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205回 呂子明白衣渡江

2021-02-13 名著聽書

第205回 呂子明白衣渡江

陸遜派人把書信和重禮送往關公的大營。

關公一看這封書信他是綽髯大笑,關公真樂了,他笑什麼呀?陸遜這封信吶~~寫得是十分卑謹,特~~別~客氣。開頭就把自己呀~放在一個小學生的位置上,是誇獎關羽呀。大將軍您可真了不起,您威震華夏,嚇破了曹操的膽,水淹七軍之後您的名聲大振。我們江東都為之高興。陸遜在這個信裡呀~~特別強調了一下,說孫劉兩家聯盟的重要性。這兩家~還得要繼續和好。另外他在心中還囑咐關公,您吶~~按現在的話講~~得提高警惕,您可不能大意,我聽說曹操哇,已經又往樊城增兵了,您這仗不好打。打勝這仗啊~~也只有您,再也找不出第二位來啦。我們江東為您祝賀~為您助威呀。也就是說高興得我們都不得了,您就只管安心地打叭,取過樊城之後兵進許都,一統天下。漢中王劉備有您這員虎將輔佐,他是霸業必成啊。

簡直在這信裡呀~~這好話都快說盡了。關公看著這信,打心裡往外~~那麼舒服~~高興。嗯~~關公本不想收這些禮物,等把禮單呈上來這麼一看,其中有這缶,果然關公高興了。他讓關平~~擺下桌案,把這缶啊~~就放到桌子上,擺在中軍帳的正當中。隨後,讓那來使~~平身。賜酒。關公要陪這來使喝兩杯。

這是真高興。大家都看出來。飲酒當中呢,關公就問這個來使。這來使是每問一句話,必然~~得站起來,誒喲~他這客氣呀,客氣的~~連關平周倉都有點兒受不了。心說這位使臣~怎麼這麼和藹客氣呢?江東的那些文官武將啊~~差不離的關公都認識,就是不認識這個人。關公也不知道他是個老軍改扮的呀。這人吶~~一半兒是~~真謙虛,因為陸遜有話囑咐,說是你在關公的面前~必須謙卑呀。哎~顯得卑微一點兒~客氣一些。另外呢,這老軍是打心眼兒裡~~往外怕這關公,他瞅他哪兒都眼暈。所以每說一句話,他立刻就離座。

關公一看,「這又何必呢?現在我正想要問問你呢,說呂蒙病了之後~~為什麼你家孫權將軍把陸遜派去了?你們江東那些能人都哪兒去了?他幹什麼派這麼一個人?這是一個娃娃呀,見~識~短淺。派孺子為將,何也?」幹嘛派這麼一個小孩兒啊?

這老軍一聽趕忙站起來,「回稟君侯,連我們陸遜將軍都說呀,說他在那兒跟不在那兒一樣。因為什麼他敢接這個令呢?去守陸口呢?正因為~有君侯您在荊州鎮守。荊州啊~~就成了我們江東的屏障啦,萬無一失啦。有君侯您在,連曹操都懼怕您,您想,誰敢正視我江東啊?」意思就是說有您吶,我們誰也不怕。

嗬,老軍話說的不多呀,關公聽著特~別~高興。呵~~吩咐關平,重~賞~這個老軍。

關公也沒給陸遜寫回信吶,就把這老軍給打發回去了。關公隨後升帳,幹嘛呀?他要下令,把荊州人馬調出來。因為在這兒打樊城啊,關公現在這些人馬~不夠用。原來就想從荊州往外調兵,關公沒敢調。他確實有後顧之憂,他也很擔心這呂蒙啊,如果我把荊州兵調出來,荊州空虛,呂蒙乘虛而入,那怎麼辦吶?這次~~~這次沒事兒啊,呂蒙病了,陸遜是個小孩兒,說他鎮守陸口好聽,實際呀~~他就等於是孫權一個看門兒的。就在陸口那兒看家得了。還擔心他幹嘛呀?所以關公才傳了這道令。

旁邊兒馬良~~和王甫啊~~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那意思~王甫是讓馬良啊~~阻攔阻攔關公,不能由荊州往下撤兵。只能往那兒添~兵~派將。怎麼能不管家呢?這可大意不得。馬良就明白了。他上前一拱手,「呵~~君侯,我看還是~~不要從荊州往外調人馬~為好哇。」

「嗯?」關公看了看他,「 馬先生,那這是為什麼呢?」

「君侯哇,雖然現在陸口的呂蒙病倒了,換了陸遜了。可是~~江東之心莫測呀。我們還是不能~~不加這個小心。」

「嗯~~~」關公手捻長髯點了點頭,他覺得馬良說的有道理,「不過~~~~」關公為難了,怎麼?不調兵,這樊城就很難取呀。本來這些人馬就不太足,又派走了一些~~到郟縣去了,那這人馬就更少了。現在急需~~由荊州往這兒補充。可是關公不是沒想過,想過這荊州,我把人調出來荊州怎麼辦。當關公接著陸遜來的這封信吶~~關公有點兒放心了。從信中字裡行間看出來~這孫權很希望孫劉兩家聯合。看來孫權不想取荊州。至少現在他不想取。也恐怕~他不敢取。為什麼?我這幾仗,江東能不知道嘛?嗯?曹操手下的大將軍于禁都讓我活捉啦,龐令明~~抬櫬來戰,我把龐德斬了。曹操都聞風喪膽~要遷都啦,江東孫權他不得核計核計。就衝孫權一派陸遜守這陸口,就說明啊~~他無意取荊州。就算孫權下令,問問那陸遜娃娃,他有沒有這個膽量~~敢取我的荊州啊?

何著這些事兒關公都反覆想過啦。不過現在馬良先生這一提醒啊,關公也很高興。認為他提醒的對。但是這兵還不能不往這兒調。怎麼辦呢?

「誒~馬先生,你看這樣行不行,咱們~~秘密地把人馬從荊州調來行嘛?」

「哦~~~」馬良一聽,「這是個辦法。」馬良也知道,不調兵根本不行。「那二君侯,但願您吶~~謹~慎~行事。」

關公點點頭哇,立刻傳一道令,要手下的軍校~~十分機密地~~從荊州悄悄地~~把人馬調出來。

很隱秘。你再秘密也不行。怎麼回事兒?那送禮的那老軍回去啦,他回到陸口,陸遜一見面兒~就問他:「關公把禮收下了沒有?看完了我的信他什麼表情?都對你說了些什麼?」老軍一一回復。「啊~呵呵~~」陸遜點頭了,他笑了,關雲長~~已經中了我的圈套。

陸遜馬不停蹄呀,立刻由陸口派出大批密探。密探?啊,秘密探報啊。你秘密人家也秘密,就把荊州東西南北四面八方大小路口咽喉要道全都給看起來啦。甭說由荊州調兵啊,就荊州城裡跑出一隻貓來,人家都知道。

陸遜啊~~剛把這邊兒安排完立刻是急書孫權,告訴他,是怎麼怎麼怎麼回事,請主公~與呂蒙將軍商議。幹嘛?行動。

那病人呂蒙幹什麼呢?呂蒙~~整天趴到桌子上那兒畫圖吶,就等陸遜這信啦。信一來,呂蒙趕忙見孫權,說是陸遜現在全都安排好了,確實~~大計已成,關公啊~~要從荊州撤兵啦。請主公您~~趕快派將。取烽火臺兵進荊州。

孫權一聽,「好哇,哎~~子明啊,那你就去叭。你去一個人我不放心,因為什麼~我怕你人單勢孤。我再派一個人,」誰呢?「我的弟弟,親叔伯兄弟,孫皎啊。」就是孫權他叔叔孫靜的兒子。「此人熟讀兵書戰策,足智多謀,作你的副將。我給你精兵三萬。你看怎麼樣?」

孫皎?呂蒙認識啊,那是主公的兄弟呀。呂蒙聽到這兒想了想,「哦~~您說的是孫皎孫叔明啊。」

「不錯,就是他。」

「這麼著叭主公。主公您若以呂蒙可用,則獨用我呂蒙。若以叔明可用~~您就獨用叔明啊。豈不聞昔日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事雖決於瑜~然普自以舊臣而居於瑜下,頗不相睦。後因見瑜之才,方始敬服。今蒙之才~~不及瑜,而叔明之親勝於普啊。恐未必~~能相濟也。望主公~~明察。」呂蒙說了些什麼呀?呂蒙說這樣不行。您要信得起我,你就讓我帶兵去,您要信不著我呀~~您就派您那兄弟去。我們倆別在一塊兒摻乎著。為什麼?當初,在三江口拒曹兵的時候您忘啦?您不是派周瑜為左都督程普為右都督?老將程普~~那是三世老臣吶,他不服周瑜。您給他安排那職務沒有周瑜高,他心裡不痛快,點將的時候他就沒去。根本不和睦。後來呢,程普讓他兒子打聽,看看周瑜~這才華怎麼樣。周瑜一派兵,那麼老將程普服了,這才算勉強的~~合作了。現在您又派我又派孫皎啊?我的這才學~~我比不上周瑜。可是孫皎~~又跟程普不一樣啦。程普功勞再大,他是江東的老臣。孫皎啊~~那是你的兄弟。那比程普可親近多啦。您把他派來~~~我根本就管不了他呀。我傳將令他不服,他從心眼兒裡就看不起我,再在您跟前說些什麼~~~我們是打仗取荊州啊~~我們是搗亂去啊?所以呂蒙這意思說呀~~就是您~~信得著您兄弟讓他去,信得著我~~您就交給我得了。我不需要這副將。按現在話來說呀~~呂蒙~~這是在做孫權的思想工作呢。

孫權這麼一聽,「嗨呀~~~子明,你說的太好了。哎,子明你可不要往心裡去呀。我沒想那麼多。我真想給你派個副將。既是這麼樣,得了,孤拜你~~為江東三軍大都督。」看看,孫權~這就叫會用人吶。孫皎是我弟弟~~哎~~~我們再親,他沒有你呂蒙本事大。我拜你為帥,這叫人盡其才,能者為將。

拜呂蒙為三軍大都督總制江東諸路軍馬呀,讓孫皎~~作督糧官。派韓當、蔣欽、朱然、潘璋、周泰、徐盛、丁奉七員大將,在呂蒙~帳~下~聽令。

呂蒙拜了都督印,隨後傳三支大令啊。

第一支令啊,派密使~~到許昌告訴曹操,我們已經~~舉兵取荊州了,荊州一吃緊,關羽必然從樊城回兵啊,他得解荊州之危。這時候,請你魏王趕快派人馬掩殺。就是說~前後夾擊,不要放走關羽。

第二支令,送到陸口,讓陸遜陸伯言做好準備接應。

第三支令告訴陸遜,我們這兒已經行動了,如果說~兵進荊州,你呀~~做好準備接應。

隨後呂蒙啊~把這三萬精兵做了一番安排。幹嘛呀?他把這會水的呀,全都挑出來,讓這會水的呢~~駛船搖櫓。不會水的~~全在船裡邊兒藏著。他預備了八十隻戰舟特製的大船,船艙艙底特別大,把這精兵全藏起來。讓這些駛船的水手,全都換上白衣服,扮作商人模樣。

這就是後漢三國時期震撼一時的~~呂子明白衣渡江~奇襲荊州哇。這一仗,稱得起是神奇迅猛啊。

江東所有的大船,高扯帆蓬乘風破浪。呂蒙和七員大將隨船進發呀,呂蒙請主公孫權~總督後衛,隨時接應。

剛一扯蓬,有人來報:「啟稟將軍,江面起風了。」

「嗯~~」呂蒙點點頭,「這風起得好。頂~風~前進。」

這叫開頂風船吶。嗚譁~~~~~嗬,八十隻大船幾乎鋪滿了江面,直奔潯陽江進發呀。嗬~~風也大浪也急呀。這船可真有點兒不大好駛。因為那時候他沒有機帆船吶,全都得一槳一槳地劃呀。

走了一段時間吶,他們老遠就看見江北的烽火臺啦。烽火臺上的守軍幹什麼呢?打盹兒呢。只有兩個軍校心不在焉地站到那呵兒看著那江面兒,那哪兒象是監視巡查呀?好象~~吃飽了飯沒什麼事兒,蠻有閒情逸緻~~在那呵兒看看這江面的景色。

怎麼這麼疏忽大意?開始的時候,這江邊烽火臺可不這樣。王甫造烽火臺之後,就跟這些守臺的軍校交代的很清楚哇,讓他們吶~~必~須~百~倍~小心,嚴加注意江東的行動。看著點兒~這江東的動靜。每過一條小船吶~~~那這些軍校都把眼睛瞪的跟包子似的。甭說過船,從烽火臺底下過一隻貓~~他們都得追下來看看。現在不那麼精神了。什麼原因?關雲長威震華夏,在樊城打了勝仗了。開始~~把這些守烽火臺的軍校~緊張死啦,真害怕呀。說是咱們二君侯領一哨人馬取樊城去了,人家曹操~~拜于禁為大將領七路軍馬~~去接應樊城。看來呀,咱君侯這一仗是難以取勝。如果要讓人家曹兵打敗了往回這麼一走,江東再一發兵,兩下這麼一夾攻啊~~咱們這荊州都懸。後來一聽啊,不是這麼回事兒。關雲長水淹七軍生擒于禁刀斬龐德,嚇得曹操~~在許都都要遷都了。他們聽說,把那呂蒙都嚇病了。逼得孫權沒辦法派了個小孩兒在那兒鎮守陸口。把那孩子嚇得一上任吶~~~就給關君侯送禮。嗬~~~守烽火臺這些將士們聽到這兒啊,一個個那嘴撇的~~跟耳朵似的,都撇到耳朵那兒去了。都暈啦。仨一群兒五一夥兒~嚯~有睡覺的有喝酒的有下棋的聊天兒的有唱小曲兒的~~~沒事兒啦。太平無事有咱們關君侯~~咱是萬無一失。所以今兒四個人~看著烽火臺,倆打盹兒的,倆在那兒站著~~看那風景的。

「嘿~~我說~~江面兒起風了啊~~」

「你瞧,風大浪急多好看吶。」

「是不賴。」

「誒?我說~~」

「啊~~」

「有船。」

「嚷嚷什麼呀,我看見了。」

「那什麼船吶?」

「商船。」

「是嗎?」

「你沒看那駛船的都穿的是白衣服嘛。」

「對了~~~是商船。我看清楚了。」

「哎哎哎~~怎麼往咱們這邊兒駛來了?」

「快去稟報。」

說著跑進去了。守烽火臺的是一位牙將。這位牙將這麼一聽,「什麼?待我看看。」他~騰騰~幾步,跑上烽火臺來這麼一看,這個船已經離江邊很近啦。這牙將把手這麼一揚,大喊了這麼一聲,「哎~~~~你們是什麼船!不要往這兒靠!」

船上的那幾個一瞧,「哦~~我說軍爺~~請您行個方便叭,前邊兒的風太大我們這船走不成啦。我們想在您這兒避避風。」

這牙將一聽,「什麼?這兒避風,那還了得。此處不是停泊的所在,這兒是烽火臺。」

「啊~~是啊,」船頭那幾個人跟他裝糊塗,「是烽火臺呀,請問您給我們看看這風什麼時候能小一點兒什麼時候能停啊?」

這牙將氣得鼻子都歪了,怎麼著?烽火臺你懂不懂啊?你以為我們這是氣象臺呀?那年頭沒氣象臺。我們給你看風啊?「胡鬧!趕快開走!走走走~~隨我下去。」

說著這牙將帶幾個軍校就下來了。他從烽火臺上下來了,船上那幾個~~也下來了。一邊兒往前走哇~~一邊兒直給那那牙將躬揖,施禮呀。走到跟前,是連說好話~帶遞東西,唄兒唄兒唄兒~~遞過好幾個包兒來。「將軍吶,您給點兒方便叭。我們都是買賣人吶,這有一筆生意,船上拉的都是貨,本想啊~~今天能順順利利地通過這個潯陽江,沒想到~這江面起了風了。實在走不了了,我們想在這兒避一避。風只要小一點兒,我們立刻就開船。將軍您看怎麼樣?」

這牙將接過東西來~~又看了看這幾個人,確實象買賣人。「啊~~你們是做生意的~~哎呀~這個地方它不讓停船吶,你知道不知道。此處乃荊州烽火臺呀,前邊兒~在打著仗,難熬你們不知道嘛。」

「唉呀~~將軍,我們做買賣的人就怕打仗,我們膽兒小。您可別提這事兒我們根本也不打聽那些事兒。哦~~您這兒是烽火臺~~我們真不認識。那麼我們再往前點兒行不行您看?要不我們就再往後點兒?反正今兒這麻煩是得給您添定了。您看見了沒有~~我們這滿頭大汗吶~~急的啊。您就行個方便叭~我的將軍。」

這牙將一聽~~往前點兒往後點兒那不一樣嘛?「唉~~要不這麼著叭,你們稍在這兒避一避,啊,風勢要是弱了的話~~你們立刻就走。你們可說什麼也不能在這兒耽擱。知道不知道?」

「明白了明白了,太謝謝您了。」

為首的那個衝船上這麼一招手,嚯~~由船上跑下一二十個人來,抱著的酒罈子扛著的肉,就往這烽火臺上送啊。

這牙將一看這事兒挺便宜呀,就這麼幾隻商船~~啊?人家還挺客氣,又給錢又給吃的又給喝的~~行了。他告訴兄弟們,喝點兒喝點兒叭。他們就喝上了。

你們倒悠著點兒喝呀,好傢夥~仨一群兒五一夥兒,這通喝,直喝到天黑,全醉了。由這個江邊兒到烽火臺上是這兒仨那兒倆東倒西歪~~嘿~~都不行了。

我說的這一座烽火臺這樣,沿江所有烽火臺~~都這樣。人家全按著這一招~~行事。

等到天到二鼓哇,只聽夜空中一聲響箭~~日~~啪~~~這是個暗令子啊。隨著這響箭聲~~嗚啊~~~~~~船裡邊兒藏著那三萬精兵一起出動。上岸就捆吶。您瞧捆那羊沒有?比那還痛快呢,噼嗤撲哧~~那羊還得~咩咩~~叫兩聲,這連點兒動靜都沒有。等明白過來的時候啊,已經就成了粽子了。四馬攢蹄叫人給捆上有的讓人把嘴還給堵了呢。還有的那個守烽火臺的牙將打算要反抗反抗呢,「誒~哎~~啊~~~」怎麼了?到底兒讓人給捆上了。

呂蒙就上了岸了。呂蒙登上烽火臺把這牙將帶過來。這牙將這麼一看~~~喲,這不是江東的呂蒙嘛。哎呀~~~他不是病了嗎?他心裡是這麼想可是說出來了。

呂蒙笑了,「呵呵呵~~~不錯,是病了幾天,不過現在好了。你不要擔憂。我們今天把你捉住了絕不殺害你。我們現在就要取荊州,我知道你的家小都在城內。你不用擔心,我們一定保你居家平安無事。可是~~你得老老實實。你要是一反抗,一喊叫,我當時就殺了你。」

「啊~~我不敢,呂蒙將軍。」

「好,把綁繩給他鬆開。」說著,賞錢。

咵~~~兩錠馬蹄金~~黃澄澄沉甸甸~~這牙將還喊什麼呀?「呂將軍,有什麼事兒您就只管吩咐叭。」

呂蒙讓他帶路取荊州,隨後呂蒙傳了一道令,告訴他所有的軍校,是偃旗息鼓,不要有什麼動靜。這次取荊州~~是越神速越好越隱秘越好哇。

這一路上,那所有的關卡~要塞~~就是那些荊州兵叭~~在被窩兒裡~~就讓人家吳軍給捆上啦。血不染刃,一個人都沒傷,四更天,呂蒙到達了荊州城下。他讓這牙將~~叫關。

這牙將一聽,「啊?啊~叫關吶~~好。我說~~~哪位在城上吶!」

城頭的人這麼一聽,「哎?誰在喊呢?挑起燈籠來看看。」挑燈籠一看~~~認識啊。「我說~~你不守烽火臺你回來幹什麼啊?」

「我說我不能總在那兒守著呀,潘將軍有令說要換換。」

「換換?怎麼白天不換吶?」

「嗨,別提啦,我跑了下半晌兒~~才到咱們荊州。這一路上朋友也多,光喝酒聊天兒了。所以到這兒晚了。」

「你瞧瞧你,少喝兩盅。你等著我再看看啊~~~」

「你看什麼呀?這都是咱們的人。」

這牙將用手這麼一指,城樓上的人攏眼神這麼一看~~可不是嘛~~怎麼?那不都穿著荊州軍校的衣服嘛。是呀,人家換上的呀。自己的號衣呀~~在裡邊兒套著呢。

那既是一家人,還有什麼說的,乾脆~~落鎖。咔~嚓~~譁~啦~~吱扭扭扭~~~城門大開呀。

呂蒙在馬上一看~他大刀往起這麼一揚~譁~~~~三萬精兵一擁而入,殺進了~~~荊州城。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原著】《三國演義》第075回 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
    卻說曹仁見關公落馬,即引兵衝出城來;被關平一陣殺回,救關公歸寨,拔出臂箭。
  • 呂蒙:戰役大成功戰略大失敗的白衣渡江(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比如說,三國時期呂蒙白衣渡江爆關二爺菊花的這次戰役。從戰役角度來說,呂蒙幹得極其漂亮,也是他軍旅生涯最輝煌的一戰,但從戰略角度來說,直接導致了孫劉聯盟的破裂,之後孫劉交兵,即使後來和解,也再也回不到當初的信任了。今天就來說說呂蒙。二經常有人討論「東吳四英」——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的高下。
  • 《三國演義》電子書在線閱讀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該作品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 名著導讀(五)|《三國演義》·人物簡介篇(上)
    一、作者簡介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人,漢族,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代表作《三國演義》。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
  • 呂蒙白衣渡江,殺了關羽之後為何突然暴斃?看了你就明白了!
    大家好,這裡是臥仔~在《三國演義》中,東吳都督呂蒙白衣渡江,不但奪得荊州,還擒殺了關羽,而這些在正史上都是有史料記載的,並非羅貫中虛構,呂蒙這一手白衣渡江也成了中國戰爭史上的絕唱!在很多三國遊戲中,呂蒙也被設計成一位勇將,在臥龍吟中,呂蒙就是一位特殊的吳國專屬紫將,其技能【千刃溯江】可以對敵方大後排進行群體控制,用好了堪稱一道奇兵!
  • 《三國演義》的漏洞:華佗已死數年,為何還會為關羽刮骨療毒?
    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先生所描寫的關羽的勇武絕倫不僅表現在戰場上,也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其中,「刮骨療毒」一段就是最好的證明。在小說第七十五章《關雲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中,關羽攻打樊城時,右臂中了一支毒箭,毒性攻入骨內,右臂青腫,不能運動,眾將四處尋訪名醫,神醫華佗聽聞關將軍乃是天下英雄,今中毒箭,特前來醫治。
  • 呂蒙白衣渡江,殺死關羽這麼好的戰績,為何卻沒有名留千史?
    公元219年,呂蒙「白衣渡江」,一戰擊敗關羽,使其丟失荊州,最終死於東吳之手。這場戰爭,最終改變了三國的歷史走向,但作為「白衣渡江」核心人物的呂蒙,卻沒能在歷史中揚名立萬,成為了被忽視的一個人。荊州地圖奇謀定江山其實早在呂蒙白衣渡江之前,東吳就已經與劉備就荊州歸屬問題爆發過戰爭。在公元215年,魯肅親自率軍一萬以牽制關羽,呂蒙則帶兵兩萬直取長沙、桂陽,並兵圍夷陵。
  • 瓷器上的四大名著|三國演義
    【三英戰呂布】出自《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講述了曹操聯合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上將呂布一連打敗眾將之後,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在虎牢關與呂布大戰,最終將其擊敗,兄弟揚名四海的故事。「三英戰呂布」是明清瓷器上出現得最多的三國刀馬人物故事之一。【鳳儀亭】出自《三國演義》第八回【王司徒巧使連環計,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 讀名著:《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
    第一百二十回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第十一回 徐元直力薦臥龍 劉皇叔三顧草廬
    《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第十八回 孔明氣死周瑜 馬超痛失西涼
    《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23在三國中曾經很露臉的他們,後來也變得猥瑣
    關於配角到了晚年,性情大變的例子,在《三國演義》裡也有不少,在這裡我舉兩個例子,曹操的兩員將官,徐晃和于禁。
  • 《三國演義》第234回 拒西蜀闞澤薦才
    第234回 拒西蜀闞澤薦才劉備殺了範疆張達,給三弟張飛報了仇了。這麼說得了,不得江東~不斬孫權~寡人誓不~~回兵。你請回去叭。」說著,劉備站起來~~走啦。就把程秉先生一人兒給擱這兒了。馬良得過來說上兩句呀,要不程秉怎麼出這大帳。這程秉就羞臊的不得了啊,可以說~是抱頭鼠竄回了江東,見孫權回令去了。劉備這時候呢~~當夜出兵啊,與韓當周泰是一場鏖戰。劉備人馬分三路,韓當周泰真~是~不好抵擋。
  •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空城計嚇跑司馬懿
    《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 評書《三國演義》第214回
    第214回 計中計厚葬雲長孫權把關羽的人頭給送到曹操這兒來了。曹操一聽說關羽死啦,嘿喲嗬~~他長長出了一口氣呀。這回~~我可能睡個安穩覺啦。讓關羽把我鬧的,是寢食不安吶。這回關羽死啦~哼~~等於~由我身邊~~跑了一隻老虎。我不至於那麼擔心了。曹操是哈哈大笑啊。剛笑了半截兒,司馬懿從外邊兒進來,說:「大王您不能笑。」
  • 《三國演義》必考題型、知識點匯總
    46、《三國演義》中「白衣渡江」一般講的是呂蒙奇襲荊州的故事。47、請說出《三國演義》中和下列數字有關的故事情節。呂蒙趁機用白衣渡江之計攻破荊州,關羽被迫走麥城,被吳軍俘虜並殺害。(見《三國演義》第76、77回)例五:馬謖失街亭為阻擋司馬懿大軍出關,諸葛亮派人把守街亭,馬謖自告奮勇請戰,並立下軍令狀。卻因驕傲自大,聽不進王平建議,又違背了孔明的囑咐,把當路駐紮改成了在山頂駐紮。結果被司馬懿斷了水道,致使軍心大亂,大敗而回,被孔明依軍令狀斬首。
  • 徐晃解圍樊城,呂蒙白衣渡江,糜芳、傅士仁獻城投降——關羽(八)
    然後分一部分兵力回防,不回江陵城,而是像東吳甘寧一樣在渡口駐守,密切監視,以防萬一。這是最為穩妥的措施。然而關羽卻什麼措施都沒有採取,是因為過於自信認為江東沒有這個膽量?還是認為這只是曹操的疑兵之計呢?這點我一直想不通。這可以說是關羽犯的另一個重大錯誤。當時關羽圍樊城的陣型,為設立了一個圍頭和四個冢,分別派有駐軍,希望能達到彼此相互獨立又互相連接呼應的效果。
  • 奇妙親子讀書會第105期 《三國演義》(第36回~第40回)
    《三國演義》原著共120回,但我們青少版的壓縮到了40回,經過同學們輪流的講解,現在是最後的五回。