒市民小心調理不成反傷身。「非醫療機構及其人員在經營活動中不得使用針刺等中醫微創類技術、中藥灌洗腸及其他具有創傷性、侵入性或高危險性的技術方法」。
  • 針刺行氣與針刺補瀉是兩回事,區別聯繫須分清
    所謂行氣,是指針刺後在得氣的基礎上,使針刺的感應向一定的部位傳導或擴散。《針灸大成》:「有病遠道者,必先使氣直到病所。」二、推氣法得氣之後,如氣不行或氣行不遠,可用拇、食兩指將針輕輕提起,使針尖朝向意欲行氣的方向,拇指向前均勻而有力地推捻針柄,當拇指達到指腹後橫紋時,再輕輕退後,然後仍用力向前推第二次,如此反覆施術直至針感到達遠端病所為止。但推針時必須徐緩,勻整有力。此即《金針賦》所說:「動而進之,推氣之法」。
  • 類似浮針的內經刺法是直針刺,而非浮刺
    這些年浮針的名聲有了一定程度地提高,可能是因為1:在我讀博士、博士後期間,不斷完善,效率進一步提高;2:這些年我們受邀大規模地教學傳授;3:專著的不斷出版、微信魔力傳播。這是大好事。不過也有幸福的煩惱。一些人想搭乘浮針的快車,這也無可厚非。不過,他們把浮針的名字改了,叫做「浮刺」。
  • 女子腰疼到養生會所「針灸治療」 越做腰越疼
    腰疼到養生會所針灸 越針灸腰越疼美容、養生會所做針灸屬於非法行醫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和美的追求越來越高,市場上養生、美容場館日益增多,提供的服務內容也各式各樣,甚至包括中醫針灸、牽引及醫療美容等服務
  • 陸瘦燕、朱汝功的「針灸人生」
    1948年,他們創辦了「新中國針灸學研究社」及針灸函授班,親自編寫講義,答覆函授學員的來信提問,一時慕名前來參加針灸函授班的同學遍及國內外,影響廣泛,全國各地甚至在東南亞也辦起了「新中國針灸學研究社」分社。他們改進針具,創製了「瘦燕式」金、銀質毫針及各種規格的不鏽鋼毫針;研製了針灸經絡穴位模型。
  • 針灸美容都風靡全世界了,你還在等什麼?
    本公眾號由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如果您還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色「雲南中醫」進行關注。
  • 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啟動(醫聲)
    原標題: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啟動(醫聲)   國家中醫藥
  • 周嘉 教授 ▏現代針刺麻醉的創新與發展 主持 胡軍 教授
    您們針麻做心肺手術,更是了不起,中醫藥互動,將是未來醫學的根基![表情][表情][表情]學習了!歡迎周教授有空來澳洲指導!因為我們做過針麻的都知道, 以前的針麻比如: 在甲狀腺手術, 合谷, 扶突, 其中扶突穴的選擇就是按照神經分部選擇的. 美國的替代醫學用於手術在保險公司的協調下很普遍, 尤其是在術前準備以便積極配合手術和術後的針刺以便止痛和加速恢復. 平均可以節省2到5千美元的花費, 請問周醫生, 術前有評估但是, 周醫生有系統的調理和準備手術的針灸方案嗎?
  • ...針灸學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20年學術交流會在郟縣中醫院召開
    映象網訊(記者李學義 通訊員 寧建鵬 任珊珊)堅守大道,持之以恆挖掘中醫瑰寶;潛心傳承,眾志成城勇攀針灸高峰。 12月5日,由平頂山市針灸學會主辦、郟縣中醫院承辦的平頂山市針灸學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20年學術交流會在郟縣中醫院隆重舉行。
  • 針灸的魅力——來自健康禪養院
    同時,還提出了八會穴,並對五輸穴按五行學說做了詳細的解釋。《傷寒雜病論》中直接與針灸有關的條文達69條,主張針藥結合、辨證施治。已佚的《明堂孔穴針灸治要》是這一時期有關腧穴的專著。以外科聞名於世的華佗亦精於針灸,創立了著名的「華佗夾脊穴」,著有《枕中灸刺經》(佚)。三國時期的曹翕擅長灸法,著《曹氏灸經》,可惜失傳。
  • 《病是自家生》十二(下)、經絡本是生物電,針刺穴位不安全
    他是利用靈體人做試驗。據說,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現代人在針刺中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現像:就是有些人在接受針刺治療時,會在皮膚上出現一些特別的條紋,於是就命名這種能夠出現條紋的人,叫經絡敏感人。對此,現代人感到十分的驚愕,然而這是非常可笑的!
  • 針灸(1)
    騙局 2006年(第四屆)北京國際科教影視展上獲得最高獎項的是英國BBC製作的《替代療法:針灸》。這是BBC科學頻道拍攝的三集電視紀錄片。BBC是英國公眾電視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視臺,它拍攝這個關於針灸的紀錄片,足以說明中醫之成就。紀錄片播出後,380萬人看了,頗有反響。
  • 針灸後要注意什麼 針灸後的注意事項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並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針灸,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效果的,針灸後要注意什麼呢?針灸後的注意事項到底是什麼?具體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做針灸才是最重要的。
  • 11萬支皮內針送往湖北 四川針灸專家解讀背後的奧秘
    川報觀察記者 鍾振宇 提到針灸,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將幾釐米長的毫針刺入人體肌肉。其實,臨床上還有很多淺表刺激的的針灸療法,它們源於古代的「毛刺」法、「半刺」法等,歷經千年傳承至今。「皮內針」就是其中的一種。
  • 中醫藥國際化:來得正是時候
    圖為2018年8月17日,潘連雪在肯亞奈洛比的診所內為當地小患者做檢查。新華社記者 李 琰攝2018年10月24日,第四屆中國(廣東)國際「網際網路+」博覽會在廣東佛山順德區揭幕。參觀者可以在博覽會上體驗來自復旦大學智慧機器人研究院的自主交互中醫體檢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攝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 古法針灸行針補洩運氣行氣手法
    [操作方法]直刺進針,得氣後,自穴位深層(地部)一次退至穴位淺層(天部),以手指板倒針身,依先上後下,自左而右的次序斜刺進針,更換針尖方向,向每一方針刺,均由淺入深,分三部徐徐而進,待針刺得到新的感應,則一次退至淺層,然後改換方向,依上法再刺。
  • 【連載】金觀源:「繼往聖,開來學」的反映點針灸(3)
    顯然,這也是針刺鎮痛的機制之一。以上解釋有助於認清針感與療效的關係:上述第一種情況下,針刺激發反映點或穴位局部分布的各種感受器導致針感產生,加上針刺到肌肉層次的肌梭誘發的肌搐動,構成了傳統針灸一般要求「氣至而有效」的原理。上述第二種情況下,由於針刺穴位「微創」誘發的炎症-抗炎反射並不一定伴有針感的產生,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現代發展起來的腕踝針與浮針均不要求「得氣」,也有明顯的療效。
  • 有醫說醫|腰痛肩痛耳鳴耳聾 這些毛病針灸都能治得好
    針灸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