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丨演員王耀慶和導演林奕華的N種關係

2021-02-10 老爺的籤名式生活

在上述二人合作的六部作品裡,我只有兩次現場觀賞的經驗,更別說是創作過程,我根本沒有參與,所以,要我寫一篇描述林奕華導演與王耀慶先生的文章,實在是很難下筆。但,和林奕華導演一同工作兩年多的時間裡,可以確定的一件事是:要當他的演員,必須要跟他維持一種很"曖昧"的關係。

因為,他的演員通常都必須具有一種"曖昧性"。

林奕華導演的戲,往往是在同一時間,多線並行,去把一般人日常裡再熟悉不過的"現象",從表到裡的徹底解構,再用多層的"錯位",去建構出一齣戲,或者可以說,是一場夢。所以,與他合作的演員,本身就必須具備一種"表裡不一"的本質,而在王耀慶先生的身上,似乎在林奕華導演的這些模糊、曖昧的地帶裡,總是遊刃有餘。

2010年《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劇照,王耀慶和李心潔

舉他在2006年的《水滸傳 What is man?》來說好了。在一場名為《虎》的戲中,王耀慶飾演一個將職場視為戰場,在戰場裡又霸氣十足的"悍將",近十分鐘的獨白裡,他數落與他同電梯的人為何在按電梯時,會產生幾秒鐘的猶豫,認為除了他以外,其他人都是"羊"是吃草的,董事會的人是吃羊的"狼",而他是不會跟"狼"在一起的,他是"老虎"。


2006年《水滸傳What is Man?》劇照

聽起來,這一段話是一個"王者之聲",但王耀慶先生的臉上,總是可以看到一層與他的"氣勢"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溫度,叫做"脆弱"。表裡之間,多了一層"弔詭",可是,這層弔詭,又恰好辯證出了"What is man?"這個問號背後的另一個問號:男性是否是因為脆弱,才要靠氣勢呢?那所謂的"王者"是否也是一種"裝腔作勢"呢?是因為有一隻羊,不想成為被吃的對象,所以才扮成一隻老虎,來嚇跑他眼前想要吃羊的那一群狼呢?

2006年《水滸傳What is Man?》劇照

所以,看林奕華導演的戲很難的地方是,辯證不僅僅是在戲中發生,更在演員與角色的身上發生,在一齣戲裡做到前者,已經困難,缺乏辯證的問題在於太想"把壞事說成壞事,把好人演成好人",因為,擔心觀眾看不懂。但"讓人人懂(贊)"或許就是創作者自己要過自己的第一個關卡;後者就更不容易,因為演員如何去拿捏出個人特質與角色之間的互相滲透,以至於讓這樣的辯證發生呢?這也是演員要克服"讓人人看見(人見人愛)"的關卡。


林奕華導演

正如我用《水滸傳What is man?》說王耀慶先生很"男人",但這個男人跟我們社會定義的"男性形象"很不一樣。對我來說,所謂的"男性形象"是很無聊的,為什麼?因為很單調,一句話就可以說完了——Cool。當然,九十年代在臺灣興起的"新好男人",或者是近幾年用的"暖男",確實是在打破一些既往的"男性形象"。

2006年《水滸傳》演出後演員大合照,導演第一次跟王耀慶及張孝全合作

可是,透過我們所看到的電視劇、偶像劇所建構起來的,無論是"新好男人"或者是"暖男",一方面仍是走向一種單薄的需求投射,例如:被寵、被照顧。又或者是韓風席捲華人影視圈,小鮮肉當道,每個精緻五官與完美身材中,是否也少了一個能夠被辨識的,立體的,或者簡單來說:個性。

《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裡的大偉,既無助又暴力;

《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裡的王耀偉,既自大又自卑;

《紅娘的異想世界之在西廂》的張生和鄭恆,既自戀又自信;

《西遊記 What is fantasy?》的孫悟空,既想目空一切又想萬眾矚目;

《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的小鬼,既逞強又倔強。

"個性"本身就是複雜的,一個形象與內在雙重複雜的人,演出一個形象與內在雙重複雜的角色,這件事,本身就很符合"個性"這件事。

而我覺得,無論是王耀慶先生或者是林奕華導演,都是有"個性"的人。


2010年《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排練室

在林奕華導演與王耀慶先生的訪談影片裡,問了王耀慶先生一個問題:"你如果要用一種動物來形容林奕華,你覺得他會是什麼樣的動物?""麝香貓。"王耀慶說,還外加一句:"誰知道那是什麼!"

同時,同樣的問題也問了林奕華導演:"你怎麼形容跟你合作了六部戲的演員之間的關係?"林奕華導演說:"就好像跑到一間店,很多東西都想買,但是沒有很多錢,那到最後我要買走的是什麼。"

聽到這些問答,我想觀眾都是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但,誰說兩個人的關係,要一看就懂呢?合作關係中的"亦師亦友"的那個"亦"字,不就是一種曖昧性嗎?一個需要曖昧性的導演,遇上了一個富有曖昧性的演員,所創造的火花,就不是二元對立,而是多向性的放射了。

一般人都把曖昧當作危險,把危險當作刺激,把刺激當作一種"不能說的秘密",所以,當王耀慶先生回答他與林奕華導演之間的關係時,他說:"危險關係!"


2007年《西遊記》演出後演員大合照,這部戲是導演林奕華跟王耀慶、張孝全的第二次合作

最近,非常林奕華25周年第56部作品《心之偵探》即將在內地巡迴,兩個史上最愛冒險的搭檔華生與福爾摩斯,在作者柯南‧道爾的筆下翻越過一件又一件奇案的高山。

而王耀慶先生與林奕華導演一起經歷六件創作奇案之後,會不會再寫下新的故事呢?或許,這也是一個等待充滿個性的答案的,曖昧不明的問題……


臺灣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畢業,現就讀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班。文字工作者,編劇,影、劇評人,與非常林奕華合作《紅樓夢》等,擔任文本創作。著有《Who's Afraid of 林奕華──在劇場與禁忌玩遊戲》一書。

相關焦點

  • 職人訪談錄 | 王耀慶*林奕華:既曖昧又危險
    "相愛"的另一種體現,就是王耀慶面對導演時滔滔不絕的大實話。其實從某一方面來講,王耀慶與林奕華的關係就像馬丁·斯科塞斯導演和萊昂納多:互為搭檔,互相成就。2011年《在西廂》演員大合照 關係三:既曖昧,又危險近幾年擔任林奕華導演文本創作的徐硯美先生在談到王耀慶與林奕華之間的關係時說:「…合作關係中『亦師亦友
  • 聊齋 | 林奕華*王耀慶:北京分享會文字全記錄
    但是呢,它真的非常好看!但是在《梁祝》之前呢,請大家先看《聊齋》。馬上10月到12月,我們會在全國11個城市,希望能夠帶給大家一些感動。 鄧國峰:你很早之前就有跟張艾嘉的合作,那這一次的《聊齋》給你最大的感觸是怎麼樣的?會覺得彼此都已經更加能夠拿捏住林奕華的劇作了嗎?
  • 張艾嘉、王耀慶、林奕華南京「話」《聊齋》,2018全國巡演正式開啟!
    本次發布會特別邀請了江蘇文藝臺文菲擔任主持,張艾嘉、王耀慶、林奕華攜《聊齋·Why We Chat》全體演員路嘉欣、趙逸嵐、葉麗嘉、時一修、戴旻學、王宏元、黃俊傑共同出席發布會,宣告話劇《聊齋·Why We Chat》2018全國巡演正式開啟!
  • ​捕「虞」達人王耀慶的華麗變身
    和虞書欣的「舅甥關係」自然天真坐等「舅舅」為欣欣子加油前年,林奕華和王耀慶曾攜作品《聊齋Why We Chat ?》來到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今年,我們同樣計劃在主劇場推出「林奕華舞臺作品」系列高清放映。
  • 舞臺劇《聊齋》=林奕華+張艾嘉+王耀慶:人,總是懂的太晚.
    以現代人視角  跟蒲松齡降情伏愛張艾嘉×王耀慶加上胡小姐的無處不在,使蒲先生疑幻疑真,難道她真有其人,曾經是他的女朋友,妻子,離婚密友,和知音?[ 導演的話 ]在我看來,《聊齋志異》與現代人沒有距離的關鍵,是在於蒲松齡筆下的「一廂情願」。「聊」是精神寄託,「齋」是狹小空間,裡面有很多知識。光在書名的頭兩個字上,己是現代人的生活寫照:手機生涯原是夢。
  • 《聊齋》林奕華*張艾嘉*王耀慶:坐下來、面對面、看著對方的眼睛,那才是聊天
    儘管林奕華說,生活中他並不是一個社交動物,也不擅長和不同人談天說地,但是聊天絕對是他的愛好。舞臺劇《聊齋Why We Chat?》於10月26-28日來到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的舞臺。在前幾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上,擅長聊天的導演林奕華,和同樣擅長聊天的張艾嘉、王耀慶等主演一起,用面對面的交流,把發布會開成了一場聊天會。
  • 演員王耀慶,為什麼自帶總裁氣質、滿身貴氣?
    這也能就是46歲、「哥哥級」演員王耀慶最近火的原因。和媳婦一起打大型網遊,四個月養了20多個遊戲小號,自己和自己組隊;發明了一種「可前進可後退」的魔性舞,和薇雅在直播間裡跳;在《跨界歌王》裡,獨特的《冬天裡的一把火》和「抻面舞」;和一起演過舅甥關係的虞書欣的神奇互動,當虞書欣上演坑舅大戲
  • 林奕華舞臺劇 《紅娘的異想世界 之 在西廂》
    演出時間:2011年8月10日-14日 19:30  演出團體:非常林奕華  演員:劉若英、王耀慶、周姮吟、時一修、韋以丞、戴旻學、彭浩秦、吳佳雯、陳恭銘、趙逸嵐、楊芷纓、朱育宏、黃俊傑  導演:林奕華  演出票價:880/680
  • 完整版丨王耀慶*林懷民:創作是一種病
    王耀慶:初心 & 出發 王耀慶說:「我一直相信,
  • 林奕華執導舞臺劇《聊齋》首演,或是張艾嘉話劇舞臺絕唱
    昨晚,由「鬼才導演」林奕華執導,著名演員張艾嘉和王耀慶主演的舞臺劇《聊齋》,在北京保利劇院首演。這是他們三位相識多年的摯友,繼十年前合作舞臺劇《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之後的再度攜手;這是林奕華構思多年一直想說的故事,是王耀慶時隔多年的重返舞臺之作,或許也是65歲的張艾嘉在話劇舞臺上的最後一次表演。
  • 林奕華的《聊齋》:講一個關於真愛的「鬼故事」
    11月,香港戲劇導演林奕華的第58部舞臺作品《聊齋》將在北京上演。這一次,他想給觀眾講一個「鬼故事」。因為,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真愛就像鬼故事,聽到的人多,真正見到的人少。林奕華 攝影 | 李松鼠《聊齋》這部戲,林奕華籌備了七年。「歪讀」名著,借名著的外殼講他對當代人生活的觀察,是他近十年來慣用的手段。
  • 鬼才導演林奕華:「四大名著」的主題是時間
    林奕華導演一開場便問了在場的觀眾一個問題「你最害怕的是什麼?」現場收集到觀眾各種各樣的回答後,他看見了諸如:死亡、孤獨、黑暗、被遺忘……隨後他將答案歸結為「形而上」和「形而下」兩種,並提出自己的見解:我認為人生最大的恐懼是時間。在和觀眾互動的環節中林奕華追問了一系列的問題,從而把與觀眾的互動交流引向更加深刻的方向。
  • 林奕華新作《聊齋》好評不斷,到底是什麼給了它這麼大的魅力?!
    鬼才導演林奕華x才女編劇黃詠詩再度攜手深入中國古典名著
  • 全女班《三國》將演 林奕華楊照談「青春之痛」
    林奕華為自己導演的劇場版 《三國》定下題旨 「什麼是成功」,選擇了原著中桃園結義、煮酒論英雄、三顧茅廬、借東風等十二章回為藥引,探討現代人的 「忠勇仁義恕,羨慕嫉妒恨」。  在劇本創意階段,導演和主創團隊一起在臺北花了一個月時間讀三國,探討人物和歷史,他直言自己曾因性格原因偏愛 《紅樓夢》(高清在線觀看),一直逃避 《三國演義》(高清在線觀看)。
  • 林奕華的現代梁祝-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2019女性藝術節,林奕華導演將攜他的首部音樂劇《梁祝的繼承者們》於3月29日-30日登陸廣州大劇院,也是繼去年張艾嘉、王耀慶主演的舞臺劇《聊齋Why We Chat》之後,他再次來到廣州大劇院。
  • 林奕華《紅樓夢》主題曲MV曝光 韋禮安現場演繹
    《紅樓夢》海報  非常林奕華25周年之際,由林奕華導演歷時八年鑄造的四大名著最終章《紅樓夢》,終將於今年10月首次來到內地,並在全國展開巡演。全男神班底化身紅粉陣容,演繹男版「十二金釵」。  林奕華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自己曾在創作《紅樓夢》劇本之初,和演員一起搜集了諸如《不要拋棄我》、《恨你入骨》、《負心的人》等,大量七十年代的懷舊國語情歌。希望可以從歌曲中提煉情感,融入到《紅樓夢》的創作中。「小時候沒有生命的經歷,歌曲裡聽到『恨啊』,不會覺得那就是恨,它只是一首歌而已。
  • 王耀慶:"去標籤,對我來說很無聊」
    「以前我們習慣每星期守著電視劇的更新,現在大家都習慣看5分鐘的剪輯版,或者開2倍速跑片子,其實是少了時間和耐心對事情進行更深地探尋,我們需要易讀的標題式語言,很快地進入情境,所以有了人設和標籤,這當然是潮流的產物。但是演員要不斷提醒自己,思考如何更新和自定義這些標籤,變被動為主動。」
  • 王耀慶:這電視裡痞帥的「總裁專業戶」不只外表上億,內在也貴氣
    這也能就是46歲、「哥哥級」演員王耀慶最近火的原因。第一種:完美的守護者永遠是備胎。第二種:人不失去最重要的東西就永無無自知之明。第三種:物質豐富後往往精神匱乏,情義千金不敵胸脯四兩。傲慢、貪婪、色慾、懶惰……人性原本的樣子,可能永遠逃不開這七宗罪。王耀慶的角色裡,大多數釋放著這樣看似溫和、實際負面的負能量和扭曲價值觀。
  • 王耀慶 再忙,也要跟你喝杯咖啡
    他是臺灣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高材生,一個明明有可能成為4A公司精英的人,在演員這條路上,先是經歷了臺灣各種劇集的洗禮和磨鍊,後來投身話劇舞臺,成為鬼才導演林奕華的御用男主角,主演過林導的6部舞臺劇,並且與張艾嘉,李心潔,劉若英三大影后合作演繹話劇。
  • 林奕華x陳建騏:我們處在一個時代,大多數人是沒有focus的
    林奕華為何認為給張艾嘉的劇本配樂「太難做了」?2019年3月24日,劇藝堂「一座舞臺的誕生」分享會邀請到了導演林奕華與音樂總監陳建騏,與我們分享《梁祝的繼承者們》的創作故事。對談嘉賓我覺得跟接觸劇場也有很大的關係,通常生活的思考不會在劇場裡面,可能更多的是除了生活之外的問題,會在劇場裡面被討論,所以我就會開始想別的事情。林奕華:你覺得電影和劇場配樂的差別,除了所謂的最表層說的「溫度」不同之外——因為電影如果是商業的話,有很多機制是必須要服從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裡的「悲傷」就是配樂要服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