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代人視角 跟蒲松齡降情伏愛
張艾嘉×王耀慶
林奕華×黃詠詩
演出時間:2018年10月26日-28日 19:30
演出地點:上汽 · 上海文化廣場
演出票價:80-880元
* 本劇建議18歲以上人士觀看
[ 本事 ]
蒲先生原意是要當一位暢銷書大作家,但事與願違,只能隨波逐流,經營起一個給人下載的APP,名叫「齋聊」,裡面有各種由他幻想出來的美女,讓孤家寡人可以把溫柔鄉隨傳隨到。
然而,被他想像出來的其中一位佳人胡小姐,卻似乎比他更了解自己。加上胡小姐的無處不在,使蒲先生疑幻疑真,難道她真有其人,曾經是他的女朋友,妻子,離婚密友,和知音?
角色隨身份易轉,故事亦跟著胡小姐身世水落石出,而令她懷疑到底是她點化了浪蕩子蒲先生,抑或蒲先生渡化了道行不夠的她?
這一男一女是緣是寃,全發生在一家過客絡驛不絶的大酒店,叫「聊齋」。
[ 導演的話 ]
在我看來,《聊齋志異》與現代人沒有距離的關鍵,是在於蒲松齡筆下的「一廂情願」。
「聊」是精神寄託,「齋」是狹小空間,裡面有很多知識。光在書名的頭兩個字上,己是現代人的生活寫照:手機生涯原是夢。
手機的發明,本來在於方便溝通,但硬體從來不是服務表面的需求,卻是深埋的軟肋。
「聊」在這發揮最大的功用不是與人溝通的「聊天」,卻是把個人的憂悶寄托在包羅萬象的自我經營上,一隻手機能有多大,然而,我們「住」在裡面卻發現可以什麼都「不假外求」,所有事物皆圍繞我們轉動,沒有一刻我們不是「中心」,如果我們願意那樣相信,或想像。
選擇從主觀角度看世界,等於排斥了從不同角度看自己,當想像超載成了幻視與幻聽,「志」和「異」就順理成章的發生。
問題是,當別人的存在都只是用來補償自己的欠缺,溝通的結果也只會是「一廂情願」,因為人人內心都有一道鐵打的門,名叫Why We Chat。
攝影師 劉力
生於嘉義,70年代於臺灣和香港兩地開展演藝事業,從影40年,主演電影超過100部。以電影《碧雲天》首次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1976年)、《我的爺爺》獲得首個金馬獎最佳女主角(1981年),自此獲金馬獎及香港電影金像獎多次的提名及獲獎。
生於臺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院影像傳播系畢業。演員,從事舞臺劇、電視、電影表演。2006年開始與「非常林奕華」合作演出舞臺劇作品。2006-2007年參演「四大名著」系列作品《水滸傳》《西遊記》,2008-2010年參演「城市三部曲」系列作品,與張艾嘉、鄭元暢合作演出《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與林依晨合作演出《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與李心潔、楊祐寧合作演出《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2011年與劉若英合作演出《紅娘的異想世界之在西廂》。
導演/林奕華
編劇/黃詠詩
文學顧問/楊照
文本創作/徐硯美
製作總監/陳寶愉
舞臺設計/黃逸君
燈光設計/陳焯華
編舞及形體設計/林俊浩
音樂創作及設計/陳建騏
音響及音樂設計/鍾澤明
多媒體設計/John Wong@dontbelieveinstyle
藝術指導及形象設計/郭家賜
副舞臺設計/張正和
編舞助理及形體指導/林薇薇
平面設計/莊謹銘
美術統籌及海報攝影/Pazu Chan@萬象鏡社
特邀演出:張艾嘉 王耀慶
演出:王宏元 葉麗嘉 時一修 趙逸嵐 路嘉欣 黃俊傑 戴旻學
*該劇為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劇(節)目
*文章來源:上汽上海文化廣場(SCS_Marketing)
非常林奕華第58出劇場作品
《聊齋》Why We Chat?
時間:2018年10月26日-28日 19:30
地點:上汽 · 上海文化廣場
票價:180-8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